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一

      安剑干上统计站后的第二年,是国家大型普查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就要展开。下半年,局里安排了几次培训活动,先是在平阳县召开了一次试点培训会议,整个高山市的统计人员都集中到平阳县,在离县城不远的汶河镇举行了一次试点性质的普查活动,安剑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道提前感受了一次正规的普查行动。结果,普查相当成功,人们在会议上学习到的知识被充分的应用到了实践当中。几个月后,高山市正式的农业普查培训会议在丰华县召开,统计局要求每个乡镇都要派一到两名业务人员参加,安剑找刘副书记汇报,刘副书记说,镇里人员也比较紧张,不好抽调人,先让安剑自己参加学习,到普查开始后再向领导汇报要人。安剑一想也只好如此,就独自去了丰华县学习。

      这次培训举行了一个星期。培训结束时,平阳县统计局专门给各乡镇开了会,平阳县在全高山市各项工作都是排在前列,统计工作同样不能落后,各乡镇回去后,要立即行动起来,率先进行各普查区地图的绘制工作。

      安剑从丰华回来,就立即投入了工作。他自己下通知集合起了全镇的村文书,培训普查区的地图绘制。普查区图的绘制是整个普查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整个普查的成败。安剑从早晨开始讲课,一直到中午才讲完。看着台下文书们一知半解的眼神,安剑知道,自己的噩梦就要开始了。

      简单的地图绘制,全镇用了近十天的时间才干完。还不包括有几个村是完全在安剑的帮助下完成的。

      地图上报完成后,局里又下了通知,要求各乡镇成立领导小组和农业普查办公室,抽调专门业务人员,并要安排专门的办公室和普查经费。安剑又找刘副书记汇报,刘副书记懒洋洋的说:“这都是虚的,有什么用?抽调再多的人,工作也是你自己干。你先干着吧,办公室和经费以后再说。”

      安剑说:“统计局要下来检查,总得有个成立领导小组的文件吧?”

      刘副书记说:“领导小组不就是一个文件吗?你自己造一个吧,应付检查。”

      于是,领导小组、普查办公室都在安剑的笔下产生了,至于人员和经费,都得“以后再说”了。几天后,统计局真的下来检查,清河镇简单的普查准备工作当然引起了局领导的不满,在办公室里对安剑大声的斥责起来,整个走廊里都能听到。安剑感到很委屈,却又无可奈何,装作出来解手,调节一下心情,正好看见刘副书记在旁边的农经办门口站着,看见安剑出来,竟然幸灾乐祸的笑了笑。安剑一时只觉的热血一下冲上了大脑。

      又过了几天,统计局考虑到清河的实际情况,又来了一次,帮助清河成立了普查办公室,主任是农业办公室的杜主任兼任,安剑只负责业务和传达上级精神。

      二

      农业普查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程序繁琐,工作量大,质量要求又高。县统计局为了保证普查的成功,在普查日前要求各乡镇预先完成普查草表的填制,然后再向正式表上抄写,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任务量。安剑从县里领回普查表,足足装了几大箱。这些表都要发到村里,由村里的文书也就是普查员填写。填表之前,安剑在镇里举办了一个培训班,讲解各种表格的填写要求,会上,本来要求领导参加并讲话,可是,就在这几天,乡镇领导变动,清河的所有班子成员动了一遍,刘副书记调走了,换了张副镇长分管农业工作,安剑找张副镇长汇报开会的事,本来就是讲几句话,引起村里重视就行了,可张副镇长硬要安剑给他准备一个讲话稿,安剑除了准备讲课,还要写领导讲话,这又让他忙得不轻。

      草表发到村里以后,安剑又分别到各村督促指导。这次普查的任务量确实大,有些村的文书文化素质也确实低,填的表五花八门,离要求很远。没办法,安剑又举办了六次培训班,把所有的文书重新培训了一遍,这些培训都是安剑在管区的帮助下完成的,张副镇长一次也没参加。本来,刘副书记调走后,安剑希望新的分管领导能对农业普查工作重视起来,可是,现实却是,张副镇长比刘副书记也强不了多少。

      仅填写草表,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安剑几乎天天都下村,遇到好的村就轻松一些,遇到差的村就急得焦头烂额。普查需要普查员们入户调查,现场填表,可是大部分的普查员为了省事,根本不入户,有的在办公室,有的干脆在自己家里就把表填上了。这种情况让安剑很生气,可也无可奈何。一个小小的统计站长,没有实力在村里指手画脚,只能听之任之。

