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庭院里的梅花开的正好,红梅尤其鲜艳,我正修剪着枝桠,便有人来报。

      “王爷找我何事?”

      “说是安北王世子给夫人送来了只异邦的猫儿,是只尺玉箫飞练,双眸一蓝一黄,漂亮极了。”

      我来了兴致,遂放下了剪枝的剪刀,一旁的侍女们端来洗漱的绸巾。

      “这倒是有趣,我倒是养过几只過奴的。这狸子还没养过呢。”

      “是。世子现已离去,王爷说请您去看看。”

      “好。”我快速地擦了擦手,向正厅走去。不过长穆来了,他怎的不告诉我一声。

      到了正厅,却只见临安一脸阴沉地端坐在主位,面前地上的笼里,正放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猫,还对着临安奓毛。不过还真如她们所说,这尺玉箫飞练是真漂亮。

      我忍着笑行了礼,“王爷。”

      他只瞟了我一眼,我也不大在意,心思全在那猫上,刚一靠近,临安又道,“小心这玩意儿,凶得很。”

      我也不理他,蹲下来打开笼子,他快步到我身边想制止来着,那猫耳在我臂弯上却正乖,我轻笑了声,“看来是王爷太凶了吧。”

      怀中的猫似乎也表示赞同,朝他“喵~”了一声,我没来由的一阵心情愉悦,冲着临安就是一个灿烂的笑,“你瞧。”却忽的撞进了他的眼睛里,是我从没见到过的柔情,我和他都恍了神,最终我慌乱地移过头,“你给取个名吧。”

      他“嗤”了一声,“你的猫,为什么要我取。”

      得,刚才是我的错觉。我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我取就我取。”

      想了许久,举起猫来瞧了瞧,“穠华如梦水东流。”不知为何,我的心头突然静下来,“叫穠华吧。”我回头,却看见了临安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不由得皱了皱眉,“怎么了?有何不妥?”

      “......无事。你给猫,取这种名字?”

      “我的猫,我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不是您说的吗?”

      我只见临安冲我翻了个白眼,我没搭理。我轻挠着猫下巴,它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向来是舒服的紧。

      “王爷叫妾身来,是有别的事吧。”

      “嗯......”

      “这次走多久?”

      “你,知道?”

      “不知道。”我绕过他走到门前,冬日里难得的暖阳打在脸上,人都懒了,“不过这不是常事儿么,自从王爷入朝起,上头那位什么事儿没派给你做过。”

      后头许久不答话,我自嘲地撇了撇嘴,“妾身失言了,这就回屋闭门思过。”我又站了站,才抬起脚,却听那人道,

      “两月后,出使匈奴,签订战败条约。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出使啊,朝中那么多闲官,要你一个王爷去做什么呢?还不是表面给你荣光,背地却在削弱你的权力,估摸着,这太平盛世,也要变天了吧。

      “妾身知道了,这就吩咐下去,让人早早备着王爷的行囊。”

      “初霁!”他突然叫住我,我的心猛地一跳,恍惚间转过身,“什么?”

      他的面目好像柔和了很多,不知是错觉还是怎的,“此行会经西北,你可有什么话想带给你父亲。”

      我看着他,微微歪了歪头,就笑了。只见他好似愣了下。

      “那就,替我问父亲安吧。”

      时间过的不紧不慢,我天生体寒,畏冷,尽量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除了些贵族夫人小姐的宴会,我便总与穠华窝在火炉旁,穠华已经胖了一圈,也不知道为什么长这么快。

      今年上京的雪来的倒迟,眼看上元节就要到了,却连点雪毛毛都没见着。今日有一位远方表亲要来,说是我祖父的堂弟的女儿,我该唤她声堂姑。堂姑家里也是有些家底的,她夫君是冀州晋原的太守,有三个女儿,想来大女儿今年也该及笄了。

      只是我家有个不成文的家规,顾家家大业大,容易被人猜忌,所以从来避讳裙带关系,人情味少的可怜。可这位堂姑偏生不是个安生的,我父亲远在北疆,哥哥又不管事,我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如今,倒是找上门来了。

