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市场 ...
-
依为民骑着摩托车带依坤去了附近的一个大众市场。
大众大众就是一些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锅碗瓢盆,床单被罩,日化洗化,衣服鞋子等等等等,应有尽有,价格亲民不说,还紧跟时尚前沿。
某春秋冬夏款刚发布,这边紧接着就上架相关相似产品,可是为某品牌做着无私奉献的宣传工作,将品牌化打入基层,小商家可是给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你买我买大家买,撞衫不可怕。
两个大男人,不用存包,不用购物车,当然以上两个程序的存在他们不知道,从入口进,就直奔衣服区。
琳琅满目。
“喜欢哪件”,依为民也给物色着。
依坤挠挠头,他也不知道,眼前款式太多,有点眼花缭乱,以前的衣服三年一换五年一买,根本就不是一件日程上的事儿,再说依坤的衣服很大一部分是奶奶给做的,小一部分是别人给的,再小一部分才是买的。
买的条件也很低,大小合适,认为不是女款就行。
现在呢,随便选吧:“爸,那个怎么样。”
一件中款黑色配袖兜带帽的宿风式棉服,确实挺好看的衣服,不是依坤眼光好,是他喜欢简单一点的。
“谁买啊,进来看,里面还有好多款式,没事,进来试试。”买衣服的阿姨用她喜和的神色指引着依坤进店。
这阿姨太热情了,依坤举步不定,依为民站在依坤一米之外,盯着那件衣服看了一会儿,抬步走了进去。
“对,先看,不买没关系,相中那个,我取下来给试试,这孩子身架好,估计穿哪个都行。”
“晴姐你太热情了把人家吓住了”,对面同样是一家买羽绒服的,老板抱着餐盒在吃饭。
“哈哈哈哈”,这位晴姐的笑声也是堪称一绝,人有点胖,嗓子眼细,跟谁挠了她痒痒似的。
“哎呀,最近这生意不好,你说人都去哪了,棉服不买了?不过冬了?”吃饭的那个人无奈吐槽着。
“棉服一般都续长,谁能年年买啊”,晴姐回了对家一句,拿了衣撑,跟在依坤他们后面,上下打量了一番:“在韶华一中上学呢?”
“嗯”,依坤点点头。
“那是个好学校”,晴姐看依坤的眼神都多了份崇拜,“今年我给我儿子花钱,进不去。”
“韶华一中花钱进不去,不好使,就是得实打实的考”,对家老板又听见了,隔空聊天。
路过的几个行人都扭头看了看这个自言自语坐门口吃饭的人,老板不失机会招呼了一句:“羽绒服打折了,进来瞧瞧,都路过了,去年的几件好货,码不齐,便宜买,谁能穿谁带走。”
几个人停下向这家店里送了一眼。
“我看你们都绕三圈了,给谁买啊”,老板嘴里嚼着饭。
“她”,几个人指了指。
“有有有,进来吧”,老板把饭盒放下,忙不迭让开门口。
又是一个热情的,顾客都不好意思拒绝,人家大动干戈的给让路了都,怎么也去看看吧,而且看这店里是有她们合适的衣服。
老板也不顾这边的话题了,忙着招呼进店的顾客去了。
“这几款都适合你们学生穿”,晴姐拿衣撑给指点了几个:“版型好看,简单大方,里面是鸭毛和聚酯纤维,也挺好的”,晴姐今天推荐衣服开启了将心比心模式。
这对父子没什么话,举止规矩,眼神都不敢乱瞟,本本实实的,给晴姐一种踏实稳重礼貌不拘又小畏缩的感觉,奇了怪了,他们踏实稳重关我什么事。
“那个多少钱”,依为民指示刚才依坤给看的衣服。
“那个二百八,百分之三十鹅毛,外带宿风面料,很保暖。”
依坤听了个胆战心惊,一阵晕乎,走走走走走。
“取下来试试吧”,依为民好歹见过点世面,有点心理上的承受力,但也是好负重的一种妥协了,不由的捏了捏裤兜。
“棉服倒是耐穿,保养好了,几年没问题,其实这样也是一种省钱”,晴姐说着给取了下来。
依坤掉转身小声道:“爸,走吧。”
“这个挺好的”,依为民也看对了。
晴姐在一旁候着,看他们决定。
依为民对晴姐说道:“棉服我们也不太懂,保暖就行。”
晴姐从衣架上取下衣服给依为民递了过来:“没有百分百保暖的衣服,我这也有那八九百的,没给你们推荐,贵也没啥道理。这个就挺合适的,里面穿个高领毛衣管可以过冬了,像这样的”,晴姐又给指了指墙上挂着的高领毛衣。
嗯?怎么听着有种戳戳的暗示,买它。
依坤把老式中山对口尼龙外套脱下来,换上这件羽绒服。
依坤来的时候校服裤没有换,晴姐眼尖可能是从这里看出依坤所在学校的。
晴姐上前给依坤调了调肩和帽子上的毛毛:“跟我儿子差不多高”,目测了一下,推推依坤:“那里有镜子。”