      这时已经到了年底,正是统计站最忙的时候,各种季报、年报任务都下来了,并且是一股脑的,象商量好般汹涌而来。安剑又要负责农业普查,又要完成这些分内的工作,那种着急的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他去找杜主任和张副镇长汇报,谁也帮不了他。只有在这时,安剑才想起,当初找刘书记汇报成立普查办公室,抽调专门的业务人员,实在是统计局针对基层现实制定的措施,不过在刘书记努力下清河没有搞这些“虚”的工作,他自己调走了,可是却害苦了安剑。

      三

      在忙忙碌碌中,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了。安剑把村里的普查草表集中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准备正式表的填写。满满的几大箱表纸,堆满了半间屋子。正式表很快就发下来了,纸张的质量果然比草表好出了不少。填写正式表需要有专门的人员、专门的场地才行。因为这些表格要进行微机录入,填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录入和最后结果的统计。

      安剑又去找杜主任汇报,杜主任让他找张副镇长。张副镇长很忙,一边下楼,一边说:“人员你自己找,机关干部不行,只能从村里找。场地嘛,这几天镇里会比较多,会议室是够呛,你找个办公室吧,你自己的办公室不行吗?”

      安剑说:“人员我能找到,他们的待遇怎么解决?总不能白干吧?填表只能在会议室里,因为人多,一般的办公室都装不了这么多人。”

      张副镇长说:“人员待遇我找周镇长商量,反正会议室你是不能用!”急急的坐上车,走了。

      统计局对正式表的填写已经催了好几次。安剑把村里十几个业务比较熟的文书约到镇里来,对他们说了填表的事。大清河村的老陈问:“填表可以,镇里有什么说法吗?”

      安剑说:“我找张镇长汇报了,每天给你们一些补助,另外,中午管一顿饭。”

      老陈说:“这样行,我们干。”

      安剑又去找党政办公室,要求用一个会议室。党政办赵主任说:“会议室可以用,不过,镇里开会的时候,你们要临时让一让。”

      于是,正式表的填写开始了。安剑把所有的草表搬到会议室,几个人负责一个村,在安剑讲解完填写要求后,认认真真的开始了工作。十几个人,安剑要一个一个的指导,监督。因为文书们水平有限,一些表填得不太符合要求,但也无能为力了。

      填写正式表要用中性笔,安剑买了几次笔后,找张副镇长报销单据,张副镇长看了一眼单子,说:“怎么买这么多笔?”安剑说:“就是买了这么多呀,我没有虚报。”

      张副镇长把单子一推,说:“这个字我没法签。”

      安剑说:“张镇长,一共十几个人填表,一个人一天就要用一支笔,现在填了快一个星期了,你说该用多少笔?一支笔才几毛钱,这些笔一共值多少钱我就是把这些钱都贪污了,我能富起来吗?”

      张副镇长赶忙说:“小安,别急,别急,我签字不就是了嘛。”

      四

      正式表填写临近尾声的时候,统计局组织了一次检查。主管业务的苏局长领着十几人到了清河。在会议室里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看完了所有的表后,苏局长表情严肃的把安剑叫到了办公室。今天张镇长和杜主任都有事,没有陪同检查。苏局长问安剑:“小安,你把你们的普查情况简单汇报一下。”

      安剑汇报完,苏局长说:“我检查了十几个乡镇,你们的表是最差的。实在得说,我很失望。这说明你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差。你们的抄写人员是从哪里找的?”

      安剑说:“都是村里的文书。”

      苏局长惊讶地说:“其他乡镇都是找的老师和机关干部还填不好,你们竟然找村文书?”

      安剑说:“没办法,苏局长,就这些文书还是我找的。机关干部和老师我能调得动吗?会议室我们也是临时用用,镇里有会我们就要让路,所有的困难我都和领导汇报过,干到这样我已经尽力了。”

      苏局长问道:“张镇长出发了?”

