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异象 ...

  •   叶植回到监察司,将身上外袍褪下,随手递给手下,自己歪歪斜斜的倚在一张美人榻上。

      他在榻上倚着,下边的人为他递上清茶,他掀开茶盖轻轻吹了吹,小啜一口,随后招来一人,

      “可查出什么了?”

      “回司公,已经交代了,说是裕王有反心,咱们的人暗中查探过了,府中甚至还有龙袍和玉玺。”

      回话的是一司卫,他上前叩了个头,随后直起身子跪在地上回道。

      “哼,倒是有些意思,咱们还没开始动手,这就忍不住了”

      叶植眼里有些兴味,细长眉尾微微一挑,放下手里的茶碗,

      跪着的司卫并未退下。

      “还有何事”

      “近日暗探注意到太常寺卿与裕王来往甚密,经常在半夜出入裕王府,早晨才回到自己府内。”司卫恭敬回道。

      “太常寺卿,章仲清?”

      “哼。”

      叶植讽刺的哼笑了一声,这些老家伙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暗地里却总是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平日里可没少恶心他。

      他放下茶盏,这下可真怄得连茶都喝不下去了,有时候那些伪君子的做派让他这个真小人都不耻为伍。

      手下的人见他情绪不对,在室内点起檀香,室内烟香袅袅,雾气缭绕,安人心神。
      叶植近些年来性情愈发阴沉不定,狂躁易怒,有时需要借助安神香来平复心绪。

      明明不到而立之年,却整日与静气凝神香料为伍。

      叶植闭上眼睛,等待心神平复下来。

      “继续给本司盯着,祭祀大典即将举行,不准在这时候出岔子。”

      随后想到什么,叶植改主意了,

      “不,必要时帮他一把,做的干净些。”

      “是。”司卫跪伏在地上再次叩头,随后起身出去了。

      “叶喜。”
      司卫走后,叶植瘫坐在上首的座位上小憩片刻,随后撑着座位上的软垫起身。

      “义父万安。”从门外走来一个少年,来人大概十几岁模样,五官端正,身形修长。

      他走到叶植面前跪下叩头,尚在发育期的嗓音有些尖细。

      “本司打算派你去大皇子身边,好生伺候。”

      叶植上前扶起少年,对少年吩咐道,脸上一扫刚才的阴沉,总算是有点笑模样,

      “你是本司的义子,这事只有派你去本司才会放心,监视大皇子的动向,若有什么异动随时向外传递消息。”

      “是,叶喜必不负义父所托。”少年神情沉凝,对着叶植再次下拜。

      “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以后在大皇子身边就叫禄喜,尽快取得他的信任,可不要叫本司失望。”
      叶植缓和了脸色 ,拍拍少年的肩膀。

      叶喜是他从宫外捡回来的孩子,那年赶上灾荒,饿殍遍地,到处都是流民,原本是他的父母拦住了他的马车,赶车的马夫见是两个贱民,也不加以驱赶,驾车就让那几匹马从他们身上跨过去。

      一时间,骨骼断裂的声音,痛苦嘶嚎声与幼童撕心裂肺的恸哭声交织,属实震天,吵醒了马车内正小憩的叶植,他示意马夫停下,掀开帘子,问清事情的缘由,脸上神色倒是没怎么变,随意斥了句,

      “胡闹。”

      随后看向趴在双亲尸体上大声恸哭的小孩,似是有所觉般,二人目光交汇。
      那天不知发了哪门子的菩萨心,将他带回,后来查清底细后,将他养大。

      许是他天生就喜欢狼吧。叶植淡淡想着,不过没关系,狼要是想咬人,把牙掰掉不就没事了。

      养他到十二岁时,净了身,后来看实在出色,就命他担任监察司主事,如今是他的心腹。

      叶喜做事妥当,毫不拖泥带水,关键是心够狠,他很满意,美中不足的是比较死板,遇事容易钻牛角尖。

      这次派他潜入皇子府一来为监视大皇子,二来为了历练,将来好接他的班。

      太监本就活不长,况且就算老天爷没来收他的命,这天下想要他的命的人多的是,保不准哪天就去见阎王了。

      他要提前做好打算,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给这个狼崽子,好歹从小养大,给他也带来不少乐子。

      万一他死了,还能有个收尸的。

      少年一直低垂着头,恭敬的样子,转身之时,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叶喜走后,叶植紧了紧身上的衣袍,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炉放在手心处取暖。

      虽然现在的天气不算太冷,但因早年的经历他的身体落下了病根,天气微微一冷关节处就会疼痛无比,如同遭受万蚁啃噬,令他起身困难,不得不注意保暖。

      这条贱命,如今是冷不得热不得,就连风大点都得捂严实。

      真是金贵。

      叶植慢慢移步到监察司内平时用来休息的地方,里面有一扇小窗,室内点着檀香,冉冉青烟香气缭绕,桌案上放着不少公文,还有一张美人榻,花瓶摆放位置后还有一道极隐秘的暗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平时用来休息的屋子摆设虽简洁,但所用却无一不精,就连铺地用的,都是上好的白玉,触之温凉。

      顺着窗口向外看,小窗外面通着一座小型花园,一眼望去只见周围被种上了从西域引进的珍奇花草,树木环荫,引进的泉水顺着假山涓涓流淌,下面铺着西域进贡来的玉泉石,虽不及他府邸豪华奢贵,但也四面环景,风景宜人。

      内务府那些老货,在这方面惯会使招,把人哄得服帖了,不就什么都有了。
      权,好东西。

      监察司外,从远处忽地跑过来一人,神色慌张,发髻凌乱,身着宫里太监服饰,他跑得极快,像是在逃命,跑到监察司前便被门口守卫的人拦住,

      “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司公,麻烦通传下。”

