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 49 章 ...

  •   1940年1月3日
      维也纳,奥地利施韦夏特第五战斗机学校
      施特凡妮. 蔡司收

      亲爱的施特凡妮,

      埃尔伯在杜塞尔多夫的大雪里向你问好。我想你已经回到了施伟夏特,眼下我们隔着将近一千公里,不知道施伟夏特的天气是否适合飞行。

      记得穿上你最厚的飞行夹克,老实带上围巾,不要因为它们影响你的美貌而拒绝它们!我可不想在你的回信里看到你感冒的消息——当你生病时我不在你旁边,我会很难过的。现在是特殊时期,我希望你快乐、顺利渡过剩余的军校生活。

      还记得我们分别时,约定把过去的二十年写给彼此吗?很抱歉,这封信里小埃尔伯还有点害羞,他还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向你展示自己。但有时间我会一一写给你,我保证。

      我很想你。没有约定的再会和思念真是要人命。桑内曼和施利希廷嘲笑我的黑眼圈一上午了。夜里我在翻来覆去的想你,却不曾梦到过你。这可真残忍,宝贝儿。希望你也在想我。

      很多很多吻和拥抱,

      你的埃尔伯

      “嗨,芬妮,哪有你这个表情看情书的!”马尔塞尤大喇叭在她旁边炸开,吓得她一个激灵,“愁眉苦脸的。”

      “有什么我们能帮上的吗?”诺维有些担忧的看着她,引得罗森堡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不,没事。”她折好信纸,把它们塞回信封。他好像遇到了什么事,一直在叮嘱自己要照顾好自己。是现在就开始对于法国备战了吗?还是……进攻提前了?这个想法瞬间让她呼吸困难。

      不会吧?因为她的出现,历史改变了?

      “全体注意!”原本乱哄哄的大厅像被人摁了暂停键。年轻的军官们停下手头的工作,站得笔直。

      “二十分钟后,元首将在柏林体育场发表演说。所有人,现在,列队去礼堂集合!现在动起来,快点!”

      他们几个对视了一眼,施特凡妮能从小伙子的眼里看到兴奋。她将信纸匆匆塞进口袋,跑步离开了温暖的休息室。

      在冷风里又吹了不知多久,他们总算在礼堂里坐下了。施特凡妮后悔没像信里说的那样多穿几件衣服。她一边小心的屈起手指放在掌心取暖,一边坐得笔直,生怕被巡回的教官看见小动作被拎出去罚站。

      一排排的年轻飞行员像笼子里的鹌鹑,一声不吭,看着几位教官调试收音和广播设备。很快,一声爆炸般的刺啦声震得他们一哆嗦,接着就是洪水般的掌声伴随无线电的刺啦声响彻整个礼堂。

      不约而同地,他们也跟着鼓掌。没有画面也知道,小胡子正在上台。

      “德国人民!”熟悉的、慷慨激昂的声音从大喇叭里传来,“七年确实很短,它们只是普通人的一小部分。然而,今天我们身后的七年似乎比过去几十年更长。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历史演变的集中力量:一个濒临灭绝的伟大国家的复兴。这确实是一个多事、动荡的时期。我们很幸运不仅目睹了它,而且部分地塑造了它……”

      每到这时候,施特凡妮只能在心底默念她记得的东西。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现在我们被杜撰有许多真正令人震惊的战争目标,特别是英国人。毕竟,英国在发布战争目标宣言方面经验丰富,它在全世界发动了最多的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万岁!

      “换句话说:我们正在迈向一个黄金时代!”她听见诺维屏住了呼吸,“当时英国的战争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新欧洲”,“新正义”。当时承诺正义将使未来,武器成为多余。因此,那时候都准备好了裁军计划。为了使这种裁军众所周知,还成立了裁军国家的联盟,将来应该将它们之间的所有差异——尽管仍然存在一些差异,至少在当时毫无疑问——这些差异现在应该像民主国家之间通常的那样,在言论自由中你来我往。当时都说,裁军和世界议会将创造一个巨大的繁荣,工业繁荣,尤其是自由贸易的繁荣。 ”

      “相反,军备还在继续。和平解决冲突的任何努力也没有实现。武装国家像以前一样发动战争。然而,那些已经解除武装的人不再能够抵挡那些装备精良的人的侵略。”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率先开战,是德国。

      “在这十五年中,没有一个英国人回忆起基督教的慈悲或爱他人的理想。绅士们不是手握《圣经》散步,而是拿着《凡尔赛条约》,这是他们新《圣经》!它包含了440条条款,所有这些条款都代表着对德国的负担、义务、起诉和勒索。国际联盟保证了凡尔赛——它不是一个自由平等国家的联盟。它甚至不是一个国际联盟;它唯一目的是保证这一最卑鄙的命令能够得到履行!它是迫使我们履行这一命令的组织!”

