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十三 ...

  •   翌日,太平公主与薛绍拜别帝后一同回府。薛绍察觉到太平情绪不佳,于是故意找些趣事说与她听,太平却无动于衷,仍是一脸寒霜。

      “公主,可是因上官才人之故气恼?”蓦地,薛绍试探性的问。

      太平闻言冷冷扫了他一眼,淡淡反问:“驸马何出此言?” 薛绍一见太平的反应,心下便有了底,不急不缓地说:“绍虽不知公主与上官才人因何置气,但昨日观公主对才人神色冷淡,想来当是才人无意间触怒了公主吧?”

      “驸马多心了,并无此事。” “既如此,还请公主开怀些才好,莫辜负了眼前的良辰美景。”薛绍言笑晏晏,即使察觉到了太平的异样也不曾刨根问底,端的是一位翩翩贵公子。

      太平望着温言劝慰她的薛绍,心中忍不住一声轻叹,若是从前,能得这样一位俊秀体贴的夫婿她必欢悦不止,可如今,这一段姻缘却显得那样讽刺!

      马车很快驶进了太平公主位于兴道坊的公主府,因为大婚的缘故,府院内还堆积着大量的贺礼没来得及清点入库。

      负责登记的公主府长史正在发愁时忽然看见公主车驾,立刻兴高采烈地迎了上去,待太平下车后连忙俯身行礼:“臣拜见公主!”

      “免礼!高长史何故守在前院?”

      “禀公主,这些都是朝中官员们送的贺礼,臣不敢擅自清点,还请公主逐一过目。”

      “既如此,便由小兰与你一同清点吧,本宫乏了。”
      “是!”

      “奴婢遵命!”
      午膳时,薛绍因赴族中长辈邀约并未同太平一同用膳,太平也不以为意,仍叫膳房备了一桌珍馐。

      服侍太平用膳的侍女们静立两侧,与往常无异。太平刚把一片炙羊肉放进嘴里,便见小兰捧着一只精致的木盒笑咪咪地走了进来。

      未等太平开口,小兰便迫不及待地说:“公主,您快看,这是上官大人送来的贺礼,可漂亮了。既然上官大人这么有心,您就别跟她置气了吧?”

      太平神色不变,随口问了一句:“里面装的是什么?” 小兰赶紧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盒子里面放着一对以上好的蓝田玉雕刻而成的鸳鸯,两只鸳鸯头颈相抵,看起来十分恩爱,最绝的是,旁边还放了两颗泛着淡淡萤光的夜明珠鸟蛋。

      “啪!”太平忽然将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脸色铁青地看着木盒里的东西,咬牙切齿地说:“上官婉儿,你这是在逼我!”

      小兰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难道是上官大人送的礼不合公主心意?

      可这明明挺好的啊,用料讲究不说,雕刻得也是栩栩如生,而且寓意吉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希望对方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的意思。

      “小兰,驸马几时回府?” 还没等小兰想明白,太平便恢复了神态,仿佛刚刚盛怒的人不是她一般。

      小兰暗想,公主自从和上官大人闹了矛盾以后真是越来越喜怒无常了。

      “禀公主,驸马离府时说可能要晚些才能回府,请公主早点休息。”

      “传信给驸马,叫他早些回来,本宫有事找他。”

      “是,奴婢立刻派人告知驸马!” 小兰说完便朝太平行了一礼,恭敬地退下了。太平扫一眼食案上的鸳鸯,再看看满桌的美味佳肴顿时没了食欲,便令婢女撤了下去,当其中一名婢女准备将那木盒一道收走时,太平突然说:“那个就放在本宫寝殿里吧!”

      夜,渐渐降临。新建的公主府因时间仓促尚显空旷,假山池塘都还没来得及开凿,还是皇后体恤爱女,特意命人从宫内搬了一些牡丹和菊花添到里面,才不至于显得太萧条。

      太平的寝宫里,驸马薛绍已经换上了常服,正与太平手谈。“公主如此赶尽杀绝,真叫臣无力招架啊!”薛绍见自己被逼入绝境,只好笑着讨饶。

      “驸马过谦了,本宫听闻驸马棋高绝,今日只怕是没有尽全力吧。” 薛绍被拆穿也不尴尬,继续说:“便是臣倾尽全力,也只能在技法上略胜一筹,若是公主志在此道,以公主的聪慧,不出数月臣依然不是对手。”

      “驸马倒是无欲无求!”
      “
      公主说笑了,臣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岂会无欲无求?只不过上天垂怜,令臣得偿所愿,才令臣不致偏颇罢了。”

      “哦?驸马所言何意?” 太平手执一枚黑子,毫不留情地放到了白子的腹地,这下,薛绍所执白子彻底没了活路。“公主心如明镜,又何必戏弄臣呢。胜负已定,臣便不打扰公主了,请公主早些休息。”

      说罢,薛绍便起身向太平行礼,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太平开口道:“驸马留步,你我既已成婚便是夫妻,无须分房。”

      “公主所言甚是。”

      太平心情复杂地除了中衣,抱着锦被躺在里侧,虽说已经下定决心,可她心里还是有些抗拒。

      就在她心乱如麻的时候,薛绍吹灭了蜡烛,屋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太平开始紧张起来,然而,过了好久也不见有人上床。
      太平借着月光好奇地朝外看了一眼,发现薛绍竟然睡在了不知何时铺好的地铺上,见太平低头看他还温和地笑了,说:“臣知道公主还没有做好准备,无妨,臣可以等!”

