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大尾巴狼王恒 ...
-
前院正厅,一靛蓝色祥云团纹衣衫的少年长身玉立。
瞧着不过双十的年华,五官精致,气质温和,流云纹月白腰带间只挂了一块玉质上好的白玉佩。谈笑间气韵独具,仿若云卷云舒间拂过的三月清风。
“许久未归,如今回京特来拜会,还望伯父勿怪。”这人便是王家二郎王恒了。
礼国公摆摆手,乐呵呵道:“不妨不妨。”
“渝州那官司闹得极大,便是大理寺正卿也不敢轻易出面,你却能处理得如此得当,还得了陛下的赞赏,真是后生可畏啊!”礼国公瞧着王恒就打心眼里喜欢。
这样的气度不凡风度翩翩,年纪轻轻就这样能力出众,比好些朝廷老臣都还厉害几分。
他那王老兄也是厉害呀,教出这样一个人物!
“伯父谬赞了,恒只是尽人事罢了。”王恒拱了拱手,很是谦恭。
“不骄不躁,是好。”礼国公捋着胡子连连点头。
正说话间,宋衡宋舒两兄弟到了。
三人同辈,宋舒又是曾经的同窗,王恒侧身拱手问礼,“明昭兄,无忧兄。”
“之沐,许久未见了呀。”宋衡占长,笑着回了半礼。
“之沐兄,别来无恙。”宋舒略一俯首,仍旧是那个文质彬彬的模样,语气里却要亲近几分。
礼国公瞧着自己引以为傲的两个儿子和他最看好的世交后生,不禁又捋了捋那蓄得并不是很长的胡须,露出慈祥的笑容。
这可都是好苗子呀。
才高兴没多久,他眉头一蹙,“宋朗呢?”
这个兔崽子又跑哪儿去了?!
两兄弟一愣,正要为自家三弟打打掩护,一道清朗的声音便传了进来。
“来了来了,您老莫催。”
王恒抬眼瞧去。
那人玉冠束发,身形欣长,身着一袭湖蓝色对襟窄袖长衫,衣襟、领口处用宝蓝色丝线刺绣连枝纹,腰间束宽腰蹀躞带。
眉目如画,肌肤胜雪,一双潋滟桃花眼里尽是多情,嘴角翘起似笑非笑,此时正摇着一把扇子大步而来。
王恒怔愣了一下。
“王世兄安好。”宋朗手背一压,收了扇子朝他拱了拱手。
王恒敛下眸中的惊愕,回礼,“宋家弟弟好。”
不同于王恒的直观感受,光是听着这声儿礼国公便开始脑袋泛疼了,“幼子顽劣,叫你看笑话了。”
“哪里哪里,宋家弟弟才是真性情。”
宋朗撇了撇嘴,却露出小虎牙朝大哥二哥笑得欢快,“兄长们今日不用上朝?”
宋舒摸了摸他的脑袋,宠溺笑道:“有贵客到,再说今日休沐呢。”
原来如此。
他就说王恒这种敬业人士怎会有空跑来他们府上闲唠。
礼国公瞪了他一眼,似乎是要他安分些,随即换了张老父亲般和蔼的笑脸对着王恒道:“快坐快坐,既到了伯父这里,便不要拘着。”
宋朗险些翻了个白眼,不知道的,还以为王恒是他亲儿子呢。
当一个长辈及其喜爱一个后生,尤其这个后生还是那种出众得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才,那话茬必定就是一沓接一沓的了。
宋朗挨着宋舒坐着,听着上头老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唾沫星子都快流干了,忍不住懒洋洋打了个哈欠。
这下他的睡意又上来了。
他换了个姿势,准备好好睡一觉,调整好睡姿后,他余光不经意一瞥,惊觉王恒很是眼熟。
可他歪头晃脑怎么想都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看到过这张脸。
哎,对了!
他撑起扇子,堪堪挡住了眼前王恒的半张脸。
瞬间他就惊喜了。
原来那日跟在他后头的那辆马车就是他的。
好一招金蝉脱壳!想来那日若是他留在那带有王家标识的马车里,必定是要被我大景朝的女郎们亲昵得走不动路的。
一想到王恒那张俊脸被女郎们逼得通红的模样,宋朗就忍不住想笑。
“你在那傻笑什么呢?”礼国公老脸皱得跟倭瓜似的瞧着他。
“呃……”宋朗愣了一下,原来是刚才憋笑不住,出声了。
“想起一桩好笑的事罢了。”他也不害臊,折扇轻摇,比礼国公那个老子还像老子。
礼国公瞧不得他这浪荡样,“整日只知吃喝玩乐,半点不知长进!方才我与你王世兄说的话你听进去没有!”
“什么话?”他摇扇子的手一顿,难道他错过了什么关键信息吗?
眼瞧着礼国公又要发怒,宋衡睨了他一眼道:“父亲准备让你去大理寺任职,正好之沐也在,也好管教着你。”
这次,他倒是站在父亲礼国公这边的。
不是吧?!
宋朗立马不干了,“我这才回来几天呀,况且我又没打算入仕。”
礼国公怒拍桌子,“竖子尔敢!”
眼见着父亲与小弟剑拔弩张,宋舒一惊,没料到是这个展开,赶忙朝王恒投去歉意的目光。
对方温和笑着摇头。
“三弟,父亲这也是为你着想,你总不能终身这样游荡着。”宋衡劝道。
“我懒散惯了,宁愿终身云游,也不入仕。”
见他这样固执,礼国公指着他怒骂,“你这是什么胡言乱语!”