      “让我们回顾当年的真实故事:1918年崩溃的沮丧;1919年的悲剧;国内经济衰退的所有这些年;继续奴役;我们人民的苦难;最重要的是,那些年我们所经历的绝望!绝望!即使在今天,这些年的记忆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在那些日子里,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仅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仰,而且也失去了对世界正义的所有希望。在这整个时期,德国徒劳地祈祷,徒劳地祈求,徒劳的抗议……而国际金融仍然残酷无情地挤压着我们的人民:盟国的政治家们冷血地宣称我们是两千万德国人太多了……在那段所有希望都是徒劳的日子里,所有的请求都是徒劳无功的,所有的抗议都没有结果!在那些日子里,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希望、恳求或抗议能就自己。相反,在这个世界上,当最重要的是自救。”

      施特凡妮沉默了。她竟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

      “……德国没有威胁到世界。我们的行动,是纯粹的国内改革。这是德国人民重新崛起的声音。然而,它立即引起了其他人的仇恨。”

      不,不是的。她小声的告诉自己,德国经济依赖于战争,它是个战争机器。

      然而元首好像隔空听到她的声音似的,言辞激烈的提醒她:

      “你很清楚:1933年,我们上台的那一年,德国被迫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和裁军谈判会议——这个无法为我们伸张正义的组织!

      “1934年,德国开始大规模重整军备!1935年,我们开始征兵!1936年,我在军事上占领了莱茵兰!1937年,启动了四年计划!1938年,奥地利和苏台德被并入帝国!1939年,我们开始为帝国建立保护,以对抗那些虚伪的敌人!”

      现场的人群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疯狂的掌声和欢呼声排山倒海般袭来,从喇叭里,从她身旁的同学嗓子里。他们的脸上带着狂热的喜悦和自豪,“德意志、德意志、德意志”的呼喊声从收音里勉强透出来。希特勒再次提高了声音:

      “1939年采取的措施有助于保卫帝国。如果外部世界对德国的重大关切有足够的理解,一切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经常说,我们应该等待谈判解决。记住,我的人民:例如,我不是多次将殖民地问题摆在世界面前,以获得谈判解决吗?!我们收到过回复吗?只有粗鲁的回答和不断新的仇恨反应!”

      “帝国开始重新崛起的那一刻,英国和法国的领导阶层决定再次参加战斗。他们希望如此。……英国今天仍然这样做。所有这些都为英格兰带来丰厚的回报:四千万平方公里的征服地,一系列的□□、勒索、暴虐、压迫和掠夺。英国人总有理由发动战争——他们发动战争以扩大贸易;他们发动战争,强迫他人吸食鸦片;他们发动战争,来获得金矿和钻石矿的控制权。”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她攥紧双拳,不断告诉自己,英国固然可恶,但眼下德国更可恶。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试图通过谈判和诉诸理性的方式,来完成最紧迫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和要求。我只在一些案例和实例中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1938年,这一认识迫使我们意识到,世界大战的旧战争煽动者再次开始在敌对国家占据上风。就在那时,我开始发出警告。当这些国家第一次在慕尼黑坐下来缔结一项协议,然后前往伦敦继续煽动,谴责这项协议是一种耻辱,甚至坚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时,我们会怎么想,宣布一项自愿性谅解始终是不可接受的。”

      “就在那时,局外人出现在所谓民主政体的舞台上。我立即警告了他们。因为这一点非常清楚:德国人既不仇恨英国人,也不仇恨法国人民。德意志民族只希望与他们和平相处,建立友谊。我们提出的要求不会对这些人造成伤害,他们什么也不会夺走。”

      放放放屁!施特凡妮脚趾抓地,袜子里汗津津的。黄色方案会在1940年5月开始,德国入侵法国,然后是不列颠空战!

