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少年鬼才 ...


  •   众贼哀嚎了一会儿,宋强头一个站了起来。
      他跺了跺脚,又扭了扭腰,奇道:“怎么不疼了?”
      不仅不疼,身上还有点爽利。
      自宋强站起身后,其他小贼也纷纷从地上趴下来,和宋强有了一样的疑惑:怎么不疼了?
      他们怎知,卓章所打穴位确会让人感到剧痛无比,然却也能帮人舒经活络。一待痛楚散去,只会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宋强思考了一番,问高个少年:“你们那天被打,可有这种感觉?”
      三小贼纷纷摇头,说:“没有,他打了我们好几次,我们趴了大半天呢!”
      宋强听了暗忖,那纨绔很有几分本事,他带着众小弟完全奈何不了他。宋强不是认死理的人,分析了一通敌/我/双方实力差距,摸了摸黑脸少年的头,道:“虎子,不是哥不想给你报仇,只是那贼太有本事,哥技不如人。”
      黑脸少年闻言红了眼眶,他哪里怪宋强,只道:“都是我不好,要不是我,兄弟们也不会挨打了。”

      宋强见虎子自责,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怪你,是那贼忒不要脸,连小孩的东西都抢。”
      高个少年也说:“是啊!都是我叫宋大哥带人来的,怎么怪你!”
      虎子这才破涕为笑。
      宋强见小弟哄好了,命令众人捡起兵器回营地去,他催促道:“快点!晚了老大该发现了!”
      众少年闻言不敢怠慢,立刻捡起兵器聚积起来,宋强一声令下,众人便小跑着没入林中。

      卓章就在众贼身后不远处跟着。他把马拴在前边儿的树林里,只身敛去声息悄悄尾随。
      他对这群少年劫匪很感兴趣,觉得对方空有气势,也不见真的动手伤人,又有组织有纪律,还颇讲义气,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后世的“丐帮”。丐帮行事亦正亦邪,有锄强扶弱之辈,亦有劫富济贫之辈,更多乞儿。卓章仔细一想,这伙人倒确有丐帮弟子之风。只不过比起称他们为“丐帮”,“劫帮”似乎更恰当些,思来不禁莞尔。

      穿过丛丛树林,顺着一条小溪,众贼引着卓章终于来到他们的扎营之地。
      远远望去,营地处人数颇多,原来不只有青年男子,更多的则是老弱妇孺。卓章粗略一数,估摸着驻扎的约有百人。营地外围,几个壮年男子手持兵器似在巡逻,巡逻人数不多,只有四人,却几乎是营地中仅剩的几个成年男丁了。
      见宋强等人偷偷摸摸地归来,壮年男丁之一把眉一横,喝问道:“幺儿!你带着小的们做什么去了!”

      宋强见行踪败露,把胸一挺,道:“没、没做什么!我带着小的们摸鱼去了!”
      男人问:“哦?鱼呢?”
      宋强道:“没捉着……”
      男人见宋强支支吾吾,哪有不明白的。当下就伸手打了宋强一巴掌,怒道:“孽子!怎能带你弟弟们冒险!”
      虎子见宋强被打,急了,大叫:“大叔别打大哥!是我喊大哥去的!”
      众小孩也纷纷附和,说是他们缠宋大哥带他们去的。
      卓章听着,想来那男人是“宋大哥”的父亲,又似乎是营地的小首领。宋父教育儿子,营地里旁的人都不敢上前,只远远看着。

      男人看孩子们都支持儿子,悬起来的手终于没打第二下,只叹气:“你们啊……”又低头特别对虎子说:“我知你心焦阿母,可外边儿危险,你小小年纪不该偷偷出去,惹阿母伤心。”
      虎子边哭边道:“大叔说的是。但阿母……阿母的病不能再拖了啊!”
      狗子看发小难过,心里也不好受,叫道:“小先生几日没来了,怕不是已经忘了我们!大叔难道就这么干等着,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男人瞪了狗子一眼,想来狗子是少年里的领头人物,不服管教惯了,不然也不会带二小弟劫道。瞪着,男人对狗子说:“谁说的,小先生上回说,现在颍川平了,老爷们都壮了胆,过几天就会有运布的经过!”

      狗子还是不服:“过几天,是过几天啊!虎子娘都快撑不住了!”又大呼小叫,说“小先生靠不住”,又说“我们几个带上武器冲进县里”,复突发奇想:“趁夜去乡里绑个大夫回来”……
      男人被狗子烦的头疼,叫来儿子:“你管管狗子!”
      宋强虽然是孩子王,却很听父亲管教,当下拉住狗子晓之以理,矮个小贼,狗子弟弟,也软声劝他听大叔的话。
      ……
      卓章听了半天,总结出来:虎子的娘病了。他们这伙劫匪中,大人们许久不曾出动,虎子家没钱没药,找不到大夫,于是托狗子带他劫道。谁知颗粒无收,还被自己打了一顿。狗子不服,叫“宋大哥”带上更多人手劫他,又没得好处。而“大叔”并不是不愿劫道,只是还没到“小先生”说的“最佳时机”,没有大鱼出动……

