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艰难的岁月度日如年,幸福的日子像流水般的飞快。
      转眼到了九十年代,李宁琪已经三十多岁了。
      如果让李宁琪评价九十年代,她会说俩字,浮躁。
      满大街是一夜暴富的故事,人人做着发财梦,不浮躁才怪。
      那时候岛城的流行语叫“谈事”。人们频率很高的问答是:干嘛呢?谈事哪。所谓谈事,就是做生意。用全民皆商形容那个年代,一点也不为过。任何一个小吃部,甚至是炸油条、卖包子的路边店,都充斥着“谈事”的哇哇声:“你那批钢材什么时候到货啊?我这里可是钱准备好了啊。什么?不就三四百万的事嘛!”,“你要的那50辆桑塔纳给办好了啊,上海提货!你抓紧把钱打过来。”,“这个股票咱势在必得啊,发行价不才八块多嘛?弄它几百万股没问题,我里边有人”... ...
      这些“谈事”的人无不声音很高,开始还能博得旁边人羡慕的眼光,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些人纯粹是忽悠、过嘴瘾,岛城人就叫它“戳狗牙”。为什么叫“戳狗牙”,李宁琪不知道,她也懒得知道。因为她从来不去“戳狗牙”。
      多年的辛苦让李宁琪知道,天上掉不下馅饼来,唯有老老实实的,才能打的长久。何况,她手上也没有钢材、桑塔纳和股票,光两个饭店的生意就够她忙的。

      可是,天上还真掉下馅饼来了,一下子砸在了李宁琪头上。
      一天,王丽丽来找李宁琪了,说是要和她合股开一家高档饭店,会所性质的,而且不用她拿钱出资,占百分之三十的干股。不用出资就占百分之三十,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王丽丽的老公因为特殊的机缘,认识了省城一个有权有势某某厅的葛处长。不久,葛处长从省厅下派到岛城担任局长,点名让王丽丽的老公当他的副手,也就是这个局的副局长。
      王丽丽回岛城后,经常来找李宁琪,也经常来看看干娘。两家还在她的海鲜酒楼吃过饭。后来,她老公又带着葛局长一起到李宁琪的饭店吃饭。一来二去,李宁琪跟葛局长熟络起来。葛局长不断称赞饭店的菜品好,介绍了许多部委办的领导来吃饭。按照坊间说法,李宁琪的“海鲜酒楼”成了市委的第二招待所。
      四嫂李宁琪也成了岛城名人

      “杀人街”三年前就被关闭了。李宁琪现在经营两家饭店。
      在“杀人街”关闭前,杜连山就不断的唠叨,杀人街靠宰客经营是杀鸡取卵,肯定长久不了,要另想办法。
      杜连山总有办法。
      杜连山早就不满足于捡破烂、砸石子和修房子了。他有了积累,开始想干大事了。他还是盯着私人住宅这块。
      那时候的岛城私房都低矮破旧,周边环境恶劣,一派贫民窟的景象。那时候的人们,做梦也想住进宽敞明亮、有自来水、带卫生间的楼房。
      当住宅商品化开始后,人们逐渐搬离这些棚户区。
      杜连山看好了台东一带的沿街私房。台东是岛城除了中山路外最著名的商业街。杜连山觉得这个地方肯定又要火起来。他开始低价收购沿街私房。果然,台东商业街开始改造,杜连山以房换房,获得了台东三路一条街的商铺。
      他把这条街最大的经营场所给李宁琪做饭店。
      李宁琪说铺面要租杜连山的。杜连山说,我不要钱。李宁琪说,你不要钱,我就不在这了,不想欠你那么多。杜连山说,你不欠我的啊。在杀人街的时候,我免费给你改造饭店等于打广告,让我血挣了一笔。后来,给你改造婚房也是一样,光你们南山找我改造房子的就有二十多家。你现在第一个在台东三路搞经营的,也是在帮我啊。养一个商业街至少要三年才能火,你来了也是帮我做广告啊。李宁琪说不过他,就说三年后,等饭店火了,就一块把钱给他。杜连山点头同意。
      李宁琪在台东三路这家店叫“俊宁海鲜城”,定位平民化。
      不用说,名字也是杜连山起的。一听“海鲜城”,李宁琪脑子就炸了,她讥刺道:“一个小饭店叫海鲜城,你可笑不可笑啊?你怎么不叫海鲜国啊?!切!”
