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第 67 章 ...

  •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君整日东奔西忙。他愿意说的,林萱仔细听着,也会说说自己的想法,但总体上,都是支持的。
      因为动用了手头上的大部分资金,两人一致决定:没有必要让没什么安全感的马秀知道开建材店的事。
      当初他虽然在部队,但一有机会就和家里保持了联系,让他知道建房的进度,在外墙嵌瓷砖和装修成新式卫生间这事上,马秀抗拒过一段时间。她觉得一是没必要,二是太费劲。拂阳镇红砖水泥售卖点多,但没有像样的建材店,瓷砖卫浴管材这些,都是去县里拉。回来贴瓷砖和装卫生间,还得去镇上找见过世面干过这活的小工。运费和人工都是大消耗。
      李君去县里老街这些建材店打听了价格和品类质量,做好记录,再连夜赶去渤山厂家了解订货和运输的事。
      煤矿9月底一对账,这季度的分红到手,他又马不停蹄开始去县里找店面。
      县里的建材店,都开在批发一条龙的老街,李君选择的是汽车站斜对面的旧供销社门面。这个老门面宽敞,但是有些落败。
      汽车站入口附近的店面金贵,就连露天小摊位都能租出黄金价,对面这破砖房反倒不吃香,一是因为位置不好不坏;二是破败,整修得花不少钱;三是没必要租下这么大。
      李君谈了个好价格,抓紧时间找刘孟阳联系了些会刷墙补漆的小工,再在县里找了个建筑包工头,让他抓紧时间帮着把外墙贴上瓷砖。
      有钱好办事,十月中旬,林李建材店筹备完成。这花色条条的外墙,实在是稀罕,店外面还有个硕大的牌子:免费公厕。
      汽车站里上厕所要给两毛,还就三两个坑,有时等得尿崩都轮不上自己。人家这还就免费了,有瞧见了牌子的,都乐意过个马路来上一个,省下两毛也是一口肉。而且班车不是想坐,立时就能走的,需要等发车时间的人,有闲工夫,就过了马路来涨个见识,喝杯免费茶水。
      甭管你穿着怎么样,店里老板和员工都指着墙热情地做介绍:这个色的砖是哪哪产的,适合贴哪处。就算你明着表示,没钱建新房,买不起,人家也不生气,免费茶水尽管喝,免费厕所随便上。关键是那厕所修得比自个家里正房还体面,头回觉得自家的排泄物丢在外头不是浪费了肥,而是寻了个好去处。
      临走人家送一张宣传单。时下人出趟远一点的门,也爱回家当个谈资,说我今天呀累得很,去了哪哪哪,看了我家那个谁,外头怎么怎么样啦,见了什么稀罕事。所以他们都舍不得扔了宣传单,带回去当个奖状似的,跟这个说说,跟那个说说。
      林李建材店,很快就传出了名声。有那建房需求的,拿着那纸反复琢磨。原是舍不得多花那些钱的,可单子上印着瓷砖房样板照片看着喜人啊,有几点说得也实在让人心动:
      一,过去谁家土砖房掀了茅草顶安上瓦,就是殷实。但到了九几年,红砖房才是正经,那么说不得再过几年,又人人追求上瓷砖房。毕竟城里已经开始这样弄了,漂亮大气。所以,既然要建新房,为什么不一次到位呢?
