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山有乔松,隰有荷华 ...

  •   山有乔松,隰有荷华

      过了几日,长安城在被雨水淫浸了近月之后终于见到一缕阳光,自是日出而晦收,天高而云淡,露白而叶红,颇有些秋天的韵致。

      章苏成起了个大早,一路哼着小曲奔曾陌的住处去。曾陌也早早的起了,正靠着窗温习《六韬》,见章苏成沾露而来,便放下手中的书本迎了出去。

      小楼外,日光温煦,天地间空气清爽,秋意正浓。曾陌又见章苏成满面的笑意,心情也大好起来。

      “蘅言兄昨夜睡得可好,某见这难得的好天,一道去街市上逛逛?”

      “再好不过,子城兄且稍等片刻,某去换件外衫。”

      章苏成微笑颌首,曾陌疾步走进内间胡乱拿了件外衫套上,二人便兴匆匆地出门了。

      “长安城果不虚传。”章苏成道,“某幼时也曾来过,只是未有影像,如今一见,倒觉得前人诗文中也未能尽述其景,恐怕盛时更甚。”

      曾陌微昂起头,面色坚定,道:“中兴之任皆在吾辈。”

      章苏成一时无语,心中暗道,这人也忒认真了。他又不由想起那些书中的前尘旧事来,虽是亘古未变的盛极而衰,于他看来,其中的血泪,确是真真切切,感同身受的。

      且说这大襢朝自太祖开国以来,经几代贤君,或有文治,或有武功,及至先帝贤宗元枥年间,已达史中未闻之盛世。

      时,京兆一府,珠玉铺地,锦帛缠树,曲江涌琼,石月镶金,牡丹色绝,锦冠帛带自万国。

      时,华夏九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万民受教,礼复乐盛,海内强富,藩国四夷皆俯首。

      贤宗自觉功绩斐然,于元枥六年,皇皇御驾,东登泰山,祭天封禅。

      然,物之盛极,必有一反。元枥年间虽一时极盛,却未能长久。

      元枥八载春,贤宗薨于大明宫中,遗命宰相周平姜与安国公杨尹固命。

      其年三月,贤宗入葬朝陵,尚未及弱冠之年的太子李珀继位。

      六月,御史大夫夏瑜上书新帝,揭云阳候章宪湖所犯“十罪”,罪罪当诛。上念其有战功,赐自尽,未诛连。

      八月,夏瑜再弹鲁王李迁,指其秽乱宗室,觊觎帝位,恐有不臣之心。迁恐上责,愤而起兵。各地诸侯,或有投机,或恐削爵,起兵呼应者,共有六王。帝命朔方节度使梁铳领定国大将军衔,帅亲兵二十五万平乱。

      十二月,雁门关一役,梁铳大败,兵士三十万,存者不足十之三四。主帅梁铳自尽殉国。上命西南节度使韩奕帅兵四十万,赴潼关。

      翌年元月,上废大庆,改年号承平,依以载记。

      二月,潼关危,上再任范阳节度使赵聿之帅兵三十万支援潼关,至此,大襢平乱所用兵数已达百万。安国公杨尹谏新帝南幸,帝允之。礼部侍郎曾暄作“两晋赋”,讽其“晋愍尚守城,何辈窜建康”。上怒责其不敬,谪其为升州长史。

      三月,御驾离京幸吴,曾暄于谪迁途中再作“朝陵赋”,又赋绝句,曰:“泰山岌岌烟未散,朝陵凄凄土犹新。六王不忠谓可诛,若个不孝承平君?”上闻之,怒极竟口吐鲜血,赐其鸩酒。

      四月,御驾已临淮水,潼关忽传捷报,赵聿之出奇兵,立下奇功,一战歼敌近二十万。潼关之危已解。

      五月,捷报再传,范阳节度使赵聿之和西南节度使韩奕强攻雁门关,大败叛军于关下。至此,叛军已是强虏之末。上下诏,命赵韩二将全力剿灭叛军残将,又使御驾返京。

      及至承平二载春,战火方止。此时的襢帝国已是满目萧然,盛世难再。

      曾陌与章苏成二人在长安城中游逛着,心中却总挂念着盛世繁华中兴大计,终究是观景不是景,逞兴不尽兴。

      已近正午时分,二人走进一间路边的小店。那老板素来敬爱读书人,又见他俩仪表出众气度不凡,心中自是十分欢喜。于是捡了一张最干净的桌子,再用抹布将桌椅擦了又擦,才招呼二人坐下。小店虽小,却也有名字,叫“二饼”,曾陌与章苏成便是见了这名字才进来的。