      杜连山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他说,老百姓喜欢大的,一说去哪吃饭,说是海鲜城啊,有无穷的想象力。再说,你这个饭店在岛城也算大的啊。咱不叫海鲜城,还能让别人抢去啊。李宁琪还是说不过他,只好依了他。
      所谓平民化,就是物美价廉。这里只有岛城人说的小海鲜,什么蛤蜊、扇贝、海螺、牡蛎、海瓜子、海红等,还有岛城人爱吃的梭子蟹和栗虾及各种时令鱼类。这些小海鲜在市场上都是十块钱几斤的那种,就算毛利百分之百也被平民接受,因为是“下馆子啊”,又不是贵的离谱。这个饭店虽然利薄,但一天要翻好几次台,营业额非常稳定。李宁琪嘱咐四麻子,无论如何要保住这个店。她说,这是家底。保住家底,就能让一家人生活无忧。
      后来,杜连山又在岛城著名高档美食街云霄路上,盘下一家饭店来。这次他说跟四哥四嫂合股开,经营中高档海鲜。名字也是杜连山起的,叫“俊宁海鲜酒楼”。
      因为是合股,四麻子问杜连山要不要在“俊宁”俩字加个山字,比如叫俊宁山,俊山宁或山俊宁。
      杜连山连连摆手,先开玩笑说:“知道的,说我和四哥是老铁,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宁琪俩丈夫哪。”
      李宁琪用白眼珠瞪了他一眼,不屑理他。
      紧接着,杜连山说:“俊宁是个字号。俊宁海鲜将来是著名的商号。就像全聚德、东来顺一样。从杀人街开始,俊宁海鲜就很有名气了。这个不能随便改。再说,我不会经营饭店。我的心思在盖商铺、卖商铺、出租商铺上。”
      至于新饭店的名字为什么叫“海鲜酒楼”,杜连山说,这个跟香港学的。你看人家香港什么都叫“楼”,比如写字楼、律师楼、酒楼,听着就高大上。他们把这个饭店定位在中高档。
      说白了,这个酒店是给土豪准备的。海鲜除了小海鲜外,有大对虾、鲍鱼、海参、龙虾、象拔蚌和鱼翅。高档菜叫“各吃”,按位收费。土豪们如果不点各吃,都觉得很丢人。那时候土豪做生意,就是整天泡在饭店里豪吃豪喝。点酒点菜那个豪爽,只要贵的,不要对的。中国菜配人头马,还要带XO。XO就XO吧,还用中国茶杯喝,一口一杯。土豪们不仅豪吃豪喝,还“嚎”嗓子。那时候酒店包间都带有卡拉OK,吃饭的土豪们都自带“小姐”,连喝带唱的,一直嚎叫到半夜。有句顺口溜揭示了他们的生活:“唱来唱去一首歌(就会一首,别的不会),摸来摸去两个波(别的地方不让动),一结账三千多,回到家四点多。”
      这个酒店利润高的离谱,但不稳定。一到禁止“公款接待”、“四菜一汤”、“反对吃喝风”时,就会萧条一阵子。
      李宁琪和四麻子分工,四麻子主管“海鲜城”,李宁琪主管“海鲜酒楼”。
      后来,按照李宁琪的说法,四麻子让杜连山给带的“野疯了”。杜连山整天不是买沿街房就是拆迁,经常遇到一些不讲理的愣头青。但只要四哥一出面,保准马上解决。他的生意离不开四哥了。
      再后来,杜连山跟李宁琪说,四哥就不是做饭店的料,你把他摁在那还不憋屈死?干脆,让他跟我一起干吧。我按项目算,每次给四哥两成利,外加每月1000块钱的工资。海鲜城那边,你让章惠霞来帮你看着。”
      李宁琪知道四麻子心不在饭店,而且杜连山帮他们太多了,觉得再不让四麻子帮着他有点太不够意思了,就同意了。她说也给章惠霞1000块工资,年终算账给两成利。
      杜连山说,给的工资太高了,500就行。说现在公务员才200多块。李宁琪说,我就给1000,这个你说了不算。
      两家都没有孩子。李宁琪是不想要,她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遭罪。但他们也没问杜连山为什么没有孩子。
      因为没有孩子拖累,两家互相帮着做生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王丽丽来海鲜酒楼的时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俩人在李宁琪的办公室喝茶。
