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40章 风波前 ...
-
“兮棠,这就是我想要的。”
姜鸾微微抿笑,理了理衣袖。
方兮棠不解其意,蹙眉想了片刻,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姜鸾,讶然道:“阿鸾,我近日也听到了些宫里传出来的消息,你不会是想……”
“有何不可?”姜鸾挑眉。
方兮棠定定看着姜鸾,今日的她本就璀璨如星辰,这样的话从她口中说出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合适。
她摇摇头,蹙着眉道:“没有不可,只是阿鸾,你若是当真想要那个位子,还需要朝中大臣的支持,我回去后,会尽力劝说父亲……”
姜鸾见方兮棠神色愈发凝重,忍不住笑了一声,凑近她道:“好了兮棠,我没有想要那个位子,你还不知道我啊,天生身娇骨头懒,只适合安乐闲散地活着。”
方兮棠眉头微微长舒,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可吓死我了,我方才都在想,要怎样才能帮到你了。”
姜鸾莞尔,“真好,兮棠。”
这一世能和方兮棠成为好友,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我哪里就好了,阿鸾,日后莫要别人说什么好听的话,你都信了他,尤其是男子,千万别信那些男人的花言巧语。”方兮棠忧心地看着姜鸾。
在方兮棠心里,姜鸾的确如她自己所言,喜欢闲散舒适的日子,当年崔先生教她们时,姜鸾也是这般,学什么都留有三分余地,够用便是,不过分研学,也不会轻视。
但就是这般慵懒的性子,却偏偏喜欢往扶云殿跑,让她不得不怀疑她的心思。
“阿鸾,我还听说南梁的昭殿下要回大梁了,是真的吗?”她问。
姜鸾眸光微凝,仰头看着树枝上的桃花,伸出手接到一片花瓣,语气平静道:“是真的,很快就要走了,南梁使臣也快到长安了。”
“那你和昭殿下,”方兮棠迟疑了下,“你们以后就见不到了,从前我问你,你说你只是拿他当救命恩人,当哥哥,那现在呢?”
姜鸾凝视着手中的粉白花瓣,“现在还是哥哥啊,永远都是。”
方兮棠静看着她,她不知道姜鸾是情窦未开,所以不知道自己对李昭是何情意,还是因为李昭要走了,所以即便有情意也不能说出口。
“阿鸾……”方兮棠欲言又止。
在宫里那两年,姜鸾口中提到最多的人,除了皇上,便是李昭,每回说起李昭,她的眼睛都弯成月牙。
从前她不知道这就叫喜欢,如今知道了,便不想姜鸾错过。
李昭此一去大梁,只怕再难回大魏了,阿鸾的心思当真就只能永远藏在心里了。
“你对昭殿下,还是只有救命之恩的感激吗?”方兮棠问。
姜鸾眨了眨眸,任由花瓣从指尖溜走,她看向方兮棠,轻笑着说:“说起来,我可是听说你已经定亲了,是哪家的公子啊?”
方兮棠瞬间红了脸,含羞小声说:“哎呀,在说你和昭殿下的事呢,你怎么又说起我了。”
姜鸾见她这般,猜到与她定亲的人,大概也是她喜欢的人。
如此便好。
方兮棠红过脸后,道:“是我母亲那边的人,他名唤孙礼安,是舅舅宗族里旁支的公子,仔细算起来,我该是喊他一声表哥的。”
“他是做什么的?”姜鸾悬着地心,算是彻底放下了。
兮棠既然是与忠国公的旁支定亲,日后成了亲,也不会有人敢欺负她。
“他日前在书院读书,明年便要科考了。”方兮棠对姜鸾没有半分隐瞒,“总归照母亲的意思,还要将我在家里留两年,不急着出嫁。”
“这样更好。”姜鸾认同,她转过身,又往前走了几步,折了几支桃花抱在怀里。
“兮棠,我们摘几支桃花带回去青鸾殿,让兰姑姑做桃花酥,姑姑做的桃花酥,可比膳房的人做得还要好。”
方兮棠循着她的身影,思来想去还是问了出来,“阿鸾,你是不是喜欢昭殿下?”
姜鸾手一顿,抱着桃花缓缓转过身,扯着嘴角勉力一笑,轻声呢喃:“喜欢啊,很早就喜欢了。”
方兮棠心中似是重锤落了地,果然与她想得一样。
她问:“你不想告诉他吗?”
姜鸾一怔,她的喜欢是偷偷藏在心里的,藏了很久很久,从未想过要告诉他,或是让他知道。
何况,她可是大魏的九公主,她也有自己的傲骨,他若没有喜欢上她,她便永远不会告诉他。
她摇摇头:“不说了,他都快要离开长安了,说与不说,没什么不同,何必增添烦扰呢?”
“可是……”方兮棠拉住姜鸾。
他要是走了,也许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你真的甘心吗?
