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还是很人权的。
这个东/京/官/二/代/杀/人/事/件呢——是为了妖/魔/化/东/京/的/权/贵/阶/层,已经歪到爪哇国了。
但是除了王知润心比较黑,她气不过要打人,然后让俩小厮揍人了,她也上去补了两脚。结果这几个孩子“霸凌”的时候,不知道轻重,就把人给打死了。虽然确实俩十四五岁的小厮也没怎么揍她,他们所有人心底还觉得是这个娇滴滴的富家女不抗揍呢!
曾姝乾就是个壁花她觉得就打一顿,应该能抗揍吧;秦紫睢就是个跟班,也拦不住,当然也没想拦。赵鼎就是曾姝乾小男朋友,而且还是个天才少年,曾姝乾觉得他应该啥事儿都能有办法兜住,被拉过来商量事儿的。(千金小姐,最坏的结果即告诉宰相老爹曾布,让曾布兜住)
当然!这个富家女绝对无辜对吧!
但这个事件灵感来自于美剧《绝望的主妇》某一季,第一集,五个姊妹花,一起埋尸,表现的是信任和友谊。这边呢也是为了表现信任和友谊。古代法律一直都是“替亲人隐瞒,不告发亲人”是可以谅解的,法律是规定的,允许你这么做的!古代师生、师友、朋友,不知道有没有法律规定噢。但亲人是有法律的。所以这边是古代亲友。
赵鼎为什么要帮忙?赵鼎这种人从小就是好学生,还是洛学熏陶的大家,长大也是好官员,他能干这种事儿?为什么要糟改他?
因为即使他不合作,本着道义,揭发了他们的霸/凌/罪/行,失/手/误/杀,于他们几个而言,也是不痛不痒,什么事儿没有。但是于他们几个而言就是——我们告诉你这要命的大事儿,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转身就把我们告了?这算什么事儿?以后就是不死不休了。
啥叫不死不休?洛阳王氏、宰相曾布,曾布那时候可是炙手可热,在位的病秧子皇帝器重他,已经在讨论的嗣君,也是他的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劲儿蹦跶着呢。(当然赵鼎不是怕曾布啊,曾布再厉害,顶多也就是曾布在世的时候,他受到打压而已。曾布都65了,他才刚刚16。不必太顾忌他些什么。)
所以未来国士无双的少年时期也根/红/苗/正的赵鼎,为什么能说服自己“粉饰”他们的罪行呢?往小了说真的就一个心比较黑的千金小姐王氏和两个壁花,第一次揍人,也不知道轻重,就瞅着人被打死了。当时,三位姑娘,人均11岁,最大的二月份生的,最小的九月份生的。
赵鼎替他们隐瞒并跟他们一起处理,比他直接告发他们要有风险得多。万一被翻出来,那他这辈子就歇菜了,这么会考试的人,直接断了仕途。
既然赵鼎告发还是不告发,对他们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赵鼎就只能“对得起”他们把他当朋友当救命伞的这份信任了。
而且“处理”是秦紫睢提出来的、喂狗是王知润提出来的。赵鼎和曾姝乾算是清清白白白莲花了。
赵鼎顶多是因为他“未来形象过于光辉”而把他的道德提升到了无限高的地方。把他当个极其普通人,在一段极其普通的社会关系下,在一个偶然事件中,他做了就这么个选择。
赵鼎12岁在东京,跟随洛学大儒邵伯温游学。
18岁在东京,跟随国子监祭酒尹天民讲学。
结合他的聪明才智和见过的世面和未来政坛的能力来看,他妻子再怎么样也应该是王弗这种贡生的女儿吧?不说她有王弗的闺房之秀,只说她有王弗那个家境应该是没问题的吧。十几岁就这么聪明就中举的才子,难道他们家乡没有员外,没有贡生,没有乡贤吗?就算十几岁功名未取,实在挑不好很好的他中意的妹子,他二十二岁就中进士了。他这么骄傲又对自己高要求的人,就不能进士之后再娶妻吗。
再结合他跟他妈相依为命,他十几岁之前都是他妈教大的,他妈算是个才女了,他能给自己找个不如自己妈的?他爹都能娶到他妈了,他家还给他找个不如他妈远矣的妹子?
而且他的诗词都没有想念过他妈!震惊!
他也只给他的其中一位恩师邵伯温写过话,还是墓志铭,写得还很中立客观没有任何粉饰和追念追悼的。
他跟朋友的诗词比较多,为朋友作的诗词也很多,跟朋友关系都还挺融洽的。
虽然他的诗词里也没有很爱他的妻子,但是至少感情还算过得去。不是古代一般士大夫只有妾姬婢妓,跟妻子只有一般感情或者干脆没有感情。
当然他跟冯京、吴敏不能比啊,这两位都是宰相要嫁女儿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