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老张,今天讲点有意思的,下回我请你喝酒啊。”
      老张拍拍身上的灰,接了他递过来的凳子,往屁股下一放,坐下来。他看看四周,捏捏自己耳朵,说:“等会开餐了一块说。我哪有那么多故事,得省着些讲。”
      老邢哈哈乐,说:“行吧行吧,唉,我儿子考上了,你说省,我立刻就想到了这事,得省着些花用,给他多存点钱了。对了,老张,你儿女多大了,怎么没见他们给你打过电话?”
      老张摇摇头,说:“哪有那么好的事,我这人命不好。”
      老邢不好多问,老张也不愿意多说,这话题就这么过了。
      食堂开了餐,老邢积极地到打饭那棚子里去排队,帮老张带了一份。
      老张是看场子守大门的,离不得岗,打饭的人一听说是给他带,没意见。
      帮老张打好了饭,老邢又跟其他几个工友说了饭点讲故事的事,立刻就有几个人跟了上来。
      这荒郊野岭的,电视天线没信号,工头不准打牌,晚上有个消遣也好。

      老张接过饭,道了谢,环顾了一下凑过来吃饭听故事的人,笑着说:“边吃边说哈,这件呢,是一个小镇上的旧事。有个警校毕业,家里又有背景的姑娘,因为暗恋自己的学长,不顾家里人反对,偷偷找亲戚帮她调到了学长老家那边的派出所工作。”
      “啥是暗恋啊?”有人问。
      旁人替老张答了:“就是偷摸惦记。”
      老张笑笑,趁这间隙扒了一大口饭,嚼吧嚼吧,咽了,接着说:“她这学长不简单,成绩特别好,各方面都很优秀。他本来是可以留在城里的,是他自己坚持要回家乡工作。原因呢,是因为他母亲十几年前死于非命,凶手至今没有抓捕归案。还有父母早逝,他是靠着亲戚朋友关心照顾着长大的,他说要回去为家乡做贡献回报他们。别说这姑娘了,大把大把的女孩子喜欢这样有情有义又优秀的男孩。不过有些人到底顾忌着生活落差,就是说去小镇上,生活水平降低,犹犹豫豫的。只有这个叫戴姿的女孩,等到自己毕业就毫不犹豫地追着他去了。不过呢,到了那才知道,人家早就有了女朋友。她还好,接受事实,和他保持距离。不过人去都去了,也不能说调来就调来,说调走就调走,所以她安心在那干。镇子不大,事不多,因为不懂方言,她干不来户籍,只能跟着处理些纠纷之类的事,得了空就帮着查查当年的事。”
      说到这,老张口干,放下碗筷,找水喝。对面小方递了一瓶水过来,说:“喝吧,喝完接着讲。”
      老张笑着接过来,说:“谢了。”
      他拿起水,在对方的注视下喝了两口,拧上瓶盖,放到脚边,重新端起地上的饭盆开始吃。
      “快讲咯,快讲咯。”
      “嗯。她手里有的,只是关于这个案子的一些简单资料。林尚勍,就是这个男孩,就叫他小林吧。他母亲是镇上中学的老师,那时的小镇,不存在监控这种东西。伏龙镇临街都是些四五层的房子,一楼门面做生意,上面自家住或者租给别人。林家因为林父去得早,只靠林母教书那点工资,没有买地皮盖新房的经济实力,依然住在老宅。老宅距街上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不过当年镇上人口不如现在密集,林家离热闹已经远了十万八千里。加上林家门前还有个小林子,屋后是一片山,进门小路旁还有他祖父母的坟。这样的地方,经过的人着实稀少。事发时没有任何人看到,发现遗体的就是当年不足十岁的小林,这孩子满手是血下了坡,不言不语的,走到街边被熟人看到,领去了派出所。这旧卷宗里,只有极简单的案情描述。没有目击证人,凶器是那个不方便移动的阶基,就是石制台阶。推断的死亡时间是在报案之前的两个小时内。唯一的嫌疑对象——东木匠,木匠刘立东十五年来一直毫无音讯。”
      “一个木匠,干嘛杀一个老师,难道是欠了工钱没给?”
