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议事 ...

  •   清晨,远处山林间的雾气散去,一轮红日从朝霞中探出头来,一声声鸡鸣将人们唤醒,杨桥村中渐渐有了嘈杂之声。

      江怀安这几日乖巧的不得了,想要让家里人都同意他读书不是件容易事。而且家中除了他还有个聪慧的江怀宽,爷爷奶奶一向一视同仁,要送孙儿念书定然是一起送,这样家中的负担就太重了。

      扒拉着胖乎乎的手指,江怀安大致算了一下,江家的田地都是水田,有三十多亩地,每亩地的产量在三百斤左右,看着多,但是江家如今有十口人,还不知娘和大伯娘日后会不会给他添弟弟妹妹,每日光是吃饭就要费上不少米面粮油。

      为了填饱肚子,江家每年收完水稻之后还要去换成杂面和红薯,好不好吃不要紧,管饱是最重要的。

      现在处于开国初期阶段,皇上走的是休养生息路线,赋税不算重,而且不收人丁税,只有田赋和徭役。饶是如此,两成的田赋让江家每年要交两千斤粮食。江铁牛已经过了服徭役的年纪,江如山和江如海两兄弟则每年需服半个月的徭役,每次服完徭役两兄弟都感觉累得手脚都不听使唤,回到家中定然要呼声震天大睡一整日。

      为贴补家用,江铁牛在农闲时会带着两个儿子外出做工,有时去镇上,有时去县里,建房、盘炕、铺路等活计都干。

      外出做工每人每日大约能拿二三十文的工钱,具体数量看活儿的轻重。但江铁牛他们也不是每次外出都能找到活儿的。

      在江怀安的记忆里,有一次江铁牛带着儿子出门七八天也没找到好的活计,外出花费又贵,只好回来了。还有两次碰见的雇主太过苛责,不把他们当人看,别说做活,若不是江铁牛拦着,江如山和江如海能同他们打起来。拖欠工钱更是常见的事,如今家里还有三笔工钱没要回来。

      好在江铁牛跟胡氏是心疼儿子儿媳的好家长,外出做工的工钱准许儿子儿媳自己攒起来。他们老夫妻商量好了,自身要攒钱为了给两个闺女凑份殷实的嫁妆,两个儿子也要自己攒钱准备为孙儿们娶孙媳妇。

      胡氏在家中也没闲着,带着两个儿媳织布、种菜,若是碰见哪户人家有喜丧事要办宴席,胡氏还可带着儿媳们去帮忙,不论工钱多少钱,能拿回两碟菜就行。其实家中厨艺最好的是江如珍,但是她生性腼腆,不善与人交际,胡氏怕她不自在,不带她去。

      双胞胎姐妹在家中的主要任务是养鸡,江家如今有三十七八只鸡,多是母鸡,鸡蛋攒上几天卖去镇上也能换一笔钱。养鸡最怕碰见鸡瘟,江家姐妹每日都要打扫鸡圈,还要挖蚯蚓、抓小鱼虾给鸡吃,好让它们下蛋。

      江怀安掰完了手指头,估摸着家里每年加起来能挣十多两,但是这钱各有用处,姑姑们的嫁妆必不可少,他和堂哥娶媳妇的钱倒是可以惦记一下。

      他现在还是尿床都不奇怪的年纪,想着娶媳妇也太早了。

      琢磨着如何让家里人送他们去念书,江怀安拍拍自己肉嘟嘟的小肚子,慢慢将自己拍睡着了。

      江如海和韩氏一进屋,就看见自家儿子睡得正香的模样。

      他们一家人住一间屋子,不过中间用竹子和泥巴做成一堵墙,给江怀安隔出了一个小空间。

      江如海帮儿子盖好被子,笑着说:“瞧咱儿子长得多好,比村长家的猪崽都肥。”

