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义子庄渔 ...
-
晚间母子闲聊到大半夜,胡与福从福婶房里出来,吐出一口气。
胡与福:应该能放心了吧。
月亮正圆,晚风挺凉的。
晚间,胡与福走进福婶屋子,准备来一场母子交心。
“娘还在为那事伤心?”并走过去,主动抱住福婶,“娘,阿福命大,是个有福之人,我长大了(但不是瓷娃娃),能照顾自己(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地,只管当娃娃教训)”
“娘只是不甘心。呜”女人又哭了,哭出来吧,说出来吧,走出来就好了。
“不哭不哭,娘,你最好了。”胡与福明白的,偶尔从四邻听个一句两句,四拼八凑就知了。福婶爱胡爹,及一切,她不甘啊,女儿身除了育子,谁个不是把她当附庸。胡宅没了主家男人,四方都是豺狼。丈夫儿子都被征走,她不甘自己没能替身而去。
“娘,我没事了。”
“阿福懂事,可阿福还小,娘知道阿福是有福气的,不然也不会……”
“活下来了。娘,看开些。福祸相依,阿福长大了,以后会让娘享福的。我还会为你养老,伺候您。”
“我儿安我心。”
“娘,我在的。阿福爱您,敬您,以后也会孝顺您。”胡与福从自己入手,来打开对方的菲。
“娘,辛苦了。”来自后世的话语,多了些许魅力。
“娘不辛苦。阿福”福婶抱得紧,让胡与福只能调整呼吸到最轻。“阿福,阿福,娘真的不苦,娘只有你了(与胡爹的关联只有一子了),娘不能没有你,你不要离开娘,不要丢下娘。”
“我……”胡与福刚想说,被一种感觉激灵,醒了神,有种力量在阻止他应承什么。心里毛毛的,有点儿奇怪,不像是坏事。
福婶总算哭累了,胡与福打来水,给她敷一敷眼睛,让她好好休息。林阿水这个妹妹,睡得挺熟的,这样都没吵醒,也是奇了。
是个省心的。
胡与福看着院里两棵石榴,黑夜月影,看得不太清,在井边打水洗了洗,凉意十足。洗完才缓慢打开自己的房门。
轻轻一关上,今夜庄渔也留在家里住,还和他一起的。
他上床,一只手扶住他。
“你还没睡啊?”
“没有。”
“今天谢谢你了。”
“应当的。”
从外面被背回家,庄渔问出他原来是想打草喂豕仔。庄渔二话不说,就去打了一筐子草,还兜了一些随处可见的草药,用石捻捻碎敷上扭伤的脚踝。
“今天你帮了我不少。”又是打草采药,又去捉了一条鱼和一些虾回来。
“我也吃了”庄渔“阿福厨艺非凡。”
“呵呵呵,这么说我长大能去做个厨事也不错。”
“阿福长大不离开这儿?”
“离开这儿,去哪儿?”
“魏国之大,诸国来访,山水之大,各种在这里没有见过的新事物,阿福不想出去看看?”
胡与福听这意思,“你要离开了?”
“不是现在。”过了一会儿,庄渔又说“阿福要与我同游?”
“”胡与福,这是不舍自己,离开,主角好像没那么快吧,书中说过,应该还有几年,要等主角救治燕王世子沈胥北之后吧。“到时再说吧。”
他有娘要看顾,况福婶的意思也是想他留下来的。他不能答应对方。
“阿福,明日我教你习武?”
“好”怎么一下子跳到习武上了。
翌日,胡与福起来,天又是大亮,身边的友人应该也早起了。
庄渔还打好了水,胡与福打理好,吃过粥,才见到他。
福婶背着林阿水,拉着庄渔右手,脸上挂着笑,说着话,看起来两人相处很愉快。他是错过了什么?
直到他走近。
“我家阿福认可你呢,你要是愿意,不如留在这儿给阿福作伴?阿福没个兄弟(停顿),你要是愿意,也可叫我一声干娘。”福婶笑着看着他。
庄渔很触动,他一大早外出,又到溪边捉了一条大鱼,拎着往回来,并在离胡宅不远的地方遇到福婶。福婶一看他,又是给宝贝儿喂豕,又是捉吃的。在这些小地方,没个本事,鱼虾腥臭,很少有人吃,饿极了,什么都吃的人也相当嫌弃这些,宁愿去啃树皮等。
也是她儿子好本事,能将这贱物弄得鲜美可口。
“干娘,请受庄渔一拜。”庄渔挺想和阿福更亲近些,阿福友人那样多,他只是其中一个。难得对一个孩子在意,他想成为友人的。福婶很在意阿福,是个很好的母亲,多少关注他,被人关注了,很少体会到这种感觉,他想靠近些。福婶要认下他,他只要一开口,他就是阿福兄长了,他先是惊讶,胡与福走来,他觉得,他真得很想有个家。别说,从此,这里家人有阿福和干娘,再加一个林阿水。
胡与福都呆住了,这才多久?是个什么发展?是他没有睡醒么?咋回事?
