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堂兄 ...

  •   夕阳西下,晚霞成堆,杨桥村中升起了炊烟,戴着草帽的老者牧牛而归,江家人也结束了今日的劳作,扛着农具回家吃饭。

      “不知道今天珍姐做的什么好吃的?要是能做鱼汤就好了,上次做的那锅鲫鱼汤真是鲜,我喝了四碗。”孟氏走在最前面,额头都是汗,脸上带着期盼的笑。

      韩氏跟在她身后,说道:“家里哪儿来的鱼?要是两个小子敢下河摸鱼,你才不高兴,肯定要拿扫帚揍人的。”

      当然了,揍得有多狠,吃的时候就有多香。

      孟氏偷瞄一眼后头的公公婆婆,小声说:“小宽子跟小安子一个赛一个的老实,要真有鱼也八成是珍姐和芳姐干的。”

      婆婆胡氏想为自家闺女争辩,然而想到下河摸鱼、上山爬树这些事情两个闺女还真没少干,顿觉底气不足只好放弃。闺女摸鱼摘果子才不是因为调皮玩心重,那是心疼、体贴他们,只不过想给他们打打牙祭罢了。

      孟家和韩家是村里的大家族,两家加起来几乎占了杨桥村人口的一半,孟家老太爷是村长,韩家十年前出了个秀才,两家在村中的地位不相上下,村里人相处得也较为和睦。

      这里的和睦是指孟家和韩家若有小辈起了争执打斗起来,都会被家中长辈拎回家一顿揍,有理轻揍,没理狠揍。据说韩家的秀才公就是被爹娘揍出来的,背书背不完一顿揍,考试没考好又是一顿揍。

      杨桥村中三天两头就能听见孩子的哭嚎声,从不打孩子的江老爷子江铁牛便成了村中的异类。

      江铁牛出生在乱世,兄弟姐妹死了个干净,仅剩这几个家人,别说打了,连骂都舍不得。

      当年江铁牛和胡氏给长子江如山相看人家,看中了孟氏,长子憨厚淳朴,孟氏爽朗大方,都觉得两人肯定合得来。

      当江如山劳作时,孟氏的闺中好友韩氏陪她在树下借着打猪草的名头一同去看,孟氏觉得江如山不错,韩氏的目光落在了江如山旁边的江如海身上。

      当孟氏摘野菜时,江如山和江如海在树上一边摘果子一边偷瞄,果子都没熟,一个也没摘着,江如山扫一眼便转移目光红了脸,江如海也看见了孟氏旁边的韩氏,看呆了眼差点掉下树,幸亏江如山在旁边捞了他一把。

      于是乎,江铁牛和胡氏没想到,一来二去自家一下子娶回了两个儿媳,两三年后又有了两个孙儿。两位老人十分知足,纵是务农辛苦,也整日笑眯眯的,最和善不过。

      平日里江家都是轮流做饭,大儿媳孟氏做一日,小儿媳韩氏做一日,江如珍和江如芳做一日。一到农忙,做饭的重任就交到了双胞胎姐妹的身上。

      在江家,厨娘轮流当,助手永不变,江怀安和江怀宽作为唯二的两个小辈,有着丰富的厨房打下手经验。

      据江怀安观察,江家并不讲究男子不进厨房这一套,有一日孟氏胳膊有些疼,大伯江如山主动进厨房做饭,虽然味道很不怎么样,大伯娘孟氏还是很高兴。

      饭菜的味道很是平淡,但二人的感情十分甜蜜。

      眼见左右邻居家的叔叔伯伯们都回来了,小姑姑江如芳站在院门口伸着脖子往外看,像一只寻找同伴的大白鹅。不多时,瞧见走来的身影,她笑道:“爹娘他们回来了,小宽子,小安子,摆饭。”

      双胞胎姐妹将大大的木桌抬到院子里,江怀宽和江怀安往返于木桌和厨房之间,摆上一道道菜肴。

      木桌是爷爷江铁牛自己做的,用了好些年,比江怀安现在的年纪大多了,仍旧很结实。在院子里吃晚饭有光亮,而且通风,趁着落日余晖吃晚饭,每个人洗漱完之后该干啥干啥,一个月下来连蜡烛都用不了多少。怕木桌放在院子里风吹日晒坏得快,每每一到吃饭的时候双胞胎姐妹就将它抬出,吃完饭擦一擦再放回到堂屋里。

      今天的晚饭很丰富,有炒黄鳝、炒萝卜、炒白菜和小葱拌豆腐,还有一小筐荠菜包子、一大锅白米粥。看起来不错,但参与做饭全程的江怀安知道,炒菜里只放了很少的油,味道和煮出来的差不多,荠菜包子的皮是杂面掺着白面,馅是他们上午从田里挖回来的,为此江怀安还踩了一脚的牛粪,白米粥里没几粒米,能照出人影。