      也许是这几年养尊处优的原因,四十多岁的王丽丽皮肤光滑,打扮靓丽,像是三十冒头的样子。
      王丽丽说,开个高端饭店是葛局长的主意,请李宁琪合股管理饭店也是葛局长的意思。她说,现在各委办局接待任务很多,不是吃请就是请吃。吃请是因为总有人请这局那委帮忙办事,请帮忙的第一步就是请吃饭。局委办请吃是,局长们都有自己的圈子,包括某某书记、某某市长、某某主任、某某局长,还有某某企业的老板,等等。这些圈子每隔时日就会聚一次,增加感情,交流信息,谋划事情。
      王丽丽说,葛局长的意思是搞一个会所性质的饭店,外面不要门头,不对外。只接待会员,会员来吃饭也必须预约,等等。
      李宁琪知道现在是全民请吃、官员吃请的时代,也是圈子盛行的时代。饭桌上“谈事”已成为时髦之事。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应酬天天回家,被视为没有本事,连老婆都嫌弃。
      李宁琪想,开高端会所式饭店肯定会挣钱。
      但这毕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她心里有点打鼓。
      李宁琪递给王丽丽一只细支“摩尔”香烟,帮她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支。
      那时候,抽细支“摩尔”不是“小姐”就是女老板。
      “丽姐,事是好事。但干股的事有点过了。高端饭店的租房啊,设施设备啊,流动资金啊,是一笔不小的钱,到底是谁出钱啊?”李宁琪问。
      王丽丽笑着说:“宁妹,知道你心里有结,我这不特意来的给你亲口说嘛。”她又压低声音:“都是葛局长安排的。跟你说吧,我也不在文化馆干了,帮着你经营,我占百分之二十的干股,剩余的百分之五十葛局给了他妹夫。说是给他妹夫,实际上是他自己的。”
      “而且,葛局的父亲在北京的大部委主事,是个大官。咱市里的领导都敬葛局三分。跟着他干保证没错。我是你丽姐,你还不相信我吗?”王丽丽几乎趴在李宁琪的耳朵上说。
      李宁琪觉得她说的在理,逻辑上也成立,就有点动心了。但她还是对王丽丽说:“丽姐,我毕竟还有俩饭店,怎么安排我得寻思寻思。再说,我得和四哥商量商量。”
      王丽丽有点失望,但她还是笑着力劝:“宁妹,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你回去商量吧,不过,葛局还等着回话,你要尽快。”
      李宁琪点头答应。

      当天晚上,李宁琪打电话让四麻子和杜连山回酒店吃饭,说是有事商量。
      四麻子听李宁琪说完后,马上同意。认为是大好事。
      李宁琪知道四麻子没什么主意,就把头转向杜连山。
      杜连山难得的正经起来,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然后才说:“看起来是好事。现在当官的工资低,都在偷摸的做生意。不过,要干股不好。万一出了事,也脱不了干系。你不如要管理费或者干脆要工资。比如底薪是一万,超出利润指标的要百分之二十的提成。还要跟饭店的法人签合同。”
      李宁琪点头,然后说:“咱自己的饭店都让章惠霞管着,我看她很在行也很上心。还有几个主力领班都已经成长起来了。我每周去饭店开开会看看账就行了。工资给她翻倍,2000。”
      杜连山说:“我给她买辆桑塔纳开着,再给她配个大哥大。这样,她也成了岛城女老板了。”
      四麻子马上接话说:“桑塔纳给我,把我那辆拖鞋给她,开饭店嘛,也可以拉拉货什么的。”
      杜连山还没说话,李宁琪说:“不行,你个搞拆迁的,开什么桑塔纳啊?你是不是也想搂着小蛮腰的?”