      韩氏一时间也分不清这话是不是夸奖,竟无言以对。

      一家人沉沉睡去。

      次日早晨,江铁牛提着砍刀去砍柴,江怀安撒娇要跟他一起去。

      “带着我吧,爷爷,我帮你扛柴火,带着我去能省力气。”江怀安抱着江铁牛的胳膊摇啊摇。

      “你能扛动几根柴?带着你去哪里能省力气,怕是要费力气哟。”江铁牛满脸慈爱,摸了摸小孙儿脸颊上的肉。

      “哼。”江怀安自知没理,底气不足,跑到院子角落里蹲下,抱着膝盖生闷气。

      奶奶胡氏在院子里晒衣裳,劝说江铁牛:“小安子自从病了一场,连院门都没出过几次,难得他想出门看看,你就带他去呗。大不了你背着他去玩一圈,柴下午也可以砍,又不急。”

      江铁牛略一思索,点头道:“成,那我去帮小安子加件衣裳,早上露水重,有寒气。”

      江怀安这才高兴起来,乐颠颠跑去加衣裳,牵着爷爷的手出了门。

      路上,江铁牛又跟孙儿讲自己幼时逃难的事情。

      “那时候苦啊,灾荒一来,草根树皮都被扒了个干净,活人肚子瘪的,死人的肚子却是鼓的,有个疯子把死人的肚子剖开,一看里面都是泥巴,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咽下去的。好不容易熬过了灾荒,老天爷舍得下雨了,兵祸又起来了,有胆子的敢去卖命谋个前程,你太爷爷太奶奶胆子小,只想带着孩子逃,逃到最后能活了,身边的孩子就剩我一个……”

      这些故事江铁牛的子女从小听到大,这是江铁牛脑海中无法磨灭的记忆,故事的参与者只剩他一个,他便只好将这些故事说给子孙听。

      奶奶胡氏曾劝江铁牛不要在孙儿面前说这个,怕吓到孩子,江铁牛不乐意,这些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如果听一听就被吓到,那胆量也忒小。

      上山没过一会儿,江怀安果然开始嫌累,江铁牛拿草绳将砍好的柴火捆成一堆提在手里,再将孙儿背在背上准备回家。

      刚下山,江怀安又嚷嚷着想去摘花。不得不说江铁牛真是好脾气,任劳任怨在孙儿的指挥下背着他走。

      将孙儿在路边放下,江铁牛走到河岸边去帮他摘花,一抬头,却望见自家大孙儿蹲在对岸一户人家的窗户下,手里拿个树枝在地上指指画画。

      江铁牛愣怔了片刻,带着摘好的花和小孙儿回了家。

      小孙儿稳稳当当趴在背上,江铁牛问他:“小安子,你哥哥一大清早去做什么?”

      江怀安清脆的声音响起,“哥哥去听韩秀才教人读书,读的东西我都听不懂。爷爷,我和哥哥也能去读书吗?读书之后就不用种田了吗?我不想种田,锄头好重,镰刀也吓人,小姑姑昨天拿镰刀割草不小心在腿上割出一道口子,我看着害怕。”

      江铁牛将此事放在心里,说道:“乖,爷爷回去和你奶奶商量商量。”

      一到家门口,江怀安嚷着要自己下来走,江铁牛见他一溜烟跑到胡氏身边拉着她的袖子道:“奶奶,爷爷今天给你摘了花,你看他手里,那花可香可香了。”

      胡氏一面笑一面又假装埋怨道:“都老夫老妻了,讲究这个干啥子。”

      江铁牛默默将花递过去,只傻笑不说话。

      又是一日的劳作,晚饭是杂面馒头和白米粥,配上几样小菜,一家人吃的心满意足。吃过饭后,各回各屋,各带各的娃。

      天色已经黑透,江如海坐在床头,想着过几日要去服徭役,心中略有沉重,韩氏也知道丈夫在担心什么,叹了口气。哪次服完徭役回来都要掉几斤肉,只能在临走之前让他们好好补补。

      夫妻二人正琢磨着徭役的事情,听见门口传来敲门声,打开门看见江如山站在门口。

      “二弟,弟妹,小安子睡了吗”江如山轻声问道。

      江如海笑着说:“臭小子睡得香着呢。咋了?哥。”

      江如山道:“爹娘让我来喊你们,也没说啥事,只说等孩子睡着了都去堂屋,有事要商量。咱们走吧,别让爹娘等着。”

      三人一道去了堂屋,只见江铁牛和胡氏端坐在上方,双胞胎姐妹和孟氏一人一个小板凳在下面排排坐,三人也端个小板凳坐成一排。

      堂屋中还破天荒点了蜡烛!还是两根!

