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62章 册封仪 ...

  •   夜里,李长渊忽然听到身侧传来低低的吟声,他骤然睁开眼睛,摸向身侧的人,却摸到了满头细汗。
      姜鸾并未醒,但她不知何时捂着肚子疼得缩成了一团。

      “阿鸾。”李长渊心惊。
      似乎听到李长渊在喊她,姜鸾喃喃低说了一声“哥哥,好疼”。

      李长渊见她紧紧捂着肚子,又想到白日里她吃的冰碗,算了算这几日她的小日子也该来了,不由蹙紧了眉。
      看她疼得脸色发白咬紧了唇,李长渊眼底染上心疼之色,他扬声吩咐:“来人,掌灯,传太医。”

      他将姜鸾抱在怀里,伸出手掌,替她轻轻揉着小腹。
      姜鸾受到安抚,渐渐平静下来,但不时还是有痛吟声传出。

      听到李长渊的声音,片刻后素喜带着钟灵和知意走进来,寝殿内很快掌了灯。
      见姜鸾疼得抽噎,素喜也吓了一跳,问:“娘娘这是怎么了?”

      李长渊眸光泛冷,看向她们问:“阿鸾今日用了几份冰碗?”

      “回皇上,娘娘就用了一碗。”素喜这会儿也反应了过来,猜到姜鸾大概是月事快要来了,又刚好在白日里吃了冰碗,才会这般疼。

      李长渊神色稍缓,“下去吧,太医来了便带进来。”

      “是。”素喜道。

      听闻青鸾宫召见,太医自然不敢耽误,匆匆便赶来了,他为姜鸾诊过脉后,恭声道:“皇上,娘娘此为女子常见的小腹痛,想必是用了寒凉之物,臣这就为娘娘开一副缓痛和补血的药。”

      太医开了药,钟灵煮好后端了上来。

      李长渊让姜鸾靠在自己怀里,一手端着药碗,一手喂她喝药。
      姜鸾已经彻底清醒过来,这会儿倚着李长渊乖顺地喝药。

      用过药后,两人还是静静依偎,李长渊的大掌一下一下地揉着姜鸾的小腹,源源不断的温热传来,姜鸾觉得痛意减轻了不少。
      过了好一阵,李长渊察觉到怀里的姜鸾动了动,拂了拂姜鸾耳边凌乱的发梢,轻问:“好些了吗?”

      姜鸾点点头,正要从他怀里起身,忽又僵硬地躺了回来,对上李长渊疑惑的神色。
      她咬了咬唇,犹豫了片刻,极为小声道:“哥哥,我好像弄脏了你的衣物。”

      李长渊怔了下,也察觉到腿上传来微微湿意,他倒是不甚介意,只问:“可要我帮你换衣物?”
      姜鸾这会儿羞上心头,摇了摇头道:“让钟灵和知意进来,哥哥也去换身衣裳。”

      李长渊将她轻放在榻上,起身下了榻,看到裤腿上的一抹红,不以为意地打开门走了出去。
      看着钟灵和知意,他道:“钟灵知意,阿鸾唤你们进去。”

      他也去隔壁换了身里衣,又等了会儿,看到钟灵和知意走出来,他才又重新走进。
      姜鸾已经重新躺到床榻上,李长渊将她揽进怀里,掌心轻柔地揉着小腹,低声问:“还疼吗?”

      姜鸾摇摇头。
      她望进李长渊担忧的眸子,安抚地亲了亲他的嘴角,“没事了,没事了,让哥哥担心了。”