“好看的,这孩子穿啥都能驾驭的了”,晴姐胳膊肘撑在墙台上,一副高瞻远瞩的样子,眼睛瞄到了依坤脱下来的尼子外套,人弹了起来:“这尼子外套现在可没有了”,说着还套上试了试,找了面镜子去照:“以前也是一流行。”
流行是流行过,可给她穿出门可是不干。
在镜子前比当了一下便脱了,又回到买卖上:“你们看,合适了,价钱好商量。”
“老板能少多少啊”,依为民问道。
谈钱总是伤感情,晴姐眨了眨眼睛叹了口气:“这个最低最低二百了,我进价一百九,挣不了多少钱,你再去别家逛可没这个价钱没这个款式了,我这个衣服是专供,今年只拿了两件,前天我朋友儿子拿走一件,还剩这么一件,看你们也需要,我也是诚心卖的,孩子穿上好看,保暖不成问题,对,你们看。”
“怎么,没买成?”晴姐见对家店里刚才进去的几位顾客出来了,侧头问道。
对家一脸碳黑,理也不想理,用力摆摆手,又端起饭盒坐门口吃上了。
“今年这生意不好做”,晴姐唉声叹气道,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依坤手指抠着拉锁,缓缓拉开,脱下来。
“你怎的也比我们情况好,几十家专卖店还不够你抱金砖的,又来跟我们抢生意。”
“广撒网,懂不懂,现在好多人都忽略了中低市场,全奔着高端走了,可研究表明未来中低市场才是消费的主力军,占七八成呢。”
“又是哪位专家的研究?我们这什么都不懂的人,是不是就没法抓商机了。”
“嗐,都是跟着玩呢,什么商机不商机的,该怎么样还什么样。”
“人等半天了”,对家提了一嘴。
晴姐也知道,面色忧忧,她也没法整了,尽力了,衣服上身这孩子,非常好,棱棱角角都显出来了,她一个买衣服的除了睁眼说瞎外,还是挺欣赏这种找对衣服的感觉的。
“晴姐”,刚才吃饭那人这么叫,依坤留下了映象:“你看的那个研究是有依据的,所以…把你这儿最便宜的卖给我吧,怎么合适你挑的肯定比我好,其他的我就不看了”,免得彼此糟心,依坤第一开始以为这两老板一唱一和的戏码是在针对他们,可是再想想,有必要吗,他和父亲是需要别人这样费尽心机去宰的吗,人家难道看不出来吗。
这家衣服质量确实好,她不是开连锁的吗,供货有渠道,其他的应该差不了哪,而且真的会便宜。
晴姐张了张嘴,看这孩子不卑不亢的微笑眼,她无话可说了,接过依坤递来的衣服,笑笑,这要求可真够明确的。
“依坤…”
“爸,都一样”,依坤说:“只分个好看不好看,重和不重而已,棉服里肯定有棉,有棉就挡风。”
晴姐拿着衣服出来了:“我给你找了个款式差不多的,这个穿着可能有点臃肿。”
“没事”,依坤接来入袖穿上,也不用照镜子了,犄角旮旯都合适:“挺好的。”
晴姐点点头:“里面穿个高领毛衣…”,总能感觉出这个也没有:“冬天真的很冷。”
依坤抿抿嘴。
晴姐取下墙上挂着的高领毛衣,装袋:“两个一百拿去穿吧”,说着瞟了眼依为民的方向,自顾自的给拿了主意,想给孩子买衣服态度也不说坚决一点:“衣服就穿着吧,你那个拿过来我给装进去。”
“谢谢”,依坤从裤兜里掏出钱,这是出门时依为民给的。
不管买什么东西,依为民一直都给着依坤自主的权力,一开始是培养独立选择性,男孩子不能束手束脚,可是依坤的消费观——他吐槽完之后,慢慢也养成了他对儿子的信赖,他知道即便限度再宽松,他都不会承担资金的风险。
晴姐顿了顿,收下一百。
“生意兴隆”,依坤临走说道。
“这孩子可以的”,对家吃完饭收拾餐盒,扔去附近的垃圾桶:“用他的实诚还了你的同情心。”
晴姐回过神儿,皱了皱眉。
“人家就凭着话匣子的打开,赖你这占便宜了”,对家解释道。
“爸,你有什么要买的?好容易出来一趟。”
“不用,这个替下来不就是我的了”,依为民领起手里的袋子,里面装着依坤来时穿的中山尼子外套。说的大有一种觊觎好久,现在终于到手了的乐呵。
“你那压箱货什么时候穿,天气越来越冷了,穿这点骑车扛不住”,依坤说。
依为民有一件压箱羽绒服,依坤自有记忆时就在了,从来没见动过。
“过两天再穿”,依为民说。
“谁买的?”依坤觎着眼睛看依为民。
“用你管。”
依坤无奈笑了笑:“别跟衣服过不去,有就穿嘛。”
“我用你操心,真是”,依为民翻翻着眼睛。
依坤笑着:“奶奶的牛奶喝完了。”
“我知道”,依为民带上皮手套。掀起出口的大棉门帘。
外面还是如此,长久,以往的冷,除了棉服,心意也能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