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可行性报告是他写的 ...

  •   紧张的学习,随着高考的结束而结束。钟喜去跟杨厂长结了四个月的帐,拿到四十万元,给了张宏伟20万,张宏伟拿到钱高兴得跳起来。钟喜担心张宏伟乱花钱,得引导他。
      “宏伟,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花?”
      “拿去happy呀!”
      “怎么happy法?”
      “先请同学吃一餐。”
      “然后呢?”
      “去旅游。”
      “然后呢?”
      “买辆车玩玩。”
      “然后呢?”
      “买辆车也就没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然后。”
      “不想做一下理财?投资?”
      “又不会。”
      “不会就学呀,你今年才多大?19岁。我跟你可是丑话说在前,如果你拿钱去吃喝嫖赌,我们之间不仅没兄弟做,这笔钱从今以后,你就不会再有。代销合同签的是我的名字,我分给你是情分,不分给你也是理。”
      有钱就是老大。张宏伟低声嘀咕了一句,虽然声音不大,但还是听到了。
      “知道就好,有钱就是老大。就没听说过‘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吗?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很多时候也是靠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本事。我是以钟喜39年的人生经验、19年的创业心得在启示你。别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不过你还太年轻,还没在社会上闯荡过,当你有了一些社会经验之后,你就知道这些话是真理。”
      一句话就引出这么多的说教,怪不得别人说不同的年龄之间有代沟。但张春生这个同龄人的外表又令张宏伟不觉得他是个过来人。
      “想不想挣钱?”
      钟喜见张宏伟没吱声,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但为了打开僵局,钟喜还是主动找话说。
      “想,但我现在还是更想学开车。”
      年轻人不圆滑,还是要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开车将会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你想学开车我支持你。钟喜已经会开车,也有车牌,但换成了张春生之后车牌又得重新去拿,不过车牌可以用钱去买,这样可以节约一些时间。车牌买到,你不会开一样没用,还是得向教练学。教练车装有双刹车,你还是先在教练那里学一阵,入了门后,看能不能弄一台半新旧的车给你练。”
      车,对于钟喜来说不成问题,只要打个电话给唐玉华,相信她不会那么吝啬。钟喜真的打电话给唐玉华,唐玉华看到是钟喜的号码,第一时间就接通了。
      “高考完了?”
      “考完了。”
      “考得怎么样?”
      “还算顺利。”
      “我正想打电话给你。你倒先打电话过来了,这么急,急什么呢?”
      “我和张宏伟想利用暑假学车,你能不能弄一台半新旧的车给我们?”
      “把钟喜的坐骑给你好了。”
      “路虎就不要了,开一辆奥迪过来吧。”
      “行,如你所愿。明天就送过去。”
      听语气,唐玉华的心情很好。也许工作上的事没有让她烦心。
      第二天钟喜看到唐玉华开了三辆车过来,有一辆车上下来两个是他不认识的男人。
      “我来介绍一下”,唐玉华冲着钟喜说,“这是唐山风电的李建明老板,我们的合作伙伴。”
      钟喜忙伸手去跟李建明老板握手。看样子他也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50岁左右,瘦瘦的。
      “您好!幸会!”
      “幸会!”
      李建明老板也礼貌性地伸过手来跟钟喜握手。
      “风电可行性报告是这位名叫张春生的年轻小伙子写的,他是当地人。”
      唐玉华向李建明老板介绍到。听到唐玉华向别人介绍他叫张春生,钟喜感觉心里不太舒服。
      “这么年轻就写出这么周密的可行性报告,真是经商天才。现在看你的谈吐这么稳重,以后你的经商之路绝对是一路畅通无碍。”
      李建明老板赞叹到。
      “承你贵言,但愿如此!”
      “别夸他了,李老板,你再夸他,他都会飞起来了。”
      唐玉华不想听他们说那么多恭维的话,忙插嘴打断他们。
      “说正题吧,我们这次来是跟李老板一起去见这里的书记,协商建风电的事。”
      他们一边走一边说。
      “你们跟书记有约吗?”
      钟喜问。
      “没有。”
      “你就不怕书记外出?”
      “我们有内线。”
      唐玉华说完,露出一个诡异的笑。
      “我们这次去谈,有多大成数?”
      钟喜问。
      “不知道。”
      “我想成数比较大。”
      “理由。”
      唐玉华一边笑一边问。
      “我们去凤头镇的时候,路过马冲镇,路边不是有个废弃的厂房吗?”
