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三十五章 ...

  •   雪后初霁,冬阳浅淡照着遍地形成道道水流,露出原本的颜色。云清每日里都在琴室随云庭兰学琴,也听得他提及简谱及琴史一事,又提出自己的浅薄之见,有理处皆被吸纳。不到数日,五十四道指法之简体就构拟完毕。三人以家传琴谱试之,俱能清晰表意。

      是夜,明月高悬。云母窗下,灯花耀耀。

      因云庭兰也称赞那日突来妙想而制的小曲,说是曲风恬静,委婉清新。云清再次弹奏此曲,想将其完善。可几遍下来,仍一无所获。她微露可惜,并不强求,索性让人将琴收起,自己重新月下习读曲谱。这一读,就越觉得云庭兰简化琴谱之事难能可贵,琴谱上千言万语都如长了脚一般自己幻化成拟构的字体,简单明了。

      “姑娘,已经三更了,还不歇息么?”芜烟见她怔怔不语,说在看书,眼睛却眨都不眨一下像在发呆。说不在看书,目光又都聚焦在书上。

      云清忽有所感,只觉得心中突然生出一个想法,隐隐约约不能清晰得见。她心头萦回琢磨了数遍,那个念头几乎要跃然纸上,可偏偏中间又像隔了一层雾,朦朦胧胧不让人窥明。

      芜烟再来催促,云清只好抛开琴谱,任由芙蓉绣帐掩尽光亮。她睁着眼睛躺下,脑海中还是念念不忘,想竭力拼凑出零星半点的悬想。以至于夜半时分,几度旧梦。翌日不及拂晓就再睡不着。因芜烟陪着也晚眠,云清不欲劳烦她,只在帐内苦思。

      帐上的芙蓉若隐若现,好似还是秋末之际,霜雪未侵之时。云清想起锦城繁花,又想起平王府的木芙蓉,电光火石之间,蓦然灵台清明。

      既然琴谱的诸多指法都能以其部分代替标注,反过来琴谱中的指法描述是否也可以有其他含义。云清猛然坐起,若是如此,云驰所留下的旧书中应可认证。云清急忙掀开帐帘,趿鞋披衣想翻出那两本旧书,惊动了在外间浅眠的芜烟。

      冬日亮得晚,窗外此时还是一片天青。芜烟迷糊中点起灯烛过来问道:“姑娘怎么了?”

      “你再去睡吧,我睡不着先看会儿书。”

      芜烟怕她熬坏了眼,点燃两边灯架,房中亮如白昼。云清过意不去,强自让她先去休憩,不必陪着。芜烟这才歪在榻上合上双眼。

      自平南侯府得到的两本旧书和对答纸页全都摊开,云清垂眸细看。那日就觉得《论语》放在其中有些奇怪,莫非玄机就在这本书中。

      云清想了想,却先把《论语》抛开,另取了纸笔,精选一张对答纸页,一边研墨一边沉思。须臾将文字谱中所涉及的指名、弦序、徽位和各种数字一一记录。当最后一笔写下,答案呼之欲出。

      如果这些记叙指法的词语有其他指代,那秘密就藏在《论语》之中。不过具体指代什么,恐怕还要再费些心思。如此一来,云清简直废寝忘食,朝食也懒懒用了两口,就忙让人去请独孤敏。

      “记得《百媛集》中曾有记载,先祖与前朝杨皇后、江少惠皆有往来。江平儿既为江少惠的后人,如能破解先祖留下来的对答,我想那多出来的那页琴谱也可迎刃而解。”

      说着云清就把自己一早所得尽数仔细相告。当提及反推指代时,独孤敏忽道:“我听他们提起过,军中也会采用此种方式传信。为的就是万一落入敌人手中,他们也不解其意。”

      如此,云清越发笃定,将清晨笔墨展现人前:“那日我和郡主一起翻阅旧书,也难以明白。今日却恍然大悟,为何这些记录的琴谱不成曲调,或者平平。只怕其中记载的另有故事,而用琴谱掩饰,不让他人知晓。”

      独孤敏凝眸,又听云清道:“郡主,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既然先祖欲隐此事,若我们破解,能否就此沉埋你我二人心中。”

      独孤敏亦读前朝史书,这些人非富即贵,恐有难言之隐,因此欣然答应:“你放心,除了江平儿留下来的秘密,其他我只当不曾见过。”

      两人既已言定,便一心一意关注此事。十指、七弦、十三徽位,都各有所指。两人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成功破解第一张对答的琴谱。却是寻常寒暄用语,并无隐秘。