      安剑说:“是,他今天有事下村了。”

      苏局长说:“你们清河从普查开始,就没当回事。普查办公室没有,业务人员没有,你们三十六个村的任务,仅靠你自己能做好吗?小安,你也不要气馁,回去后我把情况如实向领导汇报,统计站就是负责业务,相关领导负责人员和经费,因为人员问题造成的工作失误不是你的错,可是业务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了。离微机录入时间不多了,你要尽快把表再改正一下。”

      临近中午,安剑陪检查团去吃饭,按照党政办安排,午饭定在镇政府附近的一家饭店里。来到饭店,安剑问老板在哪个房间吃饭,老板却说镇里没有安排,安剑给党政办赵主任打电话,赵主任才说自己忘了。安剑见苏局长的脸色立即就变了,午饭在压抑的气氛中很快就吃完,检查团十几人谁也没喝酒,吃完饭出门坐上车,呼啸而去。剩下安剑自己站在饭店门口,他感觉到好像有一块巨石,压在自己胸口,喘不出气来。

      五

      安剑找的十几个文书,在镇里又忙了几天,刚把所有的表改正了一遍,县统计局就通知清河去高山市进行微机录入。接到通知,安剑立即把普查表整理了一遍,装好箱子,就去找张副镇长汇报。张副镇长听说要去好几个人,还要带生活费,就说:“小安,你管好业务就行了,生活费我让农业办公室杜主任带着,杜主任和你们一块去,另外再叫上管区的牛书记。”

      安剑说:“杜主任和牛书记不懂业务,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呀?”

      张镇长说:“这个你就别管了。”

      一行四人,带着几箱普查表当天下午就到了高山市报到。录入地点在高山市委大楼上,因为到了五一假期,人们都放假了。

      清河镇的普查表从一开始录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出现错误后,微机无法识别,就要对出错的表进行修改。这个任务量很大,由于来的四个人,有两个人不懂业务,只会站在一边看热闹,安剑是又气又急。前边来的一个乡镇刚录完自己的,有几个业务人员见安剑实在是忙不过来,本来就要回去了,又留下来给安剑他们帮了几天忙,其中有一个老师,姓张。都叫他张老师,给安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录入进行到大半时,杜主任悄悄把安剑叫到房间外面,说:“小安,我看这几天主管录入的杨主任对咱们不错,我给你钱,你出去买点东西送给她,感谢感谢人家。”杨主任是市统计局的,一个胖胖的女技术员。杜主任说完给了安剑几十块钱,说是买东西,实际就是几块口香糖和雪糕之类的。安剑正在改表,只是杜主任既然安排了,只好服从。

      安剑出来市委大楼,走在高高的台阶上,突然想起几个月来的辛苦,如今就剩录入了,还要靠讨好别人将工作进行完,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一个星期后,终于录完表,帮忙的张老师还没走,晚上,五个人在住宿的宾馆里大喝了一顿,尤其是安剑,就象一下卸去了千斤重担,感觉全身轻松无比。

      已经是夜里了,清河的四个人还没睡,在房间里聊天。杜主任突然批评起安剑来,说他工作不认真,以至于表上出了这么多错误。几个月的委屈一下涌上了心头,安剑激动了,他大声地说:“杜主任,我尊重你是老大哥,但是,这次农业普查,你作为农业办公室主任,你作出了多少贡献?从开始培训普查员,到填草表,填正式表,这些工作你参加过哪一样?表上出现错误,是谁的责任?当初成立普查办公室的时候,你是普查办公室主任,这是统计局定的,不是我定的,我不相信镇领导没找你谈过话。我作为业务人员,我该做的都做了,可是,填表过程中,要人没人,要地方没地方,你该做的做了吗?你有什么资格批评我?!”

      安剑说完,心中痛快了许多。杜主任脸涨得通红,躺在床上不再说话,几个人很快就熄灯睡觉了。

      从高山回来,安剑回想起自己在统计站的这两年,一边学业务,一边尽力的干工作,汗流了不少,可是有谁理解?这次农业普查,别的乡镇都是当成大事来干,可在清河,却成了自己的事,从一开始,不但得不到领导的支持,还处处为难,最后工作出了问题还要负主要责任。这时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辞去统计站长职务。几年后,回想起这个决定,他仍然不觉得自己错了,可事实上,他真的错了。

      他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张纸的辞职申请,在一个早晨交到了周镇长办公室。周镇长是新来的镇长,对清河的情况还不十分了解。周镇长看完安剑的申请,问他:“你不干统计站长,准备干什么?”

      安剑回答说:“我还兼任着农机站的站长,让我把农机站干好就行了。”

      几天后,清河镇对机关干部进行大调整,安剑被调整到了苏家庄管区,干主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