“阿福,还不快来见过你义兄?”福婶见儿子不是不高兴,似是高兴过头了。
“义兄?”眼神一飘,盯到大鱼身上。鱼有挺大个,有三四斤吧。用生姜去腥,切片,厨房还有些咸菜,可以来个咸菜水煮鱼。家里的瓦锅能做上两大锅,还可以让林爹吃。他也记仇,林宝昨个咬了他呢,但林爹在那边,他是亲娘现任夫家,没有扯破皮,还是要来往,至于林家二房,有福婶在,想闹也闹不起的。
福婶大早上,也回了林家,看样子,心情不错。林猎户好待是她丈夫,人还不错的,自己赚上钱,也会交给福婶,还会给他带些镇上吃食。
这不,福婶提了一个油袋包回来,“来,这是你林爹叫人从镇上带回来的肉馍。”
肉是羊肉,一个馍就值半尺布的价,十三文钱,可不便宜。
“娘吃了吗?”
“乖阿福,娘不吃,你和阿渔一起分了吃,娘要要回林家那边,你就不要过去林家了。”福婶摸了一下儿子头发,“乖乖养伤。”
“好。”
胡与福接受福婶的安排,反正家里有吃的。现在庄渔是胡与福义兄,可以正大光明住在家里了,庄渔还是愿意和胡与福住一间屋。
胡与福:也行。反正两人年纪小,床够宽,他睡相不错。
他跟福婶说过,他要给野猪改个猪槽,猪窝。
为了保证猪窝的干净,他也不能干养。有了庄渔这个劳动力,挖个茅坑也是够的。
茅坑在棚子墙外面,墙边有个洞,方便洒扫。为了人不掉进去,外面还寻了树枝作成板盖盖上,等他好了,可以去山上寻来果树或鲜花种在旁边。
几只野猪也太少了,不够热闹。福婶已托人去有养猪的家里寻上几只仔儿。
村里人都听说了,福婶的儿子不放牛不放羊,居然去养那肉膻味的豕。集市上豕肉虽然也卖十二三文一斤,但也比不上十七八文的羊肉牛肉。牛肉是不常买,也难买。这养着,也不如放牛羊娃子快。
众人不看好。
白米没有现代种类多样,没有伟人去种植。说是白米,也是发黄,更偏梗米,口感总比粟等好。胡宅也有接近现代大米,比肉还贵,二十八文一斤。福婶用来煮早上喝的粥,那个吃水涨米,半碗就能煮一锅,儿子补身体,还能喂些给女儿。
福婶把最好的都留给了胡与福。
这个院子里,有种了些松菜,还有葱,生姜是去药房买的存在家里。生姜有好些用处,可以考虑自己种些。院子另一边还有空处。
说学武,就是要学的。胡与福没那根骨,庄渔先让胡与福耍个把势,学个招,能打得过一般人就好。真正入行,以福婶也不太乐意胡与福吃苦受罪。
胡与福认真炼习着招式,庄渔就在院子按照他指示规划整理院子。
院子花个几天就整理得差不多了,胡与福脚也好了。早上起来炼武,再吃完饭后,带着庄渔往山里跑。
小乖那群小孩儿知道野娃成了他义兄,也是跟着一起玩儿。但有了主角这个“大人”(都有前世是成前人),也不太想跟着一群孩子闹腾。
庄渔脾气又好,人温温和和气气,会医会武会写字读书,什么都很好。每天一起上山采药,还教他识药采摘。
他学了些药理,都用到猪身上了。更是让前世有神医之称的庄渔面部扭曲。明明是医人的医术,他竟然有天会去医畜生。
阿福称豕为菜猪,其肉是人吃的,人要不得病,首先要保证猪不生病。
天气越来越热,还要注意卫生。连猪都被胡与福清洗了一遍。让福婶从外面买了好些石灰,方便给家里消毒。畜生窝里更是好好打理。
煽猪头两天精神头萎呆着头,饿它一两次,胃口大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以肉眼可见的胖了起来。当然,胡与福也留了一头种猪。
加上买回来几只家养的,被便宜买回来,当时是八只。林猎户与村人一起清理周围林地,也找到一些。大的,被大家一起分了肉,小的,有好些卖不上钱,大家乐呵送给娃娃们玩儿。
还有被刚从肚里淘出来的,活的,胡与福送了些从山上找来的粉籽做的冰粉,放井里镇成形,放上糖水送给猎户们分吃。寻问一二,那几只可怜的仔也被胡与福去拎回来。人在饱食后,也不会真吃上没下地的。反正活了是肉,没活也只能丢山里喂大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