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冬天来了。
沂蒙山区飘起了雪花,寒风穿过山谷,呼啸着朝田家村吹来。
田家村进入冬闲季节,田里没什么活路。所有知青都回家了。
李宁琪没有回去。
英娘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她搂着英娘说:“不回去了。我要陪干爹干娘一起过年。”
英娘不放心的说:“那你爹你娘不想你啊?你不想家啊?”
李宁琪说:“放心吧,我已经写信回家了。今年不回去了。就陪干爹干娘。”
其实,她没有写信,也没有收到家里的信。
她不想家。说实话,一点也不想。一想到回到家里,要面对父亲阴沉的脸色,母亲担忧的泪光和姐姐鄙夷的眼神,她就发怵。
看到干爹干娘是真心对她好,李宁琪宁愿把这里当成家。
还没入冬,英娘就开始为李宁琪的过冬做准备。先是给她准备了一顶棉帽,做了一双棉鞋,缝了一副棉手套。看见她原来的被子薄,又把被子重现絮了一层新棉花,褥子下面也垫上了厚厚的麦秸。
田茂七夫妇是真心把李宁琪当做亲闺女待了。
冬天仍然要喂牲口。由于在入冬前已经准备好了草料,冬天牲口棚的重活就是出圈。田茂七开始说什么也不让李宁琪跟着干活。但李宁琪每天总是早早穿好干娘准备好的棉帽、棉鞋和棉手套,围着干爹买的大红格子围巾,笑呵呵的跟在干爹后边,撵也撵不走。
其实活路也不多,两人齐心协力的配合,不到俩小时就干完了。
干完活,三个人就围在供销点的火炉旁,烤地瓜、烤玉米、烤花生。或是,李宁琪写字,干娘纳鞋底,干爹抽旱烟。
三人话不多,但充满了家的温暖。
李宁琪还是不断的给公社广播站投稿。她不仅写诗歌,还写散文、杂文,编一些小故事。农闲时节,她几乎每次都会跟着干爹去公社上货。交了稿子后,她会在广播站和王丽丽聊天。同是知青,同是岛城人,同是高个靓丽的女人,她俩知心话越来越多,感情也越来越深。
王丽丽对她也真是网开一面,不仅让她朗读自己的稿子,还给你录歌曲。不仅如此,王丽丽还以公社广播站的名义把她的稿子推荐给县广播站。县广播站竟然隔三差五采用了。
不久,通过有线广播,李宁琪就成了公社家喻户晓的名字。
元旦前的一天,李宁琪又去公社。
王丽丽神秘的拉着她进入另一间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虽然也很简陋,但有两张沙发,办公桌上有一部电话机。
王丽丽拉着李宁琪的手,朝办公室一个高高大大的中年人介绍:“马主任,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李宁琪。”
李宁琪一听说是“马主任”,马上意识到,就是这个马主任吩咐村书记给她换工种的,眼睛马上开始潮湿起来。虽然没有见过面,她觉得是马主任救了她。她甚至觉得是马主任救了她的命。
王丽丽向李宁琪介绍:“这就是马主任,公社的一把手,在县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早年是部队特务连的排长,军报通讯员,文武双全。宁妹,你要好好感谢马主任啊,他可是很欣赏你的文才。”
李宁琪这才抬头的端详了一下马主任,心里竟然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马主任神似三叔。
虽然相貌上完全不一样,但个头、体魄、气质都像。尤其是神态上像极了。
马主任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她们坐下,然后倒了杯水递给李宁琪。这才对着李宁琪说:“我知道你。你就是那个干不了重活的娇姑娘。我说嘛,原来是林黛玉啊。”
他叹了口气说:“看来你读了不少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阐释的好啊。你的散文里说,战争年代,沂蒙山人把麦子玉米磨成煎饼送上前线,自己吃糠咽菜,为的是天下。现在仍然是把麦子交给国家,自己吃地瓜干和玉米面,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因为农民最希望的是天下太平。我也读过好多书,没人这么解释过范仲淹的这句名句。没人这么理解过沂蒙山区的农民。”
随后,他自己先笑了。他对王丽丽说:“就这么定了吧,你看看什么时候交接,你姐俩自己定。”
王丽丽看着李宁琪还在愕然,就赶紧跟她说:“宁妹,是这样。你看我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广播站总要有个人来替班。我就推荐了你。马主任本来就对你的稿子啊声音啊就满意,这不,今天一看就同意你来了。”
李宁琪终于明白了,她要调到公社广播站了!她要成为广播站的播音员了!