姜鸾将折下来的桃花枝推到她怀里,打断了她的话,“没有可是,喜欢而已,又不是生离死别,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或许等他走了,我还会喜欢上旁人。”
不会了,她在心里说。
她这一世,最大的愿景,便是身边的人都平安如意,至于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重要了。
方兮棠顺着她这话想了想,说得也是,没了李昭,阿鸾难道就不能喜欢上旁人吗?以阿鸾的性子,还会有人不喜欢她吗?倒是她庸人自扰了。
“走吧,我们回青鸾殿。”
两人抱着几株桃花从偏门离开了御园,回到了青鸾殿。
姜鸾将桃花枝交给兰姑姑,说自己想吃她亲手做的桃花酥了。
“公主和三姑娘坐会儿,姑姑去给你们做桃花酥。”兰姑姑喜笑颜开的接过桃花枝,转身走了出去。
**
这几日,坊间的传闻已经到了“等九公主及笄后,皇上便要封她为太子”,说出这话的人还极为肯定,就像是亲耳听到了。
姜明桀听着护卫打探来的消息,半垂的眸子里阴郁之色愈来愈重。
他抬眼,漠然道:“松伯,你亲自去扶云殿,找些李昭的字迹来,让人照着他的字迹,写一封书信。”
“是。”松伯应下后走了出去。
**
夜里,李昭回到扶云殿,点燃烛火后来到了书案前,他又收到了舅舅江行舟的来信,信上说这次来大魏的使臣中有冯氏的人,让他务必小心。
将信焚烧殆尽后,他目光瞥过书案,发现了异常。
姜鸾平日里来了扶云殿,便喜欢坐在他的书案前,临摹他的字迹。
李昭记得她前几日临摹后,在书案上留下的几张写过的素笺,他还没有收起来。
但是现在,素笺不见了。
他的目光瞥过屋内的陈设,其他地方没有半点变化,只是缺少了几张纸。看来有人今日进过扶云殿,拿走了那几张素笺。
他眼里冷了冷,是谁?
若是旁的东西还不好猜,但独独少了几张写过字的纸,便很好猜了。
有人想要他的字迹,却阴差阳错拿走了阿鸾的字。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大梁来的使臣中有人潜进了宫,拿了他的字迹,想要以他之名给梁帝送信。
可这个怀疑,很快就被他否认了,梁帝本来也没见过他的字迹,便是用了别人的,也不会有人知道。
还会有谁?
李昭掩下暗眸,既然特意走这一遭将那几张纸拿走了,想必是为他设的局,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他只需耐心等候。
两日后。
姜鸾收到一封信,落款是李昭,约她明日戌时在太液池桃园亭见面,说要给她一个惊喜。
她低着头凑近了打量着信上的字迹,看上去确实很像哥哥的字迹,但她对李昭的字太过熟悉了,一眼便能认出字迹的真假。
何况她怎么瞧着,这上头的字也有几分像是她写的。
前世她有收到过这样的信吗?
姜鸾托着腮仔细回忆一番,似乎没有,前世她是在太液池外的宫道上偶然遇到了姜明桀。
姜明桀说许久没有见她,想要与她一同在太液池边走走,当时的她可从未想过姜明桀会出手害她,所以他说什么都相信了。
她捻起信揣进袖口中,起身便要去扶云殿找李昭商议,想了想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在暗中盯着她,便让钟灵穿着她的衣裳带着知意去了御园,她打扮成宫人模样走出了青鸾殿,绕了好几圈才去了扶云殿。
李昭正在屋内雕刻,有敲门声传来,他停下来仔细听了听,唇边轻轻勾起,他现在都能轻易听出她的敲门声。
他将手中的东西全都收进盒子里,便匆匆朝着屋外跑去,开门便看到一身宫女打扮的姜鸾。
“阿鸾。”
他蹙眉放她进来,看着她身上的衣裳,问:“发生什么事了?”
姜鸾微微摇头,看着他说:“哥哥,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对付姜明桀,需要等一个时机吗?”
“可是时机来了?”李昭问。
姜鸾从袖口中掏出署名为“李昭”的信递给他,“这就是时机。”
李昭取出信来看,眉头皱得越来越紧,他道:“这不是我的字。”
姜鸾笑着走进屋,回身道:“我当然知道啊,这字写得还没有我写得像,也敢拿到我面前班门弄斧。”
若说这世上谁最了解李昭的字,姜鸾自认为无人能及她。
李昭道:“两日前,我这里丢了几张你之前临摹的字,我还以为是冲着我来的,如今看来,是冲着你来的,阿鸾,你知道送信人是谁?”
“除了姜明桀,还能是谁?”
李昭抬头看向她:“你打算怎么做?将计就计?”
“哥哥猜对了,”姜鸾颔首,眸光微寒,“是要将计就计,我倒要看看姜明桀想做什么,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哥哥,此事我还会去找父皇,让父皇也在暗处瞧着,如此一来,哥哥便可以不用出面了。”姜鸾道。
李昭皱眉,他不可能任由她去冒险,想到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说:“我就在太液池附近,你只需大喊一声,我便出来帮你。”
姜鸾知道劝不住他,便嘱咐道:“哥哥,那你记住,我若是没有喊你,你一定不要出现,无论发生任何事,包括我可能会受伤。”
“好。”李昭听到她会受伤,下意识拧眉,却还是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