      “……几个世纪以来,德国和俄罗斯一直和平友好地毗邻生活。为什么这在未来不可能再次发生?我相信这是可能的,因为两国人民的意愿是如此坚定热切!英国和法国财阀试图在我们之间引发新的争议的任何企图都将失败,因为我们识破了他们的真正意图!”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笑话,是放屁。你休想骗我……

      “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已经过了不稳定的试验期。

      “十五年的奋斗不仅是辉煌的过往,也是辉煌的胜利。”

      “有时,我们的敌人已经欢呼雀跃地欢呼我们的毁灭。然而,该运动以一颗充满力量和欢乐的心保持着自己的地位。它一次又一次地相信我们斗争的必要性,它再次跳起来面对敌人,并最终取得胜利。”

      施特凡妮好想捂住耳朵。她侧眼望着马尔塞尤,望着诺维,他们的眼睛闪闪发光,脊背崩的笔直,仿佛下一秒就可以为了这个声嘶力竭的男人去冲锋。

      “不论是我,元首,还是你们,人民,今天都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坚持自己的权利,就不可能达成谅解!我们不希望争取这些权利的斗争会在两年——也许三年或五年后再次爆发!八千万人的权利必须得到解决,这是你们人民的权利!而不是政党或其他组织的权利!我是谁?我就是你的发言人,德国人民,你的权利的发言人!德国人民信任我!我会证明自己值得这个信任!”

      现场狂热的呐喊近乎淹没了希特勒的声音。施特凡妮勉强从嘈杂中听到后续的声音。

      “我希望提请大家注意的不是我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而是过去和未来!我希望德国会在过去和未来面前光荣地站起来!德国大众将与我一起光荣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今天的这一代人是德国命运的承载者:你们,德国人民,承载着德国的未来或衰落。我们的敌人,他们今天已经大喊:德国要倒下!然而德国只能给出一个答案:德国会活下去,因此德国会赢!”

      为了掩盖人群的声音,元首近乎咆哮的吼道:

      “我们会为德国的希望而战,为这份信念而战!我们永远不会投降,因为德国必须赢,它也一定会赢!”

      “Heil!”

      “刷”的一声,在场的飞行员全体起立,整齐划一的向空无一人的讲台行礼。施特凡妮差点没反应过来。她慌张的站起来,看着这一诡异的场面。

      马尔塞尤,诺维,罗森堡,施勒埃尔……她熟悉的同学们此刻都变得陌生起来。

      她却只觉得透不过气。欢呼声、掌声、整齐的呼喊声交汇成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她袭来。她被裹挟着,飘向旋涡。水没过她的头顶,她要窒息了。

      当教官允许解散时,他们还在兴致勃勃的交流自己对于演讲的感想。只有施特凡妮头也不回的冲了出去,跑回了自己的小屋。

      她想写信给埃尔伯,问他有没有听演讲,问他信不信这些东西,问他到底是不是接到了进攻的命令。

      施特凡妮的手哆嗦个不停。她费了半天劲才铺平了信纸,给钢笔吸满了墨水。

      亲爱的埃尔伯,

      今天我们通过收音机听到了元首在柏林体育场的演讲。我想你大概也在听。

      你……

      但此刻,她却一个单词、一句话也写不出来了。她望着信纸愣了很久。最终颓然的叹了口气。

      这有意义吗?她问自己。

      没有。

      施特凡妮合上笔。她望着窗外,披上了衣服,走入冷风中。她心事重重的低着头,在雪地上无意义的兜圈子。

      半个小时后,她回到了房间。重新坐在桌子前,她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指,打开笔帽。

      “你放心,我很好。”

      “施伟夏特的天气也差,一直在下雪,雪化了之后就会变成泥和冰,冻在跑道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飞过了。不过,我们在等同一个晴天。这种感觉也很奇妙。”

      “我知道你在准备很重要的事情。请你一定小心。”

      “现实生活中是卡格内克先生先向蔡司小姐打招呼,那在信里就让小蔡司先来吧。你可以把这当成无聊时的消遣,事先说明,你不要对我的文笔抱有什么期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