      西亭正面对着就是我的小花园,底下是养着锦鲤的池塘,现在也未结冰,水还清亮着。不过夏日里凉快,冬日里倒是有些受不住。我早早地叫人将挡风的厚帘子放下,开了几个小口,一连放了好几个炭盆,才舒舒服服地躺在了铺着羊毛毯的摇椅上。上头也盖了层毯子,穠华就趴在上面。

      这猫随我,懒得很,待在了一处便不愿挪窝。一旁放着刚做好的小点,还有前年酿的青梅酒,生活好不惬意。

      然后,我就被告知我堂姑姑来了。彼时我刚睡着就被吵醒,自然是不爽,连穠华也不满地叫了声。我揉揉眉心,命人请过来,又命人将对着池塘的帘子拉开,这炭火烧的太旺,有些闷。

      堂姑王顾氏的年纪在一众有四五个孩子的夫人中其实是不大的,如今还有几分半老徐娘的风韵。后边儿跟着三个长相秀丽的姑娘,我抬起沉重的眼皮瞄了一眼,那个个头最矮的最好看,估摸着有个八岁的样子。

      只听得她们在帘外,倒也不进来。

      “臣妇王顾氏拜见王妃娘娘。”

      我用手撑着头,另一只手抚着猫毛,不理会。

      临安说过,在外人面前,一定要摆足架子与身份。作为整个大梁除了皇后以外身份最尊贵的女人,不用他说我也知道。

      又端了杯酒,热酒下肚,竟热出一身汗来。直到姜潭在我耳边喊了几句,我才招招手,让她们进来了。按辈分来算,我该向她行个礼,可按身份来算,我问声好都算抬举。向来随心所欲,我便也懒得行这礼,旁人也挑不出我的错处。

      她们母女一行四人纷纷进来,倒扰了我精心燃好的栀子香。一身脂粉味,我不由得眉头一皱。王顾氏见我半天不说话,气氛一时尴尬,便又腆着笑脸行了次礼,“拜见王妃娘娘。”

      我这才抬眼,露了个不达眼底的笑来,“堂姑来了呀,快坐。”

      她欢喜地带着女儿们坐下了,我见那两个稍大的姑娘颇有些紧张,不过最小的那个倒老是偷瞄我,我不由得觉得有趣。

      “你老是瞧我做什么呀?”

      王顾氏吓了一跳,忙道:“娘娘,孩子小不懂事......”

      我摆摆手,没叫她继续说下去,朝小姑娘说,“你说。”

      小丫头也不露怯,站起来直视我的眼睛,“你好看。”

      我不由得笑了,嘴甜的丫头谁不喜欢。不顾王顾氏疯狂的眼神暗示亦或......明示,我招招手,让小丫头过来。

      她望了望王顾氏,那王顾氏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脸上的表情尤其怪异,“娘娘叫你去,你就去。”

      小丫头走过来,我拿起一块梅花糕递给她,“你叫什么名字?”

      “王婧。你呢?”

      “顾初霁。”

      见她不解,我便用手沾了点酒在桌上写下名字,“知道了?”

      她歪着头看了好一会儿,竟也用手画出几笔,“是这样吗?”

      我眼睛一亮,这孩子好生聪明。

      “不错。”随后望向王顾氏,“这孩子教得好。”

      她貌似有些心虚,不住地点头称是。

      我转而又见王婧盯着穠华,便问道:“想摸摸吗?”

      她点了点头,我便将她的小手放在穠华头上,却发现一个小丫头手上竟有几道伤痕,心中当即一凛。

      “它好乖啊。”

      我笑着,“婧丫头,你既是我堂姑姑的女儿,唤我声姐姐可好?”

      那厢还没答话,王顾氏便连忙起身,“娘娘,不合礼制。”

      我目光微冷,“如何不合礼制?”

      “这小贱......”她声音压低了些,“三丫头是......是府中妾室所生,本上不得台面。那妾室命薄,生下她没多久就去了,这才由臣妇养着。这丫头机灵是机灵,但与娘娘您,身份仍是隔了天啊。您......您要是想要妹妹们陪您,这可不有两个亲妹子吗?姝儿,婷儿,快!”

