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李老师等人满心以为学校找不到人手砌墙,那个所谓的积分制就会在一片嘘声中取消。
没想到校领导不走寻常路,直接对外招标,找了当地的公司,作外包处理。
外包的建筑公司效率惊人,似乎怕晚行动一步这工程就会被人抢去似的。在轰隆隆的引擎声中,一辆辆泥头车拉着砖头、水泥、砂石、木板等材料进入学校,一批接着一批卸在指定的位置,小山一样地占据了大半个操场。工人们用斗车将其拉到各个计划修筑的角落,小型器械进驻相应位置,轰隆隆地忙活起来。
学校的教职工们晚上再不能到操场上散步纳凉了。乒铃乓啷的砸打声充斥着整个校园,嗡嗡嗡的像夏夜无处不在的蚊子,直往人的耳朵里面钻。
“哐哐哐……”
“不是砸地板,就是钻孔……哼,这是拆卸吧,哪里是建筑!吵死了!”打扮斯文的男教师抱怨。他昨天熬夜玩游戏,很晚才睡着,想在白天补眠,外面的建筑队偏偏跟他作对似的,吵个没完没了。
他温婉可人的妻子低着头看手机,并未有空理会他。
男教师悻悻地闭了嘴,干脆掏出手机玩起昨天的游戏。
妻子瞟了他的手机界面一眼,继续若无其事地翻看她的手机。
成年教职工们对建筑队制造的噪音不胜烦扰,小朋友们却很是欢迎,一个个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天亮吃完饭后就吵着让家里人带自己去工地,排排蹲在地上,手里拖着家里给买的各种挖掘机玩具,看各种真正大型挖掘机作业。
接连两天下来,小朋友们看得兴致勃勃,大人们却有些受不了,有些上了年纪的或者身体本来就神经衰弱的教职工选择了回老家去。
叶宇晴姐弟也很受不了这个从早到晚的噪音,他们把门窗都关上了,然而那轰隆隆的机器依旧通过空气振动无孔不入地钻进他们的耳朵里,轰炸着他们的听觉神经。
叶宇晴晚上没睡好,白天起床的时候都是挂着浓厚的黑眼圈,加上鼻炎发作的黑色素沉着,简直可与动物园的大熊猫相媲美。
叶宇宁决定去找建筑队负责人谈谈。
叶宇晴叫他别去。她认为弟弟去了也没用。学校是不会管他们这些小人物们的感受的。学校领导只关心工程有没有按时完成。噪音污染什么的,最多叫他们体谅,多忍耐忍耐,实在受不了就回老家去。
自从叶宇晴他们的父亲再婚,姐弟俩在老家就过得宛如个外姓人。上高中之后,他们借着外面租房住的理由,很少回老家了。
这个时候,他们是断然不会回老家的。
而叶宇晴前年买的房子虽然已经在去年交房,但装修半年前才结束,里面的家具软装含有的甲醛挥发了多少,是个问题。
孕期关注了一堆“孕妈须知”的叶宇晴被里面推送的“新家入住半年,孩子得了白血病”等公众号文章吓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对孩子安全着想,更是从没有考虑到新房居住。
叶宇宁自然也清楚姐姐的顾虑,正因为如此,他觉得有必要找工建筑队的人谈谈,即使无法完全消除噪音,降低点噪音也是好的。
他去到学校最大的那片施工现场。这里紧邻操场一角,七八个皮肤晒得黝黑的工人人手一台压路机,在操场上磨着地面。
川东中学东边的围墙外面是一条宽阔的马路,是川东镇的主干道之一,直通川东市场、川东中心小学、川东中心幼儿园、川东政府,一直连通到外面的国道。平日里人来车往,十分热闹,使用频率极高。
现在川东中学的围墙砸了一个口子,开了一个新门,把操场和外面的马路连起来。
挨着新门的操场五分之一的面积洒上了一层晶莹的液体,不知是胶水还是兑了水泥粉的水,晶莹的水面浮着灰白色的物质。
叶宇宁原以为是胶水,因为他听他姐姐说学校的修筑工程里包括修补操场。
可是当他蹲下来仔细打量地上的这层液体,却发现无色无味,也并不黏腻,显然不是胶水,反倒像是渗了微量水泥粉的水泥水。
他在高中的时候为了赚钱生活费和大学学费,曾经两个暑假到工地做过小工。能清楚地辨别眼前的就是工地常见的水泥水,且是稀释程度非常高的那种,干涸之后,会在地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灰白色水泥,增大摩擦力,再多的功能,却是没有了。
“师傅,这个机器好吵啊!”他表情烦躁地对着工人们埋怨道:“还得用多久?”
