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36 章 ...

  •   第三十六章

      栖云山有两座主峰,西峰栖云,东峰兴隆。站在栖云峰顶遥看兴隆峰,颇有点当日在离宫角楼上遥望隐龙山的感觉。元琅觉得这是熟悉的感觉,于是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里。
      大佛殿里实在是太清静了,除了向远和元琅,就只有两名做粗活的小厮和一名烧饭兼收拾内务的厨娘。冬日寒冷,山上还积着雪,连鸟叫声都听不着,每天早上元琅都是睡到自然醒。向远对元琅的一切行径都听之任之宠溺有加,觉得自家王爷做什么都是对的,只是偶尔提议趁着天气晴好,不如到外头遛遛腿看看风景,活动一下筋骨。宁王爷自幼懒惰:“走到哪儿都是山山树树,就在院门口看也是一样,道儿上有雪,走来走去再湿了鞋子。”反正就是不肯出门。
      话极少但人极勤快的厨娘当时不声不响,过了一晚,第二天烧好早饭的时候给两位潘公子一人带了一双新制的皮套靴。这种皮套靴制作比较简易,木底板下有几排防滑的浅钉,板上用铆钉铆了皮靴面,夹棉靴筒包住小腿,再刷一层桐油,雪天雨天直接套穿在鞋子外头,连裤脚一起护住,十分防滑防水,唯一的缺点就是略重。
      厨娘脸上肤色黑红,一看就是风霜中操劳了一辈子的人,她当着二位公子说话的时候头都不好意思抬:“公子们穿这个出去逛,鞋子就不湿了。”
      正在跟向远东拉西扯的元琅顿住,丢下手里的碗筷蹦过来就要试,两只脚伸进去穿好,在地下跺一跺,十分跟脚且暖和,她站直身子,脚底下踩着木板,只觉得个头平空高了一大截。宁王爷嘿嘿地笑,迈开两条腿咚咚咚地冲到东屋里,不一会儿又咚咚咚地冲回来,手掌伸到厨娘面前,高兴地说道:“这鞋真不错,有赏!”
      厨娘一看矮个儿的小潘公子手里托着一枚小小的金锭,明晃晃的直刺眼,哪里敢接这么贵重的赏赐,连连摆手:“不值钱的,当不起公子的赏!”
      元琅一把把金锭塞进厨娘手里,饭也不想吃了,拉着向远就想到外头雪地里去试试这种新奇的靴子。厨娘捧着金锭犹如捧着个烫手的山芋,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山里牧马生计艰难,能意外捞着这个厨娘的差使赚几个钱贴补家用是意外之喜,自己只不过是想侍候好公子,好让差使能做得久一点而已,根本没有想要得到任何赏赐。可这二位公子竟如此阔绰,一出手直接就是金锭。
      向远很久不见元琅脸上这般明快的笑容,这小丫头对快乐与幸福的标准不高,其实很好打发。他朝想要把金锭放回餐桌上的厨娘摆摆手:“收下吧,能侍候得主子高兴是你的功劳。往后尽心尽力,主子不会亏待你的。”
      厨娘喜不自胜,收下金锭告退离开,没过一会儿又折返来,对着向远和元琅说道:“二位公子,今天是除夕……”
      没等她说完话,元琅便打断:“可以可以,不用你们侍候了,回家去过年吧。”
      厨娘喜笑颜开,只觉得这二位公子的心地实在是好:“并不是想向公子告假,除夕夜万家团圆,只留公子们在大佛殿里冷冷清清地过年那多不好。奴婢家的马队离这儿只有几里地,公子们若是不嫌弃就请赏个脸过去一起吃顿年夜饭。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家常饭菜,酒却是自酿的好酒,不比外头买的差,还有好些小玩艺给公子们过去玩,还有烤羊烤牛,还有狗拉雪橇。”
      元琅一听动了心,扭头看看向远。向远笑着点点头,和厨娘约好吃过午饭便下山去过年。
      元琅这辈子为数不多的作客经历中,这次应该是最兴冲冲的一次了,她甚至想到跟潘府老太太出门作客的时候都要备礼,这回是不是也不能空着手上人家家去吃饭?已经出手一锭金子了,赏得太多也不合适,向远便预备了两封各二十两银子揣在怀里,穿着厨娘送的皮套靴,和元琅一起向下山的方向走去。