      守卫的人来传话时叶植正望着远处出神,让人看不透他在想什么。

      “让他进来。”

      叶植回过神来,表情恢复如常。

      “司...司公,宫里的王婉仪殁了。”

      禀报的司卫进门来跪在地上说道,他是叶植安排在王婉仪身边的掌事太监。

      乍然听到这消息,叶植怔愣了一瞬,脑袋有些空白,披上外裳,匆忙向宫里赶去。

      路上叶植脑海里闪现很多画面,乱得让他理不清思绪。

      王婉仪早年间有恩于叶植,曾救过他的命。后来他得势也没忘了恩情,对已经失宠的王婉仪多有照顾。

      没想到人没了,这么快。

      要说有多悲痛倒是没有,他自认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没少被人骂白眼狼。

      可到底不一样。

      到了王婉仪所居的常宁宫,因为消息还未传开来,所以这里还是像往常一样人烟稀少,十分寂静。

      王婉仪岁数渐长,比不得年轻时貌美,所以不怎么招皇帝喜爱,其所出的九公主在宫里也毫无存在感。

      叶植交代好一应事务,就去偏殿看九公主,如今王婉仪已逝,他自会让九公主在宫里平安长大。

      到了偏殿,里面隐隐传来孩子的哭声以及宫人的劝慰声,叶植推开门,不看这些对他行礼的宫侍,示意他们出去,随后走到九公主的面前。

      九公主见陌生的人突然出现,停止了哭泣,只还忍不住打了个嗝。

      八岁的孩子被她母妃养的很好,玉雪可爱,一双大眼睛因为刚刚哭过有些红肿,如今正呆呆的与他对视。

      “奴才参见九公主,九公主莫要再哭了,娘娘是在为公主祈福。”

      叶植放轻了语气,弯下腰与她对视,面色柔和。

      “真...真的吗…”
      九公主被这个话题转移了注意力,渐渐停止了哭泣,但说起话来还是有些抽噎。

      ”会的,奴才会同公主一起等着娘娘回来的。“叶植柔声回答道,他本就相貌精致,如今放缓脸色阴沉气质减轻,亲和了不少。

      祈福,祈的好。

      与其在这里磋磨着,死了好受多了。

      ”那...我就乖乖等母妃回来,我会好好听话,再也不惹母妃生气”。

      真好骗。

      从偏殿出来后,叶植和缓的脸色瞬间阴沉,神色诡谲。

      王婉仪的死有颇多疑点,通过盘问常宁宫的宫人,可知王婉仪从几天前开始就食欲不振,时常头晕,但为了不让九公主跟着担心,一直硬撑着没传太医。

      直到今早,用过早膳后突然吐出一大口血,随后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因平日不喜宫人侍候,用膳时宫人并未在身边,还是服侍宫人进去撤下早膳时,才被发现倒在地上。
      宫人当即就吓傻了,赶忙通知传太医,已是回天乏力。

      因为王婉仪不得皇上喜爱,所以她的逝世并未在宫中溅起什么水花,后事草草办了。

      叶植后来仔细查过,但内宫到底不是他的地盘,调查起来难免受到掣肘,幕后的人将这一切抹得十分干净,尽管查的早,但线索还是断掉了。

      从现有的迹象表明,王婉仪并未中毒,随身所用之物也一一排查过了,没有异样,也没有旧疾,这就让她的死因成谜。

      调查进度停滞不前,叶植只好让大部分人退出对这件事的排查,暂且搁置。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草长莺飞时节,依照祖制,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举行祭天大礼,意在向春神祈福,安百姓之心。

      在仪式第一项迎神之礼,燔柴炉内升烟火,表达人间敬天之意,皇帝至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礼,后至祖宗牌位面前上香,跪拜。

      但就在这一步,燔柴炉上烟火迟迟无法升起,祭祀吉时不等人,只得往下进行。

      皇帝在祖宗牌位上香之时,香不燃则断,最后一次点燃之时香竟然从半截处折了,实属怪异。

      本来烟火迟迟不升,下面群臣就有些异动,又看到香几次不燃则断,最后竟半路而折,他们就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在皇帝的授意下,叶植记下了有异动臣子的名字,祭祀如常举行,接下来倒是未出现什么反常。

      祭祀大典后,尽管血洗了有异动的臣子,祭祀时出现的异常还是传到了宫外。

      民间一道士有言“天子临而祭祀生异,是以天神之怒,因缘祸乱,此逆王破立之秋,天下复兴之会也。”

      流言四起,裕王趁此作乱,率三千私兵直逼皇宫,封锁消息,拦截外援。不坚定的朝臣受到蛊惑,联合起来想要逼迫皇帝禅位,情势十万危急。

      在关键时刻,叶植率羽林卫击退叛军,及时救驾,拿出在其府邸搜出的玉玺龙袍,揭发裕王勾结朝臣,结党营私,实属大逆不道之事,此乱臣贼子天下皆可诛之。

      事情水落石出,皇帝夺回主动权,龙颜震怒,采取雷霆手段处置乱臣贼子,裕王被斩,因其是皇族,不能全部株连,遂将其家眷流放南疆之地,圈地幽禁,永世不得进京。

      参与此事的臣子被株连九族,举家上下,一个不留,大人被斩,小孩儿被绞,就连尚在襁褓的稚儿都未能幸免,被活活摔死。

      天子之怒,必将流血千里,天下为之缟素,那段时间京城外围的护城河流出来的水好长一段日子都是浑的,散发着令人悚然的腥气。

      经此一事,叶植立下首功,被皇帝授予司礼监提督,兼监察司掌印之位,一时风头无二,提督府上前巴结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要将门槛踏破。

      司礼监与内阁相互对立,逐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矛盾在看不见的时候逐渐加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