      二,林李建筑店可以提供托运,哪个镇的,缺了什么,一个电话打过来,就帮你配齐了货,交给跑镇上来县里的班车给托运回去。钱款一交给班车司机,就能提货。运费能省一半,还不费人工。
      当然,一开始不可能生意火爆,建房本就是掏空家底还要举债的大事,再多花这些钱,客户必须千谋万算过才能决断。
      但总的来说,生意是在缓步上升。
      一步入正轨,老板就开始放手生意回归恋家模式,顺便琢磨下一个项目。刘孟阳已经正式辞职跟着他干,这家伙不喜欢上清闲的班,干这个却得心应手,还乐在其中。介于他的“赌”史,李君把年底被开出来的吴拥军安排过来当副手,两位互相监督。
      童装店生意也不错,林李童装无论质量还是款式,都是镇上头一份。现在流行什么动画片,她们俩就裁剪些动画片里的人物贴片,不像镇上其他童装店卖的印花衣服那样原图照搬又粗糙。她们做的是有些抽象的图样,简单又生动,结结实实缝在衣服上,勾得孩子们一个个叫着闹着要买:“这是XX,我认得的。妈/姆妈,我就要这个”。
      妈或者姆妈再上前检查质量,两头满意,买卖就好说了。
      但是,店里最挣钱的,还是大头贴。两万多的机子钱,两个月就回了本,现在来一个拍照就是尽挣一个。有些孩子,零用钱多,一周能跑两趟,自己文具书包钥匙上到处贴,还流行给笔友寄一套。后来就慢慢形成流行,给人写信,都在信纸上贴上一张自己的小照。
      林萱出主意,茉莉勤劳肯干,还有周青的“兼职”,店开得红红火火。
      九月底,杨家人来还了三十万,还有一张借条。杨磊说:“你家的钱,我们全数还。借条你收好,你放心,我攒了钱就会给你送来的。”
      正巧李君在,林萱打个哈欠,把事全权交给她男人去处理。
      李君接了钱,扫一眼点了下大致的数,然后冷冷地说:“不必了。”
      他不仅没接这条借条,还迅速拉开皮包,从夹层里抽出张发黄的纸递给杨磊,说:“喏,这是那张古董借条。我岳老子的遗命是要还给你爷(爸),我们肯定照办。”
      林萱从头到尾没说一个字。
      杨磊失魂落魄地走了——被辜负过一次的她,能这样完全地信任这个男人,不是真爱是什么?何况他和她之间,因为那些恩怨,早就没了可能。
      后来,林萱再没见过杨家这几个人。那栋楼,很快住进来几个邻镇口音的人,服装店招牌摘了,改成粮油日杂。不知道他们打通了什么关系,揽下了给拂阳中学食堂送货的活,生意很是火爆。附近的人,就渐渐淡忘了曾经在这参与过的杨家。
      这世道,难免少不了“谁弱谁有理”。时间缓缓过去间,偶有水泥厂的旧人路过这,进来打个招呼的,坐下喝杯茶的有,拿着长辈架子以圣人姿态“教育”林萱做人要留一线的也有。
      林萱只当她放了个屁,茉莉可没有撑船的大度量,指着人把她那些年听来的私料爆了个干净。
      “你算哪一坨的长辈,自己的屎屁股都没擦干净,还管上别人家的事了。我呸!要脸,要脸,你自己要脸了吗?”
      那位被揭底“偷鸡摸狗”的婶子,刚要张嘴,就被茉莉劈头盖脸骂,被怼得毫无还口之力,灰溜溜地走了。
      茉莉得胜归来,叉腰的手一收,抓紧时间告诉林萱:“你不爱管闲事,不注意这些,所以你不知道。以前这人一到饭点就在杨丽家附近晃悠,每天都问‘你家今日子搞什么好菜’。杨丽按不下脸面,只好给她夹两块肉‘尝尝味’。因为她总爱到别人家偷摸点什么,人人嫌,所以讨肉吃这事传得人尽皆知。我倒不知道,她这样没道德的人,居然还‘知恩图报’起来了。嗐,杨丽那些肉,倒喂出来一条好狗。”
      林萱被她逗得哈哈笑,完了又羡慕她:“我要是有你这么厉害就好了。”
      上次李兰带着孩子来“打劫”似选购,取了十几件,一毛钱都不打算付。林萱态度强硬,让她放下。
      茉莉一看就明白了,冲上来就怼李兰,要么付钱,要么她报警抓贼。李兰不仅要放下衣服,还得原样挂回去,因为茉莉抓着周青放在门口小炉子边的煤球夹,那架势,是绝对敢动手。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李兰只能照办,走远了才敢骂骂咧咧。
      林萱轻易不计较不生气,就是因为自己没办法像茉莉这样收放自如。只有真正触碰底线的事,她才会往心里去。
      “还我厉害呢,就你最厉害,能把男人抓得牢牢的,羡慕死多少人!”
      这不是茉莉夸张,李君在县里开店,每天雷打不动地坐末班车回来,接上林萱再骑车回家。他留在镇里的时间,必定亲手做了饭菜给她吃。
      那杨卫国的侄女,每天花着心思打扮,时不时从门口“路过”,李君目不斜视。杨清说“好巧,你还记得那次差点撞到……”他扭头就走,连这个方向都不去了。
      吴拥军跟着李君办事,三五天才回来一趟,进门就喊累,还油嘴滑舌的。有漂亮点的女人经过,他免不了要看两眼。茉莉收拾了他一顿,他这才老实了些。
      林萱想着对自己一心一意的李君,确实找不到话反驳茉莉,只能甜笑默认了。
      她想:命运对她有过苛刻,也对她有偏爱。她有那么爱她的父亲,也有那么爱她的李君,何其幸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