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读书初体验 ...
-
周宁恢复一下情绪,从周大龙的怀抱中下来,在柜子里把自己存钱的盒子拿出来,他从中拿出了30文钱交给周大龙,道:“爹,这是我的压岁钱,明天你要是还去县城上,你帮我买一本叫三字经的书。”又把盒子放回原地。
周大龙他们都知道周宁今年的压岁钱是自己收着的,也没有很惊讶,他借过钱,用疑惑的语气道:“三字经?”
“对,今天我问了宋伯伯,他说刚启蒙时候看这本书就可以,我如果有不认识可以去问他,反正我现在还小,我就一天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周宁觉得三字经这本书他还会背前面几句,可以通过这本书大致的考察一下自己,也可以连蒙带猜的靠自己认识一下目前楷书的文字。
“那我明天就去一趟县城,我去之前,你再告诉我一下叫什么名字,我怕我记错了,这书是不是只要是书铺就有卖的?”周大龙对书籍充满了敬畏,也害怕自己记错了坏了事。
“三字经应该是最简单的书籍了,只要是卖书的地方就会有,爹你就买最便宜的就行,我就用它认识字就可以,不用太好。要是制作太精良的话,我给你的钱就不够了。”
周大龙把钱揣到怀里,玩笑的道:“行,要是钱不够我就先替你把钱垫上,回来你在给我。”
“爹,我的钱全都给你了,我这里一文钱都没有了,你要是替我出钱,那你就记着点账,等今年过年,我拿了压岁钱在还你。”周宁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财不外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你就骗我吧,爹刚刚都听见你那个盒子里哗啦哗啦响了,肯定还有钱。你怎么这么财迷呢。”周大龙用食指点了点周宁的脑袋。
“真的,我真的没有钱了”周宁底气不足的回道。
“你爹还不缺你那几十文钱,走吧,出去吃饭吧。”
两个人前后出门,到正房吃饭。
正房上,大家都基本已经落座了,就等着他们爷俩呢,看见他们俩进来,王氏先张口问道:“你们爷俩偷摸的说什么去了,赶紧坐下吃饭。”
俩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大龙接过赵氏盛好饭的碗,解释道:“今天宋秀才过来了。咱们都没在家,就跟多子说了几句话,多子刚就跟我说这个呢。”
老周头没想到宋秀才来家里,以为有什么事情呢,赶紧问道:“他过来干什么?”
“我昨天去地里,回来碰见他了,我想让他没事的时候教教多子,就跟他说了,他当时有事没来得及给我答复,这不今天过来告诉我一声。”
“咋样,他有没有答应下来,你这孩子,说话也不说完整了。”老周头听了半天没有答案,有点着急。
“爷爷,宋伯伯说他明年还要考试,现在没有时间教学生,但是他和我说要是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他。”周宁替他爹回答道。
周大龙在旁边跟着附和道:“明天我去县城回来就帮他带一本最简单的书,让他自己没事先认识字,有不知道的让他去问宋秀才,爹,你看这样行吗?”