      太平一时无言,薛绍的体贴令她愈发愧疚,万般纠结之下,她还是浑浑噩噩地睡着了。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九月下旬,太平除了偶尔被皇后召进宫里密商政事,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长安购置宅院、打理产业。

      自从上次明月宫事件后,她已经整整三个月未同上官婉儿说过一句话了,有时上官婉儿奉命传达皇后的旨意,太平也只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两人似乎彻底成了陌路。

      面对太平的冷淡疏离,上官婉儿一如既往地平静,好像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又好像压根就不在意太平的所作所为。太平看不出她心中所想,只是心中渐渐发冷。

      殿内灯火通明,然而偌大的殿宇内只有皇后挺直的身影在烛火下奋笔疾书,上官婉儿弯着腰,依旧安静地在一旁磨墨,偶尔还会将皇后批注完毕随意丢在一旁的奏折分门别类地排列整齐。

      忽然,皇后停下了笔,拿着一份奏折沉思起来,眼中有些犹豫。“殿下,怎么了?”上官婉儿见皇后迟疑,便温声询问道。“裴行俭俘虏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时曾答应不杀他们,但如今裴炎上奏说伏念是因为他的副将张虔勖和程务挺逼迫,又被回纥等部围堵,走投无路才投降的,裴炎希望将他们处死以震慑突厥。”

      “殿下可是担心处死伏念一行人会令朝廷失信?” 皇后沉默,这确实是她忌惮的地方,可若留着他们的性命又是一大隐患。

      “殿下,婉儿不敢妄言,但是先贤曾说过,两害相权取其轻!” 皇后一听,顿时展眉,当即提笔在奏折上批复了一个准字。

      不多时,桌案上堆成小山的奏折便被批阅完毕,正当皇后准备起身回寝宫时,突然进来一名内侍,跪在地上道:“禀天后殿下,太史令求见。”

      皇后只得重新坐好,道:“宣!” 内侍连忙起身,转身朝门外高声喊到:“天后殿下懿旨,宣太史令觐见。”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深绿色官服、两鬓斑白的官员低着头走了进来,跪在地上行了叩拜礼:“臣叩见天后殿下!”

      “免礼。太史公深夜觐见可有要事?”皇后难得温和地问到。

      太史令虽然官职不高,然而因其历代掌祭祀及文史,德高望重,即使皇室也不敢怠慢。

      “禀殿下,臣夜观星象,发现天狼星南移,近期恐怕将有日蚀出现。”

      “日蚀主凶,此事非同小可,太史公可先回去准备好祭祀事宜,待本宫明日禀明天皇陛下再做决断。”

      “微臣领旨!” 太史令正要退下,便听皇后又问到:“太史公可知日蚀大致何时发生?” “依臣所见,当在九月下旬至十月初之间。” 说完,太史令便恭敬地退下了。

      皇后沉吟片刻,便命宫人摆驾含象殿。此刻,皇帝正在含象殿静养,由于头风发作越来越频繁,令皇帝痛苦不堪,他已经有半年多没上朝了,因此,即使明知皇后在朝廷中大肆培植亲信他也无能为力。

      唯一能令他稍感安慰的,大约就是太子是皇后亲子,他相信皇后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对亲生骨肉下手。

      “陛下,今日好些了吗?”皇后一到含象殿便屏退了正在为皇帝揉捏头部的侍女,亲自为皇帝揉捏。“媚娘怎么有空过来瞧朕,莫不是朝堂上有什么棘手之事?”皇帝仍然闭着眼睛,似乎很享受这样的揉捏。

      他们夫妻之间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曾经有过不顾一切,也有过并肩作战,当初皇帝甚至不顾朝臣的阻拦执意将曾为先帝才人的武氏立为皇后,时至今日,这份温情尚在,却又不像曾经那样纯粹了。

      “妾许久未见陛下,心下挂念的紧,只因陛下需要静养,妾又琐事缠身,故而迟迟未至,万望陛下恕罪!”武皇后神色罕见的温柔,与朝堂上的杀伐果决截然不同。

      恭立一旁的上官婉儿暗想,皇后应当也是深爱皇帝的吧。

      听着皇后的温柔倾诉,皇帝动容地握住了皇后的手,道:“若不是朕身体抱恙,媚娘又何须如此辛苦,是朕对不住你。”

      “陛下不必见外,能为陛下分忧是妾的福分,妾从来不觉得苦。不过,妾今日来确有要事,事关社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