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回家 ...

  •   几天之后,乔莉清楚记得那天是周日。她起了个大早,煮好饭和汤就下楼坐公交车去医院。这一次林宇也一同来了。
      公交车上,乔莉发了一次朋友圈。她翻看手机相册,无意中看到一张家里小龟把头藏进黑色胶桶,却把肥圆的屁股露在外面的照片,觉得好玩,随手发到朋友圈,还加了一句配文,人家只是想静静。
      因为这条朋友圈,几年后她仍能清楚说出,那一天是9月25日,他们把父亲接回家中的日子。他们在经历万水千山后,最终放弃任何的治疗和救治设备,带着父亲回到没有空调没有气垫床的家中,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后来,乔莉回想,那一天的开始,应该是发生过一些好的事情,不然她不会有心情和林宇去市区转悠。可后来接连发生的变故,让那天之前的一切就像断片一样,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自从父亲生病,乔莉和林宇已经很久没有一起逛街。他们匆匆逛了扬名广场好几层,那几家常去的店,橱窗的商品都换了。最后,乔莉在优衣库买了一条花裤子。又到旁边的松屋茶餐厅打包了饭菜点心。她希望父亲可以吃一点。母亲说父亲已经不怎么吃饭,只是睡。每天输营养液续命。
      周日,医院特别安静。那些走得动的人不是回家就是外出游玩。留在病房的人很少。
      乔莉和林宇陪坐在父亲床前,喂水,翻身,查看针液进度。母亲和乔安趁机会打了个盹。他们都是严重缺乏睡眠,只要不是在忙,哪怕站着,眼睛一闭就能睡着。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母亲催促乔莉回去休息,第二天还得上班。乔莉突然留意到接驳在父亲身上的仪器设备显示异常。她直觉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当时医院里只有值班医生。她查看了一下设备,让乔莉跟着回办公室。她让乔莉等一下,然后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打字。乔莉看见里面有呼吸衰竭,死亡等字眼。过了一会,她打印出来出院意见书让家属签字,说,病人心肺功能衰竭,估计快不行了。你们看是带回家还是留在医院吧。要走的话就在这里签个字。乔莉把意见书带回病房。
      乔安给主治医生打电话,也是建议马上接回家。他知道这边的风俗,人如果在医院走,就不能接回家里办丧事,只能就地处理。早些时候,他已经提醒过乔安,如果想赶回家,车子要时刻待命。
      一个熟悉父亲病情的实习医生希望乔莉他们留下,她说她觉得父亲能扛过这一晚的。等明天医生上班了再做决定。她几乎是哀求。因为知道,以乔莉父亲目前状态,如果离开了氧气,是很难撑到第二天了。
      但是乔莉他们最终还是把父亲抬到了送往家里的车上。
      那是一辆改装过的私人救护车,乔安从前台拿到的联系名片,专门做这种送回家的业务。因为医院正规的救护车只会把病人从家里接送到医院治疗,从来不会把无法救治的病人从医院送回家中。
      乔莉和母亲还有林宇随车,乔安开自己的车跟随。
      在市区的时候,私人救护车兜兜转转了很多乔莉不曾走过的路,说是要拿氧气设备。
      每一次红绿灯停下来,乔莉的心就特别着急。她怕父亲撑不到家里。她跪坐在地上,全程握住父亲有些冰凉的手。
      父亲在颠簸中醒来,黑色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乔莉告诉他,我们回家。
      哦……父亲的眼神一闪而过的绝望,又似宽慰。最后时刻终于到来了吗?这个病,把人折磨到从求生变为求死。乔莉一辈子也忘不了父亲当时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透亮,完全不像一个行将就木的人。
      汽车拐进了熟悉的乡道上。虽然关严了门窗,乔莉还是闻到了田野的味道。没错,是回家的路。
      辗转回到家中,已经晚上十一点多。
      家里的大门紧闭,但客厅的灯亮着。姐姐哄女儿可可睡下,听到动静,从房间走出来。
      他们把父亲安顿在客厅进门的罗汉床上。一来方便照顾,再者,到时候方便出去。
      接驳好氧气机,租车的人开始算钱。
      租车钱一千五,氧气设备押金四千,预交费八百,一天的租金三百元,退还机器的时候多退少补。
      乔莉这时对钱已经没有概念,多少随意。她只想让他们快一点离开。
      偏偏付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银行卡没法转账。乔莉手里只有三千元现金。
      姐姐乔薇说她有现金。回屋一会,拿出来四千元。说是可可爸爸这个月刚支的工资,拿回来还没时间去存。
      付完钱,开车的人还不走,腆着脸说得给个红包利利是是,你知道这样的事……
      又多拿了两百。