不知道是因为先前的委屈,还是因为马主任像三叔,亦或是感叹自己遇到了好人,李宁琪哭了。
不知道怎么从马主任办公室出来的,李宁琪在王丽丽的广播室哭的一塌糊涂。
王丽丽似乎很理解李宁琪。她一句话没说,任她痛快的哭泣,直到她安静下来。
“宁妹,妹妹,你听我说。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你都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多。你看,你的干爹干娘,你看你们村支书,你看马主任。他们都跟你无亲无故的,可他们护着你。我也听说你在岛城的事了,我知道你委屈。你不了解我啊,我何尝是委屈啊。我68年下乡来到这里,已经8年了。岛城的家人、亲戚早就疏远了。他们宁肯没有我,怕我回去给他们添麻烦,怕我回去沾他们的光。反而这里的人对我像亲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宁琪泪眼蒙蒙的问:“为什么呢?”
王丽丽有点哀怨的说:“岛城里的人,就那么大的房子,就那么点工资,谁让给谁啊?谁要是让了,就是意味着自己要少一点。多一个人,等于虎口夺食啊。所以,他们宁肯没有你。亲情薄如纸啊。”
她接着说:”这里的人都很谦卑。他们认为,你是城里人,不应该在这里遭罪。所以,你敬他一尺,人家就敬你一丈。因为我们正直、善良,加上谦卑,所以人家才让着我们、护着我们。”
后来,王丽丽抽泣起来:“在哪活不是活啊。不瞒你说,我和我对象已经三年没有回去了。我觉得这里挺好。不是说要扎根农村一辈子吗?一辈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着说着,王丽丽含泪笑起来:“我跟我对象说好了,要是生个儿子就叫扎根,生个女儿就叫辈儿。”
笑着笑着,王丽丽又哭起来。
在回田家村的路上,李宁琪一脸的凝重。
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干爹干娘说这件事,她不知道干爹干娘知道自己要去公社了,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她甚至觉得自己就这么去当播音员,是对不起他们。
干爹干娘对她多好啊!从小到大,没人对她这么好过。
赶着驴车的干爹看她不高兴的样子,就小心翼翼的问:“闺女,咋了嘛?是他们不要你的稿子了?”
李宁琪摇了摇头没说话。
干爹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山楂片,一边递给她一边哄小孩似说:“这个山楂片又酸又甜的,闺女肯定喜欢吃。你尝尝,你尝尝,好吃的话,干爹还给你买。”
李宁琪的眼泪夺眶而出。
田茂七被吓着了,再没吱声。
后来,李宁琪低声唱起了干娘教给她的那首《小白菜》:
“小白菜(啊)叶儿黄,两三(那个)岁,没有娘(啊)... ...”
唱的干爹心里颤颤的。
晚饭的时候,干娘炒了一盘豆腐干,显然是干爹在供销社买的。
端起饭碗,李宁琪的眼泪又噗噜噗噜掉下来。
干娘吓坏了,赶紧抱着她肩膀,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问:“闺女,俺的亲闺女,这是咋的啦?谁惹着俺闺女了?是不是你干爹惹着你了?”
田茂七赶紧摆手:“我可不敢惹咱闺女来。路上就掉眼泪,俺也不敢问。”
干娘又问:“闺女,是不是想家了?要是想家了,明天就叫你干爹送你去公社打票。”
李宁琪怕干娘着急,就喏喏的把她要去公社的事说了。
干娘一听,双手拍着自己的大腿,脸上笑开了花:“俺的那个亲娘来,俺的那个傻闺女来,这是天大的喜事啊。亲闺女啊,你不知道啊,现在你那些来咱家打酱油买肥皂的大爷大娘们,见我就夸你来。我要是到村里去走走,腰板直直的。要是他们知道俺闺女去了公社当播音员,还不得给俺磕头啊。”
干爹接着说:“就是来,就是来。俺现在在村里走走,觉着腿也不瘸了,走路顺留着来。”
李宁琪破涕而笑。她搂着干娘撒娇的说:“可我舍不得干爹干娘啊。我去公社要一个人睡觉,我害怕怎么办?”
干娘爽朗的笑着说:“我的个傻孩子来,这么大的人了,怕啥来。想家了就跟着你干爹的驴车回家。再不就让你干爹专门接你去。”
干爹拿出酒来:“喜事来,今儿得多喝两盅。你娘俩也喝点?”
