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春节 ...

  •   冬至过后,年越来越近。今年是乔莉和林宇结婚第一年,按俗例是必须回婆家过。
      乔莉第一次在冬季的时候去往北方,她从不知道零下十几二十度是什么概念。她想,把手伸进冰箱冷冻层拿东西,一会就受不了了,那零下十几度的大街上能走人吗?
      公司同一办公室有家在东北黑龙江的女孩,热心地告诉她,最好穿里面带绒的保暖内衣,羊毛衫,长款过膝的羽绒外套,羽绒裤子,高帮皮靴,必须是真皮,不然可能会冻裂,鞋底一定要够厚。戴帽子或者护耳,手套,基本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北方冬天室内都有暖气。只要不是长时间待在室外就可以了。
      乔莉按着她的指示购买了全副装备。选购帽子的时候,她网上买了一顶雷锋帽,戴在头上,像个爱斯基摩人,被林宇笑了半天。说现在家那边没有人会戴这样的帽子了。别说女孩子,连小孩子也不戴了。临时又在附近的店里买了一顶样式时尚些的毛线帽,却只买到粉红色的,和姜黄色的羽绒外套搭在一起土得掉渣。
      珠城出发的时候,气温还有二十多度,乔莉和林宇为了减少行李,只好把大衣都穿在身上,像不知冷暖的疯人,路人纷纷侧目。
      飞机飞抵北方高空,乔莉透过窗户,隐约望到地面一片深浅不一的墨色的山延绵起伏。山与山之间的沟壑是凝滞的河流,反射着天空的蓝色,又被白的雪点缀,水墨画般美丽。
      降落时已经是晚上。为了节省机票钱,他们订的都是特价票,折扣打到五折左右,但免不了经停,中转,晚点……总之,能到就行。只是,无论如何,他们一定要赶在除夕前一天到家。许许多多外出的游子,心态大抵如此吧。所以,大除夕的机票价格还居高不下,年初一往往便是白菜价。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除夕的年饭,便是团年。林宇和乔莉,也不过是为了赶这一顿饭。
      走出暖气充足的机场大厅,扑面而来的寒风凛冽,但没有乔莉想象中的冰天雪地。环顾四周,只有几座脏脏的冰雕杵在路旁,印证着气温确在零度以下。
      打车到市区投宿。下车的地方离旅馆入口还有一段路,需要穿行过一条窄窄的巷子。乔莉拉着行李箱,跟在林宇身后。她东张西望这北国冬季的城市,没有雪,只偶尔发现路边有些残冰,混在尘土垃圾中,一点冰清玉洁的本色也没有。乔莉有点失望。走了十分钟,她开始感到剧烈的头痛。乔莉后悔没有把雷锋帽戴上。
      第二天,汽车在重山之间穿行。乔莉已经依稀记得沿途的山河模样,但还是会忍不住四处张望。偶尔看到背风坡上,山林之间,有厚厚的积雪,乔莉的心情雀跃起来。
      到家不一会,天空开始飘雪。乔莉趴在窗前看,这是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见到雪。林宇问她想出去不?乔莉孩子般欣然点头,她麻利地穿上鞋子,戴上帽子,跟在林宇身后走出家门。
      雪浅浅的,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的盐,撒了一地,却没有完全把水泥地覆盖。乔莉第一次踩在沙沙的雪上,内心兴奋不已,表面却很平静,她走出去几步,又转身看自己身后的足印,歪歪扭扭的一串。她按下手机快门,记录下这一刻。
      他们出了院门,沿着上回修好的坡道下到结了冰的河床。林宇说那里的积雪更多一些。河边的树木叶子掉光了,像枯枝一样横在结了冰的河上。林宇拉着乔莉的手,一直走到开阔的湖面。他说这就是他们小时候玩雪橇的地方。他们各自给对方拍照,又用自拍镜头拍了合照。
      乔莉的欢乐很节制。不一会,她便催促林宇回屋去。她说觉得冷,其实是觉得自己的欢乐不合时宜。
      雪越下越大,鹅毛般纷纷扬扬,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到了傍晚,棚屋顶上的瓦片上已经积了六七厘米厚。院子的整个地面都是积雪。林宇的父亲从外面回来说,还好你们到了,高速公路已经封了。
      林宇的爷爷卧病在床。林父说,入冬后病情急转下滑,现在吃饭都只能在炕上吃了。除了上厕所。爷爷坚决不同意在房间里放坐便器,每次由林宇母亲搀扶着,穿过客厅厨房到东屋后面的卫生间上。这恐怕是一个成年男子最后的尊严吧。
      乔莉清楚记得上次回来,婚宴上的爷爷脸色红润,林宇的二姑一个劲地跟乔莉说爷爷见到她,病也好了。
      炕上的爷爷,见了乔莉问的第一句话是有孩子没。乔莉望一眼林宇,摇头说没有,爷爷的眼神立马黯淡下去。他又叮嘱乔莉,等明儿有了孩子,回家来生产,让林宇的母亲伺候你。乔莉不想让病重的爷爷难过,含泪说好。
      没说几句,爷爷说累了,要躺下休息,乔莉他们又回到西屋。林雪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这次,林雪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学校正放寒假。林宇乔莉回来之前,她和父母一起睡西边屋子,他们回来之后,林雪睡客厅的小房间。他们父母到东边屋和爷爷奶奶挤。
