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医者“仁”心 ...

  •   庄渔被迫成为兽医。

      胡与福很喜欢崽(肉),他很自信救活这些可(好)爱(吃)的小动物(肉)。

      完全是医者“仁”心。

      让庄渔怀疑人生。

      见过胡与福的残忍(从阉猪到阉鸡),阉鸡肉嫩。福婶养了一月的鸡崽就那样被胡与福祸害了。

      特此,胡与福还让福婶专门打造一幅刀具。没有先进的技术,能将手术小刀打成八分像也就足够了,他不挑。

      这月,胡与福给一个做木匠的齐大叔出了个主意,做出一个手摇风扇。那齐木匠,头脑不错,真将这活卖了出去,胡与福还分了二两银子。这东西,人家一看就明白,易仿。齐木匠高价卖给几个富户,赚了不少,接下来,很快就被仿了,卖不着钱了。

      齐木匠还送了两个手摇风扇给他,让他有什么好主意,一定要告诉他。胡与福乐呵将人送走,开心去数钱了。

      “阿福真聪明。”庄渔端着用井水冰镇过的绿豆粥,放到凉棚里。

      “那是。”胡与福还是很骄傲的,感谢自己前世的国家社会教育,让他懂得多。“比我们出诊更来钱。”

      想着被拉去给村民看家畜病,前天还给牛接生,比一些老手都专业。看着小孩儿一本正经的数着铜板,庄渔:“不比阿福聪明,一个点子就挣了二两银”

      “唉,我也就一试。算是无心插柳,主要是我想要。那木匠分我这些也有些意外。”

      “他肯定赚上不少。”

      “当然。不然人家怎么肯给我这么多,一个主意而已。”

      庄渔失笑,这哪里是一个主意的事。

      那木匠家里赚上钱,就开始修葺房舍,动静大着。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胡小郎君聪慧。

      胡与福找到冰粉籽,做上冰粉,也会拿到村头卖。糖水是从山里弄的野锋蜜,去弄时,差点叫福婶知道。跟在胡与福身后,他们入林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庄渔感觉奇异。别说一个成人入深林,也会很危险,像猎户,都是一两人结伴同行,不敢太深入。

      别看他们两个孩子,加起来年纪也才二十余。但两人相加的能力不是一个成年人比的。两人钻了几个草洞,才到有蜂蜜的地方 ,他们还瞧见了熊。当时也把庄渔吓出一身冷汗,好在,黑熊离得远,在山坡另一面躺着。

      熊瞎子是意外,当时胡与福就发现,这感知是有局限,对面的山坡他感应不到事物。感知不是万能的,当个辅助用也相当好。

      他们用方法取了蜜就走,也不多耽搁。

      村里人家,用的是自己制的陶罐。

      小孩们从一块固定的河床挖出来的白泥,粘黏度适合,能做个粗胚,到那火窑烧制,第二天就可以去拿。这粗陶瓦罐不值钱,质量也一般,紧用来装个东西。

      那是这里人不明好配方,这黏土也不是这么使的。当然,胡与福只知黏土需烧制不同结果不同,并不知其细节。不然,村人也会因此受益不少。

      胡与福一没事情,也会同小乖他们一起去玩泥巴的。

      家里陶罐到处都是,有好几天都去了。胡与福基本审美在线,不仅得用,有盖,样式多。小孩们也跟他学,当胡与福玩心大起,还弄了一只陶猪(存钱灌)。村里也跟风,做什么样儿的都有。

      有蜂蜜水调味,这晶莹的凉粉很受村民欢迎。村口,作活外出人来人往,凉棚一搭,很快坐满人。

      两个半大小子,做起生意来也是有模有样。

      长得都不错,看也让人舒心。庄渔本身又是神医,采来的药,不用白不用,熬成汤,卖个钱也使得。

      众人一听,这水不仅解渴,还能治病去寒,人一天劳累下来,喝上一碗,也能缓解四肢。有奇效,肯定来喝一碗。王老是这附近有名的大夫,他都不得不感叹庄渔的天赋,也对两个小子欣赏至极。

      王老听说这两个小孩会医术,在村里给牛畜看病,笑笑。有人夸庄渔识得百草,王老摇头,也没为抢了活计而苦恼。现在坐在茶棚一品,功夫独到啊。

      就是这凉茶苦口,小孩儿们不喜欢。没关系,还有一些浆果茶,甘甜回味。

      他们不续茶水,固定的一碗三文钱。或许有人会觉得亏了,但一天下来,也有不少。

      他不想洗碗,就花钱雇小伙伴们一起来,反正很便宜。

      离得近的村民还特意来这里喝上一碗。他们家的茶水不外带,至于为什么。天气热,万一在路上变质了,吃坏人肚子怎么办。本村里人要带,可以,自行准备家伙装,回去就要喝掉。所以他们让一个小孩站在人来人往之地背诵那么一段话语,人一坐下,就背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胡与福选的人站桩,被打理得干干净净,都干干净净的,怕声音不够大,没关系,一个不够有一群嘛。也不是一直在叫喊,人来才背诵。茶棚更是贴上一幅庄渔书写的大字,识字的都知道就是小孩子们背诵内容,一字不差。