      有了这个鞋子,元琅专捡雪厚冰厚的地方走,不得不说,这种皮套靴确实是冬日出行的利器,再滑的冰面踩上去,一个趔趄也不打。
      厨娘姓马,她相公也姓马,据说她们老家那一片马是个大姓。马厨娘家的马队驻在官滩沟一带山势最高的一处牧马地,马队由两家人组成,分别是马厨娘的丈夫马大一家,与马大的弟弟马二一家。兄弟两家九口人,在山林草滩间料理五百匹战马,日子过得十分辛劳。
      马厨娘已经先回来向家人说过了金锭的事,也说了两位潘公子要来一同过年的事,两家人顿时全员出动,以最大的热忱开始准备。马家这九口人,女的身材高壮,屋里屋外干活都是一把好手,男的却都矮瘦精干,尤其是马大马二兄弟俩,走起路来明显的两条罗圈儿腿,向远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马背上的行家。
      见着两位公子,马大两口子老远就迎了上去,满脸纯朴的笑容。驻马地建在山南坡一处背风的窝口里,一排七间屋子全是粗木制成,当中一间共用,两旁一家占三间。马大夫妇俩生了一儿一女,马二夫妇俩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堂兄弟依次排开,最大的二十了,最小的还是个奶娃娃,名字起的气势十足,分别叫做马砍,马刺,马剁,马扎。两家唯一的一个女孩子名字却是不同的风格,叫马雪莲。马砍与雪莲是马大家的,其余的刺剁扎三兄弟是马二家的。
      元琅一见雪莲,就对这个羞涩的乡下妹子很有好感。十二岁的小姑娘衣着朴素,脸蛋不美,身材和母亲一样高壮,脸上带着羞怯的微笑,不敢正眼看人,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堂弟马扎,一看就是个能干的、已经能帮着父母叔婶分担家务的懂事孩子。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把两位公子迎进堂屋,背后不免互相递个眼神表达一下心中的惊叹。个子高的那位大潘公子长得俊也就罢了,个儿矮这位小潘公子,是怎么生成如此好看的相貌?那白嫩的皮肤真格的就象刚剥出来的鸡蛋,还有眉眼,简直就是画出来的,鼻子嘴唇,无一处不美,这样一张脸长在男人身上,老天爷到底是有多不开眼。
      马大连连赞叹:“二位不愧是从京城来的人,我们这山沟沟里没什么好东西孝敬,野锅野灶的,二位千万不要嫌弃。”
      元琅根本也不是来吃东西的,进了屋,眼睛却直往外瞅:“狗拉雪橇呢?现在能坐不?”
      “能能能!当然能!”马二赶紧催着马砍与马刺去牵狗套狗,一家子人又簇拥着元琅与向远走出屋外,看着马砍两弟兄利落地给八只大狗戴上绳圈,拴在一架桌面大小的雪橇上。雪橇底板上有钢条,板面上并排两把固定的木椅,木椅前有挡风的搁板与扶手。元琅一马当先跑过去先坐定,老二马刺便自告奋勇架狗拉橇。
      木屋往北不远就是一面广阔的大草滩,现在滩子上积了约一尺厚的雪,宛如一面硕大的白纸铺在天地之间,等着人去执笔描画。八只大狗奋力奔跑,拉着小雪橇猛地闯进了这面白纸,在纸面上拖出两道长长的痕迹,元琅回头望着雪橇背后的辙印,笑着拍打扶手催促马刺:“再跑快些,再快些!”马刺咧开嘴,猛力抖动手中的缰绳,叱喝着让大狗跑得再快一些。
      向远在后头追了几步,就听着元琅清脆的笑声在冰冷的山风中远远地滑了出去,间或着还学马刺叱狗的声音,怪腔怪调地吼上两嗓子。马厨娘在一边看着大潘公子脸上露出的微笑,侧过头去低声嘱咐大儿子马砍,把预备好的那些小玩艺都拿出来,冰陀螺高脚跷之类的,回头好让二位公子玩得尽兴。