      林雪送乔莉云南带回来的香薰精油,还拿出玫瑰鲜花饼给乔莉吃。
      嫂子你吃这个太好了!多吃点!这些都给你!我大老远背回来他们都不吃!放着放着都快过期了。林雪说着把几大盒鲜花饼一股脑都塞给乔莉。
      谢谢,我觉得很好吃。乔莉并不是特意讨好小姑子,她实在是天性爱吃糕点小吃,米面等正餐却一般般。她的母亲说,乔莉呱呱坠地的那天夜里,哭闹不安,吃了半块白糖饼泡水的糊糊才肯睡觉。这次回来,她的行李箱,有一半位置装的糕点零食。在林宇的家,现在也算是她自己的家吧,她总觉得饿得慌。大概是因为这里吃饭的钟点,作息的规律跟她在南方的习惯都不一样,她吃不下多少,很快又饿了。桥头的小卖部她去过一次,里面卖的东西像家那边八九十年代的样子,包装脏脏的,糕饼又油腻,看着就没有食欲。饿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充饥的食物,让她觉得很没安全感。所以第一次之后,她行李箱里总备着自己喜欢的食物。
      乔莉隐约知道,他们婚宴不久,林雪和原来的男朋友小马吵架分手了,一个人去了云南旅游散心。
      林雪的前男友小马,乔莉上次回来举行婚礼的时候也来了。晚上家里睡的地方不够,林雪和小马到镇上住的酒店,应该也是差不多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吧。
      至于分开的原因,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问。乔莉听那些姑姑们在背后时谈论,大概也是钱的缘故,小马家里非常穷。穷小子,自尊心却极强,林雪条件好,他心理压力大。估计是和林雪说话间生了误会,无法调解,干脆分开了。分开了也好,家里那么穷,咱林雪嫁过去也是受累。
      乔莉知道林雪心里肯定是受伤的,不然不会选择一个人去旅行。但现实就是这样,爱情是你可以为他吃苦受累,婚姻却是他最好什么都有。姑姑们都是过来人。
      在林宇家,除夕的年饭是早上吃。早上六点钟,林宇母亲已经准备好一大桌子的菜。
      饭后,客厅的宗谱供上,林母准备好供品,然后林父和林宇亲手摆上。家里上香烧纸祭奠祖先等事全部由男子操办,女人从不粘手。听说在从前,女人连上桌吃饭的权利也没有。即便是现在,也是优先男人和孩子吃饭,女人最后。乔莉最恨这些封建遗习。当然在这个家,她是新过门的媳妇,又是长久不在家的人,还受着些优待。林宇的母亲并没有对她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只偶尔在看林母磨豆做大酱的时候,听奶奶说过一句,如果长时间待在家里,什么活都会干了。指的是乔莉。乔莉当时心想,我才不要,我要留在城里生活,学这些作什么?
      除夕夜,晚上十一点多,林父和林宇点燃院子门口的鞭炮和烟花。噼里啪啦声响起,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好不热闹。乔莉按照林母的指示提前穿戴好衣服鞋帽,站在屋外的高台上看。烟火过后,林母吆喝一声,抱柴(抱财)咯!林母,林雪和乔莉三个人奔跑到村道边的棚子里,每人抱起一堆木柴往家里跑。
      厨房里,大锅水开了,胖乎乎的饺子浮上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交子)。这才算守岁完成。吃过饺子,可以去睡觉,也可以看电视,继续玩乐。对于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除夕这天是个例外。
      乔莉觉得累了,她只想睡觉。她爬到炕上,盖着被子,合眼假寐。林宇也在屋里陪她躺着,但并不睡觉,在手机通讯群里里热烈地抢着红包。
      客厅里没有动静。爷爷奶奶早就歇息了。林宇父母到桥头小卖部看牌去了。林雪此刻大概也是拿着手机和同学朋友抢红包吧。
      乔莉想念她遥远的南方的家,虽然白天才和父母通过电话。但今年是第一次没有在家里过春节。她很不适应。
      她又想起那些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争论,夫妻婚后在谁家过年?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远嫁的人。
      当然,乔莉并不觉得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远嫁,她还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每个星期还能回去看望父母,几个来往密切的亲人朋友还能时常见面聚会。她的生活没有因为结婚而发生很大的改变。
      乔莉还不知道,从长远来看,她的人生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