      岛城有句顺口溜:“手掐大哥大,开着桑塔纳,搂着小蛮腰,老板跑不了。”说的就是暴发户的形象。
      杜连山说:“你四嫂整天母老虎一样,给四哥八个胆他也不敢去搂小蛮腰啊。就四哥开桑塔纳吧,我俩做的是大生意,开拖鞋是有点掉价。再说了,你开着现代轿跑,看四哥那个寒碜劲,你也掉价不是?”
      “那你开着皇冠3.0,你老婆开着拖鞋就不寒碜了,你怎么不觉得掉价了?”李宁琪瞪着眼反问。
      李宁琪的现代轿跑和杜连山的皇冠3.0都是走私车,那时候岛城满大街都是这种走私车。
      杜连山轻蔑的笑着说:“她一个干饭店的,那有那么多掉价啊。”
      李宁琪又怼他:“我也是干饭店的。干饭店的怎么你了?”
      杜连山摆手说:“你不一样。”
      李宁琪说不过他,也只好依他。后来,李宁琪发现,在许多大事上,李宁琪总依着他。
      最后,她笑着跟杜连山说:“我跟你讲啊,干饭店的回家都很晚,弄两个饭店可就更忙了,陪你的时间可就少多了。”
      杜连山撇嘴:“谁陪谁啊,没有了你俩,我和四哥可以更潇洒了。”说完,还哼唱了一句:“何不潇洒走一回。”唱完这一句,就搂着四哥的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怪腔怪调的说着顺口溜:“手掐大哥大呀,开着桑塔纳呀,搂着小蛮腰奥... ...”
      四麻子只会傻笑。
      李宁琪娇嗔的笑骂:“滚吧,滚一边去。你们要是敢潇洒,不用章惠霞,我自己就能打断你俩的腿。”

      李宁琪给王丽丽回话,条件很快就谈好。李宁琪不出资也不持股,拿工资和提成。她只负责经营,记账管账都由王丽丽管。每周末她要回自己的店里忙活忙活。
      会所坐落在岛城著名的老租界区,租的是一幢别墅。别墅是德式建筑,连阁楼共三层,一二层大大小小有六个房间,最大的能坐十二个人,最小的能坐六个人。客厅做前台,有沙发圈椅茶几,纯羊毛地毯铺地。地下室做杂物间,阁楼改成了一个带卡拉OK的小舞厅。别墅还有个挺大的院落,除了停车,还支了几个雨棚,可以喝茶、抽烟、聊天。
      会所准备停当后,李宁琪和王丽丽邀请葛局长试吃。除了葛局长,她们还邀请了王丽丽的丈夫、四麻子和杜连山两口子。李宁琪嘱咐王丽丽告诉葛局一定带夫人来,说是家宴。
      试吃这天是周日,大家早早的就到会所喝茶聊天。李宁琪先介绍杜连山夫妇,又介绍四麻子,说是两家合伙做生意,以后还仰仗葛局照应,等等。
      葛局长看起来四十岁出头,一表人才,个头比四麻子还高,玉树临风的样子。北京话说的字正腔圆,底气十足。他的夫人个子不很高,但周正肤白,说话婉约,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
      葛局长在会所一副主人的架势,一边招呼大家喝茶抽烟,一边侃侃而谈,虽然表面上不是盛气凌人,但从气势上都比其他男人来得居高临下。
      侃了一阵子,葛局长忽然话题一转,说:”虽然外面不挂门头,但会所得有个名字,前台得挂块匾。趁大家都在,看看叫什么名字好?”
