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见微知著 ...
卓章与司马徽对弈,司马徽略胜一筹。
郭嘉看着高兴,道:“我就说老师会替我报仇的。”
司马徽看了他一眼,说:“多日未见,看来你已经荒废了学业。”
郭嘉连连否认,直说自己近日读了什么书,写了什么议论。郭嘉说得头头是道,而整日与他呆在一起的卓章却知他皆是胡扯。不过卓章也不点破,只笑看着,想听听郭嘉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司马徽听郭嘉一通胡说,摆了摆手,打断道:“我还不知道你吗?”知子莫若父,司马徽是郭嘉的老师,也能算是他半个父亲。
郭嘉道:“是,老师定是知道我手不释卷的。”
司马徽白了郭嘉一眼,对卓章道:“你棋路霸道,变幻莫测。然抛弃防守终不是长久之计。”
卓章称诺。
司马徽看着卓章,心想以貌取人真不可取。他还以为卓章这样风清朗月的少年下起棋来也会温和有礼,如谦谦君子。谁知对方棋路霸道至极,用子极快,步步紧逼,又颇有城府,不免叫人喘不过气来。只是随着卓章棋子深入敌营,其后方防守便空虚起来,这才终于让他抓住了弱点,反击得胜。其实司马徽也知道,他赢得并不轻松。如果不是他看出卓章使用了诱敌之计,并未中技,他们这局对弈的结果还未可知。
司马徽不由得把卓章与郭嘉对比起来。郭嘉的棋路,司马徽更加清楚。他同样善使计谋,用子奇诡,往往能出奇制胜。然相比卓章总下快棋,郭嘉更爱下慢棋,每一步必思虑周全,运筹帷幄,徐徐图之。只不过若郭嘉对上卓章,必然会被他棋子的气势震慑住,又不敢如自己一般自信卓章后方无诈,因此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最终败北。
司马徽只想了一瞬,便将卓、郭二人对弈的结果想得透彻,不禁失笑。郭嘉这是遇到克星了。
司马徽又与卓章对弈一把,这次卓章注意防守了后方,前方冲锋的棋子又余力不足,还是败了。
卓章感叹:“水镜先生棋路高妙,章不得不服。”
司马徽抚须:“小郎君孺子可教,假以时日,未必不可胜我。”此话是谦虚,也是实话。观棋如人,见微知著,司马徽从卓章的棋路中自能看出此子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郭嘉这时插嘴道:“不若我们比一比,谁能先赢过老师。”
司马徽闻言冷哼一声,道:“老头子我还在呢。”
郭嘉向司马徽递了一杯水,道:“弟子勤勉好学,老师当高兴才是。”
司马徽接过水杯,随意问道:“你既言没有荒废学习,那我问你,依你之见,黄巾何时可平?”
郭嘉见老师问问题了,立刻正襟危坐,思索片刻,答:“皇甫将军与朱将军势如破竹,兖州、荆州贼众溃不成军,平定之日指日可待。然卢将军受奸人诬陷,冀州阵前换将,董卓弃广宗而攻曲阳,此为前功尽弃。由此观之,董卓并无将才,曲阳必久攻不下。”又道:“冀州乃黄巾贼首张角的老窝,天子定然不会令董卓久攻,而是令皇甫嵩自兖州调兵捉拿张角。张角一死,群龙无首,黄巾士气必溃。然反旗已竖,黄巾蛾贼正如卓兄所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以依我之见,黄巾难平啊!”
司马徽听得连连点头。在听到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对卓章侧目。这句诗浅显易懂,显然谈的是野草,隐喻黄巾军又无比恰当。直到郭嘉讲完,司马徽还意犹未尽。于是点卓章道:“依郎君之见呢?”
