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往昔如烟(四) ...

  •   小丫鬟领命去了。陈媪便让她两个坐了。因李丫头有些畏惧,陈媪便只跟女王说些闲话:“你在家时叫何名呀?”

      “回陈媪,我叫郭昭。”

      说起名姓来,又触到女王的伤心事。

      为何?原来古时候,稍微讲究些的人家皆有名有字。直呼人名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思,叫别人的字方显得亲切和尊重。

      字最晚要在成年之时,即男二十女十五就要取,但体面人家尤其是男丁,家里早早地就会给他取字,甚至是打一出生,连名带字一起取好了。这样进学亦或跟随父兄出入交关时,便有一个正式的称呼,庄重些。

      一般只有自家父母长辈在私下里才对孩子以名相称,或者自己称呼自己的名来代替“我”这个词,以示谦逊,其余人都互相称字方显礼仪。

      像郭家以前的家世,即使女孩还未取字,别人也不肯轻易叫她名的,对着她父亲只称她“令爱”、或直接称她“女公子”等语,更何况因父亲甚得意于其才,总是以“女王”称之,别人见府君家小小女孩儿竟起了这么有声势的字,也觉得有趣,谈起她来也以“女王”呼之。她的名“昭”,也只有在闺闱中时母亲才叫,她也习惯了外人以字称呼她。而如今这身份境遇,“女王”如此气势不凡的字是不便用了,徒增笑料耳;卖身为奴,自然这府上谁都可直呼其名了。

      此时她深刻地意识到,一切都不同了,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了郭家的女公子郭女王,她是铜鞮侯府的婢子郭氏。

      心底沉沉的悲伤漫上来,是要与过去告别了,她想,那些欢乐的时光,那些无忧的日子,如同大梦一场,一觉醒来,什么也没留下。但是她马上压下了伤心,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她伤春悲秋的时候,她还有正事要做,她还得想法子给叔父一家寻个着落。

      郭氏打起精神应对着与陈媪的谈话。她想,现在身边只有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儿,正是天赐的好机会,倘若错过了,不知道要费多少时日花多少心思才能再说上话。我该怎么引着提到叔父一家的事情?又该如何说,才能让陈媪愿意帮我?只是要快,过会儿有人来了,就不便说话了。

      郭氏心中焦急,面上一点不露。正巧陈媪问她父母家乡等语,她便说道:“小时候托父母的福,倒也过得。我父亲也曾做过南郡太守……”

      “我一看就知你不是那寻常人家的女孩儿”陈媪抢过话头来说道。

      郭氏摇头道:“可惜我命小福薄,父母兄弟早早去世,还有个阿姊生死未卜,流落到此处几乎无路可走了,幸得陈媪不嫌弃我,把我留下,要不只怕饿死在街头。”她这话不全是恭维,也确出于真心,说着眼圈红了。

      “嗨,这有什么,”陈媪自谦道,“我也是替我家君侯与夫人办事罢了。看你不错才留下你。”

      “那也是陈媪对我有知遇之恩,我看得明白,想留谁不留谁还不是全凭陈媪一句话?”

      “哎~,可别这么说……”陈媪面有得色,摆手道。

      郭氏轻叹了口气,又说:“只是如今,我叔父一家还漂泊在外,让我总是悬着心。”顿了顿又说:“陈媪,刚才说的许掌事怎么还不来?让这妹妹去院门口迎一迎吧。”

      陈媪便知她有话要说,心下好奇,点头让李丫头出去,并交代说:“你只在院门口向外望着,等到有人来了回来报我。不许迈出门槛一步!你可知道,这侯府里可不比你们乡下,规矩大着呢,若不按我吩咐,走错一步,叫人逮住了就是个打死!”

      李丫头害怕,唯唯诺诺地走到院门口。

      郭氏跟到屋门口望了望,见她扒着门框往外瞅,当真不敢迈出一步,这才放下心关上门又坐到陈媪面前:

      “陈媪,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打听打听,这府里不拘什么行当,可有用人的地方?我叔父和从兄弟们都识字,也有力气,干什么都行,只要能有口饭吃,有片瓦挡风遮雨就行了,”边说边打开包袱向陈媪推过去,露出那一千五百钱:“这是我卖身的钱一贯五,您只管拿去,万一要请人吃酒打点用。倘若不够时,等我日后得了月例一并补上,我还要额外备礼谢您。如若成了,我们全家都记得您的恩德!”

