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临江仙 ...
-
城外,十里坡,风雨亭。
时已入冬,林中树木一派萧瑟风光,干燥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一地落叶。
草叶已尽枯黄,只有茅草,还有一些坚强的绿色,从山坡上望下去,成片成片的枯草随风起伏,在一片枯黄中倔强的挺立着些许绿色。
天边一抹斜阳映着霞光漫天,远处大道上烟尘弥漫,数十骑人马踏着斜阳疾驰而来,骑者均是携刀挎剑,器宇轩昂。
队伍渐渐靠近,依稀能看清一马当先的是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身着将袍,腰悬弓箭,骑术精湛,纵马之姿威风凛凛。
裴湛昂首背对着斜阳,金灿灿的余晖勾勒出他的轮廓,周身泛着金色的光泽。
“爷,他们来了。”身后的小七出声道。
两人从坡上奔下来行至道旁相迎,见到他俩,那队人马也缓缓停下,翻身下马招呼着。
“将军,此次末将不能随您回边关了,不能陪着将军驰骋缰场,守护在将军左右,裴湛惭愧。”裴湛朝霍将军抱拳深施一礼,眼中隐有湿意。
霍将军已年过六旬,华发霜白,虽历经大半年牢狱之苦,并不见衰弱之色,穿上将袍,肃杀之气依旧凛然。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你在朝堂比在边关更能展现锋芒,朝堂之事不在朝夕,圣上既然有意扫荡乾坤,你是他最信任之人,任重而道远啊!”霍将军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清癯的脸上流出温暖的笑意。
裴湛满脸凝重的点点头,招呼众人道:“我在坡上的风雨亭略备薄酒,请将军和大家上去歇息片刻吧。”
小七在前引着众人往坡上行去。
“哥哥别担心,不是还有我吗,从今往后,我就替哥哥保卫边关,驰骋缰场,还有守护霍将军!”沈卓行至裴湛身旁,他已脱下皇城司的官服,换上了一身戎装,跟随霍将军去边关。
裴湛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深望着他:“男儿何不带吴钩,你也算得偿所愿了,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要好好干。”
沈卓坚定地点点头:“上回没跟哥哥同去,这次绝不能再错过机会,有幸一路跟随霍将军,霍将军的安危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交给你我可不放心,你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我还是交给崔小山吧。”裴湛看着旁边结实精干的崔小山,笑道。
“大人放心,小人定不辱使命。”崔小山忙抱拳施礼。
裴湛虚扶一把:“不必多礼,令堂可安排妥当。”
崔小山点点头:“我将朝廷赏赐的银两盘了个铺子,让我哥开了个炊饼店,也免得他整日里穿街走巷之苦,所赚之利两兄弟平分,我那份呢就用来养我娘,如兄嫂对我娘不敬,或照顾不周全,那个铺子我就会收回,他和大嫂都同意了。”
“这办法不错,授人与鱼不若授人与渔,又能约束于他。”裴湛赞许道。
“这是沈大哥教我的法子。”崔小山摸摸头,腼腆的笑道。
沈卓得意的朝他挑挑眉。
裴湛笑着摇了摇头,大步走上坡。
沈卓紧走了两步跟上他,心中一个按捺许久的牵挂浮上心头,开口问道:“顾姑娘……找到了吗?”
裴湛沉吟片刻,苦笑道:“没有,她从陆路换水路,从水路换陆路,倒腾了好几回,虚虚实实,已没了一丝痕迹。”
“那……你还找吗?”沈卓追问道。
“找,当然找,等此间事了,我就去找她。有些话我要听到她亲口说出来,才算数。”他想亲口听她说,走的如此决绝,是否真的没有一丝挂念,一丝眷恋?
裴湛望着远方的长空,晚霞渐渐淡去,天空只余一片灰暗,沉稳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痛楚。
众人围在一起喝了一回酒,随意吃了些东西,一一话别后,又踏上了远去的道路。
裴湛紧抿着唇看着队伍远去,目光落在那远去的马背上,久久收不回视线,眼眶有些发红,直到队伍淡出视线。
晨光渐晓。
初升的朝阳洒满河面,河面上金光闪耀,一条蜿蜒碧绿的小河横贯着这江南小镇。
一艘小船划开碧波,吱吱呀呀的在河道里穿行,弯过几条水道,缓缓停至听雨桥下一座二层小楼旁。
将船靠稳,船老大用竹篙敲了敲后门,很快,后门打开,出来一位长相周正的年轻后生,笑着招呼道:“陈老大,今日来的这般早?”
“今日多收了几条鱼,就早些来了。”陈老大提起船上一个大竹笼,走到船头,并不递给他,却将竹笼往水里一丢,嗵的一声竹笼沉到水里。
他把手上的绳子扔给那后生,后生笑着接住,也不查看,往旁边竖着的一根木桩上一系:“陈老大今日丰收了,那敢情好!”
