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0、旧案底 ...
“奉天门外的登闻鼓又响了,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兰姑姑叹了口气,挽起了殿内的幔帐。
清水撞进金盆,瑾言才绞了帕子,跪坐在榻前替太后娘娘擦拭鬓边的汗水,发作之后,太后陷入了长久的昏睡之中,神志被囚于黑暗。瑾言起身,到了兰姑姑跟前,小声道:“姑姑猜到了什么?想是和昨夜的烟火有关?”
“那么大一桩案子,姑娘竟一点也不记得?”兰姑姑蹙眉,忽而又想到什么,叹息道,“也是,那时候掌籍还小呢,这种事情怎么清楚。”
于是便给瑾言说起了那桩陈年旧案来,案子的开头不过只是一宗很小的欺诈案,谁知到后来竟演变成了宁德年间涉及宗人府的案子来。
紫禁城,紫禁城,既然叫城,那城里的人便要讨生活。
除了上头的各位主子,底下的内监、女官、各处的小宫女,并一些民间工匠在这里劳作,往来出入,虽严格一些,却也与帝京城并无大的差别。
他们也是要过日子的,御花园杂役的内监牛荫来,有一日去草桥采买花卉,恰碰上一个熟种牡丹花卉的农户,叫张春,那人便问起:“先生既然是从内廷来的贵人,可认得一个叫张彩云的姑娘呢?”
内廷住着上万人,你说这牛荫来认不认得?
但他却没有否认,而是对张春说,愿意帮他打听打听。张春本是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户,当初因年景不好,将女儿送进宫里,后来因他琢磨出双色牡丹的培育秘技,日子渐渐好过起来,置办了田庄土地,谁知家里独子病逝,儿媳改嫁,他孤零零一个人,这时便才想起自己唯一的骨血。见牛荫来肯帮忙,哪有不千恩万谢的,一气送了好几盆姚黄魏紫,过手转卖,倒也值不少银钱。
不过牛荫来瞧准的倒不是张春的这几盆盆景,而是他这些土地以及那双色牡丹的绝技,想着法子要骗过来,便决计设局将他网入其中,过了十几日,他带着好些宫里的绫罗绸缎并宫里的器物还有一封书信来找张春,告诉他,果然打听到了她家的姑娘,就在坤宁宫里当差,不过名字已经改了,叫朝云,且在这坤宁宫里位置非凡,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如今皇次子的生母,再三嘱咐,这是内廷秘事,万万不要说出。
张春感激不迭,从这天之后,牛荫来三不五时带上书信和宫里器物出来,侍奉张春一口一个爷爷格外殷勤,和最初采买花卉的高傲内监全然不同,张春越发信以为真,以为自己当真成了老国丈了。
谁知这时祸从天降,东厂的人不晓得从哪里得知,找上门来责问张春假冒皇亲,张春起初还不肯承认,那几个番子竟将牛荫来和他之间的秘密谈话复述得一清二楚,说牛荫来已经被万岁爷活活打死,唬得张春连连磕头。番子们看他老实,便劝他花钱消灾,张春哪里敢跟天子近臣叫板,便老老实实依着几个番子的意思签字画押,典卖了自己的田产房屋,依旧不够,又只好说出了双色牡丹培育秘技。
张春没了身家,只能于街市上流浪行乞,瘦得脱了骨相,偏帝京这样小,一日他正乞讨,有人见他可怜给了他一点碎银,张春正要感谢,哪晓得看了那人模样,竟是早该转世投胎的牛荫来,当时怔愣着反应不过来,回过神时,拿着那行乞的打狗棒追了上去,从后头飞起就是一脚,把牛荫来踹了个狗吃屎,而后骑在了牛荫来身上,丢了帽子,揪着头发,狠命地拿棒子打他脑袋,直打得牛荫来一只眼睛都瞎了,还是宛平知县带了人来,才解开,到了公堂上一审,起初知县只以为是张春疯病发作,谁知却牵出了一桩内监欺诈的案子,当时呈报上去。
事涉东厂,前朝的官员们当即乌眼鸡一般围攻,奏疏雪片般飞到通政司,于是小小的欺诈案便越卷越大,当时早有官员对于皇帝独宠皇后,致使外戚宁远侯、忠平伯做大不满,便提议要宗人府介入细审,查出始末,过程中张春因年迈惊惧死去,其他的涉案人等都问了斩刑。
“死了?!”瑾言不由脱口而出一声,“坏了!”
奉天殿内,萧元慎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后的帘子空空荡荡,再没人为他支撑什么。
“何人击鼓,传上来。”
等来人上殿,除了陈龙锡这些阁臣,其余官员多少都有些诧异,为首的竟是那位病歪歪的世子爷——萧元恒。果然,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再有人要装糊涂也是不能,只是朝中不少官员私下里都收过云南方面的贿赂,投鼠忌器,也不便喝斥,只静静注视着他气定神闲往殿上走来,他的身后还有一位瞎了一只眼睛瘸了条腿的人,刑部一位有些年纪的主事一眼认出,这便是当年那件案子里的牛荫来!
