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淡年 ...

  •   父亲走后的第一个春节,因为避讳,乔家人不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家愿意来的,也会等全部的亲友拜访完毕,最后才来。谓之淡年。
      本来,乔莉作为出嫁的女儿,也不能回来。但是她的婆家远在几千里之外,她留下来过年,就是为了陪伴母亲。
      而这一次,林宇也自发留了下来。
      起初,乔莉说你还是回去吧,陪陪爸妈还有奶奶。跟他们说,我明年春节就回去。或者,年中回一次也行。这个春节我得陪陪我妈。你看我们家,太冷清,我再走,都不像样了。
      林宇说,没事,我懂。明年咱们再一起回去。今年我也留下来,陪陪妈。我爸电话里也说了,叫我别回来,陪陪这边的家人。
      话是这么说,乔莉心里并不好受。她和林宇工作生活都在这边,平时周末都能回来,按理放长假是要回那边的。但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又是头一年,她怕妈妈太难过。
      乔莉的母亲知道后,却再三嘱咐乔莉回婆家,去年已经没有回,今年再不回,不像话。她是思想观念传统的妇人,认为女人出嫁了,就应该事事以夫家为重。娘家,是有余力的时候可以帮衬一下。
      乔莉心意已决。一来她思想观念上并不接受母亲的那套,二来她从小就不是听话的孩子,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打发。
      林宇也坚决留下来。土属星座的人都很固执。
      然而,乔家的这个春节,并没有因为乔莉和林宇的留下而变得热闹些。乔莉想起,去年父亲在病中,尚且过了一个有欢声笑语的春节,今年却是一点也喜庆不起来。
      年夜饭的菜式依旧丰盛,但食不知味,草草收场。越是该团圆的时刻,越有缺失感。
      晚一点的时候,村里开始有此起彼落的烟花爆破声,伴随着人们阵阵欢呼喝彩,声声入耳。
      乔莉怀念小时候的年夜,老房子的天井,父亲带他们姐弟几个放烟花。趴在客厅高高的石门槛上,抬头看四四方方的一小片天空,炸开五色斑斓的大花。漫天的火星落下,在半空散尽,并不落到地上。
      除夕除夕,除旧迎新。相伴数十载的父亲,已然留在了旧时光。往后余生,每一个节庆的日子,都与从前不一样了。
      整个晚上,林宇几乎都捧着手机。他在微|信群里抢红包。他和几个姑姑家的孩子组建了一个兄弟姐妹群,几次要拉乔莉进群,乔莉都拒绝了。她不喜欢加入任何的群里,更不热衷抢红包这件事,觉得是在浪费时间。那些不得不加入的工作群,校友群,都是设置了免打扰模式,偶尔看看信息,从不发言。
      乔莉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孤僻避世。好友康妮在校友群里经常发言,有活动聚会也都参加。她同学会回来,会找乔莉说,从前的老师同学都问起你的近况。学生时代,乔莉和康妮几乎形影不离。大家都知道,找到康妮就能找到乔莉。但高考以后,她们上了不同的大学和专业,成年后的生活轨迹几乎没有再重合过。
      乔莉曾希望自己活成康妮的样子,入世,干练,处事周全,八面玲珑。但乔莉就是乔莉,不会变成康妮。
      从大年初一到初四五这几天,乔家基本不会来客。乔安提议,索性关起门来外出旅游几天。
      乔安的意思很明显。一则打发时间,二则也正好躲开人家的欢庆。乔家院子坐落在进村主干道上,而且正好是几条分岔路的交汇处,四面八方来探亲访友的部队络绎不绝。就在门前屋后经过,躲也躲不开。
      他们一起去了粤北山区的阳山和连南。差点还想一路开车到湘西凤凰古城,但是乔莉母亲惦念家里,说过年了,担心父亲回来找不到人,便作罢。
      出发的时候,天朗气清。进入北边山区后,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当汽车穿过一处隧道出口,刚刚还谈笑风生的乔安突然不说话,屏气凝神专心开车。过后,他才告诉大家,就是刚刚那段路,十几天之前,曾发生过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死伤好几个人。那是一段长斜坡,他已经把油门踩到底,车子依然无力。因为地势原因,清连高速有许多这样的隧道和长斜坡,是出了名的危险高速,路两旁设置了许多避险车道。
      母亲最不喜欢听乔安讲这些意外事故,说大过年的不吉利,尤其他又经常开车在外。
      乔莉不迷信,但也不喜欢听。世界那么大,每天发生的事情那么多,她宁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不闻不问。听不见就不知道,权当作没有发生。
      林宇几乎一路无话。他本来就不是健谈的人,加上乔莉和家人说的都是方言,他听不懂,更插不上嘴。
      乔安提醒乔莉和林宇说说话,别晾着人家。小时候,乔安是乔莉的跟屁虫,姐姐前姐姐后地叫着,幼稚又可爱。成年以后,乔安的性格变得沉稳,开始会照顾人,默默承担家里的重活,有时候像兄长。大多数时候,对两个姐姐都是直呼其名。
      乔莉无话找话,问林宇,从前来没来过粤北旅游。
      林宇说除了出差,很少到珠城以外的地方。乔莉知道林宇一年两次例行的出差,都是去往粤西或者广西。
      乔莉哦了一声,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说什么,见林宇也不接话,她扭头看外面的风景。她觉得那一处处春笋般高耸的山峰很特别,像少时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中描写的,应该就是所谓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经常是几十米高的高架桥,远远望去,清连高速像一条飘带,挂在峰林之上。乔莉说走这样的路觉得脚底发软。
      乔安说,贵州的路更加险要。那里号称世界桥梁博物馆,路都是修在桥上,从山峰上越过。他去那里为父亲问过诊,取过药,脑海里最深刻的除了医馆空气中漂浮的中药味,就是那险象环生的路。
      提起贵州,车厢内一时静谧。
      春雨缠绵,走这种半干湿的路面,轮胎最容易打滑,车速不能快。加之午饭后重新上高速时,在出入口处堵过车,车程有点长,母亲依着车窗,昏昏欲睡。林宇合上手机,闭目养神。乔莉担心乔安开车困倦,一直设法与他说话。
      终于,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他们抵达阳山县。
      目的地是阳山县出名的一座寺庙,名唤北山古寺。寺庙坐落在贤令山麓,层林叠翠,风景秀丽,据说是全东南亚供奉菩萨数量最多的一座寺庙。乔莉是在微|信公众号看过相关的介绍,觉得母亲也许会喜欢,才推荐这个游览路线。
      一行人驱车来到山门前,因为节日,车位满满当当的。乔安让大家先下车,他找车位停好车再回来汇合。
      等待的时间,乔莉留意到山门前有两棵桂花树。树干粗壮,以为是百年古树,看介绍竟是唐朝韩愈亲手种栽,树龄已有上千年。一千年的风风雨雨,桂花树看尽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沧海桑田?
