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老夫少妻的极致——百四十村 ...

  •   老夫少妻的极致——百四十村
      □□办公厅的周煌是四川人,他曾经给我讲过他爷爷的故事,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这位周爷爷是位伐木农民,他独自住在峨嵋山里,一直到九十九岁还没有结婚。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山打柴,把打来的柴卖给山下卖豆腐的吴老头。吴老头一家三口,老俩口和一个女儿。吴家呢一直靠周爷爷打来的柴烧锅做饭磨豆腐,两家人相处的非常融洽。
      话说有一天,周爷爷送柴上门的时候吴老头就跟他说了:“明天是我六十岁生日,周大爷您早上过来喝酒吃蛋糕啊。”
      周爷爷当时答应的很爽快,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一直没有出现。吴老太就说了:“周大爷平时很爱喝酒的,今天怎么既不来卖柴,又不来替你庆生,他是不是病了啊?你要不要上山瞧瞧他?”
      吴老头是个听话的老公,第二天就去上山看周爷爷。原以为周爷爷肯定病倒了,结果去了一看,老爷子精神很好啊,就忍不住问他:“昨天您怎么不下山啊,不是说好的吃我的生日酒吗?”
      周爷爷笑着说:“我昨天本来想伐点木头当作给你的生日礼物,谁知道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看到一大堆黄的白的,心想这难道就是人们所说的黄金白银?我就可着劲地把它们运回家来,堆在我的床下边。要是我昨天下山去你家,这些金子银子谁替我守着呢?”
      吴老头到他床头一看,可不是就是真金白银嘛,满满的堆在床下面。于是吴老头就替周爷爷计划了:“周大爷您不能在这儿住了。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这些财宝,就不怕被强盗小偷们盯上么?还是赶紧搬走吧。”
      周爷爷说你不说我也知道我该搬了。你能帮我在人烟稠密的地方找个房子住么?
      于是吴老头就帮周爷爷在村里找了套房子,还帮他搬了家。
      没过几天,周爷爷又来吴家了,赠送了五万块钱给吴老头,一揖到地:“我有事要麻烦你。”
      吴老头就纳闷了:“周大爷您都这么有钱了,还有啥事是我能帮得上你的呢?您尽管吩咐吧。”
      周爷爷老脸一红,说:“我明年就满一百岁了。一辈子都没娶过老婆,没亲近过女人。从前年轻的时候,穷得娶不起媳妇;后来年龄大了,觉得反正要死了,娶什么老婆啊;现在突然有钱了,我一个孤老头子守着一堆钱也没什么乐趣,所以想请你们帮我娶个老婆,你们看行不?”
      吴老头跟吴老太听了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没憋住都笑出了声。不仅笑出来了,还笑得没法停。
      周爷爷看在眼里,知道他们是笑自己为老不尊不知羞,但是他还是红着老脸继续说:“还有,我有一个条件:我的老婆必须是处女。我还是处男呢,没有理由娶个二婚的嘛。如果对方嫌我老,你们就告诉她我有的是钱——我愿意出五百万当聘礼,呃,如果你们作媒成功,我还要再给你们一百五十万谢媒。你们看怎么样?”
      吴老头一听还有这么多好处可拿,赶紧一叠声的答应:“行行行,好好好。”
      搞定了媒人,周爷爷又行了个礼,这才离开。

