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孙帷在谢桥的粉丝群里一直潜水。群日常出奇的活跃,他不得不把群消息设置成勿扰。除了直播当晚看过一次群消息,忙起来也就把这事儿忘记了。
直到周五收到一条@所有人的群通知强提醒:
[谢老师明晚8:30直播~感兴趣的同学自备小板凳前排就坐]
发信息的是群主,但不是谢桥,大概是他的学生吧。
“周六晚上啊…”孙帷记得自己好像应了个无聊的酒会,倒是不太重要。还不如去看谢老师直播。
从风都回江城第二天,丁晓可就把孙帷要的书都给他买来了。孙帷抽空翻了翻,发现要么看不懂,要么看不进去。孙帷这个江大毕业的硕士第一次觉得自己挺没文化的。
但转念又安慰自己,要是谁看书都能学会,还要老师干嘛?
孙帷当即交代丁晓可把明天晚上的应酬推了。
“孙总,您是有其他安排么?需要我陪您一起去吗?用安排司机吗?”丁助理尽职尽责地问。
“不用,咱们明天都休息一天。”孙帷说完这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过一整天的空闲时间了。
“好的孙总,周末愉快!”丁晓可虽然心里惊讶工作狂老板怎么突然转了性,但是又不敢直接问,生怕问多了他变卦。
翌日,早起惯了的孙帷没睡成懒觉,7点多就自然醒了。
孙帷住的离“帷幕”公司总部不远。寸土寸金的江城市内城区,低密度独栋别墅根本不存在。孙帷住的这个叠拼别墅小区已经是江城的房价天花板了。
孙帷不是什么富二代,创业可谓白手起家。虽然不像某些一夜暴富的同侪一样崇尚奢靡,但是也不至于苛待自己。而且买房子这种事,纵使没有太大增值空间,总不会太赔钱。
不过,苏暮哲之类的朋友们经常吐槽他,这么贵的房子是给狗买的。孙帷除了不出差的时候每天回来睡个觉,基本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
倒是孙帷的狗儿子——品种哈士奇,大名孙八斤——对这房子颇为满意。整个一楼和院子够他每天折腾的了。
当天上午,孙帷想带八斤去小区里跑圈步。八斤喜出望外,平时他爹都是深更半夜下班回来带他去小区溜弯。要是出差或者有应酬,他就只能委屈自己在院子里解决。
这都不是核心矛盾,八斤愁苦的是,每天半夜出去遛弯,根本无法满足他的社交需求啊。他正值当打之年,他又没有估值几十亿美金的公司要运营,他凭什么要和他爹一样,光棍一条!
孙帷倒是没看出来八斤的兴奋异常,在他看来,这傻狗每天都精力过剩。
还没出院门,八斤已经激动得拉都拉不住了。孙帷听到隔壁栋院子铁门响动,还有人在寒暄着什么,像是在送客。孙帷没敢直接出去,怕八斤吓着人家。直到听不见人声,才出了院子。
孙帷远远地看见一个背影走在门口的那条林荫路上,带着八斤往反方向跑了出去。
谢桥刚从院长李如实家出来。
昨天晚上下班前,李如实突然说让他明天上家里坐坐。谢桥纳闷有什么事不能在办公室说,但也不好意直接思驳了人家面子。
李如实住的离谢桥家不远,谢桥直接溜达过去的。不过和谢桥家的高层公寓不同,李如实家住的是别墅小区。李如实在这买房,院里还议论纷纷过一阵,毕竟那个小区的房价对于学者来说可不便宜。
虽然现在的学者不像几十年前一样,一定要以安贫乐道为荣,比如李如实就在外面好几个商业化机构顶着顾问的名头,前些年还出过几本畅销书。但直接买房子置地这种事,还是有点高调。
不过转念一想,李如实没几年就该退休了,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人家不在乎背后是不是有人嚼舌根。
李如实和夫人见了谢桥颇为热情。李夫人开开心心接过谢桥带来的花,客气地问了谢桥有没有吃早饭。得到肯定的答复,就把他们让进了书房,自己出去了。
李如实把谢桥让到自己的功夫茶桌前坐下,给他倒了杯茶。
“小谢啊,今天让你来,是有个好差事给你。”
“咳……”谢桥拿起杯子刚抿了一口,听到“好差事”几个字,就想起了李如实之前交给他的直播任务,呛了一下。这次又要坑他啥?
“慢点慢点,是不是太烫了?晾一晾。”李如实一边说着,一边自己干了一杯。
“嗯,是……有点烫。”谢桥顺了顺气儿,“李院长,这次是什么任务?”
