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出了东山便是东南最大的湖了,湖水青的好似翡翠,山水相映,湖上的人,撑船穿梭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自是,绝美!
      白衣少年不羁地躺在竹舟上,酒壶倒在他的手边,竹舟慢慢由山林处流出,少年的模样渐渐浮现,公子温润如玉,眉目间含着笑意,唇红齿白的,就像是贬落凡间的仙人,自带一股出尘的清气,宛如天上的皓月般。少年醉酒,躺的潇洒,衣边落入水中都未察觉,他翻身侧仰,险些落入水中,却只是笑笑后随手颠颠空了的酒壶,然后将它随手扔入水中。他抬头看,眼前模糊的城镇模样渐渐清晰,百二十桥映入眼底。城边店家的灯笼刚刚被店小二挂起,这建在水上的扶康城夜间的繁盛初露端倪。
      当第一盏华灯被点起,整个扶康便如这一颗星星般在这黛靑的湖上升起,宛如不夜之城。那人,坐在花楼之中抚琴,还有跳着异族舞蹈的美艳舞娘,桥头岸边全是成双的男女,二层小楼的阳台上,揽着客人的女子,夜夜笙歌,不过如此……烟花柳巷,倒也是其乐无穷。
      桥上的游人们随水而动,挑拨着岸上的女孩们,嬉笑怒骂,酒水洒进了江里,难怪有人会言这洛川,半是江湖半是酒,便是这样的热闹奢靡的法子,让人忘记了世间琐事,又岂能不留恋忘返……
      少年名为东南,其姓氏不详。这行走江湖之人,名字也只是个代号,倒也无甚关系。
      东南公子初到扶康,不知这里的规矩,也不想破坏这里的规矩,只买了一壶好酒翻身越上城头,看着下面的男女,一片的奢靡享乐。曲声阵阵,欢笑阵阵,如银铃般,东南全都笑着相看。
      嘈杂的男女取乐声,阵阵琴声,交织着扶康的黑夜。
      “今夜,我们牡丹楼的青儿姑娘头回接客,咱们山高皇帝远的,便也学着人家京城大家小姐抛绣球的方式,众位看客便也接回亲啊。”
      热闹中只听到一声娇嗔的女声,众客噤声,来往的男女瞧着热闹也停在了牡丹楼前,老妈妈话毕,急促的琵琶声响起,众馆的女妓们侧目,一阵悠扬的琴声响起,管弦丝竹,声音交杂,一声宛如鸟叫的笛声过后,牡丹楼上房门大开,沈清歌姑娘一袭碧水色罗裙从房间里走出,只是象征性的用红纱覆面,隐约间还能看见佳人的笑颜。她皮肤白皙,身姿婀娜,一出门便赢得一阵的叫好。只见姑娘眉眼如丝,顾盼含情抱着绣球左看右看,在上面来回走动,实在是吊足了下面看客的胃口。
      琵琶声如雨点般落下,大家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处,势要为一亲这美人方泽而争斗,声音戛然而止,青儿姑娘端起酒杯将酒水扬起……突然天降花雨,芬芳之气迎面而而来,袭来的还有姑娘的绣球……
      下面的人是抢做了一团,一大胡子的男人首先抢到了绣球,抬头嘿嘿笑着看了楼上的清歌姑娘一眼,清歌姑娘也不因他容貌丑陋而恼,很爽快的摘掉面纱。
      众人一见,这清歌姑娘真是美的不可方物,举手投足间风情万种,笑的含蓄却是媚骨天成……大胡子一时失神,绣球被一地痞抢了去,人群于是又开始乱了起来,个高的武夫仗着力气抢来,被机灵的小鬼抢了去,女人们在下面顺水推舟将绣球往江边踢。
      到最后落得个绣球无人接住可不是个好兆头啊……牡丹楼的老妈妈急了,当即让人抓了小地痞,又差人去寻绣球来。
      “妈妈这是做什么?”
      青儿不经意间看了她一眼问道。
      “绣球到最后没人接住,以后你还怎么在这酒肉林里混,你在我培养的这一众里算是好的。”
      “可是妈妈见那大胡子,也不是个有钱的。”
      “总比没有好!”
      “沈姑娘的琴弹得不错。”
      东南在绣球落下水之时,一脚踢起了绣球,先前散着的头发也随便用绳子捆成了高挑的长尾辫,转眼间只见他吊儿郎当的坐在楼角,手托绣球,腰间别着一壶酒。他微微低头瞧着二楼的女子,正对上女子如水的目光。
      “多谢公子夸赞。”
      “那球是我先接到的!”
