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天子一怒 ...

  •   圣上身体不适,休朝三日,宫里有话,大臣方能安心。

      重新上朝当日,众人按例叩拜,却没有等来起身的旨意,只听一声冷酷的“拿下”!埋伏在侧的士卒一拥而上,将数名官员粗暴按倒在地,扒掉官服,五花大绑,拖出殿外,其中不乏重臣、信臣。

      其他人在持刀禁军虎视眈眈下,趴在地上大气不敢出。片刻士兵退出,他们才战战兢兢站起,期期艾艾望向皇帝。

      皇帝锋利的目光扫视过去,面色阴沉的仿佛能滴出水来,沉默片刻才道:“朕得到消息,刑部尚书商少扬已在江州遇害。江州豪族勾结岭州王,刺杀朕不成,竟联合部分朝臣,招兵买马,意图造反!!!”

      “砰”的声,景元开右手狠狠砸在龙椅上,吓得刚起身的大臣二话不说又都跪了回去,气氛紧绷,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究其原因,无非是朕不许圈地、蓄奴、囤积,挡了他们财路!一群狼心狗肺的衣冠禽兽,爱国爱民的圣贤书读了几辈子,最后就读出吃人二字吗?!私欲膨胀到疯魔!朕若让他们逃脱,便是对不起商君!对不起尽忠职守、壮烈牺牲的国士!对不起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传旨,昭毅将军杨高山何在?”

      “末将在此!”杨高山出列,沉声应道。

      他跟随过烈焰军,后调任正三品凉州将军,将州军管理得很好,后调任兵部,任正三品昭毅将军,受兵部尚书管辖,是下任兵部尚书候选人之一。

      “今洛州、沧州、青州、中州州军陈兵州界,阻止叛军出州北上。十万烈焰军为先锋,不日即至江州。命你率忠敬、忠义、禁卫三军前往支援,统领众军!”

      “臣遵旨!”杨高山心中一沉,知道皇帝是要大开杀戒了!

      江州与洛州、沧州接壤,土地肥沃,以丘陵平原为主,面积中等。

      其原有州军六万,但人口密集的地方,反而不适合秘密练兵造甲,经营的时间又不够长,叛军数应该不超过八万。

      岭州则与青州、中州相接,州军五万。

      另有岭州王直属,用来防备南苗的岭州军五万。

      江岭两州加起来兵力满打满算二十四万。

      朝廷这边呢?沧州面积小,却是全大陆的经济中心,州军八万。

      中州多崇山峻岭,州军六万。

      青州是中景最大的州,州军十万。

      洛州州军最少,约四万,却有十五万龙骧军沿海驻扎,这都四十三万了!

      京城又驰援六万军,对上二十四万偷偷摸摸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再加上平乱军主帅杨高山萧州虎翼出身,出名的机敏骁勇,战功卓著,妥妥碾压叛军啊!

      然而皇上还是派出十万王牌中的王牌——烈焰军!

      要说当今皇帝,别说与她那看人不顺眼便灭人满门的渣爹宝盛帝比,整个历史长河里都不算嗜杀之辈。

      不喜欢主动发动战争,免除大部分酷刑,就连落在原镇安司酷吏手中的贪官,其实都少有刑讯致死,九成九交予刑部按律发落了。

      这次皇帝却摆明不想放过任何一个主谋,是要斩草除根的架势!想来商君之死,切切实实触碰到皇帝逆鳞!所谓天子一怒,伏尸万里,为何总有人不相信,非要以身试法呢?

      杨高山暗暗叹息,立刻退下去整兵出征。

      之后朝廷公布豪族罪证,又面向全国发出慷慨激昂的讨逆檄文。

      为防止犯官家人出逃,京城戒严三日,朱雀、白虎二街日夜哀嚎不断,参与者尽皆抄家下狱,举国震动。

      百姓生活多少也受到影响,心中不安,无不摇头叹息,痛骂叛贼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非要作死折腾大家!

      猝然得到消息的江州豪族与岭州王彻底傻了,在他们没有得到任何风声的情况下,朝廷竟已布下天罗地网,不得以只好仓促起兵!
      实在不明白,早已派人秘密往京中内应处送信,往来间毫无异样,怎么现实与得到的信息完全不同呢?