      卓章听着有趣,越来越觉得这群劫匪有情有义,而那传说中的“小先生”似乎并不在营里,却在暗处指导他们作案。
      “小先生”,究竟是何等人物?
      卓章心下好奇,决定就在劫匪营地附近驻扎,好好等一等那传闻中的“小先生”。

      两日后,晨。
      卓章打了个呵欠,随意瞥向劫匪营地。
      男人们并几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又在巡逻,孩子们还未从母亲怀里睡醒,狗子拉着狗子弟弟嘀嘀咕咕。
      若非这群人干着山贼的勾当,这番景象倒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

      瞧了两天,卓章弄清楚了。这群人是彭脱军下的老弱妇孺,因赶不上大军,被留在颖阴。其中,“宋大叔”宋刚是这群人的首领之一,他本是彭脱手下伍长,心忧在后方的儿子,悄悄留了下来。狗子、虎子、狗子弟弟、宋强并几个小孩是同乡,关系亲厚,宋刚是贼首,宋强是孩子王。
      至于营地中另一个贼首,就很耐人寻味了。此人身高八尺,腰大十围,面孔黝黑,平常不与他人说话,偶尔也会逗逗小孩。他虽话不多,众人却都服他,尊称其为“典老大”——没错,此人正是名将典韦!
      卓章不知典韦缘何与黄巾老弱凑在一块,想来传说他年轻时干过劫道的营生,和这伙人也算是“志趣相投”。再说这伙人多黄发垂髫,难免令人恻隐,典韦许是不忍离去罢。

      卓章胡乱想着,再往营地一瞧:一面生的青衣少年正骑着马儿闯进贼营。众贼不但不拦,还欣喜地聚做一团,呼:“小先生,你可算来了!”
      卓章闻言打起了精神,守株待兔这么久,可算把人等来了!
      于是定睛去看:少年体态纤瘦,弱柳扶风,手中持一羽扇,扇子轻摇,颇有隐士风流之感。再看他面相:约莫十三四岁,一双眼睛灵动狡洁,双唇似笑非笑,似有万千之意。
      看来不是凡人。

      “小先生”一出,前呼后拥。宋刚迎过少年,激动道:“小先生,您终于来了!”
      小先生见宋刚如此激动,眼珠一转,问:“宋大叔如此焦急,可是出了什么事?”
      宋刚闻言,将宋强率众小孩劫道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又道:“虎子娘不好,我们手里没钱,看不了病,天天盼您。”

      “倒是我来晚了。”小先生懊恼,又说:“虎子娘在哪?我来看看。”
      宋刚带他去瞧,只见一妇人形容枯槁,浑身发颤,气若游丝,看来病得很重。小先生看了,沉吟道:“我不通医术,瞧不出所以,但我见城中唐大夫似乎接待过这样的病人。”
      虎子闻言大喜,抓住少年的袖子,焦急道:“那唐大夫家在哪里?”
      少年道:“不远,虎子兄弟可带上你阿母与我同归。”
      虎子于是这就弯下腰去,打算把母亲背起来。少年却说:“劳虎子兄弟先等一会儿。”
      虎子也知小先生过来一定与宋大叔有要事相商,也不催促,便在一旁候着,侍奉母亲。

      只听小先生道:“我打探清楚了,三日后巳时老地方会有一车队自东方运送布匹而来,约莫四十余人,皆是豪族仆役,没什么正经护卫。届时,典壮士可领十位壮士于前方拦路,宋大叔率众于后方拦截,那些仆役一定弃货而走。”
      宋刚听了很是高兴,道:“谢小先生指点!”
      小先生摇了摇扇子,作高深莫测状。又仔细与众贼说了劫道的细节,包括货车样式、前方带队者的姓名、布匹价值几何、该从何处出现、又该往何处去……
      卓章听了,真为那陈姓豪族汗颜。

      小先生将陈氏车队的行动路线及其反应分析得头头是道,简直好像亲眼见过将要发生的事似的。宋刚等人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说记住了。
      确认过宋刚他们不会出岔子,小先生这才又对虎子说:“你随我来吧!”令虎子将他娘扶到马背上,虎子骑马,小先生则在马下牵着。
      这时,宋刚才忽然想起些什么,道:“我们眼下没钱,只有些余粮。待劫了陈氏,再回报小先生大恩。”
      小先生摆了摆手,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尔。”

      虎子听了这才想到他身上没钱,跟着小先生看病恐怕要对方付钱,小先生已经为他们谋了条活路,而今又为他散财,顿时便觉感动不已。虎子于是从马上跳下来,叩首道:“小先生大恩,虎子永生难忘!”
      小先生连忙扶起虎子,说:“举手之劳罢了,怎可受虎子兄弟大礼。”
      宋刚道:“使得使得,小先生于我们都有大恩,永生难忘!”说罢,便也叩首下去。见状,众山贼大多朝少年屈膝一跪,呼道:“小先生大恩,永生难忘!”只典韦并几位跪不倒的老妪坐在一边。
      小先生见状哭笑不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少年鬼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