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我对子婴道:“既然去街上看也是看,不如我们去另一个好地方看。”
      “好地方?哪里?”
      “教坊!对了,你知道教坊吧?”
      “知道,我阿耶带我去过,但去那里,会有很多人知道吧?我阿耶很多熟人都会去那里。”
      “不要紧的,相信我,我有办法。”
      办法我是真有,但实行起来没有那么快,雨停以后子婴和我一起回去,我让他在舅父家外等着,进去拿了书和纸笔,和他寻了一家饮子摊,他看书,我思索着脑中的计划,逐条记下,不通的地方又逐步修改,等我们都灌了一肚子水,也快近坊门关闭的时辰了,子婴再三摸着书,依依不舍地把书还给我回了家。
      回去路上,我问侍女:“你和子婴的仆从说了没有?”
      侍女回道:“娘子放心,我按娘子说的,威胁利诱他,若是回家对他家郎主和夫人说出今天的事,他就没了去教坊见识美人的机会,他连连保证不会说,还说他家郎君已经说过他了。”
      “哦?”我意外,又好笑:“那就好。”
      原来子婴对人间的事也不是一无所知嘛。
      也是,毕竟从小就是习佛法智慧长大的,看穿世事也理所应当。
      但也正因能看透世事,所以才更不想接触,更想脱离俗世吧?
      如果这是子婴的心之所愿,那我会助他完成的!
      当晚,我和阿娘阿兄一起商议了我的计划,他们有点犹豫,不能下决定,是以我们决定先实地调查一番,同时修书一封给阿耶问他的意见。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在等阿耶回信的同时,去教坊和书肆实地查看,和人交谈,子婴则抱着书,如获至宝,到处找地方去看,每次还给我的时候都像让出宝贝,让我都有点不忍心接过了,只能暗下决心等他出家后给他抄一份,反正只要他不外传,就不会有什么事。
      阿耶的回信快马送到,他觉得是个好主意,但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也给了建议,有些问题和建议,也是我们在调查和在做的,便又给他回了信报告,剩下的问题也按他说的去一一去调查解决。
      如此书信往来,互相补充,最后,终于一致通过实行这个计划。
      大兄带着家中一部份藏书,从唐州出发往京城来,到了京城,休息过后,我们去了趟教坊,把人约了出来。
      大兄见到秋娘时,像我和二兄初见时一样吃了一惊,面色五味杂陈。
      秋娘就是那个和我阿姊长得有几分像的舞伎,她在教坊名气很大,不止舞跳得好,琴艺也了得,同时还好诗文,她在教坊接客的规矩就是看谁的诗写得好,来京考试的举子们都盼自己的诗能被她选中并传唱出去。
      我是不会作诗的,二兄的诗也水平一般,我和二兄当时能见到她,还是多亏了小弟的诗,但秋娘一见到我们,就指出诗不是我和二兄写的。
      如此慧眼识珠,正是我们要找的人。
      这些日子里,我和二兄日日来拜访她,对她做进一步的了解,今日见到我们又多了一个人,秋娘没好气地斥我:“女郎,我看在你的份上,没拆穿你的这个兄长又拿小弟的诗来作弊,同意见他,现在你是不是该给我交待一下,你一个望族女郎,天天来跟我谈诗品诗,又把你两个兄长都带来,究竟意欲何为?”
      是的,我不会写诗,但我会鉴诗品诗,毕竟是只听人说“梁”字就能想到字,进而出现梁的画面的人,我对字词天生敏触,理解起诗的意境和诗人寓意来轻而易举。
      这些天来,我就是凭借这项才能,和家中的古乐府诗卷,才天天见到秋娘,和她评品乐府诗的。
      “秋娘莫恼。”我向她行了个礼赔罪:“我们的确有事要请秋娘帮忙,请秋娘先坐下,听我们说。”
      秋娘让我们先自罚三杯,这才肯听我们说话。
      饮过三杯酒,我们对秋娘说出了我们的计划。
      我们看中秋娘的名气,和每日想求见她的才子举子们,想借秋娘这里展出家中藏书,用以出租。
      秋娘问过我们要出租的书都有哪些,听我们回答后,沉吟了一下道:“这些书,能来我这里的人,不说人人家中都有,一小半都有是肯定的,剩下的一半,也不全是为看书而来,你们真正想要把书给他们看的人,则根本进不来,你们此举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和我们调查过秋娘一样,秋娘对莫名地出现在她面前,拉着她天天品诗的我们,私底下也一定有过了解,所以轻易地看出,我们把书拿来出租,是想邀买寒门举子,但家中有一些钱的寒门举子,家中未必少书,少书的来教坊也未必为看书,真真正正缺书的寒门子,读书已是艰难,哪里还能花巨资来见秋娘这样有名头有名气的教坊娘子,有这钱不如存起来去买书。
      我道:“秋娘所言甚是,只是我们也不是真正为出租书,出租书是先推出的噱头,打出一个仁义的名声,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秋娘道:“我姑且先不问你们的计划,我只想问,以你们家的身份,确定要做的这件事,上面会乐意看到吗?”
