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等待句点 ...

  •   满庭芳
      曲岸移时,路回峰转,蓦然回首盈盈。古琴流水,婉转谢知音。还记当年竹马,青梅绕,心意难平。西风里,同学年少,浅唱《送别》听。
      停琴,应笑我,风流自作,妄语痴心。渐门前寥落,空见月明。豆蔻那时旧影,十年梦,屈指堪惊。伊如故,敢问那人,怎扫爱憎情?

      虞至夏扔下了笔,她不知道这些句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跑到纸上来。
      十年了,她不是一次一次地告诉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么?呵呵,原来放下一段延续十年的心情才是不可能的任务。
      那天晚上是她上暑假考研补习班前的最后一夜了,虞至夏开始无比留恋桌上的这台电脑——高考结束后,她用这些键盘上的ABCD写下了多少男男女女的传奇故事,交了多少来自异地他乡的知己好友,今晚之后,她就要与寒窗为伴,如同一个尼姑一般青灯古佛。
      尼姑是不可以谈恋爱的。
      看了几篇文章,几段视频,已经十点半了,快乐总是蹦蹦哒哒地来蹦蹦哒哒地去,空留叹息。
      关□□的前一秒,她在线上看见了他。
      这个世界上,只有他的出现会让她突然脑筋短路,沉醉不知归路。打开对话框,她很客气地打了声招呼。
      章云迁是虞至夏的小学同学,这么一打招呼,和普通同学的寒暄看上去毫无区别,只不过是一种源自她内心的一股异样的暗流。
      说了一会儿话,章云迁那边回复已经很晚了,她才意识到有时差。
      关掉对话框,虞至夏下意识地打开了百度网页,输入了“王阳明”这个词语。
      三年前的政治课,她管这个人叫王守仁,这是个唯心主义的反面教材,“守 ”这个字让她想到了守旧与顽固不化,一有了这样的联想,好感会从哪里来呢?
      上了大学以后,她许久不见这个人的名字了,但方才与他大半时间都在聊王阳明,同一个人,这一下子就在她脑子里焕然一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个世界需要唯物,也需要唯心。
      她突然觉得恐慌,屡次怀疑自己对章云迁的这种过于敏感的反应。
      那一夜以后,她决心好好的加以甄别。
      脑中的胶片疯狂倒带,回到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她有残疾,是院子里最晚走路的那一个,脚踏实地之前,她已经有了一些片段的记忆,但她总觉得,当她可以到处跑的时候,她就认识他了。
      “朋友”的概念,是他和尹湄给她建立起来的。后来大家没有到一个幼儿园里去,虞至夏在幼儿园里往事不堪回首,几乎形单影只,只盼着快点儿毕业,去那个叫做“小学”的地方,开始一个新生活。
      缘分就是这么神奇,章云迁、虞至夏、尹湄真的在同一所学校,还在同一个班级。
      在虞至夏的记忆中,章云迁始终是班长,而尹湄是学习委员,事实上可能是有些许偏差的,但的的确确的是,虞至夏刚入学的那两年简直就是丑小鸭,跟两个“朋友”简直没法比,仿佛有“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分。
      这一点儿也不是夸张,国破山河在,四面奏楚歌,虞至夏的成绩一塌糊涂,所有老师都头痛,而她的“朋友”,老师喜欢得不得了。
      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也是在电脑上,章云迁似乎跟她道歉,说小时候不懂事,待她不好,她笑了,说没关系——其实她想说谢谢。
      小孩子大多喜欢班里的明星,成绩差的孩子如果会玩,人缘也不会差。可惜虞至夏哪样都不具备,落后吃亏了好久。小学三年级,她开始喜欢逛书店了,因为认的字多了,故事可以自己看,越读越有趣,写读后感也就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她把《简爱》错写成《筒爱》,老师还是给了优秀,还在本子里写“你真是个小才女。”
      如果当初老师没有写这句话,这个故事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了。
