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五十二章 ...

  •   没两日,朱月和高车联军就将抵达沙州,分别于玉山关外南北二十里处扎营,三方成犄角之势。朱泉下令坚壁清野,以守为先。同时,云霄也打听清楚领兵之人:“朱月是史延阿的弟弟史延庆领兵,而高车是左贤王赫连安。至于参谋偏将,不曾听说有古怪特殊的人。”

      独孤慧闻言沉吟一会儿方道:“贺川有什么消息吗?”

      “尚无。朱大人派出去的几队人马都没回来。”

      云清担心问道:“莫不是贺川有变?”

      “十有八九。”独孤慧又问,“朱泉怎么说?”

      “朱大人继续派人员潜入,期望能联络到王爷。兵部也发文过来,将再调三万将士由嗣平王为帅急赴沙州。但甘怀一带也有消息传来,说不时有朱月军队侵扰,不知其数,已经应之不暇。”

      如此一来,西北疆域都将遭受战火。独孤慧气得大拍床沿骂道:“他们是想拉长战线让我们疲于奔命,消耗我们的实力,真是可恨。”她吐了口气,这也是常见的用兵之道,因此面容微微缓和。

      就在这时,云霄忽然说毛遂自荐:“郡主,我想去贺川。”

      独孤慧听了一愣:“你想亲自去找九郎他们?”

      云霄点头应道:“是,我熟悉玉山关外和贺川境内的关卡道路。我之前向朱大人提议过,可惜他没答应。”

      云霄在军中主责侦察,对地形十分了解,的确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而且等独孤荻过来不知何日,也会错失里应外合的良机。只是……独孤慧看向云清,而云清看着哥哥欲言又止,终究未说一个字。独孤慧便点头称好:“我来和朱泉说,让他安排人掩护你。”

      “多谢郡主,我立即去准备。”

      对于用人来说,自己人更为顺手。不过既然独孤慧发了话,朱泉才不反对云霄出玉山关。临别前见云清收敛忧心,神色如常,云霄笑道:“等我回来吧。”

      独孤慧也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云清,这是军人的天职。”

      云清轻轻一笑。夏日乌云低垂,期盼云开雨霁的那一天。

      而在数百里之外,独孤宪稳坐中军帐,面前贺川、大周诸将分站两边。半月来,西羌似乎熟知他们行动,每每先行一步拦阻他们,不断缩小包围圈,旨在将他们逼近断天涧,让他们进退无路,企图瓮中捉鳖。

      “大周与贺川情如兄弟。此番贺川有难,陛下顾念旧情让本王率军协助退敌。但是,”独孤宪看向右侧贺川为首之人,“贺川似乎上下异心,有意破坏结盟。四殿下,不知道泄露军情在贺川该当何罪?”

      被称之为四殿下的正是贺川王位争夺者之一拓跋真,年纪二十上下。原本几位兄长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谁知这次竟异军突起,联合朝中大臣竭力反对依附西羌。他闻言立即道出两个字:“死罪。”说罢自上而下将贺川诸将打量遍,冷冽的眉眼似鹰隼,仿佛一旦查明真相就会予以重击。他将众人神色反应都记在心中,转头对独孤宪道:“都说王爷军纪严明,包含我在内,死生都由王爷决定。”

      “好。”独孤宪要的就是他这句话,遂点头示意,早就安排的卫士猛地扑出,按住贺川下首一人左右臂膀,不容他挣扎丝毫就带至独孤宪面前。

      那人立即破口大骂:“凭什么绑我?”除了四殿下以外,贺川其他人纷纷起身,拔刀相对。

      谁知拓跋真呵斥:“都退下!”

      独孤宪慢条斯理地道:“三日前军中传令,诸位得到的讯息无一相同。”

      那人顿时一惊,没想到独孤宪在此布下陷阱,连忙面向拓跋真求救:“殿下,外族之人必有异心,不可尽信……”

      话未完,长刀挥过,血染中军帐。拓跋真亲自动手将他斩杀,冷眯起一双眼:“再有背叛,下场无二。”众人见状惊惧,皆道誓死相随。拓跋真处置完毕,却对独孤宪说道:“军中奸细已拔除,但我还有疑问向王爷请教。”

      独孤宪颔首示意。

      拓跋真扫过对面诸将,分明少了几个熟悉身影。明明他们一直在行军,可不知不觉竟少了一部分人,不知去向,更不知他们如何突破西羌的包围。

      “王爷号称十万大军,可照我估算,在这里剩下的人恐怕只有一半吧。”虽然军帐数目不变,但每个营帐中出入的人员实实切切在减少。

      独孤宪应道:“不错,殿下果然观察敏锐。”

      拓跋真急道:“西羌马壮兵强,只有五万人马如何抵挡?”