气得脸都憋红了。
“反正我不去,谁爱去谁去。”他双手一瘫,调调儿邪气得很。
“你……你你你……”礼国公眼珠子都瞪圆了,宋舒连忙上去扶住父亲,给他顺气。
“总归我在这儿,父亲也觉得厌恶得紧,儿子告退。”他说着转身就要走。
“你都没试过便不愿去,可是觉得难以胜任?”
说话的人正笑着,声音低沉迷醉得紧,恍若天外的靡靡之音。
宋朗侧身瞧了他一眼,四目相对,王恒一派坦然。
“你也不必激我,对我没用。”
“难道你就不愿意试一试?说不准你就有兴致了呢。”王恒笑看着他,声音放缓了,“不考虑一下?”
宋朗脚步微驻,又瞥了他一眼。
对方回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皱了皱眉头,脑袋里千回百转。
片刻后,他转过了身,“要我去也成,不能限制我的自由。”
礼国公见他这样得寸进尺,张嘴又要骂。
王恒浅笑莞尔。
“依你。”
*
自打那日王恒来过之后,礼国公对宋朗一下子便宽松了许多。
“约莫是觉着我要做正事了?”他手肘撑着桌子拿着个梨,一会儿颠高,一会儿接住。
要真是这样,他老爹可就想错了。
“难道不是吗?”方七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莫名心底升起一股子不详的预感。
上次自家小郎悄悄出门,他倒是跟着的,可后来宋朗便将他打发回来送信了,正因这个,直到如今他家主君都看他不顺眼得很。
他作为一个小侍卫,他容易么他!
宋朗侧头,朝他丢了一个邪笑。
“你猜。”
方七:卒。
“小郎,宫里来人了,老夫人叫您去正堂呢。”外头一个小厮前来传话。
他叹了口气,伸了个懒腰,“这就去。”
随手把那梨子一扔,桌案上缺了一个位置的梨碟就规整了。
“太后娘娘一直惦念着,听闻小郎君回来了,喜不自胜,立马便遣奴婢来接小郎君进宫一趟,好叫太后娘娘仔细瞅瞅。”来的人是尚宫局的一把手杜尚宫,此时正弯着眉眼比老夫人说话。
“本该如此。”老夫人慈眉善目,笑着颔首。
没说几句话,听见外头侍女传报“小郎到了”,杜尚宫略一侧身,便见一眉目明媚,神采飞扬的少年迈步进来。
当时便狠狠惊艳了一番。
“祖母万福。”宋朗照例给祖母问安,这才转向杜尚宫,笑道:“许久不见,杜姑姑安好。”
杜尚宫起身回礼,“两年过去,小郎越发风神俊朗了。”
杜尚宫是昔日太后身边的贴身侍女,后来因才一路做到了尚宫,个人事迹也颇为外人说道。
“你可莫要夸他,你一夸,他猴尾巴就翘起来了。”老夫人直笑,“行了行了,时辰也不早了,你快些跟着杜尚宫进宫去,别叫太后等晚了。”
宋朗便一路跟着进了宫,穿过高墙红瓦,绕过几条大御道,耗费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到了宋太后居住的慈安宫。
太后已然在正殿等着了,陪同的还有当朝皇后王氏,以及……皇后的嫡亲侄儿——王恒。
“你这皮猴儿,可算是回来了!”太后一见她便笑起来,皱纹都深了好些。
宋朗笑着行了礼,依次拜见了两人,这才坐过去。眸光却忍不住朝王恒那里甩。
怎么这王二也在?
大理寺现在都这么闲了吗?
王恒回以挑眉一笑。
“难怪太后惦念着,景云这孩子越发俊俏,瞧这行事做派,竟有当年老国公的风采!”王皇后一个劲儿地在太后面前赞他,太后听得也很是开怀。
她所有的侄孙里头,最喜爱的便是宋朗了。
“是长高了,”太后颔首过后又蹙眉,“就是瘦削了些。”
“素练啊,把哀家那些小食点心给都一并端上来,叫之沐和景云都用些。”
跟哄小孩子似的。
宋朗笑得眉眼弯弯,“多谢姑祖母。”
“听说你要进大理寺历练了?”太后想起来便问。
宋朗都惊了。
这才多久,这等小事怎么都传到太后耳朵里了?
“是呢,只是您侄孙我这性子,大理寺这样威严的地方,估摸着我是待不久的。”他垂首,耷拉着眉眼,这模样着实给太后心疼坏了。
眼见太后蹙眉,皇后连忙将王恒拉出来,“这有什么,恒哥儿如今便在大理寺任职,叫他带着些小郎。”
太后便看过去,瞧着那斯文儒雅的公子哥王恒,瞬间便放心下来不少,“之沐是个有大作为的,只是是否会耽误了你自个儿的差事?”
“不碍的。”王恒浅笑。
许是年轻俊俏的少年谁人见了都喜欢,尤其是王恒这样斯文又儒雅的模样,更叫太后瞧了高兴,拉着他和宋朗的手便不住地嘱咐,“景云呀,到了大理寺,要好好听着之沐的话,有他带着你,你也能多学些东西……”
宋朗不知道说什么好。
以他对王恒的了解,这人定是个十足棘手的。
偏偏礼国公上下,还有太后,都以为他是个什么好人。
姑祖母呀,你这是分不清谁是大尾巴狼啊~
宋朗心里苦呀。
可是他没办法。
总归得要使个障眼法,他日后才好正大光明地出去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