      老张手在身上抓了几把,摇摇头,说:“林家虽然不富有,但木匠那点工钱,还是拿得出来的。当时市里公安来调查,并不确定林家到底有没有准备翻新房子,因为房子里完全没有动工的痕迹,东木匠的工具都整整齐齐地收在工具篓里,一样没动过。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凶案,翻新工作还没开始就终止了。”
      饭菜凉得快,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他挠挠后背,加快速度把盆里的饭扒了,然后把饭盆搁地上,摸出一支烟点了,长吸了一口,吐了烟气才接着说:“他们翻到受害人的照片,那个时候虽然人也讲究时髦。但郝忠美,就是小林的妈,死那天穿着的这件玫红上衣,领口是大片的镂空蕾丝,即使不说寡妇要穿得素净些,单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这样穿也是不太合适的。眉毛是那时候流行的纹眉,嘴巴也纹过,红艳艳的。脸上本来就抹了粉,因为粉质不太好,白得很明显,所以死状不太吓人。”
      再吸一口烟,又挠了下脖子,他继续说:“镇上那么多有钱的,死的一个没钱人,排除了图财。就她这穿着打扮,情杀仇杀的可能性更大。东木匠一个单身男人,应该是情杀。戴姿姑娘趁着放假,去了东木匠的老家,也是这个镇,只是村子偏远,穷。因为不懂方言,打听情况不太顺利。她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事查清楚了再调回去,可是待在这看着心上人和女朋友亲亲我我,也不是件愉快的事。这姑娘有韧劲,时常买些东西送给她租住的房东,学着说些本地话。还有她巡街认识了小林一个同宗的兄弟,这人是名牌大学学设计的,不知道为什么从大城市回来开了个建材店。他比小林大两岁,姑且叫他大林吧。这大林虽然学历高,但为人嬉皮笑脸的,小戴姑娘本来有些反感。不过呢,小镇上爱给人起外号,比如搞冰淇淋批发的,大家就叫他‘冰淇淋’。有家俩妯娌都卖内衣,这家兄弟就一个叫‘大奶()罩子’,一个叫‘细奶()罩子’,还有什么‘揪毛佬’、‘菜篮子’、‘米袋子’的……”
      “呵呵,叫得多了,谁都忘了对方真名叫什么。你要是按着册子去问林某某,罗某某,大家都一头雾水。好几次,都是这个大林帮忙找到了人,他普通话、本地话都说得好,镇上的人又都认识的。小戴姑娘和他倒是走得近了些。尤其是有一回她闹了笑话,还是他帮她解的围。”
      说到这,老张自己先笑了一会,又抠了抠肩膀那,说:“镇上方言里鞋子和孩子是一个音,小戴巡街的时候听到别人说hai子落了水,以为是小孩掉水里,脱了棉袄就要跳水里去救。还好大林路过,拦了。”
      老邢忍不住了,笑起来,说:“哈哈,我们那也是这么喊鞋子。”
      “大林家里开着建材店,他虽然没结婚,不过家里有他妈,还有弟弟、弟媳帮忙,所以有闲工夫,主动说陪她去问,他能当翻译还能当司机。小戴现在对他,感观比较好,自己确实需要帮忙,就和他结伴又去了东木匠家那头。这次问话就方便了,他家里说起他,有的气愤,觉得他带坏了家里名声,有的倒是惋惜,只有侄女反复说‘我叔叔是被冤枉的’。据她说,东木匠虽然没有结婚生子,对她这个侄女却非常好。关心却不过分,她本来上不成学,还是叔叔贴了钱给她爸妈,才让她念完了高中。叔叔为人非常好,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没跟人吵过架,更不可能杀人。”
      老张拿起那瓶水,又喝了两口,放下水,抓抓脸,接着说:“因为这个人的话,加上机会难得,小戴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喊大林陪她把村里人问了个遍。回来路上,她和大林说了自己心里的疑点:所有人对东木匠的评价不算统一,但没有一个说他好色的。总结下来就是他没结婚,好像也没这个打算,有些孤僻,但脾气好。做手艺活的,比寻常只下地干活的人经济条件好一点,不存在娶不到老婆一说。为什么不结婚呢?对侄女好,说明喜欢孩子,难道是因为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那就不存在下狠手啊,太矛盾了!大林没发表意见,只是提醒她不要先把这些事告诉小林,理由是等有确切的线索再说比较好。小戴想着确实是这样的,小林对这个案子执念深,没必要现在就去影响他。大林转而主动说起一件事,他家本来是兄妹三人,最小的妹妹走丢了,就在案发前一个月丢的,所以自己才主动帮她。”
      “啊!怎么又扯进来一个小孩子?”
      “别啰嗦啊,听老张讲行不行!”
      “没事,没事,有疑问就说出来,没关系的。小戴也很惊讶,她翻看了所里的卷宗,一个字也没提这个小女孩的失踪。不过时间太凑巧,有很大的可能与凶案有关联,因为虽然当时大林一家搬到了镇上,但他们家的老屋没有拆掉,就在小林家隔壁,离案发地只隔了几米。大林接着说了一些可能和案子有关联的事,毕竟他是本地人,而且关注这个有十几年,知道的多一些。一是小林的亲伯父,当兵转业后就分到了派出所,案发时是派出所的副所长,现在是所长。二是凶案之后,原本对小林很亲善的伯母,开始对他敌视。别的亲友出钱出力相帮,伯母见他上门就骂。自家男人对侄子关心,她就和他吵。三,小林现在的女朋友,她姨也是中学老师,这个田老师和死去的郝忠美是非常要好的同事兼朋友。”
      “妈呀!可疑啊!”