王氏放下饭碗道:“行,咋不行,我觉得挺好的,买书要多少钱,一会儿吃完饭我给你拿。”
“不用,娘,多子把他压岁钱给我了,他自己读书,就用他的钱,你不用给我拿钱。”周大龙连忙摆手。
“你这个当爹的也是,还用你儿子的压岁钱,你把钱还给多子,一会我给你拿。”王氏恨铁不成钢的道。
周宁赶紧推辞道:“奶奶,不用拿钱,我攒钱就是想来买书的,要不留着也没什么用。”
“我还是头一回听到钱留着没什么用呢,咱们多子这是视金钱如粪土。”张氏在旁边打趣道。
大家都哈哈大笑,话题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周大龙早早的就出门了,老周头跟二龙也抗着犁去麦地里翻地了,周宁还是和那些鸭子为伴。
中午的时候,周大龙就回来了。他一回来就拉着周宁进了屋子。一进屋,他让周宁先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兜,把布兜褪下去,里面一层用油纸包着,把油纸打开,才露出蓝皮的书籍。
周大龙把书递给周宁,如释重负的道:“多子,这就是你让我买的三字经,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周宁已经被他一连串的动作弄得目瞪口呆了。他接过三字经,用手轻抚着书皮道:“应该是这个爹,但是我也不认识,等我哪天再去让宋伯伯帮我看看。”
“那就行,你先自己看看,有什么问题你就去找你宋伯伯问吧。你要是不好意思去,你跟爹说,爹领着你过去。”
“行,我先自己看看,爹,你回屋休息一样吧。”
“那我走了”周大龙说着就打开门走了出去。
周宁见他爹出去了,目光才收回来,他看着手上的可以称为小册子的书,差不多A5大小,湛蓝色书皮上就写着三个大繁体字《三字经》,书一共有20页薄厚。书皮较硬,内页偏软,周宁也分不清楚是什么材料的纸张。
他翻开第一页,上写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楷书繁体,竖书成行,自上而下,由右向左。
周宁还是上小学的时候背过三字经。过了20多年了,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每次提到三字经基本上都是“人之初,性本善”6个字来显现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三个字,六个字。
所以书打开的第一页,周宁磕磕巴巴都读不下来,但是他还是松了一口气,起码里面的字有一些是他能认出来,有一些是他可以猜出来的,还有一些是打死都认不得的。
他一页一页的翻看,一共差不多有1000多个字,他把自己认出来的标记一下,猜出来的用另外一种方式标记,剩下的就是完全没有头绪的。然后他查一查,认识200多个,完全认不出来的有400多,剩下200多的字他能猜出来,却不知道到底对不对。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用油纸盖上,然后躺倒炕上,闭上双眼,思索着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他在认字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虽然书籍上都是繁体字,但是周宁毕竟是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他会拼音。古代的人在认字方面只能死记硬背,这个字怎么念,什么意思。对于熟练掌握拼音的人来说,可以标注,经常温故知新。
让周宁最恼火的是怎么写。横平竖直,勾点撇捺这些他都懂,问题是怎么拿笔,怎么能把字写得好看。他十分后悔上辈子对说法不感冒,毛笔更是摸都没有摸过。就算现在一切可以重新开始,但是目前来怎么练都不知道。他唯一知道和书法相关的就是,手腕很重要,写毛笔字用的力都是用的手腕力。
他睁开眼睛,抬起手,看了看自己的手腕,应该是需要很多训练还能达到挥笔如墨的程度吧!然后他又开始纠结要怎么训练手腕?训练的力度要有多大?会不会应该身体的发育?
自己想了半天,还是乱乱的,想不通就先放下,没准那天就开窍了呢。周宁穿鞋下炕,走出屋子。
正好老周头和二龙回来吃饭,老周头看到周宁就问道:“多子,你爹回来了吧?给你买书了吗?”
周宁高兴地回道:“爷爷,我爹回来了,给我买的书可好看了,要不要我那个你看看。”
“不用,不用,你拿出来我也看不明白。”老周头连连摆手,在井边把水打上来,又接着问道:“多子,你能看明白不?”
“爷爷,我也看不明白,但是我看那些字都长得可好看了。”周宁一边说道,一边把水盆给他爷爷送了过去。
老周头把水倒在盆里,让二龙先洗手,然后笑了对周宁说:“那你没事的时候,就带着书去你宋伯伯家问问他。”他又怕他到人家里冒冒失失的让人厌烦就提醒道:“多子,爷爷跟你说,你要是去宋伯伯家,要知道礼仪,你看宋伯伯忙的时候就不要问他问题,等什么时候看见他没有事情,你再拿着书让他教你,听见没有?”
“好的,爷爷,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宋伯伯家玩,上次他来咱们家的时候说他家有一个宋哲哥哥和我差不多大,宋伯伯忙着读书的时候,我可以跟他一起玩,等到宋伯伯不看书了,我再问他问题。”
“行,你知道就好,你爹把书给你买回来了,你好好的先把字都认全了,这几年咱们家也好好挣钱,到时候爷爷就送你去书院好好读书,走,咱们进屋吃饭吧。”老周头甩了甩手上的水,牵起周宁往屋子里走。
下午午休过后,家里静悄悄的,周宁坐在屋里,手里拿着三字经,左翻翻,右翻翻,越翻越激动,这是这辈子第一本书,也就说以后读书的日子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