      庄渔的字被胡与福贴出来,也有些羞耻,难为情。

      胡与福:这么好看的字,不让人看多可惜。

      他做主,让庄渔写,就贴杆挂了出去:
      凉茶棚,凉茶甘甜苦,解渴解暑。 内有凉茶数种药材熬制的苦凉茶一种,可去寒,缓劳。 酸果蜂蜜凉茶一种,甜口开胃。 近可带,两个时辰内饮下……

      一个穿着寒酸的书生坐到凉棚里,看见一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在拨算珠。因为看着地里头的大人在忙活,胡与福就开起了外卖活计。一会儿这儿让人传信,送碗茶,一会儿那地儿又传,让人送碗茶。

      反正都是同村近邻,不远,一圈下来,孩子们跑下来也乐呵着。小孩子跑跑健康。

      当老板真不错,也不是每天都在。这些茶水来源,都是要进山采的。

      他没请人帮忙看,偶尔才在这里开棚卖茶水。

      不是请不了人,而是少了些乐趣。别人收钱,哪有自己收钱快乐。

      他还要养猪呢,养猪,他可快乐了。他都想好了,等猪大了,他要宰一只请村里人热闹热闹。

      家里现在被拾弄得不错,有花有草有树的。

      胡与福:庄渔是个居家小能手,我也很聪明。

      “小友,这棚子是你的?”书生不确定。

      “嗯,要喝什么样的,凉粉没了,还有清苦茶,酸果蜜茶,要来一碗么?三文钱,不续茶。”

      书生没认真听,干巴说:“这也太贵了!”

      “不贵了,这里面的东西不便宜,好几种药材呢,这里面又是糖又是蜂蜜的,花费不小了。清苦茶,虽然苦,但可去寒,解暑止渴。酸果蜂蜜茶,酸果是不值钱,但蜂蜜就不同了,用量还足。要不,你尝一下,保证你下次还来。”

      “阿福,我爹要两碗凉茶”大虎这虎头虎脑的,大老远跑来。

      “好”接过大虎给的家伙,给人装上。大虎家还有两个姐姐,酸果蜂蜜水甜味足,可以开火加水煮开,又能得到更多的酸甜水了,大家都能喝上。村里头好些人家都是这样做的。一碗就够一群孩子喝了。这方法还是胡与福自己给出去的。这个时代,糖是很贵的。蜂蜜也难采,稍微一不注意就丢了命。

      胡与福不同,他有专门的采蜜“后花园。”

      对山里的蜜蜂,就像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等上数天又长一茬。只要蜂在,蜜就在。他现在已知的就有三处。

      家里蜂蜜还有很多,不用采了,用完再说了。

      “那给我来上一碗酸果蜂蜜水吧。”听到大虎嘴巴说一通,书生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那边坐吧,我给你送过去。”

      “不是可以外带?”

      “只能本村之人才能外带。”

      “我就是本村的,我三年前来的。住在那边。”看书生只的那一处荒地,那里的人家都是贫苦人家。

      “那好吧,我用竹筒给你装上。记住,这东西一定要加水烧开才行,万一怼个凉水直接喝坏肚子可不能怨我家。竹筒免费的,下次要带回家,记得自己带碗过来。我卖凉茶,我会记得你的。”胡与福好生好气提醒一次。

      “哎,好。”

      书生就背着包袱往那边去了。

      “小乖,你认识他么?”

      “记得。他是和难民一起来的,是个秀才。家里还有两个兄弟,他啊,来的时候,还带上一女儿,村里人可怜他们,有块荒地,让他们在那边住下了。”

      “这样啊。怎么很少看见他们出来?”

      “他们大多在外找活计去了。”

      “这样啊。”形貌对上了,是不是很快,村里就能办私孰了?读书识字,他一点儿也不想去,娘应该会答应的吧。他还是记得的,原书中主角前世就是在不久后读书的。村里有余资的小孩,都有可能去。读书人,就能当官,走到哪儿都被人敬着畏着,多好。

      村里人只要不傻,能让娃识字,好处多。哪怕当不上官,给人做个账房也使得,总比他们一辈子黄天后土强。

      这个季节,山林里的果子熟了不少,很多也没被人发现的,胡与福带着庄渔一起捡了很多。有甜的有酸涩的,洗净去虫,有熬成膏状用陶罐封存起来(弄好了放阴凉干燥的地方,放两月到三月),有的直接控干用蜂蜜泡着,有的泡到酒里,有的晒成干果当茶泡。

      用这些果子煮上一大桶,放到茶棚里零售,比其他凉茶便宜两文,因为没有加蜂蜜,只添上一些甘甜清香的药材,酸甜中带着青草芳香, 只需要一个铜板一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