      “嗯,小戴听到这些,确实起了疑心。她虽然是个菜鸟警察,但家里算是警察世家,父亲、伯伯、姑父都是干这一行的,她们这一代也跟上。所以她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基础的,她和大林约定,两人继续往下挖。她动用家里的关系,调到了市里的尸检记录:郝忠美没有其它外伤,只是摔倒,后脑勺砸在石阶的边缘,按着一般常理,不会立刻致死,至少有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呼救。但是没有,甚至案发现场照片显示,她没有移动或者挣扎的痕迹,就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死亡。凶手很有可能是她关心的人,但这些在派出所的档案里却都没有提及,只简单地描述了死状,注明嫌疑人是请来家里做活的木匠。大林不知道在哪问来的消息,东木匠此前和郝忠美没有任何交集,是村里另一户人家搭话介绍过来做活的,所以东木匠为情而杀她的可能性减少。当然也不排除是见色起意,一个反抗一个杀人灭口。不过这些与东木匠的为人又不大符合,最要紧的是他人到底去了哪?小女孩零零又去了哪?”
      “啊哟,我脑子都乱了。”
      “乱了就安心听别人讲啊,别打岔。”
      老张嘿嘿乐,说:“谁说不是呢,唯一可能知道些内情的小林,他的口供全是不清楚。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有可能是他回家晚,没看到案发过程,还有,目睹母亲惨状,受了刺激回忆不起来也是可能的。总之呢,小戴和大林两头打听,还是惊动了一些人,他们的主要怀疑目标是小林那个伯伯,结果查着查着,这个伯伯出事了。”
      “啊?真的是他呀。”
      “小戴信,但是大林不信,跟她说了林家村一个事。镇上扩张,小林家的老屋,在拆迁范围内,不说一夜暴富,一百万以上是肯定有的。这老屋,是小林爷爷建的,东边四间原先是归他伯伯家,因为他们建了新房搬到了街边,所以留给了不太富裕的小林一家用。但是归属上,还是伯伯家的。为这房子的事,伯伯家好像起了些冲突。这个时间点,伯伯自杀有点不对劲。也因为房子拆迁的事,小林的女朋友和他闹翻了,据说吵架时爆了句‘你妈就是个骚货,勾引屋里哥哥’。镇上闲人多,你今天放了个屁,明天就一堆人往你屁股上瞧。何况是这种绯色新闻,这话很快就传开了。小戴跟着市里来的人一起去这个前所长跳崖的地方调查,没查到什么。乡里山上不可能有监控,只能问白天在家的路边住户。有个老人记得清楚,说‘后生仔和他一路来滴’,小戴记得大林和她说过,土话里一路不是指同一条路的意思,而是一起。其他警察虽然也有疑问,但是跳崖点只有一个人的脚印,和死者符合,脚印规律不凌乱,自杀是没有争议的。”
      “就这样?”递水的小方,第一次出声相问。
      老张笑笑,又拎起那瓶水喝了两口,说:“没有,因为大林的话,小戴继续查,不过再查不到什么线索。所以她干脆约了小林私下见面,把自己查到的东西都说给了他听。”
      “这个姑娘怕是……哎哟,我觉得这个小林很危险啊!”
      “嗯,小林听完她说的,问她‘你觉得我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母亲?’小戴说‘我希望不是你,但如果是,我觉得你应该是不小心。’小林沉默了好一会,才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小心还是故意的,她和人偷情,害死我父亲,还害死了……小零零,我觉得她该死。可是她死了,我又想她,试着去理解她。说起来很奇怪,我没有办法原谅她,也没办法恨,很矛盾是不是?’小戴听他没有否认,心里很沉重,继续问他‘你当年还只是个孩子,事情本身就是意外,你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为什么不说实情?’小林笑笑,说‘你觉得这个小镇,像不像个大牢房?这些人,这些嘴,就是最折磨人的监狱。’小戴无言以对,心里乱成麻,知道了真相,并没有让她好过。小林笑笑,说‘你放心,我不会杀你灭口的,你是个好姑娘,我不怨你,是我这个人的命如此,没有办法的事。’说完他起身走了,小戴追到门口,问他‘东木匠……到底怎么了?’小林回头,认真地朝她摇头,说‘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他,他和她……他和郝忠美没有任何关系’。”
      “他这……这案子就这样算了吗?”
      “不是,他自己去市里自首,但确实就像小戴说的那样,那时候他不到十岁,而且本就是郝忠美要拦他,他急着挣脱才将穿着高跟鞋的母亲甩翻。据他描述,当时郝忠美没有立刻昏死,而是反复叮嘱他,不要说出去,不要说出去。这个女人虽然行为不检,临死还是想护着自己孩子的。小姑娘的尸体在老屋旁林家爷爷奶奶的坟里挖了出来。小林后来就消失了,小镇上的人把这事反反复复、添油加醋地说来说去,小戴觉得没意思,调走了。”
      “那木匠呢?”
      老张把水瓶里最后一点水喝光,挑眉道:“谁知道呢?没有线索,这个谜团就只能这样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