      李长渊很是受用,将她按向自己,一些劝诫她不要贪食的话也都留在了腹中,只道:“睡吧。”
      姜鸾有恃无恐,将头埋进他的胸口,很快便沉沉睡去。

      但经此事后,李长渊便吩咐素喜,若是姜鸾想要再用冰碗,需要经过他的同意。

      **
      封后大典如期而至。
      姜鸾头戴花钗凤冠,身着暗红金纹吉服,裙长曳地,和同样暗金赤底宽袍吉服的李长渊相携步上玉阶,受百官朝拜。

      钟声响,鼓乐齐鸣。
      礼官宣读封后诏书,李长渊亲授皇后金印,免了姜鸾的叩拜礼,二人再一同至宗庙祭祖。
      设祭坛,告知列祖列宗。

      一切礼成之后,约摸过了两个时辰,姜鸾只觉头顶的凤冠压得她脖子都僵住了,待回到青鸾宫,她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素喜帮她取下凤冠。
      素喜见状,提醒她道:“娘娘不等皇上过来吗?”

      姜鸾道:“不必。”
      今日只是册封礼,并非是成婚,无需等哥哥来了再摘冠。

      “什么不必?”
      李长渊抬脚跨进青鸾宫寝殿,便听到姜鸾说“不必”。

      宫人俯身行礼。

      李长渊径直走过去,接替素喜的位置,站到姜鸾身后,看着铜镜的姜鸾,她难得这般隆重打扮,眉间花钿垂樱,朱唇点红,衬得她愈发娇艳欲滴,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

      姜鸾见他过来,拉着他的手放到凤冠上,道:“哥哥,帮我将凤冠摘下。”

      “可是累了?”李长渊轻问,他轻柔地取下她头上的凤冠和珠钗。

      没了束缚,发丝垂落而下。

      李长渊抬眸,拿起妆台上的梳子,便开始为她梳发。

      宫人们见状,都低下了头。
      民间虽有丈夫为妻子梳发描眉之事,但在宫里,这样的事可谓少之又少,不曾想今日竟能亲眼看到皇上为娘娘梳发。

      这些日子,他们也知皇上对这位从大魏来的皇后娘娘极为宠爱,日日留宿青鸾宫不说,每日下了朝还要过来陪娘娘用膳,才又回长庆殿。
      已是皇后之位,又得这般荣宠,只怕不会再有人能越过她去。

      姜鸾点点头,露出几分疲懒的神色,“哥哥也忙完了?”

      李长渊嗯了一声,转过头道:“抬热水进来。”

      素喜带着宫人退了出去,很快便将热水台进了寝殿内的净室,随后便带着人退下了。
      钟灵和知意还想着留下伺候姜鸾沐浴,但见李长渊已经抱起了姜鸾,二人这才匆忙走了出去。

      姜鸾褪了衣裳,被放进清池的热水中,瞬间舒服地伸展了眉头。
      李长渊轻笑,也抬脚走了进去,将姜鸾一把揽了过来。

      许久后,屋内才传出声音吩咐宫人将水抬了下去。
      姜鸾被裹得严实放在榻上,细长白皙如雪的脖颈,此刻都泛着不同寻常的红,眼角还凝着泪,鼻尖红红,像是哭过了,听到宫人进进出出的动静,她羞得往被子里缩了缩。

      李长渊将人从被中捞了出来,道:“人都走了,还在害羞?”

      姜鸾这才睁开眼睛,透过罗帷轻纱,外面果然已经没有人影了,但想到她方才在清池中没有忍住发出的声音,她便想捂住脸。
      她抬眸,但见李长渊眼中含笑,不禁恼得咬住他的指尖。

      她用力咬了咬,又怕咬得太重,离开时便轻轻舔了舔。

      李长渊的目光瞬间深了深,姜鸾察觉到危险,反应过来便要往后退了退,但已是来不及。

      一室春光。

      **
      翌日,姜鸾迟迟未醒。
      钟灵和知意等了许久还未见她有醒来的迹象,眼看着时辰快到了,便小声唤醒了她。
      “娘娘,该醒了。”钟灵道。

      姜鸾蹙着眉睁开眼。

      “娘娘,时辰差不多了。”