      “有印象。当时我问什么厂,张宏伟说是火力电厂。后来为什么倒闭了?”
      唐玉华停止了笑,很严肃地问。
      “听说那里的空气污染很严重,造成当地的许多小孩血铅超标,被当地老百姓投诉到省电视台,省长下来视察过后,就宣布关闭电厂,现在所有的员工都撤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厂房。”
      “那些血铅超标的小孩怎么办?”
      “免费医治,直到血铅达标。”
      “除尘系统没弄好。华钢的除尘系统都是自己的专利。环保局来检查都找不到缺点。”
      “火力发电厂没关闭的时候,最高的税收曾达到过一年一个亿,在当地是税收最高的纳税大户。电厂被关闭以后就成为了省里的贫困县。县委书记当然想摘掉扶贫帽,想尽一切办法,也引不来大投资商。我们现在想在这里建风力发电,对他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在这里建风力发电,对他们来说是偷心欢笑的事。在这里建厂,厂区无法搬走。因为这是这里的独特资源,环保又不占耕地,又不用担心被投诉。”
      钟喜把自己知道的都全部倒出来。唐玉华听了,欣喜地说:
      “你的功夫做得很到家。”
      “这些都是我爸告诉我的。县政府对投资商给出的优惠是,建厂头五年免税,对引资成功的人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么说你还能得到一笔钱?”
      唐玉华反问。
      “如果你们把功劳归功于我引进的话,而且与当地政府签订了的合同。相信县政府会兑现诺言。””
      钟喜说。
      “本来就是你的功劳。”
      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唐玉华的手机在响。
      “郑书记啊,我们已经到化县大酒店了……好的……好的。”
      “郑书记?是化县的郑书记?”
      钟喜疑惑地问。唐玉华微笑着回答:
      “是的。是化县的郑渊源书记。奇怪吧?我们已经跟他打了几次招呼了,为了不影响你高考,所以没告诉你。”
      “哦。”
      钟喜明白了,唐玉华诡异的笑,是笑他不知情。
      “其实我们这次来,是跟县政府签合同的。”
      “走到最后一步程序了?”
      “是的。一切都顺风顺水。郑书记带人马上就要来这里吃晚饭,还要见你这位有功之臣。”
      钟喜听说要见当地的郑书记,感觉到有点拘谨。是以什么身份?以钟喜的身份,他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这个一层,以张春生的身份,但对这里还不大熟。说什么好?还是少说为佳。
      不一会儿,总书记的秘书敲门叫他们去月季包厢入坐。钟喜站起来跟在唐玉华后面,随人流去了月季包厢。
      进去看到郑书记他们排成一行,恭恭敬敬地,列队欢迎,像在迎接国家主席似的。不过这种阵势钟喜并不是没遇到过。
      “请里面坐。”
      站在前面的郑书记,伸出右手做了个往里请的动作。这是个套间,一进门看到的是沙发、茶几,是做招待客人用,真正的餐厅是里面。一张大圆桌,可以做20人,但有一部分人是在外面站着,看样子应该是保镖、警卫。唐玉华挨着郑书记坐,钟喜被唐玉华拉着坐在她身边,李老板挨着钟喜,弄得钟喜不自在起来,唐玉华也感觉到了钟喜的不自在。
      “郑书记,我一直跟你说的那个神秘人物,今天把他带出来了,就是我身边的这位高中生张春生,可行性报告就是他写的,是他向我推荐在这里建风力发电。”
      钟喜忙站起来向郑书记点头。
      “郑书记好!”
      这份拘谨与他18岁的年龄身份相吻合。
      “你可真是我们化县的功臣啊,我先敬你一杯!来,小兄弟。”
      “好的,谢谢!恭敬不如从命!我不会喝酒,但郑书记这么抬举我,我就硬喝了。”
      钟喜不是不能喝,而是他不想让别人看到他一副少年老成的样。
      “不能喝就我来代吧。郑书记,原谅他!一个刚参加高考完的高中生。”
      唐玉华说完,不由分说地把钟喜手上的酒杯夺了过来,与郑书记去碰杯。
      “好说,还是在校学生嘛。”
      说完,与唐玉华碰了杯,然后一饮而尽。
      “喝饮料,行吧?”
      郑书记继续问。
      “可以。”
      站在一旁的服务员,马上拿了一瓶罐装红牛打开给钟喜。
      “来,春生兄弟,敬你一杯。”
      说完拿起酒杯就与钟喜相碰,钟喜仰起头想把一罐红牛一口气喝完。
      “别强灌!”
