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这样持续的狂风大雨在莫干山并不多见,对我而言,这是绝佳的摄影机会。这竹海树林,水池山涧,全是风雨的痕迹。 苏渐晨看着窗外的雨说。 今晨很早我就出来了,大雨中的景致真是很特别。事实上昨夜我就没睡好,看了很久夜雨竹海的那种暗潮涌动。 我与月桐对视了一下,一丝笑意顺着她的眼神滑到我的脸上。 雨仍在下,但力度已弱。天色阴暗,窗外的世界被雨压迫着,变了颜色和形状,似欲挤进这间餐厅。 我们坐在萌山街的一间餐厅,出神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萌山街其实算不上一条街,只不过是一段相对平缓的山路,两旁有几间房子而已。但这足以堪称莫干山的政治文化餐饮娱乐中心了。 比通常的晚饭时间早了一些,不过在这山中,在这雨里,一切皆可随意,不必循规蹈矩。 既然能与苏渐晨在山中相遇,我就决定要请他吃饭,感谢他昨日送我上山。 也许是由于下雨的缘故,抑或时间尚早,餐厅里只有我们三个客人。 等菜的间隙,苏渐晨又拿出相机,拍空荡荡的餐厅,雨落的街头,出神发呆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内心的渠道,对我而言,就是摄影。他说。 曾经迷恋于自然的色彩对比和光影变幻,追逐季节转换的颜色,记录朝阳破晓的力度和落日熔金的华美。拍下不少照片,只为那一刻的视觉冲击。多年以后再看这些照片,总觉得缺少什么。后来我逐渐明了,每一个瞬间都有过往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却往往被我所忽略。 苏渐晨放下相机,接着说。 我这次上山,就是为了台风而来,我想用照片表现出台风和暴雨留下的各种痕迹。 我看着他说,昨日搭你的车上山,一路无话,竟没看出来你是这样一位狂热的摄影师。 苏渐晨喝了一口茶,看着窗外阴霾的天空和开始变得无力的雨,笑了笑。 你我若是此时才到此山中,一定很难想象昨夜吹打这竹海的风雨是何等景象。我也是因为有了昨夜的经历,今天才能捕捉到很多细节来表现这台风和暴雨。大自然的事情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心。他说。
你常用相机记录大自然的故事,是否也曾用相机去展现人们的故事。月桐看着苏渐晨说,每个人都是从过去走来的。 人与自然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常常在面具下生活。我不懂如何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因为我自己也有一张面具。虽然我尽量不刻意去戴着它,但我知它一直都在,自从我离开童年之后,且在不断变化中。也许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我不知自己何时开始学会伪装,一定是在一次次的伤害之后。在人群中,我只能尝试在伪装的脸孔中找寻曾流露的真诚,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他停了一下,看着月桐继续说,你们都看不出我是一名摄影师,其实原本我就不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我曾在一家颇有名气的咨询公司工作超过十年,从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上进青年变成了一个身心俱疲的老男人,生命中最好的十年都耗费在飞机上和宾馆里。 已经记不清自己参与了多少项目,为多少企业提供了所谓的专业建议,这让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所谓专家,就是三宫六院里的太监,无所不知,却无能为力。 度过了十年这样的生活,我终于有勇气回头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聆听心里被压抑多年的声音。 不过比较讽刺的是,支撑我提出辞呈的,却是我这十年来积蓄下来的收入。从这一点来说,我似乎没有理由否定那十年的生活。也许只是因为生活永远都只在别处。
你是为了追逐台风来到这里,而我们则是为了逃避现实而上山。这也算是殊途同归吧。我说。 也许是因为山永远都有一种避世的隐喻,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其实也只是一种幻觉而已。该面对的,最终还得面对,不是吗。苏渐晨说。 做一名摄影师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吗,月桐问。 不是。只能说这是最接近我梦想的职业。问题是我并不清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也许我也只是为了逃避。有时候坚持下去才需要更大的勇气,而改变相对比较轻松。所以我觉得自己不算很有勇气的人。
我们离开餐馆时,时间尚早,但天色已经很昏暗。 若有兴趣吃本地的乡土菜,改日我们到山下的农家乐去尝尝。苏渐晨送我们到住所,临别时对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