      转眼间过去了一个多月,不知道是那时候的女人都不拜金呢,还是吴老头两口子作媒的水平太业余,反正周爷爷连个相亲的机会都没捞到。眼看着宝贵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周爷爷心里急的跟猫抓的一样,又跑到吴老头家里催促。吴老头呢,也急得在家直转磨——这天拉磨的驴病了,吴老头只好亲自推磨。
      这时候,女主角——吴老头刚刚十九岁的宝贝闺女出场了。她把父母叫到她房间里,跪在地上跟父母说:“我愿意嫁给他。”
      吴老头跟吴老太被雷得都差点石化了。
      吴姑娘非常淡定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就是嫌他太老,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的婚姻是可怜可悲的吗?可是我听说,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如果我是个薄命的女人,就算给我找个年轻小伙子嫁了,我也可能当寡妇;如果我命好,也许周爷爷还有几年活的,能有幸生个后代支撑门户。况且你们没有儿子,就我一个女儿,我恨不得当个男人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我嫁给他,他把五百万聘礼钱跟一百五十万谢媒钱都给咱家,那这么多钱也够你们俩安安乐乐地过完这辈子了,比你们生了儿子还划算一些。我这个女儿也觉得心里有了安慰。再说了——周爷爷都这么大年纪还能发这样的横财,我觉得上天肯定是有意保佑他的,不可能立马就让他寿终正寝。”
      吴老头跟吴老太听了女儿的话啥也没说,走到外面客厅里跟周爷爷说:“我家姑娘愿意嫁给你。”
      周爷爷赶紧倒头跪拜:“多谢岳父岳母大人成全,多谢岳父岳母成全!”
      后来,十九岁的吴姑娘就嫁给了一百岁的周爷爷。他们后来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成了大学生;这个儿子的儿子就更了不起了,是在大清政府的喉舌单位工作——就是□□办公厅的周煌,他后来还当过□□副总理。(所以人家说老夫少妻生的后代都聪明,这话也不假哈)
      再后来,周爷爷一百四十岁的时候,吴姑娘去世了,周爷爷哭的很伤心。又过了四年周爷爷才去世,享年一百四十四岁。他们所住的那个村子被人起了个名字叫“百四十村”。

      我觉得吧,这个故事里的老吴夫妻大概根本就没把周爷爷要娶老婆的事告诉别人,怕肥水流了外人田嘛。我还觉得,周爷爷可能一开始就看上了小吴姑娘,只是采取了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毕竟几十年的交情,要了解老吴夫妻贪财的本性还是不难的。至于小吴姑娘,她,她绝对是个令父母和周爷爷都惊讶万分的意外!

      原文:
      阁学周公煌,四川人,自言其祖樵也,孤身居峨嵋山,年九十九未婚。每日入山打薪,卖与山下吴姓鬻豆腐翁。吴夫妻二人,一女,每日买周薪为炊,交易甚欢。
       吴年六旬,告周曰:“明日是吾生辰,叟早来饮酒。”周诺之,已而不至,吴之妻曰:“周叟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盍往视之?”吴翌日往访,见周颜色甚和,问:“昨何不来?”叟笑曰:“我昨入山,将伐薪作寿礼,不意过一深溪,见黄白物累累,得无世所称金银者乎?余竭力运之,现堆牀下。若下山,则谁为守者?”吴视之,果金银,因代为谋曰:“叟不可居此矣。叟孤身住空山而挟此物,保无盗贼虑耶?”周曰:“微君言,吾亦知之,盍为我入城寻一屋在人烟稠密处?”吴如其言,且助之迁居。
      未几,周又至,面赧然有惭色,手百金赠吴,揖曰:“吾有求于公。吾明年百岁矣,从未婚娶,自道将死,遑有他想?不料获此重资,一老身守之,复何所用?意欲求公作媒,代聘一妇。”吴睨其妻,相与笑吃吃不休,嫌其不知老也。周曰:“非但此也。我聘妻,非处子不可。若再醮二婚,非老人郑重结发之意。倘嫌我老者,请万金为聘,以三千金谢媒。”吴虽知其难,而心贪重谢,强应曰:“诺。”老人再拜去。月余,无人肯与老人婚。老人又来催促,吴支吾无计。
      时吴女才十九岁,忽跪请曰:“女愿婚周叟。”吴夫妇愕然。女曰:“父母之意,不过嫌周老,怜女少耳。女闻人各有命。儿如薄命,虽嫁年相若者,未必不作孀妇;儿如命好,或此叟尚有余年,幸获子嗣,足支门户,亦未可定。且父母无子,只生一女,女恨不能作男儿孝养报恩。如彼以万金来此,而又以三千金作谢,是生女愈于生男,而女心亦慰。女想此叟如许年纪,获此横财,恐天意未必遽从此终也。”吴夫妇以女言告叟,叟跪地连叩头呼岳父母者再。嫁,生一子,读书补廪,孙即阁学公也。
      老人年一百四十岁,吴女先卒,年已五十九矣。老人殡葬制服,哭泣甚哀。又四年,老人方卒。所居村,人题曰“百四十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老夫少妻的极致——百四十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