      山门窄小,咋看不觉得有什么看头。进到内里才发现,寺庙是依山而建,殿宇气势恢弘,别有洞天。他们拾级而上,逐层参观。铺天盖地的陶瓷菩萨像,着实让学佛的母亲惊喜,但乔莉知道,母亲并不真正开怀。她说,要是你们父亲还在,一家人齐齐整整,出来玩才有意思。
      离开北山古寺,他们按计划去看一个地下河溶洞景观。跟着导航,在羊肠般的混凝土县道开了十几公里,没有找到景区入口。在最接近的地方来回数次,总算看见了一处废弃的疑似建筑物。原来网上提供的资料过于陈旧,景区因为修建水利工程的原因半年前已经结业。
      费尽心思找来,却扑了个空,乔莉的心情开始低落。她想起父亲也曾参观过一处地下河的景观,还拍照留念。但自从父亲走后,家里所有相关的物品都被母亲藏起,现在是一张照片也看不到了。
      山间日短,此时天色已暗,暮霭沉沉,考虑再拐回阳山县还得走十几公里,不如直接去往连南城区,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出发去看有天下第一排之称的连南千年瑶寨。
      连接阳山与连南的县道,就修建在峰林之间,坡道连着弯道,险象环生。乔莉总担心入夜后他们会迷失在这片峰林中。但其实,导航显示,县道一直与高速公路并行。而且入夜以后,因为有往来车辆照亮,也没有乔莉想象中的黑。他们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顺利抵达连南城区。
      找住宿的地方却费了些时间。因为是临时起意出发,没有提前预定酒店,本以为这样偏僻的地方,不至于找不到住店。
      所有可以接受价位的房间都订满了,好不容易,在一家看起来挺不错的大酒店旁边的小旅馆,找到了两个房间。每个房间200元一晚上,只有一个房间有卫浴,在冬天里勉强可以接受。乔安让乔莉和林宇住有卫浴的那一间,他和母亲住另一间。
      因为想着回程还要走很长一段路,计划午饭后就往回走。所以,他们起了个大早。事实上歪打正着,因为当中午他们下山的时候,进山的道路上排起了几公里的车龙。那些眼看进山无望的汽车干脆半路调头离开,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乔莉暗自庆幸。
      瑶寨在海拔八百米的地方,依山而建,山门窄小,上有投石机关,在战乱岁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乔莉和林宇站在山门前合照留念。数十年后,也许,这照片会是他们的孩子缅怀父母的凭籍。就像乔莉父亲和母亲在广州爱群大厦前的留影,乔莉一直珍藏着。
      从大门拾级而上,是一层又一层木石结构的瑶族古建筑。石墙高耸,略显破落,墙根生长着绿色青苔。木头梁柱乌黑斑驳,是属于岁月的痕迹。
      沿路有居民摆卖自己采的药物,自家酿制的黑糯米酒,或是各种腊肉。乔莉买了两瓶黑糯米酒。
      遇见有卖山水豆腐花的,搭配姜汁黑糖浆。他们又坐下吃了一碗。
      不知不觉走到了山顶。
      山顶是瑶族祭祀的地方。瑶族的祭司在这里祷告上苍,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除了神庙,后面还有几个蓄水池。曾经,水池收集雨水,沿着修筑好的渠道,在干旱时节灌溉山脚的田地。如今已经荒废。大部分的村民搬迁到山脚下,交通更加便利的地方。只有少数住户依然留在山上,因为做生意,或者,因为喜欢这里的生活。
      他们从另一条路下山。经过古老族长的坟墓,有未曾熄灭的香火,估计是刚刚有人拜祭。
      落到山脚,远远望见田园菜畦间有建筑物挂着人民公社大饭堂牌匾的,乔莉又想起父亲。父亲最爱和他们讲年轻时候的事。乔莉的父亲与祖国同年,人民公社时期,正是父亲的青葱岁月。
      毫无疑问,他们会在人民公社大饭堂吃午饭。这里的菜式都带着些许的辣味,因在山中需要驱寒祛湿。山间的野菜、溪涧中的鱼儿都是这里的常见食材。有一道笋干炒腊肉的菜,乔莉印象深刻。
      午饭后,休憩半个点,他们开车下山。早上进山时还冷冷清清的路上,排满了汽车。还好下山的道路通畅,他们畅行无阻,很快就回到了城区的大路上。
      汽车开上高速,一路疾驰南行,除了在番禺服务区停下来上了趟洗手间,再无耽搁。出发的时候,他们那么期待出游能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不过两天,却有点归心似箭。回到装满回忆的房子里,继续他们的生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