干娘手一挥,说:“喝点。这么大的喜事,咋能不喝点。我再炒个鸡蛋去。”
临去公社的这天早上,英娘早早就起来了,她蒸了一锅白面馒头,煮了十几个鸡蛋,还专门包了饺子。
见李宁琪起来了,赶紧拿过一套新衣服过来。
李宁琪打开一看,上衣是亮灰色的列宁装,下身是蓝色的西装裤。
英娘笑吟吟的说:“这是你干爹给你置办的。本来想着过年穿,你就要去公社上班了,现在就穿着吧。整天见你出来进去都是黄军装,哪像个闺女家啊。”
李宁琪感动的不知道该说啥,为了干娘高兴,只好把衣服穿起来。
干娘左拍拍右扯扯,喜滋滋的说:“俺闺女就是俊。谁要是娶了俺闺女,谁就是天大的福气。”
李宁琪拿着一个小镜子浑身照着,觉得自己真是漂亮多了。
吃完饺子,该上路了。
英娘把蒸好的馒头和煮好的鸡蛋用一个包袱包起来,又拿上一大罐腌萝卜,不断的嘱咐李宁琪一定要好好吃饭,东西没了就回家拿。
临走的时候,英娘开始抹泪了,李宁琪抱着干娘也抽泣起来。
田茂七蹲在地上抽烟,一声没吭。
英娘又拿出三十块钱,递给李宁琪:“孩子啊,自己在外面难啊,拿着,花完了干娘还有。”
李宁琪坚决不要,她说:“干娘,我在公社每个月有8块钱的补助,我也花不了什么钱,我不能要你的钱。我以后把钱攥着,拿回来孝敬干爹干娘。”
抽烟的田茂七说话了:“闺女,拿着拿着。你干娘还有来,还有好多来。咱家不缺钱来。”
李宁琪只好收下。
过了元旦,转眼就要到春节了。
李宁琪在公社广播站做播音员已经一个多月了,工作生活也规律起来。
公社里除了王丽丽一家住在平房的尽头,有好几个单身。他们都像李宁琪一样,在办公室按张床,白天办公,晚上睡觉。马主任家是马家河套的,在另外一个公社,距离比较远,所以,他也住单身。
李宁琪后来发现,每天早晨六点,马主任准时在院子里打拳。每天打的还不一样,除了太极拳,她不知道他打的什么拳。反正是看着刚劲有力,虎步生风的样子。
李宁琪觉得自己也应该学打拳。一个是锻炼身体,二一个是可以防身。她冥冥之中感觉到,以后会不断有人欺负她、骚扰她,她必须会打拳,这样她就不怕了。
有一天早上,李宁琪也早早起床,来到马主任打拳的地方。
等马主任打了一圈之后,她笑眯眯的说:“马主任打拳打的真好,我也想学。你教教我呗?”
马主任擦了擦汗,有点气喘嘘嘘的对她说:“女孩子家学什么打拳啊?学了以后,走路都是八字步,多丑啊。”
李宁琪还是笑着说:“学打拳防身啊。现在外面多乱啊,一到晚上都不敢出门。再说,八字步九字步的,都是习惯。我自己注意不就行了。”
马主任说:“你还真想学啊?我可看不惯花拳绣腿。我要教都是男人架势,得虎虎生风才对。而且,学这个得天天练,你能吃的了这个苦?”
“能,我能。反正每天早晨都没有什么事,我天天跟着你练就是了。”李宁琪态度很认真。
“那好。我教你。不过咱可说好了。我要是训你了,你可不准哭啊。”马主任笑了。
他笑起来真像三叔,李宁琪心想。
马主任先教李宁琪站桩。然后告诉她,站桩不是一天半天的事,要天天练。在办公室没事的时候,可以随时练,一站就要半个小时。坚持久了,不练还不得劲来。
李宁琪点头。
见马主任穿着一身黑色的宽松练功服,李宁琪想,我也去供销社买点布,让干娘给做,一定很好看。
马主任是个认真的人。他还真的为教李宁琪打拳思量了半天。他想,毕竟是女孩,不能学那些虎虎生风的架势,要学就学柔一点的。最后,他决定教她太极拳和咏春拳。他觉得这两种拳术出自一脉,只是动作速度和幅度不同,可以融会贯通。既能健体,也能防身。
从此以后,每天早晨跟马主任学拳、练功成为李宁琪的日常。
李宁琪在小学、中学都是学校的体育尖子,身体素质和柔韧性有一定的基础。加上马主任教的认真,李宁琪学的仔细。几个月后,就有模有样了。
在李宁琪的要求下,干娘为她做了一身白色的练功服。
不久以后,每天清晨的公社大院里,都有两个一白一黑打拳的身影。男的刚劲,女的柔和。动作整齐,如云流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上就要小年了。
李宁琪想着和干爹干娘好好的过个年。她满脸不好意思的找到了王丽丽。
王丽丽生了个儿子,真的叫扎根,已经两个月大了。
“丽姐,跟你商量个事呗?”李宁琪不好意思的扭着身子说。
王丽丽见她满脸不好开口的样子,就知道什么事了:“你是不是过年的时候让我替班啊,你好回去跟你干爹干娘过年?”说着疼爱的抚摩着李宁琪的头发。
李宁琪抱着王丽丽的胳膊撒起娇来:“丽姐,你真是我的亲姐姐,一下就知道我想什么啊。我已经录好了十几天的节目,你只管播放就行。我初三保证回来。”
“嗯嗯,你这个傻丫头,难得你这么有情有义的,放心回去吧。初三回来的时候,把你干爹干娘都带上,我在这请你们吃饭。”
李宁琪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