      总算回来了。母亲松口气。她对丈夫说,子女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父亲睡熟了,客厅回荡着轻轻的鼾声。躺在熟悉的罗汉床上,望着墙上的古老挂钟,他睡着了。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踏实地睡过觉了。
      乔莉他们一宿不敢睡。怕父亲什么时候去了不知道。他们坐着,压低音量,窸窸窣窣地说话。
      后半夜,说话累了,大家趴着或者依着椅背打盹。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昏暗的小灯。
      乔莉觉得这是她记事以来最漫长最难熬的一夜。她耳边一直回荡着那台租赁回来的制氧机的声响。咚——咚咚……加上睡意,人的意识忽远忽近。
      氧气机制氧的能力很差,声音很响。轰隆一夜,第二天早上,乔莉看到父亲的指甲白里泛紫,不过总算撑到了天亮。
      早上,乔莉电话跟主管请了一周的假,连上即将到来的国庆假,算算有小半个月时间可以留在家了。
      看父亲的情况稳定,林宇下午回了单位。他不是亲儿子,总不能像乔莉那样一请请一周的假。领导也不一定批。
      乔安开车拉回来一大瓶纯氧。导弹一般靠在墙上。用简易的过滤装置,连接起氧气管子。
      父亲经常把管子挣脱掉。觉得呼吸难受又自己扯过来戴上。氧气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着,开始的时候一瓶能撑一天,后来慢慢加大出气量,只能用十几个小时。
      又租了一个氧气瓶。换下来马上去拉新的回来。怕中间断了供给。
      退还机器,头尾三天,算两天半,收了七百五十元。乔安把四千元的押金还给乔薇。乔薇没有拿,说留着用吧。对于父亲,这是她唯一能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了。
      父亲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可可在他的床前蹦来蹦去,父亲没有任何反应。
      指着可可问他这是谁?父亲疑惑的眼神,问是不是嘉嘉?嘉嘉是邻居大叔的孙女儿,十几年前,也是可可这般年纪。经常到乔莉家串门,父亲素来喜爱孩子,自己还没有孙辈,就拿别人家的孩子当自己的来疼,买零食出手大方。
      开始的时候,以为父亲看花眼了。多问几回,确认是真的不认识了。
      乔莉听乔安说过,住院的时候,有一回姐姐乔薇来看望。一进门父亲便问,小女儿呢?
      乔安以为父亲找他的小女儿乔莉,回答父亲乔莉在上班。
      父亲摇头,不是,是小的女儿,上幼儿园那个。原来说的是姐姐的女儿可可。
      因担心医院环境不好,大家没让姐姐带孩子来。以为回到家里就可以见到。
      父亲当时摇头叹了口气。
      他们现在才知道,对父亲来说,当时这一声叹息中包含着多少的绝望与无奈。父亲,已经没有机会再看见他的可可了。因为,再见时已经不记得。
      父亲的大脑已因疾病和治疗损伤,意识错乱。不记得当下发生的事情,只记得久远以前的。他每一天醒来,都要想一遍,自己为什么躺在客厅,为什么动弹不得。每天重新接受一次自己病入膏肓的事实。太残酷。
      没有了气垫床和专业的护理,几天后,父亲的背部和脚后跟开始长褥疮。
      乔莉才重新认识到二姑当年所说的,肉都烂了,烂到骨头是什么回事。
      不幸中的小幸运,父亲胸椎以下失去了知觉,他感觉不到疼了。
      但是伤口感染会引发败血症,乔莉上网买回来药膏,生理盐水,敷料纱布等。照着说明,剜去烂肉的时候,她自己都觉得疼,手一直抖。但是父亲一点反应都没有。
      乔安回了一次医院办理出院手续。医生有点意外乔安的父亲还活着。他说,如果病人的情况一天天好转,你就把他带回来医院继续治疗吧。
      乔安在病房转了一圈,获悉那个曾住父亲对面病床的叔叔走了,就在他们接父亲回家两天后。腰椎放疗后卧床的阿姨能重新走路了。她乳腺癌,治疗至今八年。乔莉印象里她精神面貌挺好,身体也不见消瘦。那才是抗病的资本啊。乔莉的父亲就是太瘦了。
      国庆假期,林宇过来了。尽心尽力帮忙着照料。乔莉第一次觉得他对父亲亲近了好些。可惜太迟了。
      国庆假期过完,乔莉不得不回去上班。
      母亲宽慰她,久病床前无孝子。总归是要生活的,不上班挣钱怎么行?总请假,回头单位要有意见了。
      乔莉不知道这次离开,会不会是永别。命运像一场轮回,当年林宇这样离开他垂死的爷爷,今天自己也要这样离开父亲。虽然路程近许多,也不敢说那个时候就一定赶得回来。
      林宇因为单位有事,已经提前两天离开。
      乔安开车送乔莉。只说了一句,要想好,到时候怎么赶回来。乔莉说知道了。他们都避讳说那个字,虽然都心知肚明。
      一路再无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