      “二位郎君,不知想点些什么呢?”老板殷勤地问道。

      “不知老板可有何推荐?”曾陌微一扬眉,反问道。

      “小店汤饼不错,蒸饼也不错。”那老板似有几分得意。

      “只此二饼?”章苏成问。

      “只此二饼。”老板答得极爽快。

      曾陌与章苏成相视而笑,他二人原以为这店名怕是别有玄机,没料到竟是自己迂腐了。

      “二位郎君莫笑,小店虽只卖二饼,却也不只有两种,”老板道,“这汤饼分不同汤头共有七种,蒸饼分不同香味亦有七种。”

      “哦?那就给我们各上一份汤饼和蒸饼吧,有劳老板了。”曾陌笑着对那老板说。

      “嗯,口味你作主,我们是真饿了。”章苏成把起桌上的茶壶,给曾陌和自己给倒满一杯。

      “好,二位郎君请稍等片刻。”

      这个片刻并未等多久,一杯茶还没喝完,饼就上来了。

      “二位郎君轻慢用,”老板满脸期待之色,又对曾陌道,“某见这位郎君大概来自江南,曾听闻江南之地口味精细清淡,便做主作了这羊肉胡汤饼,给郎君常常鲜。”

      “谢过老板。这蒸饼香味也极清甜,可是用的荷花?”曾陌道。

      “正是,此荷香蒸饼乃小店招牌。二位请慢用。”

      曾陌尝了口汤饼,果真是从未吃过的味道,羊肉嫩而不膻,颇美味。又尝了口蒸饼,满口的清香,他想起,幼时母亲做的寒具,就是这荷花味,只是略甜一些。

      两人正吃得尽兴,门外忽然一争喧哗,杂乱的马蹄声飞快驰过。两人俱是一惊,这闹市之中,竟有人敢纵马。

      那老板见二人面有疑色,便道,“二位郎君是初来长安的罢,刚才那是有名的莲花公子赵荷华。”

      曾陌听后直想笑,这名号,怕是秦楼楚馆里有一堆。

      “原是他,倒也难怪。”章苏成若有所思道。

      “这莲花公子可是长安城里顶有名的人物,乃辅国大将军赵聿之与出云长公主的独子,圣人身边最红的贵胄。”老板说得眉飞色舞,“他自幼好兵法,为人也十分跋扈,除了赵将军,无人敢管,赵将军又常年驻守朔方,便成了今日这纵人马冲市也无人敢过问。”

      曾陌心道,这莲花公子年少气盛,真把自己当作冠军侯了。

      “老板,可这莲花公子的名号又从何而来呢?只是因为名字么?” 章苏成颇疑惑,好端端的少年郎,怎么就叫了个这样的名号。

      “是也不是,圣人最欣赏的年轻人的其实有两位,一是这莲花公子,还有一位乔松公子。”

      曾陌与章苏华终于忍不住笑,这些名号,真是有趣。放在楚馆里,也怕是无名之辈。

      “这乔松公子又是何解?”曾陌完全好奇起来。

      “乔松公子乃是安国公之子杨遂,自幼聪颖过人,生得也是清俊风流。”老板道,“这名号的缘由还要算到多年前,那日,圣人宴请大臣和家眷,杨赵二位小公子一同合奏了一曲‘江汉’,孩童自然是不能奏出那种锵锵神韵,可圣人听了后却十分喜欢,还道‘山有乔松,隰有荷华,乔松乎?荷华乎?朕之双璧也!’。此宴过后,他二人便得了这两个称号,也算佳话一庄。”

      曾陌心中一震,那乔松公子竟是自己认识的,又越发觉得好笑,这名号,虽然不是御口亲封,也差不离,难怪能流传开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山有乔松,隰有荷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