      什么时辰?
      姜鸾微微反应了下,才想起来昨日是册封礼,今日她要在青鸾宫召见命妇,猛地惊醒坐起来。

      “嘶。”她扶着腰。
      钟灵和知意吓了一跳,以为她起得太猛闪到了腰。
      “奴婢去寻太医。”知意道。

      姜鸾出声:“不用,我没事。”
      她该怎么解释她只是太累了,想了想解释不了,便不解释了,扶着腰起身下榻,暗暗咬了咬牙,为了她的小命,绝不能再任由哥哥胡来了。

      她道:“替我更衣。”

      钟灵和知意这才上前替她换下亵衣,见她身上的红痕,不由羞得避开了眼,为姜鸾穿上备好的讳衣。

      姜鸾换好衣裳后,便懒懒地坐在了妆台前,小口用着知意端上来的小粥,看到素喜进来,她便放下了勺子,问:“命妇们可都到了?”

      素喜走上前道:“娘娘,各府夫人们都已经到了宫外,等候娘娘的召见懿旨。”

      “让她们进来吧。”姜鸾吩咐。

      “是。”素喜应道。

      但是钟灵和知意对南梁的发髻还不是很熟悉,素喜便净了手,站到姜鸾身后,为她绾了发髻,才带着宫人去请命妇来青鸾宫。

      姜鸾走进青鸾宫正殿时,四品以上的命妇都已经到了,等候在殿内。
      看到姜鸾进来,她们起身,朝着姜鸾行了大礼,这是初次拜见皇后时要行的礼节。
      “臣妇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秋。”

      姜鸾缓步走上高台上的座椅,抬手道:“平身,坐。”
      命妇们皆起身落座。
      姜鸾的目光瞥过殿内,打量着底下的命妇,前世她跟在哥哥身边,但从未见过这些命妇,只是对江行舟的夫人有些许印象,那次还是江夫人主动进宫,她才有机会见到。

      江行舟的夫人便是李长渊的舅母,名为柳韵,与先皇后也是自小相识,前世柳韵曾进宫劝李长渊立后选妃,却被李长渊拒绝。

      她出声问:“江夫人何在?”

      只见一夫人起身施礼,道:“臣妇柳韵,见过皇后娘娘。”

      姜鸾莞尔笑道:“江夫人不必多礼,本宫该唤江夫人一声舅母的。”

      柳韵也打量着姜鸾,见她温婉大方,虽面带笑意,却又不失皇后威严,在心下点了点头,看来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皇上早已经为自己选好了心仪的皇后。

      这位大魏九公主,无论是样貌还是出身 ,都是皇后不二人选,难怪会有消息说,大魏皇上要立这位明华公主为太子。
      皇上能将她娶来大梁,能让外魏帝放明华公主离开大魏,想必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柳韵想了清楚,便也含着笑温声道:“娘娘这声舅母,臣妇便受下了。”

      过了许久,命妇起身请辞。
      姜鸾特意留下了柳韵,与她说了说话,也顺势告诉了一些柳韵或者说是江行舟想知道的事。
      “娘娘与皇上可是自小相识?”柳韵问。

      姜鸾倒是没有隐瞒,道:“我与哥哥自小相识,当时我不慎落了水,是哥哥救了我,因此结识。”

      柳韵犹豫了下,又问:“娘娘,皇上在魏宫里过得好吗?”

      姜鸾看着她,并没有出声。

      柳韵便也猜到了她的答案,一个梁国质子,在大魏宫里,能活下来已是大幸,哪里还能奢求过得好呢?

      姜鸾见她拧着眉叹了口气,垂眸想了想后,道:“舅母,此事已过,哥哥也回到了大梁,无论他在魏宫里过得如何,都已成了往事,现如今还是要往前看,舅母和舅舅若是觉得亏欠了哥哥,倒不如趁着现在还有机会,还能弥补。”

      姜鸾知道李长渊虽然回了大梁,却对江氏夫妇并不是很亲近。
      他们也早就想找到机会与李长渊说开,只是一直缺少契机,姜鸾愿意做中间人,为他们搭线。

      无论如何,她都希望哥哥身边还有亲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