      啃着荠菜包子的江怀安默默叹了口气,唉,真穷。

      正感叹着,江怀安的碗里突然冒出一个煮鸡蛋,抬眼一看,小姑姑江如芳用饭勺从白米粥里捞出另一个煮鸡蛋放进江怀宽的碗里。

      江如芳放下汤勺道:“爹,娘,鸡蛋也卖不上价,不如每天留两个给小宽子和小安子补补身体,也不费什么钱。”江家的鸡都是双胞胎姐妹在照看,隔几天攒上一小篮子就要交给孟氏去镇上的饭馆换钱。如今十里八村养鸡的人不少,饭馆客栈不缺鸡蛋,价格很低。

      胡氏象征性考虑一番,便同意了,“多留点也成,家里三不五时也炒个鸡蛋吃,肚里要是没油水,干活的时候使不上劲儿。”

      生双胞胎的时候胡氏的年纪已经不小,都准备给儿子相看人家了,结果江铁牛给自家未来儿媳打磨的木碗先被用来盛闺女的米汤。那时江如山和江如海两兄弟一人背着一个妹妹将人带大,在不会走路之前,双胞胎姐妹不是在爹娘的怀里就是在兄长的背上。因江如山和江如海很会带娃,孟氏和韩氏生子之后省心了不少。

      双胞胎姐妹很受家中人的疼爱,她们提出的建议通常不会被拒绝。

      想着以后每日都有鸡蛋吃,江怀安一边美滋滋一边嫌弃自己没出息。

      思绪乱飞中,自己碗里又冒出一个鸡蛋,还是剥好壳的。

      江怀安茫然看向收回筷子的江怀宽,只见这小孩揉了揉他的头,殷切道:“弟弟身体刚好,要多补身体。”

      其余江家人都笑眯眯看着这兄友弟恭的一幕,只有江怀安在心疼他专门打理好的头发。

      江怀宽是他如今的堂兄,虽然只比他大了一岁,但居然比他高了一个头,不知是怎么长的。

      而且江怀宽还很瘦,浓密的头发,明澈的眼睛,黑长的剑眉,挺直的鼻梁,是家长们最喜欢的周正长相,一眼望去就让人觉得稳重可靠。反观江怀安自己,圆嘟嘟的脸,胖乎乎的手,就连眼睛和鼻头都有些圆,且皮肤白皙,使得江怀安一照镜子就想起汤圆,有一次还把自己看饿了……

      两兄弟站在一处,就像一张桌子上摆放的瓷碗和象牙筷、一个菜篮里装着的黄瓜和南瓜、一锅水里煮着的腊肠和鸡蛋,不太搭嘎,又很和谐。

      吃过饭,江怀宽领着弟弟出去玩,因为江怀宽年少老成,早慧懂事,家里人并不担心。

      江怀宽的人缘很好,路过的孩童都和他打招呼。

      “宽弟,你去河边玩吗?我们一起去抓鱼吧?”一个比他们高许多的少年问道。这少年名叫孟大柱,年十二,肤色较黑,瞧着有些腼腆,身边带着两个小尾巴。

      江怀宽很有耐心地说:“天气虽暖和起来了,河水还凉,不要随意下水。你看我家安弟,老老实实待在屋子里,前些日子也大病了一场。更何况大丫和二丫还要靠你照料,更要小心。”

      孟大柱挠挠头,“就是家里许久未见荤腥了,想抓条鱼给两个丫头补一补。”

      同孟忠全兄妹告别后,江怀宽和江怀安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都姓孟,但是孟大柱一家和大伯娘孟氏的关系很远,中间不知道隔了多少代,两家人见面是只需点头致意的关系。孟大柱的爹有酒后打人的习惯,三年前孟大柱的娘刚生下二女儿就被打跑了,如今生死不明。

      这么些年,孟大柱一个半大孩子又当爹又当娘,靠着村里人的救济养着两个妹妹。他那个爹整日在镇子上胡混,有时几个月都不回来一次,孟大柱也只当家里没这个人。两个妹妹养是养活了,但是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兄妹三人时常吃不饱饭。

      瞧着这三兄妹,江怀安突然从江家的温馨中清醒了过来。

      他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不可以讲人权的古代。如果一辈子在小山村,他要陪着泥巴过日子,农活、赋税、徭役会压弯他的腰,随便遇到一件祸事就会将他的生活全部打乱。

      江怀安突然很没有安全感,他想:不论古今,读书都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他要读书,要靠着科举走出这村庄,获得荣耀。

      清风拂过兄弟二人的面庞,江怀宽牵着江怀安走在一户人家的屋后,示意他不要出声,两人坐在篱笆外,听到屋里传来清脆的读书声。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听到这读书声,江怀安明白了,这就是村人口中夸耀的韩秀才,他每年回来看望父母时都会指导子侄读书,江怀宽是带他来偷听的。

      这时,江怀安听到几日没见的系统突然在他身边冒出声来。

      “哎呦呦,这俊秀的长相,这沉稳的气度,这迷人的上进心,这不就是我的梦中宿主吗?!”666系统围着江怀宽绕了三圈,最后还是站在江怀安的旁边,委屈巴巴握着江怀安的小胖手,“算了,我是个好系统,不会抛弃自己的糟糠宿主的,有缘无分莫强求。咱俩好好过吧,还能离咋地。”

      江怀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堂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