      我摆手让那两个女孩子坐下,心中已了然大半,敢情这小丫头是被她的这位好堂姑虐待了呀。

      “堂姑姑,这婧丫头,是喊您一声母亲吧。”

      “哎。”

      “那不就得了,堂姑姑的女儿唤我声姐姐怎么了,难不成,唐姑姑不认我这个侄女了?那.....还是请回吧。”

      “臣妇不敢!既......既然娘娘喜欢,那,婧儿!”

      那小丫头又转头看我,一双大眼睛扑闪,我看了着实欢喜,“叫姐姐。”

      “姐姐。”

      让下人上了茶,想着也该聊到正题了吧,却发现外头竟下起雪来。北风中夹着新雪的味道,尤其清冽。

      不过我这块儿一圈炭盆,而那头三人却可怜兮兮地抱着个暖手。我想着,也不能让姑娘们冻着,遂命人拿了两个炭盆过去。

      “姜潭,王爷还没回来么?”我注意到王顾氏的眸子亮了亮。

      “回夫人,王爷刚派人回来传过话,说已经出发了。”

      “哦。”我垂眸,看似漫不经心的样子,扣着手指,“叫膳房煮壶姜汤,再叫人把给王爷新做的衣裳考一考去去寒气,别忘了熏香。”

      “是,夫人。”姜潭笑着回。

      “等等,还有洗澡水,让他们不要放从南疆来的澡豆了,王爷说味道很奇怪。”

      “记着呢。”她又回头,一脸戏谑。

      “死丫头。”我小声嘀咕。

      王顾氏在此时出声,“王爷和娘娘感情真好。臣妇听说,王爷曾将您从引月楼里直接抱回王府呢。”

      “......”莫名羞耻。

      “咳咳,怎么,上京的消息,都传到晋原去了?”

      “不敢,只是王爷与娘娘伉俪情深,臣妇这是为娘娘高兴。”

      为我高兴?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又看了眼那两个相差不过一岁的姑娘,开口道:“堂姑姑的大姑娘,及笄了吧,是第一次出闺阁?”

      王顾氏果然大喜,张口叫姝儿,见那个穿月白罗袄的姑娘起身向我行了礼。

      “王姝?”

      “是,娘娘。”

      “可许人家?”

      王姝红了脸,声音愈发小了,“还......还未曾。”
      我故作大惊,“那可怎么行。堂姑姑,这及了笄的姑娘还是早日嫁人才好,免得让人落了闲话。”

      王顾氏顺杆爬,也是一脸苦相,“是啊。可是晋原的那头的小伙子,我们姑娘合眼缘的没几个,把她嫁到外面我们又不放心。这不一想,不还有娘娘吗,娘娘可是上林王妃,您为姝儿择一门亲,那可是天大的荣耀,还怕夫家欺辱了姝儿吗。”

      “......呵。”我低声冷笑。

      “什么?”

      “没什么。”又恢复了那一脸假笑,我觉得脸快僵了,“那堂姑姑觉着,上京城哪户人家能入了你们家大姑娘的眼呢?”

      这话是极大的讽刺,不过王顾氏兴许是高兴过了头,竟半点也没觉着我已经不耐烦了。

      又饮了一杯酒,头有点昏,许是酒劲上来了,再加诸王顾氏那些弯弯绕绕,头疼死了。遂撑手抚着额头,听她继续道,

      “哎呀,怎么能叫入我们姑娘的眼呢。虽说我的姝儿品貌端正,是晋原城里的才女......但是也不抵娘娘您半分啊。”

      我有些懵,说着好好的怎么又夸起我来了。

      “娘娘,堂姑姑是来帮您的。”她突然凑近了,我扬扬眉,觉得她接下来说的话一定不是什么好话,“你说。”

      “娘娘啊,虽说您与王爷感情深重,但夫妻之间,还有皇室最看重的,不还是子嗣吗。”

      我额头上的青筋猛跳,忍住想暴打她的冲动,“您懂的还挺多的嘛。”

      “那可不是,娘娘,姝儿可是您的妹妹,也不求做侧妃,做个贵妾也是她的福分。待她日后诞下子嗣,不也是您的孩子吗。娘娘,我们和您可都是一条心的。”

      我面上不动声色,手里却紧紧捏着杯子,“谁和你们是一条心......”

      却忽然在眼尾处,瞥见一抹玄青的亮色,顿时便转了心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