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枫林镇 ...
-
江晚背着背篓,走在枫林镇上。枫林镇是个很小的镇子,就横竖两条主干道,一个时辰就能把整个镇子走完。小归小,却很热闹,街道旁各种商铺一应俱全,还有很多人推着小车在路旁叫卖,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不少。这是因为它毗邻沧洲城,沧洲城三面环山,要到那里去,就必须穿过枫林镇,可以说是一个交通要塞。再者枫林镇上很多枫树,秋天枫叶把整个镇子都染红了,风一吹,枫叶满天飞,很美,因此这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游览胜地。
江晚刚在药铺卖完田七,时候还早,便走在街上随便逛逛。今天镇上的人格外多,肩擦着肩,空气有些闷热,不一会就一身汗。江晚走了好几个茶摊,终于找到一个空位坐下,点了一壶菊花茶。
刚喝了几口,茶摊老板领着两个身穿紫衣、拿着长剑的青年走到江晚坐的这桌,笑着说:“这位客官,您看方不方便拼个桌儿?今儿人真多,实在没座儿了。”
江晚无所谓的点点头。
两个紫衣青年落座,把长剑放在桌边,也点了一壶菊花茶,还另外叫了一碟花生米,一碟桂花糕,热情的请江晚一起吃。这两人有点自来熟,江晚推脱不过,便拿起一块桂花糕尝了尝,疏松软糯,入口清甜,味道还真不错!
“我叫钟源,这是内弟,钟清,锦州人士。不知小哥怎么称呼?”两人朝江晚拱了拱手,年级稍长的开口道。
锦州钟家?
“我叫江晚。”江晚也拱手回礼。
“原来是江兄弟,幸会幸会。不知江兄弟是否也来参加盟会?”钟源问道。
江晚摇了摇头:“不是,我就住在附近。二位是来参加盟会?盟会还有两个月才召开,怎么来的这般早?”
钟清抓了一小把花生米,一颗一颗的往嘴里丢,兴奋道:“我听说沧州风景优美,便拉着大哥早早来了,先找个地儿住下,再四处游历一番!”
钟源无奈的笑笑:“我这弟弟第一次出远门,看什么都新鲜。不过沧州景色确实怡人,我们来的路上,就开了不少眼界。”
“在锦州跟沧州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像一个巴掌一样,有五根指头,当地人就叫他五指山!嘿,这山下讲不定真的压了只猴子呢!”钟清伸出一个手掌,挤眉弄眼道。
江晚饶有兴趣的盯着他,他更是起劲:“我们爬到山顶了,那路真不是人走的,可费了老劲了,你猜我们在山顶看见什么?”
江晚端起茶杯,挑了挑眉。
不等江晚发问,钟源就迫不及待道:“是悬棺!我们爬到了‘食指’顶上,看见‘中指’的崖壁上大大小小好多个洞,能隐约看见棺材在里面!真是神奇,那个崖壁几乎是树直的,要挖那么些洞,还要放棺材进去,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你们这里有悬棺葬的习俗?”
“这里没有,可能是当地的特色。”江晚答道。
“哦哦。还有,我们还路过了一个湖,我跟你说啊,那个湖···”
钟清倒豆子似的哒哒哒哒把沿路的见闻都讲了一遍,钟源都插不进话,只能无奈的频频帮他添茶。江晚含笑听着,时不时的附和两句。
不知不觉,两壶菊花茶见底,差不多到了与邓叔约定回村的时间,江晚提出告辞:“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了。我就住在红果村,出枫林镇往西走,骑马大概半个时辰就能到。二位要是有兴趣,可以来玩玩,我带你们到红果山转转。”
“一定去一定去,江小哥你等着我们啊!”钟清朗声道。
三人就此告别,江晚背好背篓,来到刻着枫林镇三个字的大石头旁,邓叔还没来,他们约好在这碰头,一块儿回村。
太阳已西斜,江晚扯了跟野草咬在嘴里,靠着石头盘腿坐下,一手托腮,看着天边的落日和斑斓的彩霞。
“咯哒,咯哒,咯哒”一整马蹄声由远及近,江晚回首看去,是一支马队。七个人,各个都穿着黑衣,踏着黑色短靴,头戴斗笠,斗笠上披着黑纱,看不清面容。身上唯一的色彩是袖口和腰间的束带,暗红色,身姿干净利落。
江晚还是第一次在枫林镇看到人这样打扮,神神秘秘的,也是来参加盟会的吗?
马队经过江晚身边的时候,他抬头看见为首的那个黑衣人,被风扬起的黑纱下,紧抿的薄唇和刀刻一般的下颌。
感觉很严肃啊,江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