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章 ...

  •   “不成。”温衍没好气地往旁边挪开。“一边去,别在这碍事。”
      邵秋撇嘴:“左右你也是在帮我,我同你一块看看也好。”说着便抄起一本像模像样地看起来。

      两人说话间,宝豆端着两碗酒酿元宵上楼来,香甜的米酒混着热度散开,元宵的透亮与枸杞的红嫩实在可人。

      “我说大少爷,你这习惯到了咱们家可不能惯着的。”邵秋打趣。“哪有在书房吃东西的。”

      温衍舀了一勺晾着。“邵二公子约莫忘了这是在温家,跟你家惯不惯我八竿子都打不着。”他用胳膊拐了一下宝豆,“宝豆,客人不乐意在这吃,那一碗你端回去吧。”

      平日里温衍和宝豆就是夫唱妇随的节奏,这会儿宝豆更是乐得眼睛弯弯,配合地伸手去端盘子。

      “哎,别啊。”邵秋起身去拦宝豆,宝豆自然知道自家少爷是玩闹来着,反正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他稍稍一侧身将盘子从左手绕到右手,好几次都没让邵秋得逞。邵秋转头去看温衍,见他嘴唇亮晶晶还时不时往这里瞟一眼,实在可怜可爱,便是如此也不好对宝豆用强。好在大少爷看够戏后开了金口,赏了那碗口粮给邵二公子。

      “云白……”邵秋端着碗偷偷看他的侧脸。
      “何事?”
      “晚上…一起去灯会么?”

      温衍吞咽的动作稍有一滞。这小子难道是来真的?他承认,对于自己心动的人,这么穷追不舍的邀请他着实有些受不住。于是一直等到甜汤喝完,温衍才轻声哼了一个“嗯”字。

      才至黄昏,街上已是烛镫林立,远远地传来铿锵顿挫但并不密集的鼓声。邵秋已经许久没体验过这种万人空巷的年节气了,如今急急忙忙去换了件稍薄的外衫便拖着温衍出门去耍。

      “别拉了,衣服都要给你拽掉了!”看着自己崭新的衣袖被抓出褶皱,温衍没好气地捋平袖子,又把肩上被扒拉下来的衣服整理好。“你像是八百年没上过街似的。”

      不是八百年,是八年。邵秋心里嘀咕着。

      “哎呀,好久没见过这么大阵仗了,兴奋得很!”

      “是了是了,王八肚子上插龟毛。”温衍嗤笑。

      “这你就错了,”邵秋后跨一步够在他耳边,“我这叫鸡屁股里掏鸡蛋,哈哈哈哈.......”

      “啧!你这人怎的说话这么粗鲁.....”温衍难得被他闹了个大红脸,现下把袖子都要撸秃了也没敢抬头。

      “嗐,我也没说我是个正经人啊,你自己想当然呢……”邵秋先一步往街上溜去了,温衍落后一步顺带等一等宝豆。

      “少爷!邵二公子!”宝豆举着一封信纸袋从长廊另一端跑来。

      温衍上去迎他。“怎么这般急急忙忙,平日里往外跑得最快的不都是你么?”

      “邵...邵二公子呢?”宝豆顺了顺气接着说,“刚准备走呢,分信的说有邵家来信,正好碰见我了让我给顺带给邵二公子。”

      “行了,他前脚刚出去呢,你先拿着罢。”

      这邵家,还怕咱们家把他们宝贝公子弄丢了不成,三天两头地来信。温衍笑着摇头,和宝豆也一前一后出了门。

      邵秋方才飞也似的逃出温家,只因说了句浑话,面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原先在军营里跟着别人学了这么些话,虽说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教不出来的粗鄙之言,但为了和他们上下打成一片倒不觉不妥。只是今日在心仪人前想呛他一句,似乎说得有些过头,也不知是不是扣了点印象分,现下心虚得不行。以致于温衍从背后拐他时给他吓了一跳。

      “邵二公子何时这般胆小了?”

      “我......”邵秋正想出言反驳,见温衍身后有人走来便收了声。

      “怎么,这是承.......认了?”温衍说着话呢,胳膊被人戳了戳,他下意识回头去看,却不偏不倚地被一张狰狞的判官脸怼到面前。身经百战的温少爷只堪堪愣了一瞬神便接了下话。

      “都十几年了,还玩不腻呢?”温衍伸手去拨那面具,不料对方先卸下来,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来。

      “长空?”温衍这下倒是真怔住了。

      “呵呵,想拿来唬你来着,没劲儿。”暮轩把面具放回到隔壁小摊上。“方才一拐弯就看到你们了,走吧,一起逛灯会去。”

      温衍撇着嘴望向卖面具的摊位:“长空兄还挺会打算盘的,唬人唬得都没个诚意。”