      她指了指天,意指天子。
      的确,邀买寒门举子,让他们为我们家张名,圣人会不会愿意看到呢?
      我笑了笑:“他会的,因为我们最终是为了他在邀买人心。”
      秋娘问道:“既如此,哪可否告诉我你们接下来的计划?”
      那自然是要说的,还要请她帮忙推出呢。
      大兄交给秋娘两张纸,一张半尺见方,上面是诗和诗的点评。另一张则一尺见方,对折起来,打开来看,右边先入目的是简单的一幅小画,画上寥寥几笔,描出水的波纹,在小画以外,就都是诗,诗旁同样有点评;纸的左边,上半部是杂谈,杂谈有怪谈故事及各地风土人情,景致出产,下半部则是名儒注本的开头一部分,这部分的末尾写着书未完文,明日继续刊载。
      这张一尺见方对折的纸有个名字,就在水纹小画旁边,叫做《杂报》。
      晋朝立国以来,有定期把圣人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官员任免升调等张贴于宫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晋各地州镇在京的进奏院会抄下来送往各地,传递消息,这种抄录就叫邸报。
      同样用于传递消息,邸报是传递的是公务消息,我们的则是传递诗书及各地民情,所以叫杂报。
      秋娘不愧是我们看中的人,她读了一遍杂报,看到了其中的价值,明白了我们的用意,手抖起来,轮流看着我们兄妹,问道:“这份杂报,你们打算给谁看?”
      “我们打算定个合适的价,卖给天下所有识字的人看,书他们买不起,买得起的也不一定有地方买,但一份报,只要没穷到吃不起饭的,都能买得起,要是再省一些,还可以几人合买一份传阅,相当划算。”
      秋娘喝了一杯酒,转着杯子,面色沉浮好一会,说道:“你们,这是要得罪人的。”
      我笑了笑:“秋娘以为,此事办成,对秋娘有没有好处?”
      秋娘幽幽看了我一眼:“秋娘生于贫贱之家,因贫被卖,幸得有一副好相貌,才被选出来读书习艺,虽入了贱籍,做了欢场女子,但我一直很庆幸,能读书识字明理,不用愚眛过一生,这些,想必你们找上我之前,就已经调查清楚了吧?”
      “那是自然。”
      “所以此事办成,秋娘将千古留名,再得罪人我也会去做,这个你们也料到了吧?”
      “那是自然。”
      “那说说完整计划吧,反正你们的这艘贼船,我是上定了。”
      “我们是这样打算的,先在你这里推出租书这个噱头,引人来看,不管来人租不租书,都发给他们这份只有诗点评的小报,这样大家就会聚到你这里讨论诗。等打出一定名声后,感叹想看书的人多,买得起的人少,进一步推出这份刊有诗书的完整的杂报。”
      秋娘感叹:“女郎,你们这计划是白蚁噬柱,杀人不见血啊。”
      “没办法,上面都拿著姓高门没奈何,我们总要保存自身,不能刚冒头就被摁死呀。”
      “所以你才要两个兄长护送你来?怕我向著姓高门告密?”
      “非也,你若真要告密,就是再多兄长也救不了我们,我们选择对你说这件事,自然是相信你的。我兄长们来此,只是想瞻仰秋娘的风采而已,况且,在这件事情中,他们也各有分工,自然也该来和秋娘相识一番。”
      “哦?冒昧问一下,他们要做什么呢?”
      “初步暂定,由我二兄负责刻印,大兄负责发售,秋娘你的工作,前期是打开杂报的知名度,之后则是和文士举子们评选诗稿,至于杂报上的杂文怪谈部份,由我来负责编定。”
      “秋娘何德何能,能得郎君女郎看重,给我扬名的机会?”
      “秋娘不需妄自菲薄,你有才有能,有胆有识,正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我们一家还要感谢秋娘呢。”
      秋娘幽怨道:“这话我想听你两个兄长说,你说没什么用,你又不是郎君!”
      这话明显是打趣,我们一齐哈哈大笑。
      事情就此定下,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