卓章心道,以我之见,郭嘉此言与正史八九不离十。他心知历史,当然可以对答如流。然卓章不愿拾人牙慧,因此沉吟道:“依我愚见,秦二世不仁,天下共伐之。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振臂一呼,多有追随者。此二人功败,然起义之风已起,这才有高祖、项籍垓下之战。而今张角效仿陈胜,聚集数十万黎民,比陈胜手下的九百征民多了十数倍。我又听说他驭下亲和,与将领感情深厚,亦远胜陈胜。因此,他必然也比陈胜自信十倍。然秦二世时,自蒙恬身死,将星凋零,军心涣散。我朝却有黄甫义真、朱公伟、卢子干、孙文台、曹孟德、公孙伯圭这样的英雄,他们率领的军/队/军/纪/森严、行动迅速,军队之威,百倍于二世。以百倍对十倍,张角此战必败。”
卓章掷地有声,司马徽听了却皱起眉来。此子以陈胜类比张角,岂不正是在以秦二世类比当今天子?虽然他说张角此战必败,此等言语却对上庭毫无敬畏之心。如斯狂妄,若是让旁人听了汇报上去,纵万死也难辞其咎。司马徽爱惜卓章之才,不愿他因狂身陨,于是忍不住劝道:“卓子莫说了。亡秦无道而无运,乃二世而衰。高祖有德而承天命,才致我大汉帝业永昌。以无运比有运,此乃妄言。”
卓章低头称诺。
司马徽见他乖顺,心想孺子可教也。其实他哪里不知卓章所言句句属实,只是有的话不能说、有的话不必说罢了。谁知他刚刚劝好卓章,郭嘉又说了:“不知以卓兄之见,高祖、项籍何在?”
司马徽闻言怒道:“小子慎言!”
卓章则说:“高祖大智,项羽英雄,当今天下,未可见也。”心里却想,刘备生于草莽却有鸿鹄之志,有高祖遗风;孙坚征战四方,威名赫赫,却为传国玉玺因小失大,英武与短视皆如西楚霸王。唯有曹操,智如刘邦、勇堪项羽,可惜也终究难成大业啊!只是这些话,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郭嘉听了卓章的话,挑眉不语。他虽然也觉得当今天下并无英豪,不知为何,却觉得卓章言语之中有所保留。只是这些话的确不便在老师面前说,还需从长计议。
于是三人不再论时,改论起《诗》来。
一日很快过去,日头西斜,卓章拜别司马徽。郭嘉欲与老师叙旧,于是便留了下来。
送别卓章后,郭嘉问司马徽:“以老师看,卓章此人如何?”
司马徽道:“博而有才,少年轻狂。”
郭嘉又问:“于我如何?”
司马徽略一思索,道:“棋逢对手尔。”
郭嘉却叹:“我不如卓兄啊。”于是将前些日子他与卓章的对谈与司马徽说了,尤其讲了“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令司马徽听得不由赞叹。言罢,郭嘉道:“卓兄有此等见解,嘉自愧不如。”
司马徽乍听那闻所未闻的制/度,不禁心驰神往、回味无穷。许久,才叹道:“若行此制,天下可归心矣!”又问郭嘉:“此制是卓小郎君所思?”
郭嘉道:“非也。卓兄言乃是师父教诲,只是他的师父已经仙去,所传之人,只他一人罢了。”
司马徽听了不免扼腕惋惜:“如此高人,未能得见,实乃平生憾事。”问郭嘉卓章的师父是谁,郭嘉言是一无名隐士,司马徽又感慨:“宦官弄权,天下名士竞相奔走。你我游于市井便罢了,有如此才华者也心灰意冷,这是天下人的不幸啊!”
郭嘉也说:“我曾问卓兄其志,卓兄言:‘胸无大志,只愿寄情山水,做一风雅白丁尔’,我听了惋惜。”
司马徽点头赞同。他不仅为卓章感到惋惜,更为他那高妙的师父感到惋惜。卓章身为他唯一的弟子,若不将他师父的思想传播下去,当真是一大憾事。
郭嘉又说:“怎奈以我之才疏,无法劝动卓兄。想来以老师之操,晓之以理,卓兄定会信服。”
司马徽听郭嘉这么说,哪里还不明白。他原本以为郭嘉只是携友而来,谁知却是为友而来。卓章博有奇才,其师父的思想也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劝说卓章有越俎代庖之嫌,但司马徽本就不是拘泥小节的人,否则怎会一眼看中郭嘉作自己的弟子。于是说:“也好。我近日于官学讲学,你可携友同来。”
郭嘉欣喜,称好。
郭嘉:我为你操碎了心。
卓章:谢邀,人不去长歌,已离线。
下章换地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见微知著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