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醉话天下 ...

  •   卓章一路跟着“小先生”三人,见三人进了县里,直奔医馆而去。
      要说虎子娘也算幸运,汉朝以行医为贱,寻常乡县难有医馆。然颖阴县钟灵毓秀,盘踞着汉末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两大家族:荀氏与陈氏,人丁繁荣,是以才有医者在此处安身立命。
      三人同入医馆,过了一会儿,“小先生”一个人走了出来。
      卓章见他落单,剑眉一挑,走上前去:“圣人言:‘有教无类’。‘小先生’教化黄巾余贼之风采,令人耳目一新。”

      青衣少年看着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吓了一跳。敛下心神,又听对方说话意有所指,不免诧异。然他反应极快,应和道:“不敢不敢,东施效颦尔。”
      卓章闻言一笑,拜道:“在下卓章。”
      青衣少年亦笑,拜道:“不才郭嘉。”
      秋风肃肃,二俊秀少年相顾而笑,不知此后机遇几何。

      卓章与郭嘉说了他与虎子一伙人的经历,郭嘉没想到宋强口/中/功/夫邪门的“贼人”竟然是这样一位翩翩少年,对他很是好奇。对谈之下,又发现卓章谈吐不俗、妙语横出,与他颇为投机。
      待虎子出来,二少年已经称兄道弟了。

      虎子见到卓章,大惊:“小贼!”
      卓章道:“小贼叫谁?”
      “小贼叫你——呸!”虎子又一次上钩,怒道:“小贼,还我双刀!”

      郭嘉在一旁看得有趣。见虎子还欲再发,这才开口劝道:“虎子兄弟,卓兄是好人。”
      卓章也说:“章以为你们是绿林劫匪,这才出手重了些,多有得罪。”又解下腰间玉佩赠给虎子,道:“我不知你阿母病重,耽误了令堂病情,这玉坠给你,当作赔礼。”

      虎子看着卓章手里盈盈发光的玉坠,再没见过世面也知道这东西恐怕价值极高。他见卓章伸手便送这么贵的白玉,又想到其实是他们劫了他的道,小小山贼憋红了脸,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表现。
      还是郭嘉道:“卓兄送你,你便收着,回头让典壮士带你当了去。”又仔细端详了一番那玉的成色,啧啧称奇:“如斯美玉,恐怕要价值百金……虎子兄弟,你还是回去后立刻把这坠子交给典壮士为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虽然那伙黄巾妇孺皆是好人,但人心,是最不可测的东西。

      虎子听了那玉“价值百金”后,更不肯收。他推拒道:“使不得使不得,我不要你的武器了。”
      卓章却一伸手,把玉坠塞进虎子怀里,说:“你不要,你娘再生病怎么办?”
      虎子闻言犹豫起来,最后把脸一横,向卓章叩首道:“谢谢卓大哥!”他虽没读过书,却也不愚笨,知道卓章此举是见他们母子可怜。又道:“卓大哥不怪我们劫道,真是大圣人!”虎子不知道“圣人”是什么,但听乡里有学问的老人讲过几句“圣言”,约莫觉出了一些味道,当下便胡乱用起词来。
      卓章把虎子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衣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虎子兄弟以后莫轻易跪人了。”
      虎子听了憨憨一笑,却是没听懂。
      郭嘉问:“你母亲呢?”
      虎子说:“在内堂,唐大夫说阿母吃了药要歇一会儿,我来谢过小先生。”又说:“小先生真厉害!唐大夫给阿母吃过药以后,她发了汗,说舒服多了!”
      见虎子喜形于色,郭嘉与卓章纷纷祝贺。

      又过了一会儿,虎子提着药把他母亲从堂里扶出来,虎子娘又要叩谢,被众人扶住。虎子欲带他娘只身回营,郭嘉与卓章均说他母亲体弱,不利于行,又将马借他。
      虎子又拒,说小先生借了马怎么回家,卓章言他有匹骏马拴在不远处,可送小先生回家,郭嘉也说他的老马识徒,回营后随意放了便可,虎子这才接受。
      送别了虎子母子,卓章领马送郭嘉回家。

      郭嘉家在城外,府上只有一老母并两个仆人。郭氏祖上出过几任小官,是以虽然清贫,比之寻常百姓还是要好上一些,否则怎会养出郭嘉这样的妙人儿。
      卓章将郭嘉送至家门口,郭嘉邀请他去府上小酌,卓章笑诺。

      薄酒一温,二人对饮。
      酒酣,卓章叹:“酒逢知己千杯少,郭兄是我的知己啊。”
      郭嘉也笑道:“然也,我与旁的人喝酒,总觉得不够痛快!”又道:“嘉今日见君,只觉恨晚。”卓章谈吐不俗,人风趣,又有雅量,不拘于时,更能喝酒,很对郭嘉脾气。
      “章亦如此。”卓章也觉得郭嘉才识过人,妙语连珠、行事不羁,很合自己口味。
      “当浮一大白。”
      “请!”
      ……