戴着草帽的工人笑呵呵地回答他:“还得五六天吧,要弄的地方大着呢,得搞好几趟。”
他顺着工人的目光扫视一遍操场,吃惊:“哎,确实大……那个,师傅,能不能把这些水倒下去铺开就行了?太阳这么大,很快就能晒干的。这机器太吵了,白天被它们吵得脑瓜子疼。想睡个午觉都不行。”
师傅为难:“不行啊,上面指定一定要用机器,还说一定得做够七天,我们也没办法。”
“这么热的天,晒死人咧!”他装作很是为工人们打抱不平的模样:“你们这样天天被震着,身体也难受,那些领导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用压路机完全是多余的……”
师傅不说话了,尴尬地笑着。手上的机器轰隆不休。
这时,建筑队的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走过来,嘴里说着斥责的话。叶宇宁见状赶紧走开,去了围墙那边。
从外面拉进来的砖头大部分拉到了围墙边。现场热火朝天,四五个工人手持电钻往旧围墙上打孔,另有工人在地上打桩。
还有工人在靠近教学楼一侧的围墙旁边砌砖,水平线拉开,是一间间格子样的房间,大小比常见的轿车大一些。
有几个叶宇宁觉得眼熟的男老师也站在一旁围观工人们干活。
叶宇宁不动声色地靠近他们,听着他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这里二十个停车位,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占十七个,多出来的到时候租出去…”胖胖的男老师像是古代的百晓生,侃侃而谈。
“会有人租吗?”旁边的高瘦老师怀疑,真有人钱多了租他们学校的车位?要知道在他们学校,只要有空地,教职工的小车是随便停的。
“怎么没有人租?”胖老师斜睨了他一眼,说道:“只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不需要而已,外面大把人需要。”
另一个地中海发型的老师附和:“对对,隔壁的御河小区没有停车场,到时候我们学校的停车位一定很抢手……”
“这不行,这是我们学校的设施,首先得优先供应给学校教职工吧!”
胖老师调侃:“你家的小车不是有固定车位了?你还缺车位?”
“那不同,我不用,转租给别人也能赚一笔啊!”地中海教师理直气壮地道。
“哎,这玩意是轮不到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我们的积分太低,不敢想。”长相斯文的男教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表情唏嘘。
“二楼听说计划做成二十个单间,以后用来安置新来的教师……”
有个老师注意到叶宇宁的存在,回头打量了他几眼。
青年淡然自若地看着前面的施工现场,仿佛对他们的谈话毫无兴趣,表情并无波澜。
于是这个老师就没再理睬他,反正很多事情他们这里的人都是清楚的,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叶宇宁站着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沉默着回家了。
“吃饭了!”叶宇晴见到他回来,招呼他去厨房端汤:“汤太满了,小心烫着手。”
叶宇宁捏住汤盆的边缘,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他的眼神专注,脚步轻而缓,落地无声,谨慎的模样如履薄冰,仿佛眼前是会随时择人而噬的冰窟,一不小心踏错一步就会坠落下去。
叶宇晴看得好笑:“看电视不?”说着就打开了对面墙上的电视机。
叶宇晴的宿舍本来是没有电视机的,后来听说家里有台电视机方便进行幼儿教育,恰好有个教师二手转让电视机,就买了下来。
她平时看新闻什么的都习惯刷手机了,要不是弟弟过来,这电视机还得继续蒙尘生灰。
叶宇宁坐在她同侧,两个人拿起碗筷,抬头齐齐盯着电视机看。
看了一会儿电视,叶宇宁忍不住了:“姐,你们学校的操场根本就不需要修那么多天,压路机都把操场压坏了,还比不上不修之前的操场呢!”
“不这样,领导怎么赚钱……”叶宇晴见怪不怪地道。
叶宇宁惊讶地看着他姐,原来他姐知道。
“还有那些房间……”他把在工地看到、听到的一切转述给叶宇晴听。
“这样没问题吗?那些钱款是上面打过来专门修筑应对丧尸用的,现在这样弄……”他欲言又止,即使是最外面的围墙修筑,照他看到的,也不过老黄瓜刷漆。空心汤圆,看着坚固耐用,内里实则不堪一击。
叶宇晴笑了笑,她弟尽管从小就聪明,进入社会的时间还是太短,阅历不够,不懂这些门道:“但是,谁知道那是新砌的围墙还是翻新的?建筑材料一车车拉进来了,工人进驻了,工程干得如火如荼,砰砰砰就没断绝过——这一切,大家都有目共睹,不是吗?”
她放下饭碗,细细给他掰扯开来:“那栋新建的格子楼,一楼的空房间,可以用来收纳各种物资,二楼的单间,有厕所有床铺,则方便收容那些因为丧尸无家可归而被安置在这里的人。你记得,我们学校的这个工程是避难所?”
“那你说说,这些建筑有什么问题吗?”
“至于操场跟那段联通外面的路,到时候如果那栋楼投入使用,装载着货物和安置民的大车小车就得碾过操场——不加固操场怎么行!”
“再说,若是学校这个避难所没用上,学校的学生还得使用操场呢,本来就应该定期维护的,只是顺便提前了而已。”
叶宇晴微笑地看着她若有所思的弟弟:“现在,你还觉得有问题吗?”
叶宇宁皱眉沉思,抬头看着用鼓励的目光凝视着他的姐姐,缓缓地摇头,眼神清晰地表达着他的不认同:“一叶障目。自掘坟墓。”
叶宇晴一噎,她弟还是太年轻哪,想不开。便努力说服他,迫他理解并接受世情如此:“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过了几年之后,这些就没有人会关注了。哪怕是现在参与了这个工程的其他部门,其他领导,过个几年,也会被调到其他地方、其他部门去,谁能查它呢!”
叶宇宁表情深沉:“现在不同。他们等不到那个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