      云清心有疑惑,又想被撕掉的篇章,恐隐秘处早就被销毁。独孤敏心系落梅琴,兴致比她还高,不去多想。而是既有收获,便让人取来江平儿遗留的篇章,一一对照,虽能得其中文字,却是七零八落的几个字,并无深意。

      “想来他们并非完全按照同一个规律。郡主,还是从其他对答中试试寻求答案。”

      独孤敏颔首相应,指、弦、徽位代表篇章、行列、字数,或并减,或四除,这是毋庸置疑。她已明此理,破解不过早晚。可惜一本《论语》翻遍,几次试错,虽有所得,都无法明了江平儿之意。

      直至到了腊月,冬雪复来,遍地如琉璃世界。各府迎来送来,独孤敏亦涉入其中不能自拔,遂暂且搁置。而云纨素再提旧事,希望云清能指点她女红针法,连带云清日日与她们姊妹在一处,也无闲心再试。

      又一日,云纨素姊妹随母去外祖家拜见,而独孤敏也回家归宁,云清正得空,又将几篇书卷呈于眼前。看得入神时,恰逢独孤宪派人送来书信,字迹雄厚,是他亲笔所书。书中叙述青染之事,却道无关紧要,并非故意而为。

      云清接书不语,觉得其间另有蹊跷。但独孤宪不应该有意隐瞒自己,除非青染所涉之事事关重大,不能先行透露。因此林春无意问起,云清只道无妨,应是青染挂念她做个纪念。林春听了就不再问。

      日沉云重,雪未消尽,琼芳又至。皇城附近车骑雍容,到一地时独孤敏忽然吩咐道:“等一等,先去平王府。”

      平王府郡主归宁,尚未辞去。不过独孤敏首要想见的乃是独孤悦,禀明来意后,独孤悦沉思良久,才让人将她引到冷香小筑。冷香小筑依山傍水,多少年来无人居住。如今风催雪堆,翠竹羸弱泪痕斑斑。依洒扫的小婢所讲,内中陈设数十年来如一日,无人敢动分毫。

      “以前是妙微姑姑专门看管的,自从妙微姑姑去了越州,这里就更没什么人气。东西摆设都和原来一样,我们可不敢动。”

      院里空寂,两数梅花迎寒独开,可怜无赏花人。

      小婢引着独孤敏踏上台阶,轻轻推开两扇门,“这么些年,郡主还是第一个来拜访的。”

      房内不曾修补过,帐子、帷幕、珠帘都有些旧了,失去原有的光华,像是积了多年的尘土掩埋了亮丽的颜色。独孤敏早知江平儿事,甫入内,年岁仿佛倒转。似见一人斜倚床栏,垂眸低目,默默不语,无尽悲凉。

      “叔翁也不曾来过吗?”

      “王爷偶尔会在庭中站一站,人是不进来的。”

      独孤敏微微莞尔,连她这个只听说的人进来都觉得心弦骤紧,涉足其中的人会有何种感慨不言而明。像怕打扰了内室的人,她放轻了步子,慢慢地拨开珠帘走入。

      床边悬着一幅画,有山水船云,一人临窗而坐,琴书相伴,可惜没有容颜。独孤敏曾见过独孤悦的画,看笔法就知道这是他的画作。想来画中的女子就是江平儿。她在那幅画前驻足许久,怔怔望着,不知该歆羡还是该可怜。

      靠窗一张大案,垒着几册书卷。书卷因少翻阅,经年过去除了表面泛黄以外,内中崭新,无一字记号。

      “这些书?”

      “听妙微姑姑说,是以前寻来解闷的。我也不懂。”

      独孤敏一一记下书名。江平儿未必记得整本《论语》,极有可能以手头的书籍作为秘密的源头。她将书册归于原位,和小婢默默离开。走之前她又去见了独孤悦。

      “叔翁想看到什么?”独孤敏没有直言。如果江平儿留下的话无关紧要呢?如果其中暗含的意思与他的希冀截然相反呢?

      良久之后,独孤悦才回答她:“什么都可以。”

      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她留下的。独孤敏一路都在想着这句话,哑然而笑。回来时恰巧云琼之已归家,见到她面露歉意:“军中事多,不曾去迎接郡主……”

      独孤敏从来大方不与他计较,更衣去长辈那里拜见叙话罢,就命人将在冷香小筑记下的书找出来,一径去找云清。

      “回来时经过平王府,我特意去了一趟冷香小筑寻访,找到了江平儿生前翻阅过的书。”

      云清意领神会,两人分书而作,挑灯夜读。将指弦徽数并减四除之后,将到半夜三更,果然得出那一页多余琴谱所言之事。

      “愿不逢君,愿再逢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