      唐玉华关切地劝。
      “怎么了?”
      郑书记也关切地问。
      “他住过院,身子弱。”
      唐玉华为钟喜辩护到。
      “小兄弟,不能喝,就别勉强。我们不强人所难。”
      郑书记说得在情在理。
      “我没有那么虚弱,以前是住过医院,但我以18岁的身体,很快就熬过去了,现在元气满满的。”
      钟喜说完,做了个抓拳动作。
      “郑书记,张春生同学还为化县做了一件好事。”
      唐玉华马上转移话题。
      “什么好事?”
      郑书记听了,精神特别兴奋。
      “他为化县铁粉厂代销了铁粉给我们华钢,扩大了这里的铁粉生产。”
      “哦?我真该代表化县人民感谢你。来,春生兄弟,我敬你一杯!不能喝就意思意思。”
      郑书记举着酒杯向钟喜伸过去,钟喜站起来给他碰了碰,然后喝了一口。见郑书记的酒杯空了,钟喜去拿酒瓶,走到郑书记身边,说:
      “老说敬我,我这个小青年都受之有愧。应该我们敬书记大人才是,您这位父母官成天想着如何为当地人民谋福利,您是化县人民的福星,我们应该敬你。”
      “有你的引线搭桥,化县人民才有福。”
      “在商言商,双赢。”
      钟喜说。
      “对!双赢!”
      当服务员把郑书记的酒杯又一次倒满后,郑书记敬的是唐玉华。
      “感谢唐总来化县投资!”
      “为了双赢。”
      当唐玉华把这句话送出口的时候,大家都笑了。敬了唐玉华,然后是敬李建明老板。
      “钱和技术如同一只鸟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否则就飞不起来,所以我真诚地感谢李老板提供的技术支持。来,老兄,干一杯。”
      说完,郑书记走到李老板旁边,跟他碰了杯。
      “郑书记真会说话。”
      两边不得罪。官场上的老手,说话很圆润。
      该敬的敬了。剩下的时间就该如何活跃气氛,不至于冷场。
      “其实呀,我们化县这个地方虽然离省城有点远,火车也不通,交通不方便,但是物产还是很丰富的,但由于是山丘地带,不能大面积种植,所以产量不多。水果特别丰富,从三月枇杷开始,有鹰嘴桃、雪梨、柚子、甘蔗、一直可以吃到初冬的橘子。你们现在来得正是时候,正是我们这里天岭黄花梨大闹出的时候。桌面摆的就是,你们先尝尝。”
      总书记说完,忙把转盘转到唐玉华他们面前,唐玉华带头用牙签插了一块来吃。感觉雪梨的肉很细腻,汁水多,也很甜。大家尝过后都说很甜。
      “黄花梨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靠着天岭独特水质的优势,削了皮后24小时都不变色。”
      “真的?”
      李老板好奇地问。
      “我一个县委书记能说假话骗你吗?黄花梨是我们这里的地理标志水果,是主打产品之一。”
      郑书记感觉自己有点兴奋了。
      “是之一啊,也就是说还有很多?”
      李老板插话到。
      “是呀,我数给你听听。黄花梨刚才数了,烤烟、红葱、扣肉、腊味……玩的方面有温泉、龙洞,药材方面有黄精、玉竹等等,遗憾的就是规模不大。龙须草是造纸的优质原材料,来这里开纸厂的都开不久,只有输出的份,浪费了资源。春生小兄弟,年轻有为,眼光独到,又有门路,希望你能带富化县人民。”
      郑书记话头一转,又把话题转到了钟喜身上,让钟喜有点始料未及。
      “郑书记抬举我了,我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钟喜谦虚地说。
      “你的能耐大着呢,一年能帮化县人民做两件大好事。我这个县委书记都做不到的事,你一个高中生都做到了,你说你有没有能耐?”
      “那也是因为我认识唐总,正好又迎合他们的需要,碰巧而已。”
      钟喜还是不想居功。
      “世界上没有那么巧的事。不过我有点好奇,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这个问题倒真的不好回答。
      “我们是在论坛认识的。”
      唐玉华抢先回答。
      “讨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郑书记问到?
      “是的。”
      唐玉华笑,大家也跟着笑起来。
      是唐玉华帮他解了围。唐玉华她在这里以华钢总裁的身份说话最有份量,别人不好得罪。郑书记听唐玉华这么一说,也不好再追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