      “西羌想要我们命断断天涧,殿下和我只需反客为主,以逸待劳了。”其余并不多说。独孤宪继续吩咐下去,除了他固守中军诱敌以外,其余人等都化整为零,绕道迂回至西羌后方,等待时机猛攻。

      断天涧乃是一条幽深山谷,进入容易,退出则难。一旦被人包围,可谓是羊入虎口。但贺川还要倚仗独孤宪收复失地,拓跋真虽对他的安排心中存疑,却无底气反对。待退出中军帐扫过众人脸面,便知他们和自己一样想法。行军中最忌异心,拓跋真见状就道:“兵书上说,用兵之道在于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嗣荣王既有此安排,必定胸有成竹。你等只需听命而为,不可违背。”

      “是。”

      余下几日,皆如从前行军,每日人数渐少,将到断天涧时只剩万人。西羌见他们毫无防备长驱直入,不由见猎心喜,下令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收拢包围,誓要独孤宪全军覆没。

      时值七月,断天涧内丰草长林,两边山峰在月下如魑魅,偶有风来,林草内身影幢幢。半夜三更,凭借清辉满地,西羌八千先锋军悄悄越过山岭,居高临下目视山谷中的重重军帐。辕门上的守兵似乎在打瞌睡,抱着枪戈一动不动。而营中也静谧一片,只有几处帐内挑灯备战,灯影照映出几人站立,约莫在讨论对策。

      “将军,会不会有诈?”西羌军中有人提出异议,“独孤宪领兵多年,军纪严明。今日军营中守备涣散,不像他的作风。要小心他的诱敌之计。”

      “呸,你这句话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先锋军的首领在西羌一直郁郁不得志,好不容易求得这个机会,一心想大展宏图,岂肯听别人意见,“照之前探听的消息,他们携带的粮草只够十日。独孤宪被我们围了这么些天,和玉山关音信断绝,一定粮草不济。就算他覆手翻云,也不能凭空填饱十万人的肚子,因此人心涣散才是理所当然。”

      那人还欲再说,就被先锋官大手一挥止住,下令万箭齐发,立即趁夜发动火攻。火箭一沾染军帐,熊熊大火顺势而起,天地为之一色,霎时间亮如白昼。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大的动静,连绵营帐中竟无一人奔出,好似一座空城。

      西羌先锋官暗道不妙,忙命人撤退。

      恰在这时,背后锣鼓喧天震裂人心,似乎近在咫尺,又仿佛隔着十里之遥。先锋军因为突来声响而自乱阵脚,想要整军却听山谷中威声赫赫,不知其数。而对面山峰亦露光亮,遥遥相对,也可看清为首之人正是独孤宪,身边密密麻麻围了一圈人。他张弓搭箭就是三箭齐发。西羌众人只听得闷声一响,身边就有三人倒地不起。与此同时,趁他们惊愕分神之际,安排的伏兵也已经分别向上反攻、从后夹击,个个以一敌百。

      “好一个引君入瓮。”拓跋真眼中晦涩难明,“我想还不仅仅如此吧。”

      独孤宪胜算在握,闻言不置一词。西羌故意将他牵制在此,为的是让他无暇回援。一旦北疆沿线落入朱月和高车手中,便可一路东进势如破竹。他们想要三分中原,倒是好打算。可惜天下熙攘,皆为利往,三方结盟也非固若金汤。既如此,何不顺势而为,让西羌误以为十万人马皆在贺川而反掣肘。至于云琼之、商略等人,若所行无差,此时也应在该到之地。届时分化同盟,联手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才不负他千里迢迢而来。

      “王爷,五十里外是西羌大军,傅将军等已率兵三路攻击,溃兵往西逃了。”

      西边另有伏兵,独孤宪满意道:“好,传令下去,速战速决。”

      经此一战,西羌损失十之四五,元气大伤,退兵百里。

      而在玉山关外,朱月和高车联军进攻不利,接连几日强攻不下,士气再而衰三而竭。朱月史延庆又闻消息,甘怀一带不知哪里来的大周伏兵前后夹击,战线亦不能推进。更令人气恼的是,帐下有人明言怀疑,道高车在连番攻击中未尽全力,竟似坐山观虎斗,莫非想要等两败俱伤而坐收渔翁之利。这次两国结盟,全有赖于史延阿与高车大王子赫连祈从中斡旋,共谋大事。然而高车内部于此意见不一,并非铜墙铁壁。

      就在史延庆遣人问罪于高车时,另有一人轻车简从亦到达高车驻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