      大胡子在下面吵到着,气的胡子都跳了起来,眼睛瞪的像铜铃般,东南觉得甚是可笑,打趣他问道:“你说是你便是你,可有谁看到了?”
      插科打诨的,台下也笑做一团纷纷说着未曾,大胡子一时涨红了脸。
      “这在场的可都看着了。”
      他抱臂说着,直朝上面的妈妈使眼色,妈妈却不理睬,大胡子好不苦恼。
      东南却轻轻笑着看向大胡子说:“可是这绣球怎么就到我手上了呢?真是奇怪……”
      东南笑着,转手把球抛向空中,月色中,绣球险些挂在树梢,好在只是碰了一下,却只见东南未接住绣球,众人心头一紧,球又稳稳的落在少年脚上,东南脚上提,球重新回到手上。
      “不如我把这球再抛一次,你们再接一次,谁接到了这球就归谁?”
      少年笑的爽朗,众人纷纷叫好,下面聚的人越来越多,少年一把将球抛向人群,然后飞身落到沈清歌面前,文雅的将手一伸。沈清歌万没想到这人轻功这么好,心却似孩童一般,当时她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想的便把手伸了上去,那人飞身一跃,带着她离开了牡丹楼……
      “我今日在雨亭外听了你一天的琴,酒喝够了,琴都没听够,沈姑娘可愿意为我再谈一曲?”
      “当然。”
      少年带姑娘来到花船上,自己坐在船外把吃完的果壳一把甩进江里,然后一把掀开帘子坐进船坞里。
      “姑娘琴艺是好的,怎么性子却这样的软,白天我听到你与侍女的对话,怎么姑娘不愿出演这一场闹剧还把它演的如此精彩?”
      “女子本就是柔软的。”
      “我见不是,你的琴声中透着刚毅,许是身不由己吧……不然哪个女子不愿活出个自己的样子。”
      “公子说笑了,我们这些花船上的女子,向赏脸的客人讨口饭吃,自然是客人们要我们活成什么样子,便是什么样子……”
      “难道你只愿意在这青楼做那与男人缠绕不清的菟丝子,如今你仗着姿色,那以后呢?”
      “青儿没想过。曾经水姐姐告诉我青楼女子大抵都命运多舛,以后要记住认准一个人便要缠上他,让他为自己赎身,好逃出这烟花之地……”
      “你若想,我一定是要带你出去的。”
      “可是我不想,这一夜之后,想我是能名满扶康的,我在这牡丹楼辛苦学艺这么长时间,可是不能放弃。”
      少年震惊的看着面前碧色水袖的女子,她生的极其好看,纯洁无瑕,却又风情万种,一颦一笑的又满是骄傲的姿态,媚骨天成却又有一种难以亲近的气场。可她当真也这么怠于那些浮华虚名?少年显是不悦……
      他是个干净豁达的人儿,但奈何还是看不透这人世沧桑,寄情山水,却最是看不惯人家疾苦。他是个自小便生在兴旺富贵家的,身份尊贵,对人生的苦难难以感同身受,所以他明白有些事情他也不必强求……
      她的琴声就像这晚间的流水声一样清凉又动听。
      “若你愿意,可与我一同去上京,那里有最好的皇家乐坊,到时你定能名满京城,那可比这小小的扶康有趣多了。”
      “青儿没有那么大的志向……”
      “你不愿?”
      风知趣的将花船吹远,两人来到湖中远离人群,夜风竟有些冷,东山的钟声响起,少年掀起船帘环顾东山,将外面的一串灯笼点着。
      “青儿姑娘有缘再会。”
      说着少年调转船头后纵身飞起,身影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少年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撩拨到底在女孩心中种下了多少的情谊,少女不知道的是,这份情爱的不可得……
      后来,她如愿成了这牡丹楼最有名的歌姬,名满扶康,美丽随着来往的客船真的就飘到了京城,她来到少年府中。
      “你们二公子可在府中?”
      下人见这姑娘的打扮,一身白衣,不识得她就是如今京城最有名的花魁,只摇摇头道:“姑娘何事?”
      “我来找他,他说我到京城便来找他。”
      “为钱?”
      青儿一阵惊讶,连忙拒绝,惊恐地说:“我,我不是来要钱的。他……”
      “为情?”
      青儿不好意思的脸红着,那下人显然也明白了,却只是冷冷的说:“哦,我们公子素来行侠仗义,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我……小哥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萍水相逢,一点助力,姑娘不必!”
      什么叫做……不必?
      青儿失魂落魄的走在街上,她满心期待的来,满眼失望的回……她只当他是留恋烟花的公子,便是这样自己凭着姿色也可以留在他身边,可……行侠仗义是什么意思?他把自己当什么了?而如今,如今自己又该怎么办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