      “就是,真没劲儿。”邵秋学着话回了一句,抬脚又自顾自往前走了。

      “都吃过了才出来的?”暮轩问。

      “嗯,垫个肚子嘛,一会晚上这街上吃的可多着呢。对了宝豆,你跟着元铭,别让他跑丢了。”

      宝豆得令后一溜烟就跑没影了,还真是牢靠。

      这边暮轩和温衍走走停停地逛着,大周对于元宵这样的大节操办地一向隆重,加之历朝历代的融合发展,形式内容也丰富多彩。单说这灯会也只是元宵出彩的一个名头而已。

      “给你买个糖人如何?”暮轩盯着不远处的糖人摊铺。

      “你当是哄三岁小孩呢。”

      “你不要我要。”说罢便跑到那糖人摊前往木盒里放了两个铜板。

      “麻烦师傅给画细致些。”

      那老人挑着大勺,瞅见暮轩笑眯眯扔了两个铜板,乐呵地应下了。

      “你要画什么图案?”温衍走过来问他。

      “龙。”
      “龙?”

      “嗯。龙可大可小,能隐能显,变化莫测,往来无常,是最有灵气的神兽。”

      “切,那凤凰还能凤鸣九天、涅槃重生呢!”

      “所以龙凤才配啊,你要么,要我帮你也拿一个。”暮轩一脸认真。

      “得了,我可不想历劫呢。”转头想了想温衍又道,“给我画个画眉鸟吧。”

      两人举着一龙一鸟继续往前走,四周红笼一一拉高,不多时便已是灯烛映照,沉寂了大半月的临安街上逐渐恢复了往常的烟火气。

      隔着一条街的邵秋刚刚看完宝豆递过来的信,心里那股子离愁别绪被烧得一干二净,现下心里装的全是火热的上元佳节。

      他正在一个带轮儿的流动摊位上挑护身符挑的起劲,方才还跟老板讨价还价来着,一回头想找宝豆,却不巧正瞧见过巷的对街上,温衍和暮轩两人把糖画儿啃的咯吱响。

      “宝豆!”邵秋跟人混熟了以后也不见外,揽过宝豆肩头,分了一半身体的重量给他,“我眼睛不太好,你帮我看看,那是不是你家少爷。”

      “嗯嗯是啊,是少爷和暮公子。”宝豆点头如捣蒜。

      邵秋拍了拍他肩膀,转身继续挑符。倒是宝豆一愣一愣的,没懂这位爷是闹哪出。

      那头暮轩就这么和温衍在临安主道走着,有一搭没一搭说两句倒也顺心,两人都没提那日的对话,十分默契。走到一个卖牛肉饼的店门口,温衍进去就叫了四个饼。

      “你能吃辣口的吗?”温衍问他。

      “我么?”暮轩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能吃点。”

      “老板,四个饼要现烤的,两个加辣两个不加辣。”

      “买四个是要给元铭和宝豆带么?”两人站旁等时暮轩问他。

      “嗯,不然你能吃三个?”温衍打趣道。

      “谢谢,你对朋友还挺上心的。”暮轩郑重其事。温衍一笑,不做否认。

      出来时两人都被冷气呛了一口,店里被炉子和人气烤得暖烘烘的,猛一出来竟觉得还挺冷。

      “走吧,逛久了饼该凉了。”

      “你知道他们现在在哪么?”暮轩捂着两个油纸包的饼问他。

      “听见那边的鼓声了么,邵家二公子人生地不熟的这会儿肯定跟着宝豆逛呢,宝豆最喜欢看人家打太平鼓,现在他们肯定在那。”温衍小心提着烫手玩意往前走。

      到了之后,果不其然看见手舞足蹈的两人,暮轩与温衍相视一笑,随后把二人从打鼓的队伍里招了下来。

      温衍看着宝豆和邵秋,一人背着个大红绳结的太平鼓,手里还拿着红布包的棒槌,十分喜庆。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小子这么能疯呢,这么吵也亏你耳朵还一直这么好。”温衍把手里一个不辣的牛肉饼递给他。

      “我本来就是看着呢,是邵二公子说要一块儿试试,反正也是好玩呗。”宝豆啃了一口热乎的饼,烫得腮帮子都直鼓气还硬要夸自家少爷真体贴。

      “尝尝吧,云白特地要的加辣的。”暮轩把手里的饼塞给邵秋。

      邵秋把棒槌往旁边一插接过牛肉饼。隔着纸都能闻到那肉香,啊不,是周围已经被这香味包围了。

      邵秋正吃着,忽而想起了什么似的,从怀里掏了一个护身符给温衍。

      温衍结果先道了谢收好,而后又颇为遗憾道:“其实宝豆没跟你说么,我们家这种香囊符包什么的可多了,而且里里外外都是我一道道挑选把关的,应当是比这街上的精贵些。”

      “我说了,”宝豆怕人赖账,赶忙接话,“邵公子偏不,还说这不一样,他要挑了花钱给你买的是他的心意。”

