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那天是她立功之日,也是她才进军营不足两月,就能以一押二十五人的兵力,力斩北羌八十骑兵。
她将那些敌军头盔上的缨带拽下来,挂在腰间满满当当,每走一步都会发出沉闷一声,周遭有欢呼,有敬佩,有人递酒给她,她一步步走到帅帐中,正上头的圈椅中坐着一人。
他未戴盔甲,一袭白衣胜雪,狐裘上的凤毛根根分明,映得那张脸点缀如画,不像统治二十万大军的元帅,更像是上京里那些吟诗颂文的贵公子。
然而他的眼中并无风月雅集,只有啸杀的凉意,身旁的瓷瓶上不插着梅花,倒是直直杵着几根羽箭,灯台烛火幽幽,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了上头还沾着斑斑血锈。
他眉目俨然,却在见到俞菁腰间缨带时露出一点笑意,一条清寒的嗓子,轻启薄唇道:“你就是那个小杀神?”
这是北羌兵给她起的诨号,当年萧和衍单刀匹马直闯敌营,斩下忽昂的头颅后,也有过这样的称呼。
俞菁俯身道是,缨带随着她的动作四处垂散,让萧和衍莫名想起了上京花宴里,舞姬腰间的彩绦。
一旁的大统制笑说:“果然有元帅当年的风范。”
萧和衍点头,“踏白军中不以资历论尊卑,只看战功,虽是个新人,但瞧着是可塑之才,破格封为偏校吧。”
回忆戛然而止,帐前的亲卫上前问道:“俞偏校是要见元帅吗?”
俞菁回神,抱拳道:“我有要事相告,还请往里通报一声。”
很快亲卫就从里面出来,为她打起了毡帐。俞菁甫一入内,竟发现不止是元帅统制在,那刘统领和张统领都在座上。
刘统领见到她就竖起了眉毛,“元帅与我们正在商议要事,你来做什么!”
俞菁没搭理他,先是向上头的萧和衍一礼,再对两位统制和张统领一一问礼,而后直接开门见山道:“属下前来,是想告发刘统领罔顾军纪,纵容逃兵一事。”
刘统领闻言登时跳脚,站起来指着人道:“你在胡说什么?!”
大统制许是有所耳闻了,含笑先让刘统领坐下稍安勿躁,随后对萧和衍道:“元帅,您看这事...”
萧和衍抬手示意噤声,往下一看,“我记得你,小杀神。”
俞菁忽地心头柔软了一分,原来他还记得自己。
于是接下来的话都没有那么一板一眼了,她斟酌开口,将王刚一事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说到刘统领的处置后,甚至还大着胆儿往上觑了一眼。
“...王刚一路犯下了多起盗抢的案子,就连县令家中也未放过,如今缉拿回营,照理不该轻轻放过,要是叫其他将士们见了,便是大大损了踏白军的威信。”
她说到情急之时,脸颊微微酡红,萧和衍瞧着她义愤填膺的模样,半响不言。
刘统领也不会坐以待毙,被底下人告到大帅跟前来了,要是真发落起来或轻或重,他还真拿不准。
“属下让王刚做先锋,是思量着他先前也确实杀敌凶猛,有过功劳,这样的人若是死在军中,倒不如叫他在战场上发挥余力。”
一旁的张统领跟他缠斗了这么些年,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时机,起来高声道:“《捕亡律》上清清楚楚记注了,‘凡交战期间,临阵脱逃者,一律问斩;驻防期间逃者,满一日杖打一百军棍,满三日罪加一等’,这王刚已经逃了一个月了,算下来应该先打上一千军棍,再做处置啊,刘统领却不罚不打,难道不怕有包庇逃兵的嫌疑吗?”
一千军棍打下来,人就成一滩烂泥了,怎么可能还活着。刘统领脸上青白交加,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俞木青居然敢告到元帅跟前来。
一直冷眼旁观的副统制也开口了,冷冷吐出八个大字,“军纪铁律,不容私情。”
萧和衍调开视线,双手交叉放在膝前,“既然如此,那就依律处置吧。”
元帅下令,这事就盖棺定论了,刘统领艰难道是,萧和衍摆手叫散了,却独独留下了俞菁。
他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贸然告了自己上司的状,难道不怕遭到他的报复?”
俞菁挺直了脊背说不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属下不能因为怕得罪人,非要把一说成二,这样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很好,不畏强权,他很喜欢。
萧和衍丝毫不掩自己眼中赞许的光芒,又道:“刘荣康是端顺太妃的娘家人,平日里虽说有些贪婪狂傲,但尚可钳制,你在他手下做事,往后只怕不会太轻松,要不要到本王身边做个亲卫?”