      小板凳上的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爹娘要说什么。

      还是胡氏先开了口,“今天把你们都叫过来,是家里有三件事要商量。”

      江铁牛捋着胡须,“听你们娘说。”

      胡氏道:“第一件事,是老大和老二五天之后要服徭役,这几天家里吃好点,肉跟鸡蛋每天都要有。服徭役伤身子,谁知道每次碰见的官老爷是好是坏,这点小钱省不得。”

      江铁牛点点头,“你们娘说得对。”

      胡氏接着道:“第二件事,是珍姐和芳姐马上要相看人家,要是有人来打听,你们就说咱家要选人品好且公婆、妯娌好相处的,家贫家富不是最重要的。现在世道好,家里穷点,小两口上进也能把日子过好。家里要是有人拖后腿,多大的家业都能给败喽。打听的时候一定要心细,有些人在外头看着人模狗样儿的,其实对家里人可不是个东西。”

      江铁牛接着点头,“对。选人过日子,人品一定要好。”

      胡氏继续说道:“第三件事,是我们想送两个小子去念书。”

      江铁牛怕老伴说话说多了口渴,连忙给她倒杯水。

      比起第一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给几人的冲击大多了。

      读书?这一大家子人,全是文盲,大字不识几个,只会写自己名字和数字,就连数字还是江铁牛请人交他们的,怕外出做活的时候被人骗。

      江铁牛沉声道:“你们也知道,当年你们太爷爷太奶奶逃难到杨桥村,是因为这边偏僻,受兵乱的影响小。但是现在世道变了,天下太平了,咱们江家的子孙要试着往外走,不能世世代代都窝在这里。”

      底下众人若有所思,读书人受人尊敬,他们都知道的。可想要顺利供人读书要花费多少银钱,江家人心中没底。

      胡氏喝了半杯茶,润了润嗓子,“老大和老二我就不说了,你们二人都不算多聪明,但好在做事勤恳,为人厚道。我家儿媳和闺女也都是好的,能干又有孝心。这们些年,有你们帮衬,咱家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可咱家小宽子和小安子,一个沉稳懂事,一个乖巧可爱,两个娃子都比他们老爹聪明多了,一想到让他们将来耗在土里过面朝黄土的日子,我就舍不得。”

      想到儿子能成为读书人,两对小夫妻心中又是忧虑又是欣喜,双胞胎姐妹脸上也颇有动容之色。

      江铁牛道:“两个孙儿的束脩我们老两口出,但是其他笔墨纸砚什么的,你们谁家的娃谁来供。”

      江如山忙道:“不用,爹娘,我们自己供,只要娃上进,我跟他娘勒着裤腰带也会供的。”

      韩氏也道:“是啊,爹娘,哪能拿你们的钱?我们多干点活,省一省就是了。”

      最后还是奶奶胡氏一锤定音,“我们老两口这钱是给孙子的,不是给你们的。再说了,家里又不是吃不起饭了,你勒啥裤腰带。先说好,刚好小宽子和小安子两个人,两家一人一个,以后你们小夫妻要是再生娃,不管生多少我跟你爹都不管了。”

      堂屋的窗户下,江怀宽和江怀安两颗脑袋挤在一块,贴着墙角偷听,两个娃娃眼眶里都是泪涟涟的。

      江怀安不知堂兄心中思绪如何,他只是不明白为何此刻江怀宽的画面是清俊孩童落下两行清泪,自己却是圆乎乎的脸上糊了一堆鼻涕眼泪。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议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