“明年的全球论坛在英国,昨天邀请函发到院里了。你投稿的文章准备得差不多了吧?”李如实不再卖关子,直接问谢桥。
李如实所谓的全球论坛,是考古学界每三年一次的顶级学术会议,由全球高校和机构轮流主办,上一届是江大办的,那时候谢桥还在上学。
见李如实说的真是正经事,谢桥放心了不少,正色答道:“嗯,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是上次院里开会提到的关于南海水下考古那篇。”
这样的学术会议,接受全球学者的论文投稿,如果被选中,就可以去参会并且发表演讲。会议结束后,还会出版参会论文集。全球论坛这种顶级学术会议,含金量非常高。
“那篇没问题的,算是热门领域,角度也很新颖。”李如实拿起桌上的烟盒,翻开盖子递到谢桥面前。
谢桥是抽烟的,同事都知道。
“不了,您来,我最近想戒呢。”谢桥推辞了。
李如实没再客气,自己点上一根烟,起身走到窗边。
“明年的会,主论坛发言,咱们学院已经确定让老宋去了,他埋头搞了那个项目好几年,也该拿出了提提气势了。”李如实说。
“那太好了!”谢桥听了很为自己导师高兴。
“已经跟老宋说了,你回头也再帮他完善一下。”李如实随手把烟灰弹到了窗外。
谢桥的博士导师宋远舟近几年忙的那个项目,是基于前几年发现的一片汉代墓葬群,挖掘与研究紧密结合。谢桥多少也参与过,这就是李如实说的好差事?
“应该的。”谢桥随口应着。
这点儿事值得把自己叫家里来说?
“哈哈,年轻人就是干劲儿足。”李如实笑得爽朗,“你自己那篇,要我说,上分论坛也完全没问题,绝对能给院里挣脸。”
“您过奖了,我还没投呢,能不能中选还不一定。”虽然谢桥对自己论文的水平非常有自信,但表面上的谦虚还是要的。
“我说行就一定能行,这就是我交给你的好差事!”李如实笑呵呵地看着谢桥道。
李如实这话不是鼓励,而是事实。虽然会议投稿有自己的学术评审标准,但是,像江大考古文博这样,在全球业界颇具影响力的学院,推荐个把人上个分论坛,争取个好的发言席位,还是不成问题的。
还真是好差事呢!
“那实在是太感谢您了,那篇文章我投之前一定再好好润色。”谢桥觉得自己耳朵根都有点发热,几分钟前他还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哈哈,小谢,我知道你肯定没问题。”李如实把烟头掐在了窗台的花盆里。
“对了,小谢,还有个小事儿麻烦你。”李如实坐回茶台前,又给自己倒了杯茶,随手抓起茶巾擦了擦桌上的水渍。
“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您说。”谢桥从李如实手中接过茶巾,擦自己这边的桌子。
“小谢,你也知道,刘教授那边有个挂名的在职博士,那个拍卖行的翟总,有印象吧。”
“嗯,没怎么交流过,但是有印象。”
“他明年就够年头能毕业了,大论文没什么问题,刘教授帮忙盯着呢,就是期刊发的有点少。”
谢桥擦桌子的手顿了一下,秒懂。
我擦!
在这儿等着我呢。李如实在谢桥心里光辉了不到两分钟的形象又崩塌了。
“这个月院里的拟发期刊论文,报上来的单子我看了,你那有篇小论文是吧。”李如实把话说的很直白,脸上的笑意和刚才没有丝毫差别,“给他挂个一作吧。”
还一作!谢桥现在耳朵一点也不热了,他觉得自己脸可能都气白了。
一作就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和执笔人,第二作者或者再往后,认可度就很低,可以是帮忙的学生,也可能是不太计较的指导老师。
自己的文章,给这种混文凭的在职博士挂名二作,谢桥都觉得丢人,还给他一作!
不过上头只是一时的,谢桥冷静下来只用了一瞬间。
这明显是个交易。
宋远舟和自己上全球论坛,换他一篇小论文。
如果只关乎他自己,他可能还真想刚一波。以他自己的能力,投稿论文参加全球论坛不成问题。李院长就算对他不满意,也不可能使绊子把自己院里投的文章撤下来——太掉价。
可是自己导师宋远舟呢?李如实这个交易和老宋商量过吗?反正老宋这两天什么都没和自己说。
上主论坛发表演讲,没有院里的推荐,可能真的不行。
宋远舟的项目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背后还有几十人的团队,泥坑里一泡几个月,研究室里一待好几年。绝对是国内学界近几年来最有价值的项目之一,合该有全球论坛这样一个舞台亮相。
自己现在拍桌子走人,痛快是痛快了,他们又招谁了?
这个交易只能说太他娘的值了,别说一篇小论文,十篇也值。
谢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挤出一个主播营业式的笑容,“举手之劳,李院长不用客气。我回头联系他。”
“哈哈哈哈,那个翟总,比你还大好几岁。借这个机会跟他熟悉一下,挺好。”李如实对谢桥的识趣很满意,又给他倒了一杯茶,“对了,这茶叶好像还是他前一阵给我带的呢。”
合着我还得谢谢您给我攀附权贵牵线搭桥是不是!谢桥一口气干了这杯凉茶。
呸,有根茶叶梗。
交易成功,谢桥耐着性子又跟李如实扯了会儿闲天儿,准备走人。
“小谢这就走了?我这都开始准备中午饭了,吃了再走吧。”李夫人见他们从书房出来,客气道。
“不了,我早饭吃的晚,先回去了。”谢桥礼貌地推辞。
“行,那下次来,让你师娘亲自下厨。”李如实把谢桥送到院门口。
“不敢劳烦李夫人。”
在谢桥心里,能称一声“师娘”的,只有宋远舟早逝的夫人。
隔壁邻居家的狗听到动静,一阵嗷嗷乱叫。
谢桥转身告辞,沿着小区里的步道往外走。快十一月了,江城的天气开始转凉。谢桥掏出一根烟自己给自己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