然而牛荫来分明应该问斩,如何会在这里出现?!
图穷匕见,萧元恒出手了。他上前行礼,奏明了事件原委:“平旦时分,臣偶遇一人敲登闻鼓喊冤,不知何故,便问起原因,竟是八年前的一桩冤案,称此事关系陛下身世,臣不敢怠慢,又联想到昨夜异兆,便将这人带过来了。”
萧元恒说罢,还不忘漱漱喉咙咳嗽两声,装出犹在病中的样子,这一切都被萧元慎收在眼底,他冷哼了一声,斥道:“看来世子爷是病得糊涂了,昨夜那是天降异兆么,什么时候灾异之兆是从烟火里冒出来的?分明是有人心怀不轨,有意扰乱视听。子不语怪力乱神,你们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明白,如今母后凤体不适,便有这些小人寻衅滋事,不必再问。既然八年前就该做鬼,在阳间逗留了这些时日,也该一刀断了,拖下去!”
萧元慎深知,这事情若真要从八年前查起,恐怕民间又有诸多流言,况且萧元恒既然是要从八年前查起,必是用了这么多年时间布了一张大网,他顺从这人的主张,岂不是自觉入瓮?
“臣起初也是这样想,但臣掌管宗人府事务,不敢懈怠。昨夜的事,异兆也好,还是歹人阴谋也罢,事关社稷宗庙,都非同小可,否则先帝爷在时也不会花力气细审。”
“既然先皇审问得清楚明白,这些人当初也该死的,世子爷还要问什么呢?”萧元慎睥睨萧元恒,“还是萧世子觉得先皇糊涂?”
“臣不敢。”萧元恒低下头来,再次申明,“只是此事已为四海所知,若陛下不能重审,恐怕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啊。”
萧元慎嗤笑:“四海是谁,倒有顺风耳,知道这消息好快!”他转头对一旁合着眼睛天人交战的刑部尚书道,“查,当然要查,朕要知道这个死人是怎么从菜市口到了这奉天殿上来的!”
皇帝不像从前那样柔和,从前说话声音里带着笑,不管是嗤笑还是调笑,底色终是暖的,然而眼下声音是冰冷的,剑锋交错擦出的凛冽感,隐隐带着怒意,刑部官员们忙跪奏答是。
这桩事务似乎便到此了结了,然而朝堂之上依旧焦灼,久不上朝的宁远侯因为太后突发臆症上疏弹劾,怀疑内廷近前有人谋逆,要求皇帝追究太医院的责任,但主持审理的人是谁成了问题,这其中少不了帝后两党的争论,谁都不肯相让,一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倒是陈龙锡调和,商量定了此事由宫正司细查,宗人府监察,尚仪局、尚宫局协理,才算尘埃落定。
前朝的事情处理结束,萧元慎回了慈宁宫。兰姑姑毕竟是宫里的老人,眼下太后虽病了,兰姑姑依旧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地处理各项事务,大到安抚在这里过夜的命妇,小到光禄寺做的早茶,一一清点,等这些命妇心神稳了,又得了皇帝的旨意,才将这些人送出宫去。
她稳当,底下的人也就不慌。慈宁宫里,瑾言也命人盘点起了宫中器具,她唯恐宫正司漏下什么,又派人再清点一遍,正忙活着,澄徽进来,见四下里摆着香炉器具,厉声呵斥道:“真是反了天了,娘娘才病倒,你们竟在这里抄捡起来了,实属大逆不道!”
瑾言微微福身,行了个礼,不卑不亢道:“殿下请低声些,娘娘在暖阁梢间里安置了,休要惊扰她老人家。我们在明间里清点也是为了查明白娘娘中毒的因由,静悄悄处置了,也省得她老人家醒来时伤心,要说大逆不道,也是下毒的人大逆不道。”
“本宫才说一句,陈掌籍便有十句等着。看来,陈掌籍自信要做这六宫的主了。”
“臣不敢。臣这样劝诫殿下,也是为殿下着想。后宫之主被下毒,下毒之人狡诈,连殿下这样精通毒理的人都骗过了!臣若是殿下,一定竭尽全力要揪出下毒的凶手,而不是在这里同臣下们置气,您说呢?”
澄徽反唇相讥:“你说的这些本宫自然清楚,可这后宫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掌籍做主。陈掌籍,老老实实不添麻烦,非常时期,后宫清净才是正理,你说呢?”
“这案子由宫正司查办,尚宫局、尚仪局协理,尚宫局自然是兰姑姑,尚仪局推举了陈掌籍,她自然有权过问,倒是表姐,内承运库的事还不够你忙活的么?”萧元慎的声音自外头响起,他才从前朝回来,身心俱疲,又听见澄徽在这里无事生非,越觉烦闷,出言斥责。
这桩案子的原型是明孝宗时候的一桩旧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0章 旧案底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