亲卫和偏校的区别,就像是宫里头御前太监和外埠官吏,一个能在掌权者身边日日相伴,一个则是在外头挥洒汗水发光发热。
说实话俞菁有点犹豫,但还是婉言拒绝了,“属下不能因为怕苦怕难,就躲到元帅身边,刘统领再有刁难,也不能越过军纪法度,属下想在战场厮杀,早日夺回渊越两城。”
如果她真的应了下来,萧和衍反倒对她不会如此器重了,他抚掌笑道:“好!若是军中人人都有这样的心,何愁渊越不回?从今天起,你就是副将了。”
俞菁猛地抬头,满脸惊愕。
偏校和副将之间,隔着好几个坎儿,偏校只能掌一队五十人,而副将则是掌一营五百人。
五十和五百,这是多大的鸿沟。
怔忡出来,晚风从她脸上扑簌吹过,她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自己升官了。
这份巨大的喜悦倾泻而下,饶是俞菁喜怒不形于色,也想与人分享这个好消息,想来想去,她又去了一趟医庐。
泠霜得知此事后,紧紧攥着她的手,欢喜道:“你再升两阶,就能把那个狗屁刘统领给挤下去了。”
俞菁含笑说是,忽然发现对于外人的触碰,也没有那么反感。
她任由她攥着自己的手,诚挚道:“还得多谢谢你,要不是你点醒了我,可能王刚就真的得在我麾下,日日戳我的眼窝子了。”
泠霜很大气地摆手,“嗐,我就是随口一说,真正去做这事的是你。”说罢眼波一转,哀致道:“说起来我还没见过这位传说中的成王殿下呢,他长得好不好看?”
泠霜这话,一多半是在试探俞菁对萧和衍有没有生出情意,眼见她微微蹙眉,再微微松开,认真思索着,“长得当然好看。不过好不好看都是次要,能在六年内从北羌手中夺回四城,这才是叫人钦佩的地方....”
她一面说着,一面窥见跟前年轻姑娘眼中攒起的光亮,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你是不是喜欢成王殿下?”
其实泠霜高兴,是因为她在俞菁脸上并未看见任何羞涩的情意,就明白两个人的火候还没到那个地步,目前还是正常的上下级关系,顶多一个是对上仰望,一个是对下惜才。
不过让俞菁一提,自己也顺着这话说下去,“谈不上喜欢,毕竟都没见过呢,只是他战功赫赫,哪怕我先前在上京也是如雷贯耳,如你所说,对他很是敬仰。”
俞菁能理解她这种心情,自己当初也是对成王殿下抱有诸多幻想,本以为他是长了三头六臂的神人,结果见到那翩翩风姿,又觉得十分不真切。
不过成王殿下也算是梁国许多少女的春闺梦里人了,俞菁道:“只可惜殿下已经有了未婚妻,永宁郡主是凤子龙孙,身份贵重,恐怕要叫许多姑娘伤心了。”
泠霜眨巴了眼,有意询问道:“你觉得永宁郡主和成王配吗?”
关于这个问题,俞菁还从未想过,她从小就是在边塞长大,整日里跟着哥哥们舞刀弄枪,及到十四岁这年,因为将要及笄了才被接回上京。
在她短暂的上京生活中,从未见过永宁郡主的庐山真面目,只依稀听人说过永宁郡主生得很美。
有多美呢,有人拿她与太后年轻时相比较。
当今太后未出阁时,名动上京,才貌无双,引得多少世家贵族的公子们为她痴迷,即便是嫁了人生了孩子,先帝遥遥一见,即便为她顶着满朝骂名,也要迎进宫中。
如果单论出身容貌,那真是一等一的般配,不过...
俞菁慢慢踱步道:“太后懿旨赐婚,哪里会不般配?只是那位永宁郡主似乎不大满意这门亲事,去岁及笄,太后曾有意想让二人先尽早成婚,被永宁郡主给拒了。但是话又说回来,成王殿下立誓不夺回城池不回京,永宁郡主也是身子骨弱,或许各自有各自的考量吧。”
泠霜暗叹,人人都知道阮明薇不太满意萧和衍,看来萧和衍那边也有点难办了。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先完成见面说话这个支线任务,等到晚间回去,她和圆圆并排睡在一块,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嘴。
“你见过咱们元帅吗?”
圆圆半睡半醒,迷迷糊糊道:“当然见过,元帅也是人,也要每隔三天请一回平安脉的。”
泠霜微微支起身子,暗喜道:“那我是不是也能见到啦?”
圆圆翻了个身,她实在太困了,哼唧道:“你明天去问师傅吧,要看他愿不愿意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