      这就不得不称赞文睿的情报网严密,江州、岭州的集霄阁转往地下,却从未停止搜集信息。

      沿途原本布置护送商君的天机门人,全部变成拦截江岭二州信使的利器,再将京城下发的假消息,通过集霄阁传递给目标。

      最后景元开还特意贴心的多给了二州三日时间,就是要他们将进度条推进到百分之七八十,起兵不合适,不起兵更吃亏,进退维谷的境地。

      因着准备不够充分,江岭二州兵力未能全部抵抗朝廷。

      岭州王尚未搞定南苗诸部头人,怕被抄了老巢,不得不分兵防备。

      江州更惨,尚未开打便分裂了。

      四大豪族王、谢、崔、翟,都是前朝官宦起家,发展却各有不同。

      翟家到这代已然衰落,纯属凑数。崔家转向经商,是豪族的钱袋子。只有王、谢两家依然强盛,掌握江州政局。

      翟家做官的人本就不多,当年翟府君之事,其他三家作壁上观,后面更是逼迫交人了事。

      由此翟家更加不信任他们,得不到利益又担忧被当做替罪羊,天平逐渐向朝廷倾斜,最终彻底倒戈,商少扬的线人便是翟家。豪族举兵前,早悄咪咪的分散跑路或隐藏。

      崔家不满自己出钱又出力,却得不到等价好处,商人少不得与江湖人来往较多,为增加分赃筹码,一直主张扶植傀儡,刺杀当今。

      反之王、谢两家在江州官场声势甚隆,付出最小,所获却大,认为崔家过于急躁、治标不治本,很难彻底扭转朝中局势。因此主张慢慢暗中积蓄力量,时机成熟来场彻底的复辟。

      拉岭州王入伙和刺杀景元开,不过是几方势力彼此妥协的结果。

      翟家人和极少数纯臣控制的府县根本不肯加入叛军,固守城池等待朝廷平叛。

      叛军一边分兵防备他们,一边硬刚正规军,苦不堪言。

      至于江州老百姓,不懂大道理,却知道拥有田地的重要性,哪个喜欢做奴隶?被豪族欺压许多年,别说支持,隔三差五就在后面搞点破坏,巴不得他们快点玩完,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待烈焰军入江岭二州,几乎没有实战经验的乌合之众哪里是身经百战烈焰军的对手?简直一触即溃,投降的府县越来越多,降兵大多被安置。

      眼见大势已去,王、谢、崔三家也想效仿,然而对于他们,朝廷显现出极度厌恶与无情,最后三家男丁全被就地斩首,其余亲眷终身流放苦寒之地,子孙不得应考,前后判罚三千余人。

      其他大小豪族牵连受刑者过万,收缴土地、店铺、金银等无数。

      岭州王被俘,削掉王爵,与亲族押解上京待审。

      看起来蓄谋已久的叛乱,不到半年便被摧枯拉朽,至此彻底平定,宛如笑话。

      但因着牵涉巨大,江岭二州豪族谋逆案仍成为中景开国以来第一大案。

      两州被迫成为佃农甚至奴隶的百姓,终于重新分得田地,恢复自由民身份,有冤屈的上报,核实发给补偿金,一时间遍地可见感激涕零,四处可闻山呼“万岁”。

      大军班师回朝当天晚上,回到寝宫,文睿亲手送给景元开一份搜集多日的情报。

      情报中说道,商少扬年少时曾经娶过妻,是他的青梅竹马,一位温柔有才的女子。

      后来他考中,调任江州一小县任职,得罪当地权贵,不得不仓皇辞官出逃,家人也因此受到迫害,他的妻子更是被王家某位公子凌辱致死,当时已有三月身孕。

      商少扬受重用后,也未再娶妻,据说心中一直有位“渴望不可得”的女子。

      再观他针对官员豪族的手段,可以推测仇恨未曾减少反而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深刻。

      景元开回想,商少扬确实尽力劝自己除恶务尽,可她不愿过度杀戮,按她当时想法,就算江州叛乱,也只会诛杀首恶,而商少扬一直是个偏执的人……

      许久过后,景元开将情报与商少扬留下的绝笔信在烛火上点燃,从此绝口不提此事。

      文睿默默看着这一切,信报内容都是真的,刚接到时她确实曾犹豫要不要做些改动,最后还是不忍放弃,只是……并不完整。元开怎样解读无人知晓,也许她也只想要个因果而已。

      “大力还在生气?”就寝时,景元开忽然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文睿笑笑:“他视商君如父,你却不肯让他领兵复仇,心里自是难过的。”

      叹口气,景元开道:“就是因为如此,才怕他不受制越界,让夏雷多劝劝吧。”

      “大力老实宽厚,心里明白的,何况与夏雷是夫妻,他俩谁去不一样,假以时日会想通的,放心。”文睿安慰。

      见媳妇儿不接招,景元开无奈道:“是真不打算告诉我啊?”

      侧开头眼神飘远,文睿继续嘴硬:“什么事?我不知道。”

      用点力将爱妻小脸扳回来,景元开拧了拧她脸蛋道:“二……文仲义啊!天天喊着要见你,不是打算去会会?”

      “……是要去。”文睿泄气,腹诽到底谁嘴碎泄密?

      “我陪你。”景元开满眼宠溺。

      “不要,若看见你,还不知怎么作呢!我自己可以。”总归不会有好结果,文睿不想景元开跟着受气。

      “一起吧,刚好我也要去见……他。”景元开有些难过。

      文睿也想起另一个人,不由更替爱人酸涩,柔声道:“事已至此,何必自寻烦恼?由他去不好吗?”

      景元开倔强摇头:“其实比起少扬之事,我更不能接受他的背叛,到底为什么?我想知道。”

      “好,那便明日吧。”

      只是又一个因果而已……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天子一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