陈老大朝他扬了扬手,用力一撑竹篙,破水而去。
这座江南小镇一面靠山,一面环水,小镇之中水流密布,许多房子都是临河而建,有河便有桥,镇中那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数不胜数,镇中还有几条宽阔的青石板路,四通八达,小镇民风纯朴、宁静安详。
太阳蔼然地升起来,这是冬日里少见的阳光灿烂,一扫往日的阴湿之气,街上来往的人也多了起来,许多人家晒起了床单被褥,还有不少人坐在太阳底下晒起了太阳。
远处的青石板路上缓缓驶来一辆紫檀木夹纱青油车,马车四角上悬挂的金铃轻轻摇晃着,叮叮轻响洒了一路,行人为之侧目。
马车行至听雨桥下一座二层小楼前停下,从上面下来一位打扮得体的女婢,摆好踏几,很快又下来一位儒雅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搀扶着一位样貌慈祥的老妇人,进了那小楼。
桥上晒太阳的街坊乡亲闲话起来。
“温家公子陪老夫人来听雨楼吃饭了。”
温家是这镇上的大户人家,祖上有不少人在朝中做过大官,家里在苏杭也有不少生意,如今老宅里只余温家一位小公子陪着温老夫人在家中读书。未曾想他家也会来外面这种小酒楼吃饭打牙祭。
“听说这听雨楼的菜还真不错,尤其那道秋水醋鱼,比那城中大酒楼的味道都好。”
“听雨楼的菜我去尝过,它家好吃的何止是秋水醋鱼,它家的菜就没有不好吃的!”
“真的假的?才开了几个月的铺子能比得上城里的大酒楼?”
“你看看那店中的生意就知道了。”
这倒是实话,如今还未到正午,大堂里已坐的满满当当的了,温梓桉扶着祖母走进大堂,见里面吵吵嚷嚷地人已不少,不由的微皱眉头。
“温公子来了,给您留了窗边的位置,走这边,哎,小心点,老夫人慢些。”那伙计倒是机灵,知道他每日都来,特意给他留好了座位。
温梓安扶着老夫人在靠窗的位置上坐好,温和的对这个年轻的小伙计笑笑:“谢谢兄台,兄台如何称呼?”
“不敢,叫我小安子就行了。”小安子笑道。
“好,小安子,帮我点菜吧。”
“先来一份秋水醋鱼,呆会祖母您尝尝,这家店醋鱼的滋味十分的好。”
“桉儿说好那必定是好的,呆会我好好尝尝。”老夫人笑容可掬。
“好,还有什么方便老人家吃的菜?”温梓桉望向小安子。
“蟹粉狮子头如何?”
“好,来一个。”
接下来又点了个糟鸡、干煽梅豆角、茉莉竹荪和三虾面。
“好,就这些吧。”
“好来,马上来~”
小安子在大堂穿梭而过,奔入后面厨房。
“又是秋水醋鱼,鱼没了,小安子,快去河里取一条。”厨房里秋娘忙的热水朝天,杏酪也在旁忙着配菜。
小安子忙从河里拉上竹笼,抓出条鱼丢进院中水井旁,拿起尖刀刷刷刮起鱼鳞来。
客人要的鱼都是现吃现杀,十分新鲜,再加上秋娘高超的厨艺,生意络绎不绝。
青纾从二楼下来,见厨房这般忙乱:“秋娘,忙的过来吗?”
边说边挽起袖子就要帮忙。
“别,弄一身油烟,姑娘帮我配菜吧,杏酪出去招呼着,小安在杀鱼呢,前头樱缇一个人招呼不过来。”
菜很快上齐了,温梓桉细心帮老夫人去掉鱼刺,将鱼肉放到她碗中。
“你尽张罗着,自己也吃吧。”老夫人尝了一口,鱼肉酸甜可口,又十分的新鲜,满意的点点头。
“我吃着呢,吃着呢。” 温梓桉吃着,眼睛不时朝楼道瞟去。
自从那日无意在店中见一名女子从楼上下来,惊鸿一瞥,惊为天人,自此便魂牵梦绕,再也不能忘记。
于是日日来此守侯,期待着能再见佳人面。
他打听过了,楼上是这店家住家之处,那女子定是这一家人,只要守在这,定能再见到她。
只是祖母见他日日在外吃饭,不觉疑心,他只好说这家店的菜味道实在太好,祖母便同他一起出来尝尝。
好在这个店的滋味确实不错,他也不算撒谎,他见祖母吃的十分满意,便放下心来。
只是待到吃完,还是没见人影,心知今日定是见不到了,哀叹起身陪着祖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