      陈媪执意不收,郭氏便道:“要不是我叔父他们快饿死了得有钱来救急,我连那一千钱都给您——不只是为了您去帮我打点,就是凭您让我进来,这也是应该的!”

      陈媪见她通共得了两千五,就能拿出一大半来,行事为人如此气派,不是那起小家子气没见过钱的乡野村女子可比,而且确实有眼色,知道这事找谁管用,于是心下欢喜,心想这气度品格,又加上这模样,绝非凡品,未来说不定大有前途,况且能挑个这么好的进来,自己脸上也有光,不如顺水推舟帮她一帮,横竖这事对我家男人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想罢,便道:“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你知道,如今这世道不好,想依附过来的多的是,一时哪儿有那么多差事可寻。也罢,谁让你是我招进来的,见你这么知礼,心又诚,少不得豁出这老脸,帮你到底。你且安心留下,等我给你打听。”

      郭氏千恩万谢,执意要给陈媪钱,陈媪十分推却,道:“就算是请客吃饭,好酒好菜,也花不了五百。再说,不是我夸嘴,这府里上下多少还是会给老身这点薄面的,不过问一句罢了。这个钱你先收起来,我要一问就得,那再好不过,倘若真要花钱,我再向你拿。”

      “话虽如此,就算是谢您,您拿着也应当应分的。”

      “你这苦命孩子的卖身钱,我拿了也不安心。快收起来罢。”

      郭氏执意不收,道:“这点钱算什么,陈媪给我寻的可是活命的路!陈媪若这么着,那知道的说是陈媪心善不收,不知道的还只当我不识礼仪不知感恩,倒叫我心不能安。或者以陈媪在府里这身份,敢是看不上我这点子小钱。”

      “看你说的。我可没有此心。”

      “那请陈媪收下吧。”“既然这样,我就收了,也让你安心。”

      “多谢陈媪。日后陈媪若有什么女工针织,家务琐事。凡我会的,尽管来找我。”正说着,听见开门声,原来是李丫头见有人来了,过来禀报,这里陈媪早把这钱收起来了。

      不一会儿就见刚才那个小丫鬟引着两个人进来,原来是乐坊的许掌事和林氏。

      那时的大户人家会在家里专门养一班舞者乐手,以供待客和自家消遣时用,这次买人主要是想充实乐坊,兼招几个粗使丫头,因此来了新人,先让乐坊来挑,前几日已经挑了一波了,因此不必多话,互相打了招呼,陈媪便道:“看看吧。”挑人的主要是林氏,是她日常总管着教导女孩们歌舞,人称林姑姑;外面的事情,如采买乐器行头等,女子们不方便出头,都归许掌事管。

      林姑姑看了看,问了她们两个几句话,心里忖度这郭氏不错,只是这个年龄练功下腰怕是难一些,不如小孩子软和,但样貌举止倒真是个难得的,况又识字,这更稀罕了,便打算着留下她,乐坊里不拘哪一行,肯定用得着的;那个小丫头吧,模样也还行,说话听声音也清脆,便觉得两个都可以。陈媪便又嘱咐她们几句,无非是要守规矩听话等语,便打发她们跟林姑姑去,自己便去回了侯夫人。

      到了晚间,陈媪回家去,跟她家男的说起这事,果然府里还是有用人的地方,再着说,那时候,干苦力的多,识字的人少,便更容易安排了。过不几天,陈媪就派贴身的小丫头来找郭氏,告诉她安排好了,让她叔父来府里找陈总管。

      彼时叔父早托人递进话来,在城南一户人家租了间破柴房暂时住着,每天没事就在府外头逛逛,打听消息,跟门房都混熟了。听见说便带了三个儿子来见陈总管,于是安排了大儿在专管收账的吴管家手下跑腿做帮工——他能书能写,又能抬能扛,是个好帮手;二儿子就做些杂役的活计。并在府后头一片下人住的宅院里,腾了间破屋给他们住,这一家算是暂时安稳了下来。

      郭氏也对陈媪感激不尽,逢年过节,什么针线香包,郭氏也会抽空做几个送给陈媪,以示感激,于是陈媪待她也较别人亲近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往昔如烟(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