      温衍听了笑言心领了,瞥了一眼对方倒是咬着一口饼不知道是跟谁在较劲。

      “话说这太平鼓是北方传过来的吧,京城的敲得更带劲。下回邵公子回去了记得把宝豆带上,过把瘾。”温衍继续调笑他俩。

      邵秋嘟嘟囔囔嗯了两声,在宝豆期待的眼光中重重地点了点头。

      “刚刚过来的那条路隔壁街还有踩高跷的,你们要去看看么?”温衍提议。

      “我们可不就刚从那条街上过来的,要不你俩去吧,我带邵公子再往前逛逛。”

      “行。”这么敲定后,四人又两两背道而行。

      邵秋跟着宝豆走了一阵,见宝豆喜欢逛些小玩意,他又正巧想自己转转,便打发了宝豆,让他去陪自家少爷去。

      “那邵公子知道灯会在哪么?”宝豆刚转身,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知道知道,快走吧。”就算不知道,我鼻子底下不就是路么。

      邵秋一人东逛西逛也没逛出些名堂,现下坐在路边长椅上把自己从尘嚣里摘出来,只是觉得这万家灯火的安宁实在难得。明年一定要回京和爹娘还有大哥好好感受一番。

      “这位公子?”

      邵秋一抬头便看见一个笑眯眯的老头站在他跟前,穿着粗布衣裳,腰间扎着扭扭拧拧的褐色带子。

      “找我?何事?”邵秋被扰了清净有些不称意。

      “哎哟,这位公子一看就是外乡人。”

      “你怎知道。”他倒是好奇,自己脸上也没着“从何方来,往何处去”。

      “会玩儿的早都找地方去了,公子一人在这坐着伤怀,定然是念起家里人了。”

      邵秋一面嗤他糊弄人,一面又惊讶于自己竟念家到这般程度。如此便不再打发他,想看他又待何说。

      “公子是今年刚来临安吧,这元宵灯会可还不错?”

      “嗯,是不错,要不你给我说道说道。”邵秋撩开衣摆,拍拍裤管上的灰。

      那老头稍稍愣了一下,随后就着邵秋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这上元节呐在临安操办地可是一直有声有色,一般会持续五天,这五天里弛禁,许夜行。

      从黄昏起,街边先是有小商小贩摆摊卖些噱头玩意儿,什么面具、泥人、糖人、各类福包等等,多是小孩子喜欢的;等夜色降下来之后,烛火灯笼一一亮起,渐渐便会聚聚散散地铺满整个临安主街;

      再接着就得有声有色地配些鼓乐表演助兴,加上热腾腾的吃食熏陶着,元宵的气氛才算到位。”

      老头儿讲得那是一个手舞足蹈,语调抑扬顿挫,邵秋觉得这浑身解数使出来简直都要是京城坊里的名说书先生了。

      “等各处都渲染地差不多时,人们便三三两两地往灯会的地方去,灯会的建地倒是定好的,但样式构造、甚至包含的活动都因建造者而异,因而每年都多少不大相同。这事儿通常由咱们俞刺史牵头,再搭上临安富贾出钱,官商正当地洽和一番便成了这事儿。”

      “你说的这俞刺史可是俞昭俞大人?”

      “正是。”

      “那今年出钱的富贾是哪家?”

      “是叶家和周家一起办的。”

      邵秋装作了然地哦了一长声。随后便起身请老者帮他带个路去灯会,估摸着那边也差不多该到时候了。

      “进了灯会场里,也有些讲究。门口有人发红绳,说是保平安,而且看缘分还会有串金珠的红绳,谁要是得了这种红绳怎么说都是好彩头。

      往里头走就是停停行行的楼台轩榭,各场有各场的玩法,各场有各场的乐趣。再说些俗气的,老老少少的先撇开,男男女女聚在这,多少也有些个看对眼欣赏的不是,这时候,瞧见没,”

      那老头垫着脚指着完全看不清哪对哪的一个地方,

      “那边亮灯的小亭里就有不要钱的纸牌可以领,写上名字,你要是乐意还能写上住在哪儿,往喜欢的人手里这么一塞,哎哟,这线不就搭上了么?

      等今晚这灯会快尽兴了也别慌着回去,还有好戏在后头呢!小伙子放过天灯没有,啧,那晚上漫天的祈愿灯可真是漂亮啊,比那星星都要亮,可不能错过咯!”

      邵秋认认真真听完后便开始计划着如何过好这元、宵、佳、节。

      “那多谢了,在下还要去寻人,先走一步。”

      “哎,”老头嚎了一嗓子,“不知公子可有心上人呐?”

      邵秋一听,绕了半天是给自己的黄花闺女现场说媒来的。第一次拒绝这档子事实在生疏,几番左躲右避终于把老爷子给带偏了,这才落了清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