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敬书堂惊险遇刺 ...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大清早,敬书堂就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著名相思诗,红豆只生长在南国阳光明媚的地方,在我们漠北可没有。这首诗是托物来表达相思之意……”
      老太师在敬书堂绘声绘色的讲,小晋王在下面认认真真的睡觉,没有一点规矩可言。倒是程挽玉听的十分入神,一板一眼。
      “尘儿,你再这般无礼,老夫便将你送到皇上面前。”
      “嗯,太师啊,这才卯时,起这么早,御膳房的鸡都没叫呢吧,谁受得了啊。”
      太师气的吹胡子瞪眼,心里想着孺子不可教也,却又无可奈何,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看他那副着急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门外一声“皇上驾到”。便见李定尘缓缓走来,众人也是赶忙参见圣上。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师,近日敬书堂可好,朕这弟弟怎样?”
      “启禀皇上,承您吉言,书堂一切安好,并无大恙。恕老夫直言,小晋王实在是让老夫为难,整日不学无术,虚度光阴。莫怪老夫多嘴,老丞相的千金还有户部尚书的公子,比晋王可是明理好学多了,和他们相比,晋王让老夫着实难以说出口啊。”长叹一声。
      李定尘睡眼朦胧中仿佛听见自己的皇兄来了,惊地一下子就坐了起来。从小到大,除了在军马校场,还很少有人能看见他在书堂里也如此精神。
      李定城瞥了一眼小晋王,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点点头道:“太师言重了,朕这弟弟朕十分了解,自幼便不好文史音律。倒是枪棒玩的有些名堂,可整日里跟着袁尚武学习打打杀杀像什么样子。还望太师严加管教。万不得已时若有体罚,朕准你无罪。”
      “老臣遵旨。”
      这下可不得了,小晋王一听,这以后再不听话,怕是要被打手板了。就连皇兄也不给自己撑腰了,一连朝皇上翻了几个白眼。
      说罢,李定城就带着侍卫走了,近日各部呈上的奏折颇多,多是议论漠南灾荒之事。他还能抽出时间来看看晋王,也可见他是多么在意自己的这个弟弟。
      倒是程挽玉在一旁微微笑了,可那神态仿佛也在思索着什么。
      说话间,就听外面大喊“有刺客,保护晋王”。紧接着便响起了刀剑乱斗的厉声,噼里啪啦一阵。
      这小晋王本就顽劣的性子,这下更是按捺不住,练就一身本领,终于能够伸展了。踌躇满志,拎着一个趁手的就要冲出去,还没到门口,硬是被伴读拉了回来。
      小伴读方中元是户部尚书的公子,自幼聪慧过人,文史典籍过目不忘,三岁便能背出整本的《资治通鉴》,四岁就可以吟诗作对。深得太后恩宠。也是奉皇太后的命,自幼陪晋王一起读书。为了晋王的学业,这一家人是操碎了心。即使是两个优秀的人陪读,也没能把晋王的性子收回来。
      再看屋外,宫内侍卫也不是吃素的,短短几个回合,惨叫声不断,刺客就全部被拿下。
      “说,谁派你来的?”
      “哼,你杀了我吧。死我都不会告诉你。大安迟早会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罢,被捕的三个刺客从怀里掏出一个瓶子,服毒自尽。
      “老太师,多有惊扰,属下来迟,敬书堂可有事?”侍卫们赶紧跑到敬书堂看看有没有出什么事。毕竟,这里面不是皇室贵胄,就是达官贵族的公子小姐,出了事恐怕脑袋都要搬家了。
      “无妨。”
      只是他们谁也没注意到,书堂里有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坐在窗前,目睹了这一切。
      虽然小晋王和程挽玉势不两立,总是不合。但毕竟二人也是共同长大,多少还是有些情意的。彼时,看到程挽玉默不作声,小晋王以为她吓傻了,赶忙跑到跟前,拍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
      “玉儿妹妹,你不要怕,尘哥哥保护你。”程挽玉笑了笑,虽然她的心里非常感动,但她知道眼前的这个男孩是她一辈子想爱又不能爱的存在。
      这一事惊动了整个皇宫,皇上闻风赶来,自己在敬书堂刚走,后面便出现刺客。当即下令:全城戒严,没有皇上指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否则格杀勿论。并下令急传兵部尚书,御林军统帅,京兆尹等一众官员连夜奔赴皇宫议事。
      “大胆狂徒,这贼人都冲到朕的家里来了。三天内朕命你几人彻查此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朕个交代,否则,朕革了你们几个的官职,贬到乡野。”
      这几个大人一听皇上的语气,就知道这次任务不简单,还有掉脑袋的风险,吓得是瑟瑟发抖。
      “请皇上息怒,我等定不负众望,必会全力彻查此事!”
      端仪老太后一听刺客就在敬书堂外发现的,吓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急忙赶去敬书堂。也难怪,自从先帝走后,这两个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老太后对小儿子李定尘更是百般疼爱,唯恐他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在太后面前,就连皇上都不敢数落自己的弟弟几句。
      三天后,皇宫行刺一事也有了些眉目,负责调查的几位大人一一道来。
      “启禀皇上,这几个阶下囚穿戴整齐,着装统一,武功不凡,看样子不是我们京师的人。据侍卫报,他们出刀极快,手法凶狠,可一击致命,速战速决。臣猜想他们一定是受过专业的行刺训练。”
      “启禀皇上,臣查到凶手被抓后,说了句忌讳之话便自尽,宁愿自尽也不愿被抓到活口。臣特地赶往现场,发现了这个盛有毒药的瓶子。臣发现每个瓶子上都刻有一个复字。而且,他们每个人的手腕处也都刺有这个复字,我和其他同僚猜测,他们背后一定是个不小的组织,必有高人操控。力量不可小觑。”
      “朕累了,你们几个也奔波数日了,都回府休息去吧。”
      李定城怎么能睡得着,最近的奏折都是禀报漠南一带饥荒之事,加之最近宫内出了这么大的事,辗转反侧,忧心愁愁。
      “尘儿平日都待在宫中,为何要行刺于他呢?”
      “为何他们要说大安国迟早会灭亡呢?”
      “这到底是一群什么人?”
      “这个复字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