      大家沉默。局长不发话,谁也不好先开口。
      王丽丽的丈夫谄媚的说:“还是葛局定吧,您的文化阅历是我们这些人不能比的。”
      葛局长大度的摆手:“唉,集思广益嘛。宁琪啊,这个饭店主要你来经营,你先说,起个什么名字好啊?”
      李宁琪有点脸红了,连忙摇手:“我不行,我不行。”然后,她指着杜连山说:“我们的饭店名字都是他起的。杜连山,你说说看呗。”
      杜连山也不客气,他笑着对葛局长说:“葛局,我们岛城离不开海鲜,海鲜是必须有的。会所性质的应该叫什么馆啊,什么居啊,什么斋啊。我看就叫海鲜味斋吧。”
      大家还是不说话,目光又聚焦在葛局长身上。
      葛局长频频点头:“有点靠谱。岛城嘛,海一定要有的,斋也好,吃斋吃斋,就是全素。单拿斋说,其实就是清淡的意思,清淡好。如果叫海鲜哪,有点俗气。不如叫叫海味斋。怎么样?”
      大家一致称好。李宁琪觉得葛局长水平确实比其他人高出一筹。
      一个20岁左右的漂亮领班过来跟李宁琪耳语道:“经理,都准备好了,可以入席了。”
      李宁琪赶忙招呼大家入席。
      在入席之前,葛局长忽然笑着对李宁琪说:“听大家都叫你四嫂,这个称呼好。大俗就是大雅。叫四嫂让人想起了阿庆嫂,既端庄又秀雅。以后我也叫你四嫂。叫宁琪总觉别扭。”其实,他在家也行四,但他没有说破。
      李宁琪脸羞涩起来,但她没再说什么。她觉得只是称呼而已。
      葛局长当然是主坐,右手边依次是王丽丽的丈夫、王丽丽和四麻子,葛局长让李宁琪做副主陪,再挨过去是杜连山、章惠霞,葛局长的左手边是葛局长夫人。
      服务员一边上菜,李宁琪一边介绍:“葛局,按照您的意思,我们请了广东的特级厨师。菜品以粤菜为主,还有些淮扬菜。高档食材大多是进口的,比如澳洲龙虾、日本的帝王蟹、阿拉斯加象拔蚌,干品有印尼燕窝、澳洲干鲍、印度排翅等,鱼类主要是深海东星斑和长江白鱼,汤羹类主要是佛跳墙和广式炖品,淮扬菜除了刚才说的长江白鱼、还有湖虾、鳝糊鳝丝、螺蛳等。蔬菜是时令蔬菜。”
      李宁琪介绍完,笑着说:“今天我让厨师每样菜都做了一道,大家主要是品尝,提提意见。可能量有点大,不过,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打包带走。”
      葛局长是见过世面的人,听李宁琪说完,他补充道:“菜谱要印刷精美,看着就要有食欲。每个会员都要发到,来吃饭的要电话点菜。不要光弄高档的,岛城特色的也要有,比如清炖蛤蜊啦,茼蒿鲅鱼啦,蒜薹刀鱼啦,白菜大虾啦,肉末海参啦,等等。招待外边的人,岛城特色反而好。”
      李宁琪觉得很有道理,频频点头,怎么经营心中有数了。
      吃过饭后,葛局长连连说好。
      他走的时候嘱咐,准备好了,选个吉日就开业。

      一切看起来很顺利,很完美。
      但,俗语永远是真理。中国话说的是,天上掉不下馅饼。西方话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让李宁琪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天上的馅饼,这个免费的午餐,让李宁琪付出的代价,竟然那么的惨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