      虞至夏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在班级里抬头的资本了,而且可以把头抬得很高。
      刚开始的时候,虞至夏一拿起作文本就涌起一股强烈的虚荣心,至今她翻开那些写满“优”和“甲”的作文本还是充满了原始的征服感,就好像成吉思汗所向披靡欧亚大陆的豪情,每一页都是寸土寸金,开天辟地。
      到了五六年级,这种原始的欲望终于进化成为真正的爱好,奔涌的大江成为涓涓细流,平缓而延绵,温柔敦厚。
      也就是这个时候,章云迁开始成为她真正的朋友,她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朋友,而非玩伴。
      那年冬天电视台开始放《康熙王朝》,她看得很零碎,只把蓝齐儿那段故事看齐全了,后两年这电视剧的经典性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的时候,她才陆陆续续完整了脑中断章残篇似的剧情。
      “你看了《康熙王朝》没有?”一天课间的时候,章云迁问虞至夏。
      “哦,你也看了?”虞至夏没想到他也会关注这个电视剧,立刻兴奋了起来。
      很多人以为小孩子很简单,其实他们都错了——童年是人生中最有雄心的时候,未来是一张无比巨大的白纸,画上一座珠穆朗玛峰都觉得是有无限可能的事情。短短几天的谈话,虞至夏就下决心要写一本《康熙王朝》的外传,章云迁更是豪情万丈,说自己将来要是当了外交官就投资虞至夏把小说拍成电视剧。
      小孩子最是认真,比很多成年人都要认真。
      虞至夏很快就动笔了,写完一章就给章云迁看,后来老师也拿去读了,还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席间看了。那段时间虞至夏觉得自己真成了作家编剧,但没有一丝骄傲,只觉得快乐——她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叫宁玉,是个格格,当初极不愿意让她死,小说写越长。
      她一直写到了第五本,三年过去了,这本书最忠实的读者已经和她各奔东西,收笔的一瞬间,怅惘寥落。
      有一次母亲跟她说起,每天早上上班都能看见章云迁,总跟她打招呼,那个时候虞至夏觉得母亲真幸福——毫无道理地这么想。
      小学毕业一年后的那个寒假,尹湄到她家玩,不一会儿电话响了,她听到了他的声音,恍如隔世。直到他站在自己面前,她的心还在砰砰直跳,也许他毫无察觉。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此去经年,她总要想起同样一件事:估计是刚上小学那会儿,父亲带着虞至夏、章云迁、尹湄去公园春游,路过一丛生长茂盛的树下,虞至夏隐约看见里面有一男一女相拥而吻,不禁好奇地问“他们在做什么?”
      年代久远,她不记得后面的事情了,但那一个画面始终挥之不去,第一次遇见爱情,他和她在一起。虞至夏常常想,章云迁肯定不记得。
      那这件事,他记不记得呢?
      “你跟虞至夏尹湄的关系怎么这么好啊?”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是青梅竹马。”
      虞至夏就在旁边,心里咯噔一下。
      “青梅竹马不能乱说的,是谈恋爱的意思。”
      “不是那种关系也可以这么形容的。不信你去查字典。”
      虞至夏笑了,现在想起来还会笑——从此以后,回首往事,她总称他为“竹马”,只有她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
      章云迁和虞至夏一起主持了小学的毕业班会,他来她家里排练;以前他搬了新家,她去他家做客,那是虞至夏最珍惜的回忆。
      良辰美景虚设了很多年,再见面已经是一片电脑屏幕,从高中到大学。
      虞至夏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到底算不算所谓“爱”,所谓“单相思”。她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知道让一个男孩子喜欢她很不容易,所以她没有报任何期望,只想安静地等着,有则有,没有也无妨。
      虞至夏的故事还没有完,可我的小说却写不下去了,接下来,恐怕是章云迁的事了,等那一个句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