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处处都有商机 ...
-
为了那句“哥哥,你这么会做生意,为什么不想办法帮妈妈呢?”
钟喜也跟着张春生的妈妈早起,去蔬菜批发市场,熟悉周围环境和了解行情。经过几天的了解和观察,钟喜得知,菜市场里面的蔬菜小贩们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菜市场批发蔬菜,所卖的菜的品种也几乎都一样,卖的价格也几乎都一样,整个菜市场就根本就没有竞争的意思,平淡无奇,如果要说有竞争的话,那就是竞争各自的服务态度。
突然有一天早上,钟喜把一大捆白菜心往张春生妈妈的摊位上一放。张春生的妈妈看着突如其来的一大堆白菜心,不解地问。
“儿子,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白菜心?”
“收购来的。”
“从哪里收购来的?”
看着那蔫蔫的菜心,不洒一点水,一点光泽都没有。
“从农民那里收来的。”
“这么多菜心,怎么卖得完?品相又不好。”
张春生的妈妈担心地问。
“试一下吧,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
钟喜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妈妈,你们那些菜心卖多少钱?”
“四块钱一斤,现在天气寒冷,贵一些。你那堆菜心打算卖多少钱?”
“三块半吧。”
钟喜一边说一边用美工笔在一张厚纸皮上写着:农民蔬菜每斤?3.5。农民蔬菜做一行,每斤?3.5另起一行。
刚把牌子竖起来,就有一个大姐走过来问:
“小兄弟,真的是三块五钱一斤?”
“是的,大姐。天气那么冷,那些农民阿姨,卖不完等一下又要被城管的人赶来赶去,一没收了就什么都没有,还不如帮他们收购起来,让他们早回家。”
“小伙子真有爱心。”
大姐夸赞了一句。
“互相帮衬吧。”
“帮我称两斤吧。”
“ 自己挑吧,挑剩的就是我的。”
“看你人这么好,不挑了。”
“谢谢大姐夸奖。”
有了开头,顾客陆陆续续地就来了,后来还出现疯抢的场面。因为钱是往同一个地方放,顾客们看出了他与张春生的妈妈是母子俩,张春生妈妈的那边的菜也顺带火了起来。这样一来,张春生妈妈的菜很快地就卖完了,比平时提前了半天收摊。一连几天都这样,后来钟喜跟几个经常卖菜的农民阿姨大叔混熟了,干脆就与那些莱农商量:“过段时间,我要上学了,你们只要每天6:30之前把菜挑到33号档位,跟我妈商量就行了,她会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你们的菜。”
不愁销路,有稳定的价格,又可以节约时间,不用担心被城管赶来赶去,菜农们都很乐于接受。
这样既帮了农民也帮了妈妈。
“哥哥,你真是个经商高手!怪不得能做董事长!”
张春花心直口快的夸道。这话却引起的张春花妈妈的担忧,担心他真去找钟喜的爸妈,被认走。
“春生,你会去认他们吗?”
压制不是办法。
“找过他们。”
钟喜如实地回答。
“他们认你吗?”
张春生的妈妈很关切地问。
“他们愿意认我做干儿子。”
“不愿意让你接管华钢的事?”
“是。他们担心我拥有钟喜的记忆,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他们的担心是对的,毕竟别人的家业那么大,不能冒冒失失地让一个自称是自己儿子转世的人去打理。换成我,我也会有这样的顾虑。”
张春生的妈妈劝慰道。
“哦,妈妈,我发现这里的人特别爱腊腊肠、腊腊肉,怎么回事? ”
钟喜好奇地问。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场戏的话,钟喜告诫自己:在这个家要扮演好张春生这个角色。所以他决定强迫自己一定要融入张春生这个角色。免得弄个到哪里都不是人。
“这是这一段地方的特色。这里腊出来的腊味特别香。”
“什么原因?”
钟喜不解地问。
“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形成的,我们这里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凤头镇。这个镇比较高,在它的西北面有两座非常高大的山相对而立,形成了一扇天然的山门。每年一到冬天,山风就从那个扇天然的山门直冲而下,影响这一段一百几十公里以内的地区。一到冬天,这里的天气都是风大、干燥、阳光充足,这独特的天然气候,最适合腊腊肉,所以这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腊腊肉、腊肠。具有地方特色的风腊店铺就应运而生。还有专门承包来料加工的酿腊肠店。怎么?对它感兴趣?”
“好奇。想知道。没有大型的风腊厂吗?就是专门打造腊肉腊肠的厂子。”
“一百几十个人的大厂子就没有,十几个人规模大的就有一两间。”
“这个县大约有多少人口?”
“我听你爸说,好像总人口是60万人,包括下面乡镇的。”
“是一个小地方。”
晚饭过后约张宏伟出去走走,张春花像跟屁虫一样又跟了出来。
“你就没有好的同学朋友吗?老跟着我!有你在我们都觉得不好说话。”
钟喜责怪张春花。
“我就跟着你,我相信你不会干坏事,也不会找女孩子约会。”
钟喜觉得摊上这样的妹妹,真的是无语。钟喜出来走,无非就是想熟悉环境,张宏伟他却要去运动,要不打球,要不就是蹦迪。自从张春生转变为钟喜后,张宏伟就收敛了一些,不再那么贪玩,有了想挣钱的意识。
走在河边,在一个大排档找了一个张桌子坐下。抄了一大碟牛肉酸菜粉,一碟水螺,还叫了一碟酸鸡脚,拿了两瓶啤酒。
“我妈妈的发廊对面开了一家发廊,你能不能想个法子帮帮我妈?不要让别人抢了生意!”