      如此这般,又喝了不少。郭嘉醉了,卓章倒还神色清明,他生在塞外,好饮烈酒,酒量颇好。
      郭嘉还欲再饮,卓章见他面色通红,摇摇晃晃,伸手拦住。郭嘉眯着眼睛,道:“卓兄为何拦我?”
      卓章道:“你醉了。”
      郭嘉道:“你怎知我醉了?”
      卓章不与醉鬼讲道理,只默默将酒坛推远了些。

      郭嘉够不到酒,心下懊恼,他往前一扑,什么也没扑到,打了个滚儿躺在地上,觉得浑身舒服,竟然不愿再起了。
      卓章瞧他这模样觉得好玩,像闻着荆芥的猫似的。于是存心逗他,提来一酒坛在郭嘉面前晃了晃。
      郭嘉果然上钩,一个鲤鱼打挺就想坐起来,谁知却没翻起来,复又倒下去。如此这般反反复复,郭嘉恼了,负气道:“卓兄不与我喝便算了,何必逗我。”
      卓章闻言大笑。

      郭嘉闭目小憩了一会儿。俄顷,撑起脑袋,道:“卓兄少年英雄,此番只身前来颍川,是想投哪一位将军麾下?”
      卓章答:“章胸无大志,只愿寄情山水,做一风雅白丁尔。”
      郭嘉连连摇头,道:“孟子言:‘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我看君不是胸无大志,而是郁郁不得志罢!”

      卓章本不打算理会这醉鬼,却看郭嘉说得煞有介事,不禁顺着他的话问:“郭兄何以见得?”
      郭嘉答:“玉,仁也;义也;智也;勇也;洁也。君既配美玉,自是愿怀五德,以修身矣。古人言:‘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君若非欲明德于天下,何修身耶?”

      郭嘉这一席话好似颇有道理,细想来却因果颠倒、毫无逻辑。卓章听了,心下好笑,想来这郭嘉醉的可以。他不愿与醉鬼纠缠,起身欲喊仆人做些醒酒汤送来。谁知自己刚刚站起来,就被一只手一把抓住了脚腕。

      卓章顿时哭笑不得。
      只听那醉鬼又说:“当今天下,无能者乎!黄甫义真,将才尔!卢子干,忠臣尔!朱公伟,庸才尔!此三子者,拥百万之兵,难平汉家乱世,何也?苍天无德,上行下效。朝廷之内,皆无用之臣;朝廷之外,皆无德之民。彼君子有才而不得志,佞幸无能而宠庙堂,如此经久,天下将乱矣。”

      打了个嗝,郭嘉继续说道:“世祖继业,二百年矣。百年基业,难一朝而毁。然自桓、灵,五十余年,未得善治。吾常与苍穹对饮,问方今天下,云台何处?苍穹言,未可知也。”

      又道:“云台不治,何况你我乎?君龙章凤姿,嘉千虑一得,怎奈生逢乱世,皆无所用矣。君望寄情山水,君乐山水,山水乐君耶?……”

      郭嘉言语慨然,卓章竟不自觉地听了下去,思量下,甚至还觉得这醉鬼说得颇有道理。
      是啊,他初出茅庐时,自负武艺甚高,也曾以锄强扶弱为己任。后时逢安史之乱,师父言:“汝为强者,当兼济天下”,他又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当是时,天下英豪皆自愿除逆贼、平天下,便是那避世桃源万花谷,也为救治病人大开谷门。
      然自师父仙去,他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只觉天下纷乱,百姓疾苦……与他和干?
      而今听郭嘉一席醉话,彼时之志,如在耳边,卓章不禁胸中一片激荡。

      郭嘉生在东汉,灵帝昏聩,独宠宦官,是以方有“十常侍之乱”。郭嘉所言极是,自汉桓、灵二帝以来,朝廷昏庸,又无贤良之士力挽狂澜,眼看便要行将就木。是以汉末有志士人大多心怀悲悯,感叹壮志难酬。
      但他并非此间人。他生于盛唐,犹记盛唐余威与快意江湖,虽能理解郭嘉所思所想,却无法感同身受。盛唐之人,多恣意潇洒之辈。纵怀才不遇,也会如李太白一般,唱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岂会效仿东汉名士,望择一明主,此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卓章思绪纷乱,回过神来却发现郭嘉发作完,已伏地睡了。见状,他叹了一口气,轻声道:“知我者,非郭奉孝也。”
      却并未看见,伏地之人那双清明的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章 醉话天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