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梦里梦外(三) ...
-
临安地处上安运河南端,行水路不出十五日便可到达神都上阳。
前朝魏延帝荒淫无道,杀父即位,唯一干的一件好事就是从长京迁都上阳后,下令开凿上安运河,以便上阳与临安直通船舶。
当年魏延帝还想了个好理由,上阳地处北方,戎族常年来犯北境,开凿运河可以将江南粮草运至北境战场。
当时举国上下对魏廷帝此举称赞不已,耗费钱财无数,百万民工匠人修了六年,修出这一条运河。
本以为魏延帝真是为国为民,谁知道运河修好后,他立马命人打造龙舟,从此便年年带上宫中妃嫔乘船下江南游玩享乐,不理朝政,百姓怨声载道,增加赋税,强征民工,在各地大修行宫别苑,搜罗天下美女,奇珍异宝,每日饮酒作乐,极尽奢靡。
最终天下民不聊生,群雄四起,出身陇州贵族的贺琰也起兵晋阳,后来魏朝亡了,贺琰最得民心,终登帝位,定都长京建梁朝。
梁朝实行两都制,西都长京和东都上阳,朝廷重心主要在西都。
圣皇陛下登位后,改东都为神都,彻底将朝廷迁至上阳。
当年魏延帝开凿运河是为了贪图享乐,如今运河才发挥了它为国为民的作用,缩短运输粮食的时间,方便南北经商和百姓出行。
骑马去神都要月余,水路去神不过十五日,但纳兰瑄晕水。
鱼缸、浅滩并无大碍,江河湖海池塘边上却不行,站不到一柱香时间就会头晕目眩栽进去。
临安多水,生于临安怕水怎么也说不过去。
纳兰瑄也是天生不信邪的性子,从前去水边试过多回,次次就是两眼一黑。
他似是自小就有这个毛病,平日也并无影响,出远门却是极大的不便。
红日初升,草木上的雨水晶莹剔透。
纳兰瑄在马背上垂头丧气,一旁马下的灰衣少年却神采飞扬,从面前的中年人手里接边包袱,系在马鞍上。
“爹您还不信我啊,多说说公子吧!”
纳兰瑄一听,立刻打起精神反驳道:“青杭,我有什么好说的?”
“怎么没有,公子什么事都想一出是一出,万一到时候你不走官道,偏要往那些小路跑,我可拦不住。”
青杭边说边将包袱系了个结。
纳兰瑄瞪了青杭一眼,咬牙切齿:“叔,你别听他的。”
青客知道纳兰瑄的性格,他语重心长道:“小公子,此去路途遥远,不走官道容易遇上亡命之徒,小公子不可任性,您平安到达神都之后,万事三思而后行,天子脚下,先生说……”
上了马的青杭补充道:“先生说公子要是太肆意妄为得意忘形,我可以给他写信告状。”
纳兰瑄向青客求证:“师父真这样说?”
青客点头,纳兰瑄心有不甘:“那师父有没有什么话让您跟我说的?”
青客笑着摇头,心中很是无奈,明明舍不得,却不肯来送一送。
青客目送两个少年扬鞭启程,见两人身影慢慢消失在远方,他关门往里走,没几步见了顾承书。
他一脸可惜道:“您现在来是晚了。”
顾承书应了一声:“嗯。”
青客埋怨道:“小公子自六岁离开过您身边,这么多年来从未分开,他要去神都您不阻拦,又为何不早出来亲自送送?”
顾承书面无表情:“我不是来送他的。”
青客听着自家公子死鸭子嘴硬,他也装糊涂问:“那您要出去?今日典楼逢休,您也不用去给学子讲课啊,您这是……”
“咳。”顾承书略带深意的看他一眼,负手离开。
青客无奈叹气,只愿小公子此去神都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