张宏伟说出自己的担忧,在做生意方面的确是爱莫能助,自叹不是经商的料,所以得向钟喜讨教。感谢张春生自从变成了钟喜以后,没有嫌弃他年轻幼稚、莽撞轻狂。如果不看张春生那张年轻的面孔,他真感觉自己和钟喜的友谊是忘年交。不过他很愿意跟钟喜来往。以前是因为大家都喜欢打篮球,现在是因为钟喜是个经商人才。是男人都想有钱,过潇洒的日子。
“我哥哥是经商天才,你问他,可是问对人了。对吧?哥哥。”
调皮又心直口快的张春花,直言直语地对钟喜说。
“我可不是什么天才,都是托钟喜的福。”
“不管你是托谁的福,反正你现在就是我的哥哥,是天才哥哥。妈妈在你的帮助下,每天都有半天的时间在家,不像以前成天耗在档位,吃个饭还要送过去。现在呀,不用送了。下午还能睡个觉。我替妈妈谢谢你了!哥哥。”
张春花又来了一通快言快语。
“是呀,春生,你就帮我妈妈想个妙法吧。”
“妙法说不上,有个法子可以试试。”
“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张宏伟急切地问。
“贴张广告在门上,写着:免费洗头一年。”
“免费洗头一年,怎么挣钱?”
张宏伟疑惑地问。
“当顾客来洗头的时候跟他说,如果充100块钱入会员一年都免费洗头。”
“也就是说100块钱洗一年?一个星期洗两次,一个月少也洗十次八次,一年最少也100次,如果遇上故意捣乱的,两天来洗一次怎么办?”
问话的是张春花。
“免费洗头,洗的是普通洗发水,而且时间控制在10分钟,最多不超过13分钟。洗贵一点的洗发水就要收钱,是会员就收八折,以便吸引顾客洗贵洗发水,时间控制在20分钟。其他什么剪发、烫发、染发也可以按会员八折收费。在服务方面也有讲究,免费洗头的叫一般的新手,不是免费的就叫起码有一年经验的老手去洗。”
钟喜好像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一样,答得滴水不漏。
“这样保证不亏吗?”
红包问。
“亏不亏,你妈妈知道,成本需要多少。免费洗头,只不过是个幌子,是为了吸引顾客。”
“我跟我妈妈说说,看行不行得通。”
张宏伟还是有点顾虑地说。
“让她试试,行不通就别干。”
“好,先谢谢。”
张宏伟说完,就拿起啤酒瓶与钟喜的啤酒瓶碰撞起来。
“我说的没错吧,我哥哥就是个经商天才!一下子就想出一个妙法来。”
张春花夸耀道。
“别埋汰我。”
“什么埋汰,我说的是事实。”
张春花瞪圆眼睛,嗔怪起自己的哥哥张春生。
张春生回去把这个法子告诉了他妈妈,他妈妈说这个办法可以试一试。第二天张宏伟的妈妈在门上果真贴“免费洗头一年”的广告语,也果真有人办了会员卡。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真行啊,春生!不管遇到什么,到了你眼前都能变成发财的机会。”
张宏伟由衷地赞叹道。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告诉我。”
钟喜俨然就是以一个长辈的口气在警示张春生。
“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的。”
张春生感觉自己像是被老师拷问一样。
“还算你有点知识,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类。”
钟喜说完了,笑着拿起啤酒瓶去碰张宏伟的啤酒瓶。张宏伟忌讳别人说体育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现在听张春生也这么说,心里的气愤不由得油然而生。如果是别人,他肯定就是一拳砸过去了。
“别怒气!喝口啤酒压压气,我哥是跟你开玩笑的。”
看着张宏伟生气的样子,张春花担心他真的生气了,忙着去打圆场。
看着张宏伟易怒的样子,感叹他真的还是个孩子,这么容易动怒。
“不对呀,哥哥,“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这句话是从审美观点来看的,跟你们经商又沾不上边。怎么就套用这句话呢?”
“我说你们知识浅薄就是浅薄,就不懂得引申吗?把它改成‘世界上并不缺少商机,只是缺少发现商机的眼睛’,不就行了呗。”
钟喜露出一口说教的口吻。
“哦,那可真是受教受教了。多谢前辈不吝赐教!”
张春花有意露出一副搞怪的神情,并夸张地频频点头,还伸出两只手作出拱手之势。钟喜被张春花逗笑了。
“说说吧,高考想考什么学校?”
钟喜想转移话题,缓解气氛。
“我还能考什么?能考上体校已经不错了。”
张宏伟还在堵着气说。
“按你现在的成绩要想考上省体校也是有点悬。这样吧,我帮你复习一下,也许能够勉强考上去。
”钟喜半真半假地说,“明天你先陪我去个地方。”
“去哪儿?”
一说去地方,张宏伟和张春花俩个就兴奋了起来,异口同声地问。
“当然是去寻找商机。”
“在哪儿找?”
张春花迫不及待地问。
“去凤头镇。”
“凤头镇那里能有什么商机?只有一条路,北风大得能把人吹走。”
张春花一口鄙夷的语气说。
“说不定这就是商机。”
“风大也是商机?”
张春花不解地问。
“对。”
“宏伟,明天我们是坐山地车去?还是……那里有没有班车?”
“哥哥你必须也给我买一辆山地车,我要跟着你们去游玩。”
一听说要坐山地车,张春花急忙要钟喜给他买一辆,以便经常能跟着他出门,他想做钟喜的影子。
“听说有几趟,因为那里与邻省交界。”
“那我们明天坐车去。”
“我也去,别想落下我。”
张春花唯恐张春生不让她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