      天儿实在是冷,风吹在脸上本来就象刀刮,再坐在飞快奔跑的雪橇上,两只眼睛根本张不开,只能虚猫着四处瞅。在京城潘府翠湖冰面上那回,坐在小冰床子上让潘淑拉着跑,跟坐狗拉雪橇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元琅突然很想念那个咋咋呼呼胸无城府的小侄女,要是潘淑此刻也坐在这架雪橇上,不知道会兴奋成什么模样。
      只此一别,或许今生再见无缘。元琅大口吸进冰冷的空气,两只手圈在嘴边用力大喊,一边喊一边笑,只觉此生从未如此畅快自在。
      只是得意时总是会忘形,驾着狗的马刺跟着元琅一起兴奋起来,虽然这小伙子不明白只是坐个狗拉雪橇也能让京城里来的贵客这样高兴。马刺连着叱狗抖缰,不成想橇底板上一侧钢条硌上一块雪底下的石头,若是速度不十分快,雪橇只会颠簸一下,只因这八狗二人都跑疯了,雪橇便向一侧掀起猛地翻盖了过去,把元琅与马刺甩出去老远,重重地跌在雪堆里。
      向远一惊,纵身向前飞跃,修长的身影落在雪堆边,把在雪里滚了几滚浑身沾满雪的元琅扶起来,慌忙打量她身上有没有伤处。元琅摔得七荤八素眼前都冒金星,不过心中的喜意仍然在洋溢,她哈哈哈地大笑着,胡乱抹一把沾在脸上的雪屑,扭脸对从雪地上爬起来的马刺说道:“还能跑不?我还想坐!”
      马大夫妇赶过来,当头给马刺一巴掌,马刺捂着脑袋灰溜溜地去追跑远了的八只大狗。元琅意犹未尽,不肯让向远抱,只是扶着他在深及小腿的雪地上迈步往马家的木屋走。一步一个深坑,走出去一大截路,回头看看自己踩出来的足迹,让元琅十分有成就感。
      狗跑只是片刻之间,人腿要走上好半天。回到温暖的木屋里时,元琅气喘吁吁,又累又快活,接过马雪莲递过来的一杯温水一饮而尽,睁大眼睛连声说好喝,马厨娘笑着让女儿给公子再续上一杯:“这是马剁那小子爬到寒枫树顶上从蜂窝里掏出来的野蜜,寻常蜂蜜只是甜,这种蜜蜂在寒枫树洞里筑巢酿出来的蜜带着枫糖的香味儿,特别可口。”
      马剁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瘦皮猴似的,穿着明显是从哥哥们身上继承下来的衣服,东一块补丁西一块补丁,他回手指着往南的方向对元琅显摆:“南边山窝窝里一大片枫槭树,里头好些蜜蜂窝,下回我带公子爬树去偷蜜。”
      “公子是金贵人,跟着你去爬树?快去问问你娘饭食收拾好没有。”马大一脚把这个没脑子的傻侄子奔到一边,凑过来憨笑,“您二位在京城过年都要燃放爆竹吧,咱们兰州也有这个风俗,只是官滩沟不敢燃放,怕声响太大惊了马,不能让二位尽兴了。”
      元琅眼睛晶晶亮,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找个机会跟马剁去爬一回树,偷一回蜜,此种行径,肯定要比从离宫中偷珠宝古玩出去变卖要有乐趣得多。
      马家人顺着两位公子、尤其是小潘公子的话陪笑聊天,尽捡人家爱听的话说,发现小潘公子对山里的野趣儿很感兴趣,便带着些许自豪感向公子介绍自己生长的这片山林。
      不多会儿,雪莲抱着小马扎从外头走进堂屋,红着脸说饭菜已经准备停。马家几个小伙子端起一盆盆热腾腾香喷喷的菜摆放在堂屋桌上,马大早就取出一坛酒分倒在了几只碗中,请两位公子上座。元琅象模象样地招呼马家诸人同坐,让他们不必拘谨,并一再要求让女眷同席,既是团圆饭就应当团圆地吃,不讲什么俗礼客套。
      让了好几让,马厨娘才拉着女儿马雪莲陪在了末座,马二媳妇始终不曾走进堂屋半步,只是在开席后垂首站在屋门外朝雪莲招一招手,把小儿子马扎从雪莲手中抱走。向远只很无意地掠过去一眼,马二媳妇的视线不经意间与他对视,然后慌乱地别开脸,抱着孩子快步离开,一直到席散宴尽,元琅与向远在马氏兄弟的护送下离开木屋,马二媳妇都没有再露半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