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玲珑骰子安红豆 ...

  •   自从上次敬书堂出现刺客,宫廷更是严加防范。皇帝从关外调回了两千精兵卫士,专门保护皇宫安全,老太后也把自己身边的侍卫调到晋王身边。
      重重保护,当然换来了皇宫的几年平静。
      想起玉儿妹妹自幼在宫中陪自己长大,几岁的年纪就被送入宫中,很少能看到父母,仿佛进入了一个黑暗的牢笼。又想起那晚遇刺,她被刺客吓得说不出话,晋王的内心十分自责,决心要保护自己的玉儿妹妹,让程挽玉也是感动不已。
      他们就这样在宫中成长着,也改变着。白驹过隙,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就已是束发年纪。
      他说过他永远是她的尘儿哥哥,她永远是他的玉儿妹妹。但从开始亲切的“尘儿哥哥”到现在的“晋王”,他们真的长大了,再也不是从前相互争吵的两个儿辈。
      青春的懵懂,无数个日夜的陪伴,两个人之间的情愫加深了许多。纵命运无常,天意难断,但这根红线就是将二人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情窦初开的年纪里,一人便是一生。
      先且不说这宫内怎样。
      关外漠南,虽是阳光明媚,没有漠北这么萧瑟,可终究还是荒漠地带。再加上当地民风彪悍,距离朝廷远,天子不来官兵不管,难以数计的亡命之徒落草为寇,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盘踞在漠南的黑乌一族,北邻黑山,南依乌苏河。水草丰美,物产丰富,马壮人强且易守难攻。凭借着有利的地势,优越的环境,自古以来这个民族便强大无比。几百年来,改朝换代,也没能将它收服。
      当初老天子打天下时,也是唯独没有将这个蛮族击溃,最后只能是采取和亲称臣的方式进行安抚。一年一觐见,三年一朝贡。
      现如今李定尘在关外撤兵,几位戍边将军被调,再加上苏和可汗的带领,黑乌族越来越猖獗,为今后埋下了祸患。
      近年,漠南一带暴雨不断,洪水频发,百姓种的庄稼颗粒无收,饥荒严重。朝廷屡次拨款都无济于事,各部呈上的奏折十有八九都是提及此事,可以说是当今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了。
      李定城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又怎能忍受自己的臣民挨饿呢?先帝驾崩前对他最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初大安国的建立,是无数个子民用生命堆起来的国家。他决定亲自前往漠南,救济万民。
      想起来自己的弟弟自幼在宫中,还没有出去见过世面,如今已是十几岁的年纪。便打算这次出宫带着弟弟一同前往,一则让他出去锻炼自己,二则也能趁机培养一下他的家国情怀。
      其实,李定城还有别的目的,赈灾是“假”,“巡查”“探路”是真。其一,他想彻查到底是什么人偷偷克扣朝廷拨款,贪赃枉法,银两到底哪里去了。其二,他深知黑乌一族日后必成大患,故借此机会前去查看一番。
      次日早朝。
      内务官宣读圣旨:“近年来,漠南一带民不聊生,饥荒频发。同为大安子民,朕实在是于心不忍,故决定御驾亲自前去救济。特命镇国元帅袁尚武点五千精兵,吏部尚书工部尚书还有晋王一同前往。朕不在宫中之时,大小事情悉数交由丞相及两位议政王全权处理。”
      这台下文武百官一听可是吓的手足无措。
      “皇上,这等小事交由我和其他两位大人便可,此番前去漠南路途遥远,旅程艰辛,还望皇上保重龙体啊!”吏部尚书一片焦急。
      “皇上,漠南洪水频发,天象怪异,还是由老臣前去吧。”
      ……
      “是啊,是啊,请皇上三思啊!”
      台下是众说纷纭,都在劝阻。也难怪,虽然说是漠南漠北,可是之间差着几千里,沿途险象丛生,贼人无数。这还不算各种突发事件,远远没有京师安全。
      李定城到底还是一位千古一帝。只见他开口缓缓说道:“众爱卿心意朕心领了。可朕作为皇上,不能坐享安乐,不顾子民,这哪里还有一国之君的模样啊。众爱卿有大部分人都是两朝元老,都深知先帝在世时,倍爱臣民,视如己出。如今到朕掌管天下,怎能对不起先帝呢。休要再说,朕已下定决心,三日后启程,都退下吧。”
      见皇上这么说,文武百官再担心也是无可奈何。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宫内就是这样,人多嘴杂,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在一眨眼的功夫就传遍整个皇宫。
      早朝结束,晋王刚起床就听说自己要跟随皇兄出宫,还是前往漠南。兴高采烈,紧忙跑去乾心殿找自己的母后禀报。
      “儿臣拜见母后,愿母后安康”
      “尘儿免礼,快快起来。尝尝母后让御膳房做的……。”
      这晋王也是个急性子,还不等皇太后说完话,就马不停蹄的叨叨不停,想来必定是激动坏了。
      “母后,儿臣是有个重要的事向您禀报。皇兄这次要亲自出征漠南。救济万民,解决饥荒一事,连带我一起见见世面。”
      这老太后一听这话怎么可能同意,晋王从小到大一直在自己身边,宫门都未曾踏出半步。可她转眼一想,尘儿都已经这么大了,自己已经是越来越管不住了,不能一直握在掌心不放的,应该出去走一走。况且有镇国元帅陪着,倒也让人放心。
      皇太后是千叮咛万嘱咐,才让晋王离开乾心殿。
      跟母后禀告完,最舍不得的恐怕就是自己的玉儿妹妹了。
      “玉儿妹妹,玉儿妹妹……”
      “小女拜见晋王。”
      “快起来,以后没有人的地方就不要给我行礼了。”
      晋王开心的话都说不清了:“玉儿妹妹,我这次要随皇兄出宫了。听说还是去美丽的漠南。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出宫去看过,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
      “恭喜晋王。”
      “听说南国阳光明媚,风景如画,晋王此番前去可否给我带回几颗南国的红豆。”
      晋王很是不解程挽玉要这红豆作甚,转头一想,既是玉儿想要的,他都会全力以赴。几颗红豆也不是什么难事。
      二人只简单的说了几句,但句句透着真情实感。他告诉她在宫内安心等他归来,她告诉他在外面风餐露宿,注意保护自己。
      只是这时的晋王对文采歌赋一律不通,不明白这红豆带着相思之意。
      只是这时的晋王只看到了程挽玉眼中的不舍,却没有看到她眼中的不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