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翌日,早朝。
姜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判了膳房帮厨一个不察之罪。
皇帝则罚了整个永乐宫禁足思过一月,罚俸半年。
江怜的遗体责周将军率虎贲军运回泛州。
选秀之事也不可再多拖延,兹定于三日后举行。
朝堂上,皇帝还下了道圣旨,李统帅麾下三等兵肆二擢升御前侍卫。
博了个满堂哗然。
皇帝这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委任过御前侍卫一职,此事干系重大,怎可这般草率。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兵部房尚书打头阵谏言:其一,肆二本是个三等杂兵,突然越了这么多级于理不合;其二,肆二身世成谜,是否会对圣上不利不可知;其三,肆二是为女子,还是有些姿色的女子,传出去怕是有损圣上威名。
皇帝说:“朕的旨已经下了,若是觉得不妥,诸位便把事办到妥当为止。”
房尚书没话说了,他总不能让皇帝收回成命。
下了朝,房尚书便去和李统帅闲话,说这肆二什么来头,怎么这么得圣上赏识?
李统帅知道他担心些什么,让他尽管放心,肆二对儿女情长就仿若牛对琴,曦妃娘娘不会因此失宠的。
曦妃是房尚书掌上明珠,自入宫起就没受过什么委屈,这回又是禁足又是罚俸,做爹的难免担心。
房尚书嘴硬,说自己担心的是圣上安危和国家社稷。
李统帅又说,那你更可以放心了,肆二若是对圣上的命感兴趣,你也来不及担心。
她只会对圣上的九五之躯感兴趣。李统帅心里好笑,不知道肆二心里是觉得小周大人好看些呢,还是圣上好看些。
想了一半又觉得自己胆子真是大了,还敢编排起皇帝了。
离京十年,他难免恍惚。
他看着房尚书着急地远去,又回头看了眼金銮殿,心中喟叹。
肆二被周子晏领着去找李统帅接旨,又被宣旨的汪公公带着进了宫。
皇宫她也是很熟了,这几天,天天来。
她要先去御衣坊量身定制常服。
御衣坊里头的几个嬷嬷头一次给小皇帝的御前侍卫做衣裳,这回还是个女侍卫,私下议论了不少。
肆二到的时候,几个嬷嬷都来了,阵仗比曦妃娘娘来时还大。
有个嬷嬷问肆二是不是漠州来的。
肆二说是,两人便攀谈起来。
这个长得有几分标致的嬷嬷姓王,也是漠州生人,当年也是跟随过先帝的。
其他几个嬷嬷在一旁听着,也不多嘴。
待量完尺寸,王嬷嬷又问肆二要不要做两件女子制式的衣裳以备不时之需,肆二想了想,答说不必。
衣裳三日后送到肆二手上,几位嬷嬷还是给她做了两件女子制式的。
肆二穿着常服去当差,皇帝都多看了她两眼。
肆二不知道御前侍卫要做些什么,这第一桩差事,便是同皇帝一起去选秀。
这可把肆二乐坏了,她顶喜欢这种姹紫嫣红开遍的场面。
曦妃被禁了足,这次皇帝带的是前几日肆二见过的那个妃子,汪公公给她介绍,这是宜贵人,襄阳宫的主子。
肆二这几日长了些眼力见,知道在宫里可以不讲规矩,但不要在皇帝、太后和这些个妃子、皇亲面前不讲规矩,别的宫人私下没那么多讲究。
肆二学了些规矩,还认了些人,知道哪几个妃子脾气尤其不好,比如冧妃,脾气是顶顶差的。
窈房宫里头秀女一茬一茬地进,能被管事嬷嬷带走的却只有零星几个。
李葳蕤进殿的时候肆二一眼便瞧见她了。
宜贵人面上还是带着惯常的笑,肆二却不觉得好看了。
违心得很。当皇帝的媳妇可真累。
李葳蕤当即就被皇帝封了个贵人,宜贵人和旁的一些人的脸色就更精彩了。
管事嬷嬷带着萱贵人去皇帝赐的瑞和宫,一路有说有笑。
嬷嬷说自己在宫里头这许多年,还是头一回见皇帝照面就给贵人位份。
李葳蕤说自己初来乍到的,要嬷嬷多提点些。
嬷嬷直说不敢,她们这些宫人都是同主子一荣俱荣的,说不得提点。
李葳蕤笑笑,又问了些问题。
李统帅也很快受了封赏,他和李夫人看着类目繁多的赏赐,执手不语。
一直到晌午,初选才算完,肆二早就眼花缭乱了,美人太多,皇帝真是好福气。
肆二舒展了下肩颈,跟着皇帝去用膳。
皇帝说御前侍卫可以同他一起用膳,肆二看了看宜贵人,宜贵人不作声,肆二便坐下了。
这一桌子的菜都不是肆二爱吃的,但好在御厨水平高超,恁是做出了好味道,一顿午饭,就属肆二吃得最多。
宜贵人给皇帝布菜,尽挑着肆二不下箸的那几道。
倒不是她嫌弃肆二,巧就巧在肆二的口味与皇帝截然不同。
宜贵人服侍着皇帝用完膳便回宫了,汪公公不知忙什么去了,宫人也都在殿外候着。
倒是清净。
肆二问皇帝自己是不是也要去殿外候命。
皇帝看了看她,说殿内许多书册,觉得无趣便拿来看看。
肆二看着他玉琢般的面庞,心想,这应该是让自己不必出去的意思。
肆二依言去看,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策论跟她在漠中看的那些也无大的不同。她又找了些讲风情民俗的书册,这才得趣。
肆二读书,不像正经读书人在案前正襟危坐,她自小就没读书人的样子,尤其喜欢随意躺在一处,借着天光读,心不在焉的样子常常让她师父以为她在耍滑摸鱼。
实则她是读进去了。
皇帝见她站着读书,心不在焉的样子,以为她不自在,便给她赐了座。
肆二坐着更不舒坦,恨不得躺倒在地,让椅子坐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