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第四章
园长奶奶带着海洋和小么没走远,顺着幼儿园后面的小径往后山上走。奶奶岁数大了,小么的腿也不好,上山的坡路走不快,奶奶就一手拉一个孩子,慢慢地,一边走一边讲故事。
奶奶讲了个儿童团团长海娃的故事。
“龙门村儿童团的团长叫海娃,每天啊他一面放羊,一面还要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有这么一天,炮楼里的鬼子又进山去抢粮食去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还写了一封信想交给八路军的张连长。可这信怎么才能送过去不让鬼子发现呢?
老赵看看儿子海娃,把这个送信的任务交给了他。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就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奶奶,为什么插着鸡毛就是很重要的信啊?”小么听故事听得忘了哭,皱皱着小鼻子问道。
海洋在一边抢着回答:“鸡毛信嘛,我知道,鸡毛信鸡毛信,就是很重要的信!”
海洋的声音清脆,小么的声音软软的,两个小孩你问我答,听着十分有趣。
奶奶笑着继续讲:“海娃赶着羊群在山里走啊走啊,没想到,就在山沟里碰上鬼子了。”
两个孩子握着她的手同时紧了紧。
“海娃远远地瞅见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可鬼子一看这么大一群羊,就高兴了,唧唧咕咕着让海娃把这群羊都赶回他们的炮楼去。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到了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鬼子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们带到了一条山路上,山坡太陡,鬼子的骡子啊马啊爬不上去。海娃就乘机拼命往山上爬,越爬越远,鬼子急了,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小么的手不由自主地一抖,仰头问奶奶:“然后呢,海娃又被鬼子抓回去了么?”
“你猜呢?”奶奶笑着看他。
“肯定没抓到,海娃肯定把信交给八路军叔叔了!”海洋在一边肯定的说。
“是吗奶奶?”小么问。
“嗯”,奶奶点点头,“山那头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海娃在山上大声喊‘八路军叔叔——’……张连长带人赶了来,海洋把鸡毛信交到了张连长手上。”
小么吁了口气,低头走了一会,又摇着园长奶奶的手说:“奶奶再讲一个吧。”
园长奶奶想了想,又讲了个少年游击队的故事。
“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李主席带领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到山里坚持打游击。村里的几个孩子苏保、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也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他们年纪太小了,李主席和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到了天黑,孩子们偷偷地离开家想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李公公把他们找回来,刚带回村边,就看见白匪团长领着土匪闯进了村子,眼睁睁看着他们杀光了全村人!
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勇敢,机智,消灭了不少敌人。有一次,李主席被捕了。李公公领导着孩子们混进敌人里头,不但救出了李主席,还打死了白匪团长……”
小么听得入了神,嚷嚷着:“还想听还想听!”
海洋见园长奶奶一边走山路一边讲故事有点喘,赶紧说:“我也会讲,我来讲一个!”
于是他把以前爷爷给他讲的潘东子、小兵张嘎的故事给小么讲了一遍。
老少三人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老秦头安葬的地方。没有墓碑,就埋在几棵松树之间,他们这些打小就满后山跑着玩的孩子是不会认不出地方的。
“小么,去跟爷爷说说话吧。”园长奶奶对小么说。
“嗯”,小么点点头,松了奶奶的手往里走。
海洋也想跟去,被奶奶拽住了,拉到一边的小亭子里坐着。海洋就趴在小亭子里看着小么小小的身子蹲在那个小土包跟前,嘴里喃喃地不知道在说什么,时不时地抹把眼睛,还从地上抓一把小松枝儿往土包上洒。看小么抹眼睛,海洋觉得自己也跟着难受。
过了一会,小么站起来,拐拐地从林子里走出来了。奶奶也拉着海洋走过去。海洋看见小么眼睛红红的,跟小兔子一样,但脸上挂着浅浅的笑。
奶奶问小么:“跟爷爷说再见了么?”
小么点点头。
海洋跑过去拉着小么的右手,奶奶领着小么的左手,三人又慢慢慢慢地往山下走。
海洋悄悄地在小么耳边说:“你别难过了,我把小手枪送给你啊。”
小么点头,仍旧浅浅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